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王一鸣:在新一轮转型中重构新平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新一轮转型中重构新平衡    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处在探底过程中,在投资增速 趋稳、化解过剩产能启动、新动能加快形成的条件下 ,本 轮经济放缓有望实现阶段性企稳,全年经济增长仍可达到 6.5%以上,后两年经济增速将逐步回稳,总体上呈现L型增 长态势。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增速比2014年回落0.4个 百分点,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就业、居民收入和物价水 平保持稳定。在世界经济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艰难转型的 背景下,能够取得这样的增长业绩殊为不易。2016年,中 国经济是延续过去5年的下行态势,还是在再平衡调整中实 现阶段性企稳,这既取决于市场需求变化,更取决于结构 性改革是否发力,能否激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推进 新一轮转型中重构新平衡,将开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 向高效增长的新周期。    2016年中国经济有望在调整中实现阶段性企稳    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既受到全球经济艰难复苏、新 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全球贸易持续低 迷,美国退出量宽政策、美元延续升值周期等因素的影响 ,又将在与其他经济体的互动调整中影响世界经济。    2016年的世界经济将难改“新平庸”表现。从最新的国 际机构报告看,2016年,全球经济将维持“低增长、低通胀 和多风险”态势。发达经济体将延续温和、不均衡的复苏态 势,增长率略有回升,这主要得益于美国、英国的经济转 暖,以及石油价格下跌和宽松的金融政策。新兴经济体内 部明显分化,整体增长不容乐观,受强势美元和需求放缓 等因素影响,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拉美、中东、非洲等发 展中国家结构性矛盾凸显,增长可能陷入停滞。发达经济 体温和复苏有利于中国扩大外贸出口,但受全球经济持续 低迷影响,2016年,中国外贸增长仍难有明显好转。    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将削弱资源输出国已相当脆弱 的增长前景。从2012年以来,美元再次进入新一轮升值通 道,对大宗商品价格起到抑制作用。在全球产能过剩和科 技创新加快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需求难有明显回升,价格 继续走低的可能性较大。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资源 输出国收入减少,进口大幅收缩,进而影响到中国外贸出 口回升。    美联储退出量宽和启动加息仍将是影响全球经济的重 要因素。随着大量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撤离,导致脆弱的新 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货币进一步贬值,债务风险进一步 显露。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受到资本外流压力 增大、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化的直接影响,又受到其他新兴 经济体需求收缩、风险释放的间接影响。    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将继续释放,但随着投 资增速逐步趋稳、化解过剩产能实质性启动和增长动力转 换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有望实现阶段性企稳。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回稳。投资增速一直是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15年投资增速回落到10%,比 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2016年将继续回落到个位数,并逐 步探底企稳。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触底。近两年来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幅回落,2015年仅增长1.0%,比上 年回落9.5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 逐步趋稳。二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将逐步企稳。受产能过剩 制约,2015年制造业投资仅增长8.1%,比上年回落5.4个百 分点,预计2016年还将轻微放缓。三是基础设施投资高位 回调并逐步回稳。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2%,比上年 下降4.3个百分点。受投资回报率和地方融资能力制约 ,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将继续回落,但仍将在高位上逐步 企稳。    第二,化解过剩产能将实质性启动。在制造业经历了 “井喷式”扩张后,近年来,伴随经济增速下行和内外市场需 求不足,产能绝对过剩和周期性过剩同时显现。以钢铁和 煤炭为例,2015年,中国粗钢产能11.3亿吨,但产量仅为 8.04亿吨,同比下降2.3%;煤炭实有产能42亿吨,加上新建 扩建的合计总规模约为57亿吨,而消费量仅为39.2亿吨。与 此同时,到今年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已持续48个月 负增长。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这表明过剩产能已拖累工业 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必须痛下决心对过剩产能进行“外科手 术式”祛除。2016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煤炭、钢铁行业化 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化解过剩产能将 实质性启动,这对改善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将起到重 要作用。    第三,增长动力转换加快推进。随着劳动力、土地、 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约束持续强化,旧动力高速扩张期 已经过去,迫切要求从提高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效 率中挖掘新动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 科技创新。中国新一轮改革将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从而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中国正在推动的“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能,助推中国提高 要素生产率,进而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    综上所述,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处在探底过程中 ,在投资增速趋稳、化解过剩产能启动、新动能加快形成 的条件下,本轮经济放缓有望实现阶段性企稳,全年经济 增长仍可达到6.5%以上,后2年经济增速将逐步回稳,总体 上呈现L型增长态势。    宏观政策要将需求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结合起来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叠加 的结果,但深层原因还是结构性问题。当前,结构性问题 主要是供给和需求不匹配、不平衡、不协调,矛盾的主要 方面是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结构调整跟不上需求结 构变化,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供给过多 ,中高端供给不足。2010年以来经济在波动中下行的态势 表明,扩大投资需求的边际作用正在递减,对经济增长的 拉动作用减弱。宏观调控必须重视需求管理与供给侧改革 的有效结合,在做好需求管理,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 配置扭曲,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    需求管理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超越社会承受能力,又 不能出现大面积流动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当加大 力度,阶段性提高赤字率,适度扩大赤字规模;调整中央 与地方债务结构,提高铁路、水利、农村电网、生态环保 等重大项目中央出资比例;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 降费,推进营改增扩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适度灵活,保 持新增贷款和全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适度降低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对冲资本外流;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加强预 期引导和管理。    供给侧改革要加大力度,重点是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推动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 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调适能力。当前,要从化解过剩产能 和处置僵尸企业入手,摸清底数,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 ;明确产能削减目标,加快出台人员安置、债务处置、资 产重组等具体政策措施,消除企业退出的各种制度性障碍 ,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要与地方产能核减挂钩;积极探索 用市场化方法出清产能,促进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转移 到高效率领域,从已经过剩的产业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 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新一轮转型需要从多个维度展开    新一轮转型的核心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规 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从宏观意义上讲,“质 量”就是要素生产率,“效益”取决于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 经济增速放缓和要素成本提高的背景下,只有提高要素生 产率,才能有效对冲劳动力成本上升,投资的边际产出才 能稳定增长,企业才能保持或接近过去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