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7湖北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7湖北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站在新起点上克难奋进的一年。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特大洪涝灾害双重考验,在党中央、 国务院和省委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化压力为动力,视大灾如大考 ,苦干实干,砥砺前行,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 3.2万亿元,增长8.1%。大灾之年农业保持稳定,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居民消费 价格涨幅2.2%。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长稳定性增强。   ——新增长动能加快形成。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 ,“双创”活动方兴未艾,新经济发展迅猛,传统产业活 力增强。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1.1%、13.9%;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新 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2.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9家 ;电子商务交易额1.39万亿元,增长26.4%。单位生产总值 能耗下降4.5%。结构调整有效推进,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 展。   ——抗洪救灾夺得重大胜利。全省人民以大无畏的气 概迎战特大洪涝灾害,沉着应对,精准施策,及时转移受 灾群众172万人次,救助受灾困难群众228万人次,大中型 水库无一垮坝,大江大河大湖堤防无一决口,大灾之后无 大疫。及时恢复重建了一批重要民生、生态基础设施。 7.4万户倒损房屋群众春节前可以全部搬入新居。在“灾情 98+”情况下,创造了“损失98-”的奇迹,充分彰显了湖 北力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压减钢铁产能338万 吨、煤炭产能1011万吨,国家下达的三年任务,一年超额 完成;淘汰钢铁落后产能476万吨。商品房库存面积减少 2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1个百分点。降 低企业综合成本800亿元。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 补短板步伐加快。“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为深化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了主动。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精准脱贫成效明显,147万人 脱贫、1601个村出列,26.7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城镇新增 就业90.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 7.4%。全面小康加快推进,更多群众分享到发展成果。   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 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稳增长保平安考 验之大前所未有。尤其是特大洪涝灾害覆盖全省所有市县 ,受灾人口2000多万,灾情历史罕见。在巨大压力和严峻 挑战面前,全省上下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稳住了大局 ,交出了一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答卷。实践再次证明 ,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荆楚人民坚毅前行的步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立足稳增长有效应对经济下行。保持战略定力 ,应势而谋,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把贯彻落实 国家重大决策、重大政策作为重大机遇,推动“一带一路 ”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项目化、工程化。充 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组织开展重大项目 “开工周”“开工月”活动,成功举办中国中部国际产能 合作论坛、华创会、台湾周等经贸活动,启动促进民间投 资五大专项行动。天河机场三期、武当山机场、汉孝城际 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着力优化消费供给,传统消费 提质升级,新兴消费培育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明显提高。坚持强基固本,下大力搞活实体经济。“营改 增”政策性减税120亿元以上,落实税收优惠130亿元以上 ;实现直接融资3698亿元,增长68.9%;省级财政安排300亿 元调度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集中力量打好“三大决 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收官。   二是聚焦提质效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一手抓新经济培 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出台发展新经济和改 造传统产业等政策措施,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滚动实 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80家。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1.35万 亿元。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金融、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 业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 产业”快速成长,服务供给有效提升。全省旅游接待总人 数超过5.7亿人次,实现总收入4870亿元,分别增长12%和 13%。   三是围绕增活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重点领域、 关键环节改革,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扎实抓 好“放管服”改革,省级再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 194项;率先对接国家投资项目网上联审平台,实现四级纵 向贯通;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率先实行个体工商 户“两证整合”。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全面实施,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 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有序开展。国企、财税、物价、投融 资等改革深入推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湖北自 贸区获批设立,开启我省改革开放的新航程。实际使用外 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近9000亿元。来鄂投 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13家,累计达254家。对外合作深入 拓展,57个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大通道、大平台 、大通关体系建设加快,襄阳、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封 关运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仙桃保税物流中心获 批建设。   四是着眼优生态推进绿色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推进 长江流域生态治理,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坚持用 好绿色指挥棒,严格落实“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 条”,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着力抓好中 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对梁子湖实施永久性退垸还湖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降至26.9%,主要河流水质总 体良好,全省17个重点城市PM2.5均值下降16.9%。“绿满 荆楚”行动持续推进,累计造林743万亩。神农架获得“世 界自然遗产地”称号。成功举办首届湖北省(黄石)园林博 览会。   五是紧扣惠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民生优先 ,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超过75%。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 生的头等大事,突出抓好大学生、农民工、退伍军人、去 产能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确保就业稳定。提升 社会保障水平,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稳步增长,城乡低保 标准分别提高9%和19%,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水平 进一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起步。 实施棚户区改造39.6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0万户。着力加 强基础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造义务教育薄弱 学校1157所,招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6547名。深入推进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咸宁 、随州纳入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基层文化服务供给,群 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安全生产总体稳定,事故总 量下降。食品药品安全群众满意率稳步上升。平安湖北、 法治湖北建设深入推进。稳妥处置涉稳事件,大力化解信 访积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万件。民族团结、宗教和谐 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援藏援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恩施 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称号。   狠抓政府自身建设,注重保持连续性、增强创新性。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和省委六条意见,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行政 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全面推进 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 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理人大 代表建议704件、政协委员提案745件。加强与工会、共青 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联系。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安置 、机构编制等工作继续加强。对台、外事、统计、科协、 侨联、保密、档案、气象、地震、参事、文史、方志、知 识产权、政策咨询、新闻出版广电、社会科学事业、慈善 、残疾人事业、红十字人道事业、公共资源交易、机关事 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 结果,是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 结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特别是在抗洪救灾等急难险重 任务中,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一道 ,冲锋在前、奋战一线,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此,我 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向驻鄂人民解放 军、武警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 ,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省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 弟省市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对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适 应把握不够,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不少。经济发展方面 ,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投资尤其是 民间投资增速下滑过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较慢,新经济力 量偏弱,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脱实向虚”苗头显现 ,实体经济困难,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经 济金融领域风险点增多;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财政收支平衡 难度加大;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社会民生方面,医疗、教育 、扶贫、生态环境等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城镇 、中小河流防洪排涝短板突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少数 干部不想为、不会为、不敢为现象依然存在。我们一定正 视发展中的困难,正视工作中的差距,不掩盖、不回避、 不懈怠,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 党代会将要召开。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特别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 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 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湖北时 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 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 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扎实 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和“五个湖北”建设,稳步 推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 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 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 右;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 步;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按照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将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更加突出质量效益中心。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转 型升级的关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全 要素生产率,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没有水分、实实 在在的发展。今年提出8%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顺 应新常态发展趋势的科学抉择,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有 利于满足扩大就业的需要,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防风 险,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我们要在保持中 高速增长的同时,奋力迈向中高端水平。   二是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 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 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加快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切实把发展基点 建立在创新之上,塑造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能。   三是更加突出绿色发展方向。绿色体现着生机活力、 标志着和谐美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我们要坚 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更大力度推进绿色变革,更大力 度推进绿色惠民,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 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   四是更加突出以民为本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最大力度汇聚民智、最大限度激发民力、最大程 度保障民生。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更 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兜实兜牢民生底线。改善民生只有 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努力增强发展的民生底色,让人 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五是更加突出打基础利长远导向。以“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夯实发展基础、补齐发展短 板、打牢发展根基上来。保持战略和政策的稳定性、连续 性,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不求一时之功,不图一时 之名,多干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事,把政绩 写在荆楚大地上、印在群众心底里!   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着力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不断扩 大经济向好态势,为长远发展谋势蓄力。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是稳增长的“定海神针”。 强化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 产业基地、天马第6代低温多晶硅生产线、通用汽车二期及 发动机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 进汉十高铁、郑万高铁和蒙华铁路湖北段、武杭高铁黄州 至黄梅段、合安九高铁湖北段、保神高速、枣潜高速、鄂 咸高速、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项目建设,争取开工建设 呼南高铁湖北段、武西高铁十堰段。集中力量解决洪涝灾 害中暴露的突出短板,开工建设海绵城市80平方公里、地 下综合管廊100公里;全面启动五大湖泊堤防加固、14条重 要支流治理、重点易涝区域排涝能力等项目建设,加快实 施1321座病险水库加固工程。   加快推进消费升级。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千里马 ”。深入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着力扩大旅游、文化 、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扩大智能终端、智能服 务等信息消费,扩大线上线下互动消费。积极促进中高端 产品消费,以工业消费品和食品为重点,增加高质量产品 的有效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让老百姓 便捷消费、放心消费。   全力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强省之基、富民之本 。我省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大力引导各类要素进入实体经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推动各种资源向有竞争力、 创新力的企业汇聚。在稳定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更加重 视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着力创新金融服务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力争信贷投放实现“四个高于 ”目标。扩大电力直接交易,推进大工业用电更多地实现 市场化运作。深入落实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企业直通 车”等制度,突出抓好30个预增产值过10亿元重大增长点 的协调服务。加大“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扶持力度 ,打造一批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   大力提振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 变”,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 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加强对各种所有制法人产 权保护,保证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 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更好发挥民间投资的主力 军作用,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快建成一 批示范项目。鼓励和支持省属国有企业与民企、央企交叉 持股、兼并重组,发展一批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快构建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亲”的情感服务民营经 济,以“清”的原则规范权力行为,全力推动民营经济更 好更快发展。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家是宝贵资源。我们要 进一步营造尊重创新创造、尊崇企业家精神的浓厚氛围 ,让企业家在振兴实体经济中创造新业绩、铸就新辉煌!   (二)坚定不移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我省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必须以 新应新、以变应变,让传统动能焕发生机,让新动能挑起 大梁。   加快打造“双引擎”。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北 行动纲要》《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扎实推进 产业转型升级十个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工业“双九双十 ”行动,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 攻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更大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新一轮技术改 造和设备更新,确保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继续实施“万 企万亿技改工程”,重点抓好华星光电T4厂、湖北中烟、 武石化乙烯扩能等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质量强省。瞄准行业标杆,扎实推进“三品 ”工程,滚动实施“工业精品工程”,提升企业产品技术 、工艺装备、节能环保水平。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 多“湖北工匠”和“百年老店”,不仅要争创“第一 ”,更要争创“唯一”。促进标准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深度融合。推进6市1区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和5个资源枯竭 型城市转型。支持武汉加快“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 市建设。   更大力度加快发展新经济。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 端装备等六大重点领域,突出集成电路、光通信、新能源 汽车、高端数控装备、北斗等16个优势行业细分领域,培 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抓好50家国家和省级智能制 造试点示范,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 14个国家级、26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 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作用,促进支柱产业做大、优势产 业做强。加快网络经济强省建设,实施全省互联网基础设 施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楚天云”“长江云”以及行业云 等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广泛应 用。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加快推 进荆门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军民深度 融合发展,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孝感等军民结合产业 发展示范区建设。   加快提升创新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省 份建设。支持武汉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充分发 挥东湖高新区的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各类新区、开发 区、产业园二次创业,打造一批创新发展新高地。广泛开 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好“双创”系列政策落地,加 快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双创”示范基地,促进各类群体 创新创业。加快实施一批科技创业、培育、成果转化工程 ,使创新成果广泛覆盖一二三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 育力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100亿元。强化企 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培 育一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制造业创 新中心,推动市场主体、科研机构、各类创客各展所长、 优势互补。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校企共建研发中 心80家。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落实以增加知识价 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 励、人才流动、兼职兼薪等政策落实力度,完善知识产权 创造、保护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