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 现代产业体系   ———在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转变工作方式,创新要素供 给,培育产业生态,提振发展信心,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 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 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我重点讲五个方面 问题。 一、深刻认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始终 保持产业立城兴城的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 大势、统筹大局,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实践性开 拓性的新思想新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 济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完整严 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贯穿着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 ,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 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重大判断,指出经济发 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 力明显减弱,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 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 ,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贯穿着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管全局、管根本、 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 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必须破除“唯GDP论英雄”,着力 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真 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 路;贯穿着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方法论,强调“稳”的重 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 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 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贯穿着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强调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 “需求外溢”,必须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 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 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 平衡跃升;贯穿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鲜明主 题,强调把经济发展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简单重复是不 全面的,习惯于铺摊子、上项目,即使暂时把速度抬上去 了也不会持久,我们要的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 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发 展;贯穿着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两手论 ”,强调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 企业家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 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贯穿着 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 力,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 主体地位,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 跳,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贯穿着推进高 水平双向开放的全球视野,强调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 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国对外开放 既包括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 ,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支持企业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战略格局宏大,实践特色鲜 明,具有极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各级党委政府 要自觉践行、坚定贯彻。社会各方面必须清醒认识到,只 有与党的理念、国家意志高度契合、相向而行、顺势而 为,才能保持发展的正确方向,事半而功倍。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在长周期的深度调整阶段,总体企 稳回升与发展变化加快成为主要特征。要深刻认识全球 化的新特点,深入研究一些国家地区兴衰成败的根源,深 入思考一些城市后发崛起的路径和规律,再定义政府、企 业和社会公众互动关系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敏 锐把握产业环境和科技创新趋势对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 影响。从产业宏观层次看,以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双重 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显现,越来越多 企业和法人机构高密度聚集、专业化分工,形成配套完整 的产业集群;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叉为特征的“融合化 ”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界限趋于模糊,不断催生新技术、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整合延伸和链式效应为特征 的“垂直化”发展加快演进,产业链向产品设计、原料采 购、仓储物流、终端零售等环节全面拓展,深刻重构创新 链和价值链;以共生共享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趋 势日益明显,产业竞争的核心从主要是要素之争转变为涵 盖公共配套、人才科技、政务服务各领域的生态之争。 从技术微观层面看,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时代已经来临,以 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技术 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网络化的科技创新格局加快构 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取决于能否在更大范围内 整合创新资源;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 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更加紧密;大众化的创新创业局 面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创客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我们必须精准把握新趋势,加强产业政策创新和经济组织 方式改革,牢牢把握战略上的主导权和工作中的主动权。 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一座城市能否站上世界城 市体系“塔尖”,既取决于国家战略意志,又取决于综合 竞争能力。纵观全球,发达城市都因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 和经济实力而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产业是城市发展的 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支撑,在城 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先进生 产要素和优秀人才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产业一旦形成规模 ,将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外部资源要素加 快集聚,促进内部新生主体快速衍生和成长。产业发展和 城市功能之间是一个互动调整、新旧更替、动态提升的 耦合过程,有利于促进城市的生产、消费、就业、服务等 功能提升。面对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大 背景,成都要赢得未来发展,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积蓄 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必须依赖产业实力的不断壮大。建 国以来,成都产业规模由小到大、层次由低到高、实力由 弱到强,发展的“势”与“场”不断增强,完成了由省会 城市到区域性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三级跳。《 2016年世界城市评级报告》中,成都进入全球城市百强 ,排名仅次于北上广深;《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中,成都以98.97的高分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站上新 起点,成都能不能肩负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 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基础是产业、关键靠实力、核心 在综合竞争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经济 思想为根本遵循,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趋势,稳中 求进、创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 构更优的发展新路,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 心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 核心功能 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西 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 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要站稳国 家中心城市的位置,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 虽然我们借助国家实施成渝城市群战略之力,拿到了国家 中心城市的入场券,但客观地说,无论是城市功能还是经 济实力,都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心城市有差距。差距就 是潜力,也是努力方向。我们要抓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 大机遇,改革组织经济工作方式,着眼城市长远目标和战 略全局,从成渝战略互动中找准提升城市首位度、扩大城 市辐射力的切入点,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目标 ,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乘 数效应。有关研究表明,制造业每投入1美元带动经济增 长1.8美元,每产出1美元带动其他领域产出3.6美元,在三 次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二产业占比是否突破50%是评判 一个城市工业化是否充分发育的重要标志。上海二产业 占比曾最高达到77%,并且占比超过50%的时间长达20年 ,目前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而成都二产业占比在2012年 达到46%的峰值,2013、2014年连续两年保持45%以上占比 后,即呈下降趋势,从未超过50%的“分水岭”。建设西部 经济中心,必须以先进制造业为牵引,加快工业化进程,力 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 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要加 快构建产业体系。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 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深度 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 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 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紧盯新一轮科技产业 变革发展前沿,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 、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目前,“成都造”总体还处于产 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仅为15%,缺少全球全国知名品牌。要坚持“创新 驱动、标准引领、品牌发展、质量为先”,推动产业向中 高端迈进,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强在全球产业链 和价值链的竞争力。鼓励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产 品更新换代,延长产业生命周期。有序推动占用要素资源 较多的企业建立总部,把生产基地逐渐向潜在市场转移 ,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腾出资源空间。要加快推进产业跨界 融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产业 “裂变—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不同产业、不同行 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深刻改变了产业组织方式和产业 形态。我们要顺势而为,研究政策支持企业专业化分工和 服务性外包,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裂变”专业优势、 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制造业向服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 个性化服务方向转型,实现产业功能互补、多维协同、跨 界服务、融合发展。 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 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能够促进创新资源高度集 聚和合理配置,推动创新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实现服务 高新技术项目、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的目的。从全国范围看,成都科教资源富集、科研实力雄 厚、创新能力不弱,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深圳的 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深圳的26%。根本原因在于高 新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机 制缺乏活力。当前我们需要形成共识的是:创新是新一轮 发展的源动力,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创新能力的源头,企业 是决定创新成果转化的关键。因此,政学研产用要形成战 略同盟和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 、对接资本链的高新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资源集聚运 用和创新成果转化,打造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汇聚、科技成 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西部科技中心。 要培育壮大高新技术服务主体。要把高校科学研究所作 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性创新资源,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 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服务机构,共建产业技术创新 联盟、标准联盟、行业协会,提升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引导高能级高新技术服务企业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在 国家级天府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高新技术服 务产业集群,支持社会资本兴办高新技术服务企业。要切 实增强高新技术服务功能。强化专业化、市场化、系统 化服务,支持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创业 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业发展,培育覆盖全周期、全要素 的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链;探索“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运营 模式,推动高新技术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网络化和品牌化 ;打造数据中心、工业设计、行业认证、成果转移转化等 高新技术服务公共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蓉集聚运用 和转移转化。要大力推动企业运用创新成果。加快培育 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领军企业,引导企业加大 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基地 ,有效激发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内在需求。深化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转移转化主体的内 生动力。加快建设技术交易市场,规范开展转让、许可、 作价入股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科 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 能。金融中心具有金融资源聚集和金融服务辐射的基本 特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先后被赋予西南地区金融 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等功能,在国 家金融版图上的地位不断凸显。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 1386亿元,占GDP的11.4%;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4万 亿元、2.7万亿元;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居第 五位,在“中国城市吸金能力”排名中居第三位。当前 ,成都金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金融资源优势未充分转 化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要素市场不活跃;新业态 发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运用资本市场的方式单一 ,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 金融服务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金融总部,提升地方法人 金融机构实力,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蓉设立分行、结算中 心、资产管理中心等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形成资金积聚 效应。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创业 投资体系,强化创投融资服务。加快培育会计师事务所、 资产评估、信用评级等金融中介组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 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一手抓金融服务能力创新提 升。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沪深交易所在蓉设立 西部中心,做强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强化上市 培育、项目路演、融资对接服务,力争2020年企业直接融 资率达60%左右。推进科技投融资“云服务”,促进风险 资本与双创载体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加快建设天府融通 平台,加大对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创新自贸区金融服务,打通企业境内外融资通道。鼓励支 持金融服务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积极开展投贷联 动、供应链金融、并购贷款等服务模式创新。大力发展 普惠金融,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融 资租赁公司和互联网企业,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小 微企业信贷子公司等方式,更好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在设备 投入、技术改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融资需求,让所有市 场主体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在大力支持金融服务 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迅速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加强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管协作和大数据技术运用,构 建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和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平台,有效防范 和及时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社会金融 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必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 。文创产业既是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又是推动转型发展 的新动力。当今世界已进入文化全球化时代,城市的竞争 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决定。杭州2016年 文创产业增加值达2541亿元,占GDP的21%,成都两项指标 均不到其1/4;杭州信息服务、创意设计产业全国领先,拥 有宋城演艺、华策影视等年营收超百亿的文创企业。我 们要以杭州为标杆,按照“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 领”思路,推动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大力 提升文创的行业首位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 际知名度,力争2022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 12%。要促进文创与产业融合。坚持“文创产业化、产业 文创化”,通过文化植入、创意融入和设计提升,推动文 创产业和制造业、信息科技、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重 点领域融合发展,开发实施一批兼具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的文创融合示范项目,构建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 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要促进文创与城市融合。城市 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观念进步离不开文化浸润。要把文 创产业作为向城市注入人文理念的主通道和改变生活方 式、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 区、建筑群落、文化景观,合理布局一批文创示范园区、 文创空间、文创社区(小镇),实现文创产业发展与城市有 机更新同步推进。大力发展创意生活业,把文化创意、深 度体验和生活美学,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各领域 ,持续开展“书香成都”活动,锻造生活城市的文化品质 。要促进文创与商业融合。依托传统商圈谋划新型商圈 ,将“千年商都”的人文底蕴与现代商业理念有机融合 ,着力打造时尚体验、购物娱乐、美食品鉴等多元一体的 文化商业集聚区。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引入特色文化、强 化创意设计,擦亮“老字号”金字品牌,打造更多具有时 代感的“良品美器”。充分释放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 领域消费需求,加快建设文化消费城市。要促进文创与旅 游融合。积极探索旅游观光、娱乐休闲、文化体验、商 务会展“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旅游产品开发 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趣味性与互动性。深度萃取巴蜀 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等文化精华,开发更多天府文 化主题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 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地域文化、时尚文化融 合,提升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品质。进一步办好国际非遗节 、创意设计周、音乐产业博览会等精品活动,打响非遗之 都、设计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和美食之都的城市 品牌。 必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 能。就是要打开大门搞建设,让新鲜空气进来,让新生力 量进来。成都地处西南内陆,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开放总 体水平不高,不仅落后于东部沿海城市,也落后于同处内 陆的重庆。2016年,成都货物贸易额2713.4亿元,服务贸 易额120亿美元,仅为重庆的65.3%和58%;引进外资85.3亿 美元,对外投资24.3亿美元,仅为重庆的75.2%和59.4%。 重塑开放优势就是要调整战略方向。随着国家“一带一 路”战略的实施,成都从内陆腹地变为面向泛欧泛亚的开 放前沿,成为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到法兰克只 需10小时,比京沪广深少2-3小时。我们必须主动运用国 家新一轮开放战略,坚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务实”的 新开放观,全方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用好驻蓉机构 和国际友城资源,深化拓展国际合作。要充分发挥驻蓉领 事馆和国际友城在中西部领先优势,搭建更多境外投资公 共服务信息平台,构建经贸机构合作伙伴网络,加快培育 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充分利用278家在蓉落户的世界 500强企业资源,深入研判其全球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趋 势,争取将更多驻蓉机构升级为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或研 发总部,大力开展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建设,吸引协作配套企业汇聚成都。要用足“两港”资源 ,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城市。成都建设国际空港枢纽,将 形成“一市两场”格局,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5亿人次、 货邮吞吐量300万吨。成都国际铁路港远期设计吞吐能力 达250万标箱、1900万吨散货,蓉欧班列已联接国内11座 城市和欧洲、中亚腹地。要依托“两港”资源,争取国际 大型航空公司基地布局成都,加速国际适空产能在蓉集聚 ;持续提能蓉欧快铁,引导适铁产能加快向成都转移,扩大 双向贸易,努力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 之地。要用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经济外 向度。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精准专业开展招商引资 ,争取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地把国内外高端产业更多 转移到成都。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依托在 蓉央企、外企,支持优势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积极鼓 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境外研发和营销机构,参与国际技术 标准制定、取得境外知识产权,加快“成都智造”“成都 服务”走出去步伐。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 纽功能。历史上的“蜀道难”,主要是行路难,但随着现 代交通的发展,“难”的内涵已演变成了货物集疏难、要 素流动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物流综合成本高。 2016年成都每万元GDP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550元,比全国 平均水平高4%,比武汉、深圳分别高9.2%、18.9%。末端 能力不足。从全省看,高等级交通方式覆盖不足,商品物 资难进难出仍然存在,成都广阔的市场腹地优势尚未转化 为城市竞争优势。从全市看,城市“最后100米”、农村 “最后一公里”的终端物流配送问题仍然突出,城市末端 配送快递处理率只有26.1%,农村末端配送点覆盖率仅为 10%。国际贸易水平不高。2016年成都共有物流企业 4428家,其中外资物流企业仅42家,占比不到1%。成都国 际航空货邮量9.8万吨,仅占货邮吞吐量的16%。我们要着 眼建设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配送中心、信息资源交流中心 和物流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物流效率,降 低物流成本,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最具影响力的供应链 枢纽城市。要大力发展生产性物流服务业。成都生产性 物流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数量偏少,A级物流企业只有 74家。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营物流比重偏高,社会物流需求 难以充分释放。要积极推进生产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 流转变,不断完善城乡配送体系,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主营 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生产性物流企业集团。 要大力发展跨境贸易。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700家,总 量、规模和能力均有较大提升空间。要坚持“贸易催生 物流、物流反哺贸易”,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强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南向开放地区贸易合作,大力发 展以成都为中转枢纽的货物贸易和以成都为承载平台的 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联合建设海外仓和大宗商品现货交 易网络平台,将“成都造”产品推向全球市场。要大力发 展供应链体系。加快推进国家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 ,引进培育优质供应链管理企业,以供应链带动产业链重 构和价值链提升,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整合,巩固优势制 造业供应链高地;推动物流业与信息产业整合,鼓励第四 方物流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推动物流业与金融业整合,设 立供应链金融交易平台和产业基金,努力将成都打造为 “一带一路”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和管理枢纽。 三、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 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 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和城市发 展的宜居性。这是我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 理的重要遵循。截至2016年底,成都管理的人口已达 2030万,三个圈层的经济结构和环形交通组织方式带来了 一系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交通潮汐式循环突出,跨区域 、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交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