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坚持二轮驱动推进三大转型建设四个城市全力争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排头兵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坚持二轮驱动 推进三大转型 建设四个城市全力争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排头兵 ——在中国共产党乐清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乐清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顺利 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推动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关键时 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 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乐清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和 中共乐清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 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起点上,找准乐清的历史方 位,秉持创新精神、发扬实干作风,翻篇归零再出发,再 造乐清发展新优势,再创乐清发展新辉煌。   现在,我代表中共乐清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 告,请予审议。 一、回顾五年成绩,我们信心满怀,更需一往无前再出发   五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温州市委决 策部署,主动把握新常态,发挥优势、补好短板,有力推 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 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显 著成效。   五年来,我们注重应对困难挑战,呈现了向上向好的 发展态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 ,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全力稳增长、促转型、 强投入、控风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回暖回升、领先领跑 ,经济发展持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16年预计实现 GDP增长8.6%以上,有望实现“四连增”;财政总收入 128.19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23亿元,五年年均 分别增长9.3%和11.6%,是温台地区首个财政总收入超百亿 元县(市、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370亿元,五年年均增 长3.7%;规上工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5.8%;五年完成限 上投资2443亿元,是前五年的3.93倍,年均增长19.3%,其 中工业投资897亿元,年均增长32.2%,占限上投资比重达 36.7%;五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4亿元,是前五年 的1.96倍,年均增长11.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分别达50290元和27005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 8.9%和9.8%。   五年来,我们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了特色高效的 产业体系。三次产业比重从2011年3.2:57.7:39.1调整为 2016年三季度2.8:46.8:50.4。深化省级工业强市建设,综 合评价连续两年居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第5,连续四年 获评省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先进单位,其中结构调整 指标居全省第1,列为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 区、省首批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北白象镇、柳市镇分列 2014年度全省工业强镇综合评价第1、第2,电气产业成为 温台地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四换三名”“三转 一市”,正泰集团等3家企业列为省“三名”培育试点企业 ,电气行业入选省“机器换人”分行业实施名单,完成 “小升规”658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企业15家 ,总量均居温州市第1。加快15个重点小微园建设,小微园 建设考核连续2年居温州市第1。全力防范化解企业金融风 险,构筑“政银企法”四方联动机制,金融风险总体平稳 可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建成南虹广场、金茂广场等 一批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温州市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3个;旅游业快速发展,2016年实现旅游收入135.5亿元 ,五年年均增长15%,雁荡山入选“最美中国景区”,中雁 荡山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出台“乐十条”,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缩减至13个月 ;网络经济发展迅速,建成电子商务园区4个;服务业增加 值五年年均增长8.3%。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持 续推进农业“两区”建设,获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铁皮石斛产业成为温台地区 首个产值超18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集群。   五年来,我们注重培育发展新动力,激活了助推发展 的新引擎。突出创新引领,规划建设6个特色小镇,雁荡山 月光小镇列入省级培育名单,建成国家工业电器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国家、省级科创 平台,温州“千人计划”乐清产业园正式开园,引进22名 “国千”“省千”人才,全市R&D经费支出五年年均增长 18.1%,技改投资五年年均增长51.9%。全面深化各领域改 革,农房抵押贷款列入全国首批试点,农房抵押贷款余额 达51.22亿元,居全国第1;柳市镇列入国家首批中小城市 综合改革试点,连续五年评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优秀 单位;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全面建 立了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 置机制;推进“五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在温州市率先开 展“第五张清单”改革,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度、授权率均 居全省前列;完成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确立了14镇3乡 8街道的行政区划格局。全力推进有效投资,强化重点项目 征地拆迁“清零”行动,先后集中开工四批百亿重大投资 项目,雁楠公路乐清段、疏港公路、大门大桥二期等工程 实现贯通,甬台温高速复线、港区铁路支线等工程加快建 设,奥特莱斯商业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推进。切实做 好招商引资、乐商回归工作,五年完成浙(乐)商回归到 位资金309.55亿元,年均增长21.3%。   五年来,我们注重规划建设管理,实现了城市品位的 明显提升。在全省率先启动并获批市域总规修编,重点规 划建设了13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超百万的“一心两翼”现 代化中心城市。城市中心区总投资315亿元的新体育中心、 新文化中心、清和公园等十大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或加快 建设,“八纵十横”城市道路网初步形成,文化商业精品 休闲区和宜居宜业滨水休闲区两大时尚慢生活区基本形成 。南翼柳白新城框架不断拉开,中国电工电器城等一批重 大项目加快推进;北翼港口新城完成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 划,加快启动建设,乐清湾港区水陆域开放获批,一期南 区开港运营。统筹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 三化”等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完成“五水共治”投资 96.5亿元,建成各类污水收集管网1850公里,成为全国农 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创建单位,夺得省治水“大 禹鼎”;累计完成违法建筑处置1440万㎡,完成“三改 ”1580万㎡,其中城中村改造868万㎡,盐盆街道、淡溪镇 创成温州市“无违建创建先进乡镇(街道)”。顺利通过 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省级暗访考核,成功拿到创国卫“入场 券”,创成省级园林城市。美丽乡村加快建设,淡溪镇获 评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五年来,我们注重增进民生福祉,普惠了社会事业的 发展成果。每年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和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 ,五年累计民生支出246.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79.2%。推动创业就业富民,荣获省首批创业型城市,实现 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面消除家庭年人均纯收入 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新增 “五险”参保人数49.22万人,住房公积金建制人数8.48万 人。省教育现代化市创建步伐加快,完成校建项目64个 ,新建校舍面积50.3万㎡,创成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 均衡县(市)。文化强市建设扎实推进,宋湖里坊文化创 意街区列为省文化创意街区创建试点,荣获文化部“群星 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等奖项,获评中国民间文 化艺术之乡、中国硬笔书法名城,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 (市)复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医疗服务 和公共卫生能力不断提升,市二医迁扩建工程建成投用 ,市人民医院扩建和市三医迁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创成 省级卫生强县(市);深化计生强基创优工程,实施全面 两孩政策,人口计生重点指标大幅改善。群众体育蓬勃发 展,体育产业迅速兴起。广电事业加快发展,市域平原地 带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加强法治乐清建设 ,扎实开展法治乡镇(街道)、法治基层站所等创建工作 ,社会各领域法治水平得到提升。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统 筹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消防、交通运输等重点 领域安全工作,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 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均下降;全力抓好信访维稳,圆满完成 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 ,成功实现省平安县(市、区)“七连创”。   五年来,我们注重从严管党治党,提升了党的建设科 学化水平。高度重视市委自身建设,精心组织开展了党的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 一做”学习教育。从严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乡镇 换届选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从制度上规范 干部选拔任用,不断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 和基层政权建设,推行“三法一公约”运行机制,狠抓 “除恶治霸”,基层党建展现新气象,圆满完成全国农村 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乐清站考察任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 建设主体责任,积极配合省委巡视工作,认真抓好整改落 实;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推 进正风肃纪,大力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万人双评议 ”“破两难、纠四不”和农村基层作风巡察、重点项目巡 察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三公”经费五年年均降幅达 18%;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1934件,大要案70件,党政纪处分1830人,移送司法机关 84人,有效净化了政治生态。坚持正面引导、有效管控 ,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建成村民中心272个、农村文 化礼堂131家,获评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先进县(市 )。深化“同心同行·共建和谐”活动,宗教工作水平不 断提高。同时,市委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注重发挥 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行职能 ,巩固发展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充 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了上下同欲促发展、齐心协 力干事业的大好局面。   回顾五年,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更要清醒看到面 临的挑战和工作中的不足:一是经济运行结构性矛盾依然 突出,创新驱动效应还不明显,扩大有效投资支撑力不足 ,金融风险化解压力较大,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精品旅游景区打造不够;二是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 城市管理仍然滞后,城中村改造缓慢,城市品质还难以吸 引高端要素,城市形象品位与乐清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 ;三是环境治理工作进展不均衡,巩固治理成效难度较大 ,环境污染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四是民生改善仍然任 重道远,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明显,交通拥堵等民生问题依 然突出,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与群众需求还 有较大差距;五是部分干部思想认识、能力水平与新的形 势和要求还有差距,担当意识、实干作风、进取精神等亟 需改进提升。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更严更实 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 开启新的征程,我们重任在肩,更需一马当先强攻坚   一代有一代的使命,一任有一任的担当。未来五年 ,是乐清补齐短板、全面提升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转型 、加快创新的关键时期,更是抢占先机、乘势而上的黄金 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我们既要在总结经 验中增强信心,又要在破解问题中明确方向,更要在把握 机遇中率先发展,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带着一级干 ,持续接力抓建设,久久为功促发展,以战斗的姿态奋力 开启乐清发展新征程。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为统领,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和温州 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投资、创新二轮驱动,推进经济 、城市、社会三大转型,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旅游名市、 港口大市、现代都市,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确保率先全面 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力争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的排头兵。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到 2021年,生产总值突破1250亿元,年均可比增长7.8%以上 ;财政总收入超过18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 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8%和7%以上;限上投资五年累计 4400亿元,年均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 548亿元,年均增长10.3%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75000元和42000元,年均分别增长 8.5%和9%以上;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完成上级下达的节 能减排任务。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结合乐清发展实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二轮驱动”,以有效供给增强发展新动能   “二轮驱动”既扩大增量、又提升存量,是经济增长 的原动力,也是推动乐清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路径。必 须坚持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统筹好稳增长与调结构 之间的关系,加快发展动力接续转换,持续增强发展动能 和后劲。   1.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有效供给、补齐发展短板。把 投资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驾马车”,把效益作为投资的 核心,提高投资有效性。切实加大政府投入,聚焦城乡基 础设施、公共产品配套、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快补齐与社 会民生紧密相关的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力推进招 商引资、乐商回归,将其作为调结构的增量经济主要来源 ,加大高端制造、信息经济、临港产业、生命健康、现代 旅游和总部经济等六大新产业招引力度,确保民间投资占 比达70%以上,使有效投资成为乐清发展的强大支撑。   2.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动力转换、促进转型升级。把 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注重培育创新主体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不断放大创新效益;注重引进集聚创新要素,推进大众 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发展新优势。把改革作为发展的 “第一红利”,重点围绕“两国两省”改革试点,更大层 面、更深层次完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既有阶段特点又利 于长远安排的改革举措,使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 基层所盼,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乐清特色的改革示范之路。 (二)推进“三大转型”,以互促共进构筑发展新格局   “三大转型”能够有效改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 会治理,是乐清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和效果导向,拉高标杆、补齐短板,全方位推进经济转型 、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使乐清经济充满动力、城市充满 魅力、社会充满活力。   1.深入推进经济转型,推动经济发展有质量、有效率 、可持续。经济转型重在适应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实现经济发展“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积极 搭建转型平台。加快省级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两个分区建设 ,其中,翁新分区20 1 7年要建成省级高新产业园区 ,2020年前创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乐清湾港区 要加快建设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抓好6个特色小镇建设 ,确保雁荡山月光小镇、智能电气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 ,创富港湾小镇、铁皮石斛养生小镇列入省级培育名单 ;加快小微园建设,确保五年建成10个,总面积1500亩。 推进海涂围垦建设,开工建设乐成、翁垟2万亩围垦工程 ,做好港区拓展区2.5万亩围海涂项目等前期工作;推进低 效土地开发利用,深化农转用报批和转而未供、供而未用 土地专项清理,多渠道争取年度计划指标,保障重点工程 、民生项目、产业项目用地需求,五年新增垦造耕地 5000亩以上、旱改水3000亩,形成新空间、新平台。加快 产业转型步伐。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 “一六五”产业发展计划,聚焦先进制造、智慧制造、服 务制造,积极创建省级“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县(市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淘汰大荆铸造业等落后产业 ,科学规划、培育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加快百 亿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奥特莱斯商业广场、正 大新生活城市中心、蝴蝶广场等新兴时尚商圈,形成种类 齐全的新型商贸业态。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到2021年建成 电子商务园区8个、重点平台20个,网络经济零售额突破 280亿元。深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提高外向 型经济发展水平。深化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 调结构、促转型,提升发展铁皮石斛全产业链,推动现代 都市农业发展,打造高效、特色、品牌农业,力争到 2021年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省20强。切实强化转型 支撑。加大投资力度,以“三镇五区”为主战场,狠抓 “清零”行动,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城乡统筹 、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推动有效投资量质齐 增、结构优化,确保实现“四个15%以上”目标;狠抓招商 引资,深入实施乐商回归创业工程,推动总部、人才、资 本、产业回归,确保五年完成浙(乐)商回归到位资金 400亿元以上,市外房地产项目到位资金350亿元以上。加 大创新力度,推进省低压电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 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科技大市场建设,到 2021年建成“众创空间”面积70万㎡以上,实现省级“千 人计划”乐清产业园挂牌运行,2017年建成智能装备科技 加速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深化“雁荡英才计划”,落 实“人才新政十条”,集聚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乐 创业创新。加大改革力度,重点深化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试点,聚焦“三去一降一补”,确保试出成效、作出示范 ;深化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实施差别化用地 、用电、用水等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柳市镇国 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推进金融服务创新等五大领域 改革,打造“柳市样板”;深化国家农房抵押贷款试点 ,促进农房抵押贷款增量扩面。   2.深入推进城市转型,实现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更美好。城市转型重在立足乐清作为温州大都市北翼副 中心地位,推进空间优化和功能重构,全面提升城市现代 化水平。突出发展融合化。加快建设“一心两翼”中心城 市,推动城市沿瓯江和乐清湾向东向南发展,促进乐清与 温州城区融合发展,对接辐射台州周边地区。大力发展 “楼宇+特色街区”“楼宇+产业园区”“楼宇+特色小镇 ”的楼宇经济,推动城市经济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坚持大干交通,围绕打造“八纵八横八口”干线交通网络 ,建成甬台温高速乐清北互通、甬台温高速复线南塘至黄 华段、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乐清段、温州绕城高速北线二期 、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228国道乐成至黄华段等9大交 通项目,开工建设温州市域铁路S2线、325省道雁荡段等 6大交通项目,做好雁楠高速前期,确保完成交通投资 500亿元以上,构建“纵横有序、互联互通、内畅外快、高 效协调”的现代交通圈。突出管理精细化。深化城市管理 十项长效机制,统筹推进交通治堵、农贸市场、空中和地 下管线、重点区域规划和建筑风貌等管理工作,加速消除 城市管理无序、形象不佳等现象,推动城市面貌显著变化 。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中国移动4G全覆盖建设智 慧乐清项目,提升数字城管水平,实现跨系统、跨部门、 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构建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智 慧服务体系。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实施山水林 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重点抓好大气、水体、土壤等 污染防治,到2021年实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2%,建成区内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温州市控以上交接断 面水质消除劣Ⅴ类,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环境质 量持续改善。突出城乡一体化。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 镇化,加快柳市镇、北白象镇、虹桥镇、大荆镇等区域特 色中心镇建设,大力支持柳市镇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 和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力争将北白象镇纳入下一轮省 级中心镇增补对象,强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 人口向中心镇集中、农民向市民过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扩面提质,到2021年建成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街道)5个、 精品线6条、示范村10个、特色精品村50个。更加重视山老 区开发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山老区道路、水利、电 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山老区教育、医疗等 民生事业发展;强化扶贫攻坚,实施精准帮扶,落实好 “结对帮扶”“干部能人帮户”“革命老区慰问送温暖 ”等举措,到2020年实现低收入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超1.5万 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到2018年率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