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李伟国:在2017年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17年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会议 上的讲话 李伟国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 精神,总结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和专家组工作 ,组建新一届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谋划推进农机 化科技创新专家智库建设。刚才,罗锡文院士代表专家组 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提出了 今后工作的建议;安宁同志宣布了新一届专家组的组成名单 和工作制度;农业部科教司产业处徐利群处长对如何发挥专 家组作用,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提出了希望和建议,我们 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五年农机化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专家组发挥 了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部高度重视农机化科技创新工 作,强化规划引领,加强条件建设,壮大人才队伍,增加 科研投入,探索创新机制,推进成果转化,农机化科技创 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机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创 制、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如:在种植业方面,智 能化、信息化、精准化农机化技术开发与应用步伐加快 ,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复式作业机具、大喂入量联合收获 机等技术和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发了基于北斗的农机 自动导航终端产品,打破了国外农机自动导航技术对我国 的垄断。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玉米精量 播种、收获技术日益成熟,马铃薯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 加快推进。油菜毯状苗移栽、收获取得突破,棉花、甘蔗 、花生等收获技术与装备加快研发推广。同时在生产应用 上,先后发布了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油菜 、花生、棉花、甘蔗等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在养殖 业方面,设施养殖工艺、饲喂、环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等工程技术装备更加完善配套,集约化养殖环境持续得到 改善,牧草种植、收获、加工机械化技术也取得新的进展 。在农产品初加工方面,突破了光电智能分选技术,研制 了小麦、杂粮、茶叶等分选装备。在设施园艺方面,室内 育苗、栽培、水肥药一体化和环境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等 装备技术得到研发与推广,设施园艺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 有了大幅度提高。 过去五年,农机产品品种增加500多种,制修订农机化 标准近500项,技术集成配套有效推进,机械化生产技术体 系不断完善,这些科技成果为农机化从耕种收为主向产前 产后延伸、由以大田作物为主向农业全领域拓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支撑。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是各方 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与专家组各位专家认真履行职责,凝 智聚力,建言献策,积极投身科研推广一线所做的大量工 作是分不开的。我觉得专家组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主 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在重大决策咨询方面,发挥了专家智库作用。 2014年,战略咨询专家组围绕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向农 业部报送了《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咨询建议》 ,张桃林副部长给予高度肯定。2015-2016年,围绕“中国 制造2025”《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制定,专家组积极 提供咨询建议。2017年,联合中国工程院提出了《关于加 快推进我国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的建议》,得到国务 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等。这些建议和意见,对争取政策支持 ,引起社会关注,为国家农机化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 的智力支撑。 二是在重大项目谋划方面,发挥了专家资源作用。紧 盯我国农机化科技发展短板,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谋划重 大关键科研项目,研究提出了《2015年农机化领域公益性 (农业)行业科技项目建议》和《至2030年农机化领域重点 研究计划》,其中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残膜回收 ”“水浇地耕层构建”等7个项目得到批准实施。起草了《 薄弱环节农机化技术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建议 ,得到了韩长赋部长的肯定性批示,并报送至有关科技主 管部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项目立项、 论证和实施中,专家组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围绕农机化科技发展的11个领域,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制订和完善机械化作业规范和技术标准,有效促进了科 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一些活动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技术推 广品牌,如“畜禽健康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已 连续举办三届,水稻机械化直播、油菜栽植、航空植保系 列活动影响不断扩大等等。专家组在薄弱环节突破,如油 菜、棉花收获,大蒜机械化推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 的工作。 在此,我代表农业部农机化司向各位院士、各位专家 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农机化发展形势及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 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的推动和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机械化保持较 快发展:一是农机装备总量迈上新台阶。2016年底全国农 机总动力达到9.7亿千瓦,预计今年将突破10亿千瓦,较 2012年同口径增长20%以上。农机科技创新取得积极进展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大马力、高效率、高性能和复 式作业机具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国稳定地成为世界第一农 机制造大国和使用大国。二是农机作业水平实现新跨越。 2016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2%,比 2012年提高8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将超过66%。小麦生产基 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生产机械化率超过80%,甘 蔗、棉花、油菜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有了突破性进展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为主转到机械 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了新提升 。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 ,2016年全国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总数达到4200多万个 。跨区作业、代耕代种、全程托管等农机服务模式不断创 新,促进了小农户与机械化大生产的对接,推动了多种形 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化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由过 去的单项作业服务向综合农机作业服务发展,由耕种收服 务向产中产后延伸。全国农机化服务总收入不断增长,服 务效益不断增加,已成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型业态和 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但是,与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发展不平衡主要 表现为“三高三低”:从作物上看,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 粮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的综合机械 化水平较低;从区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较高 ,南方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从产业上看,种植业机 械化水平较高,而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果菜茶 、设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发展不充分表现为“三多 三少”:小马力、中低端机具多,大马力、高品质机具少 ;单项农机作业的技术多,集成配套的农机作业技术较少 ;小规模自用型农机户较多,大规模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