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王一鸣:摆脱发展的两大过度依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摆脱发展的两大过度依赖 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30年持续快速增长。在30年的快 速增长期中,中国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8%。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形成巨 大的冲击,中国经济新一轮调整和转型也由此开始。在这 个阶段,不仅外部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且支撑 中国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将发生新的变化。中国面临的挑战 日趋复杂和严峻。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两大基本课题。其一是在外需难 以恢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改变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其二是在产能过 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条 件下,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变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 解决两个发展上的过度依赖,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经济 战略性转型,加快发展模式战略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和体制改革战略性突破。  金融危机倒逼转型  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是以全球经济减速、外部 需求收缩,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为背景 的。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回调在2007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现。 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季度增长率就逐季下降 ,表明经济的周期性回调要早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 的冲击。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就已经面临巨大的调 整压力,投资增长偏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 问题越来越突出。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如此之大,从表 层上说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而深层原因是既有 经济增长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中国经济的不平衡,表现在需求结构上,也表现在供 给结构上。从需求结构上讲,中国内需和外需增长不平衡 ,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供给结构上,中国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 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这些结构性矛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更加突出地表现出 来,必须通过新一轮调整和转型逐步加以解决。  全球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进程。金 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市场收缩,使外需在短 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以往,在经济规模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不大的情况下 ,中国依靠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可以支撑高速 增长。而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低成本优势持续减弱,能源 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继续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 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 外部硬约束渐强   这次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 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缺乏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危机 后,发达国家对此有所反省,开始发展节能环保和清洁能 源技术。 发达国家在率先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发展知识经济后 ,又掀起发展绿色能源科技和低碳经济的浪潮。 中国在信息技术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要面 临绿色能源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技 术改造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要面对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 经济的巨大压力。这使中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更加 紧迫。 发达国家发展模式调整和“再工业化”使中国加快产业升 级换代的任务更加紧迫。国际金融危机促使西方发达国家 反思和调整过去那种过度“虚拟化”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再 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 “再工业化”不是回归传统工业部门,而是通过政府扶持 和技术创新,实现传统产业在新技术基础上的复兴,加快 发展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 部门。中国既要在传统产业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又要在发 展新兴产业中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就必须加快推进经济 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战 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我国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强产业国际 竞争力。 此外,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任务更加紧迫。过去 一个时期,中国在节能减排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做出 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其难度呈日趋增加的趋势。中国要 推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双高”(高耗能、高污染),培育 发展新兴产业和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低成本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