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谈档案与文化建设 ——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 杨冬权 (2012年10月31日) 很高兴来参加第三次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前两次 ,我都曾想参加,但都恰巧因事而未能如愿。今天,我终 于如愿了。 我们这次大会,请到了来自档案界以外的一些著名文 化专家,给我们演讲,向我们传授档案学以外的知识。参 会的人员也非常踊跃,人数超过1000。我代表国家档案局 中央档案馆,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为大会演讲 的各位专家和参加大会的所有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 谢! 我们这次大会,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四川省档案 局、档案学会的大力支持,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同志在 百忙中参加我们的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代表国 家档案局,对钟勉同志,对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省档案局 、档案学会表示诚挚的感谢! 两年一次的中国档案工作者年会,是中国百万档案工 作者的盛大节日,是全国档案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 术大会,是全国档案工作者学术研究成果的充分展示。它 已经成为并将更好地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档案界的一个品牌 盛会,并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同行参与,取得更加丰硕的 成果。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档案与文化建设”。这个主题很好 。因为去年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目标 ,我认为这非常重要,非常明智。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这 些年发展很快,已经“坐二望一”了,离经济强国只有一步之 遥;但文化则很难说已经达到相应的水平。而经济只是一 个国家的“壳”,文化才是一个国家的“魂”,如果只是经济强 而文化不强,那么,这个国家并不能真正地称为强国。从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要远比经济 影响强大得多、持久得多,经济影响往往是暂时的、外表 的,而文化影响则是长期的、内在的。因此,从人类历史 的角度说,中国要想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产生更大的 影响,必须注重文化建设,把我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档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相当 于“根”或“核”的那一部分。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建设与之相 匹配的档案强国。所以,今年初,国家档案局也提出了建 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匹配的档案强国这个档案事业发 展新的战略目标。而“档案与文化建设”这个主题,正好把建 设文化强国和建设档案强国这两个目标结合了起来,对于 动员和发动全国广大档案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投身到文化强 国和档案强国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想利用 这个机会,就“档案与文化建设”这个主题,讲一些我的想法 。要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4句话:一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 品;二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三要为文化建立档案;四 要建设档案文化。这4句话,既可以作为“档案与文化建设 ”关系的概括,也可以作为档案工作者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任 务或者要做的几件事。这4句话,我是第一次讲,属于“刚刚 出炉”的“新鲜产品”,同时也纯属个人想法,没有同其他人 研究过。因此,有不当之处请大家谅解并批评指正。 下面,我分别来讲这4句话。 第一句话:要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把档案转化为 文化产品,我想强调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努力把档 案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尽量或善于采用 新兴的、覆盖面广、受众多的文化形式,把档案转化为影 响更加广泛的、大众或流行形式的文化产品,以便让它“传 得开”;第二层意思是不管采用传统或新兴的文化形式,都 要努力把档案产品打造成文化精品,以便让它“立得住”“留 得下”。虽然档案具有存史育人的文化功能,但档案本身浩 如烟海,又收藏在档案馆、室中,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 ,人民群众直接去利用档案接受教育的并不太多。因此 ,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对档案进行筛选、加工、提炼、编 纂,把档案“原料”转化加工为各种形式,特别是当下覆盖面 最大、最大众化通俗化、最流行形式的文化“产品”,从而让 更多的群众受到熏陶、感化、教育、提高。特别是要把档 案产品努力打造成文化精品,使档案产品在文化产品中具 有一席之地,具有广泛影响,成为一种特色文化品牌。 有些同志对此可能信心不足,认为档案部门为别人搞 文化产品提供档案服务可以,对自己利用档案去开发大众 文化产品、特别是打造文化精品则有疑虑,缺乏信心,不 敢行动。但我从自己经历的和其他单位的事实中体会到 ,档案部门确实是可以通过新兴的或传统的大众文化形式 ,打造出在文化界、在宣传领域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 精品。 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当文献电视片在我国兴起不 久,我们就开始尝试,独立地利用文件、照片、录音、录 像、报刊等档案资料,拍摄党史、国史、军史、伟人传记 类的文献电视片,在各地电视台播放,并出版影视光盘在 国内外发行。第一部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而拍的 ,名字叫《共和国脚步》,记录的是新中国50年的重大事 件,共18集,每集半小时,共长9小时。经广电总局重大题 材小组审批后,于2009年国庆前后,在全国120多个城市电 视台播放,有些电视台曾多次重播,同时还出版了影视录 像光盘在国内外发行。这是我国档案系统独立自主拍摄的 第一部纯粹以档案史料忠实还原历史、原汁原味地反映国 家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文献电视片,也是我国档案系统第 一次向社会出版发行影视录像光盘。电视与光盘的观众累 计达数千万人次,与过去传统形式的出版档案史料图书的 几万读者或举办档案展览的几十万观众相比,效果大出十 倍、百倍甚至千倍。这就是新兴的大众传播形式与传统的 文化传播形式在效果上的差别,这就是我特别要强调运用 新兴的、受众广的大众传播形式来制作档案产品的原因。 尽管开始我们对电视片脚本怎么写、片子怎么编、经 费怎么筹、有没有电视台播等毫无所知,但硬是以一腔热 血和一往无前的精神,闯过一道道难关,使这第一部档案 人的文献电视片,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和许多人的疑虑中 破茧而出,顺利播出。该片在当年第四届中国行业电视片 评比中意外获奖。2001年,为纪念建党80周年,中央档案 馆国家档案局又与北京电视台联合拍摄了365集文献电视片 《红旗飘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今天》,从年初到年尾 ,全年天天都在全国25个省级电视台和几十家地县级电视 台播放,每天播出一集。其中北京电视台每天有3个频道滚 动播出七八次。除电视台播出外,该片还在千龙网上全部 播出,录音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全部播放,解说词在《北 京日报》全文刊出,录像光盘在国内外发行,形成了报纸 、广播等传统媒体与电视、网络、光盘等新兴媒体同上 ,文字、声音、画面等各种形式都有的立体化的多媒体、 全媒体传播。该片每集5分钟,共长30多个小时,是当时并 直到今天为止,全国电视台播出集数最多、总长度也最长 的文献电视片,受众累计数以亿计,比第一部的受众人数 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这可能创下了在世界各国档案界至今 都无人打破的一个记录。此片播出后获得全国宣传文化界 最高奖“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电视界最高行业奖金鹰奖。获 得这两个奖,一个是国家最高奖,一个是行业最高奖,表 明我们为档案界在文化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创造了精品 ,创出了品牌。同年,我们还和江苏电视台合作,拍摄了 27集文献电视片《自从有了共产党》,在全国7个省级电视 台和几十家地县级电视台播放,有的电视台把该片重复播 放了好几年、好多遍。 自从我们一炮打响、二炮走红,获得了两个大奖、创 出了品牌之后,好多单位都主动找我们合作拍摄文献电视 片。之后,我们几乎每年都推出一到两部有影响力的文献 电视片,其中,10集文献电视片《新四军》经党和国家最 高领导人亲自审看了部分内容后,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黄金时段播出,成为档案系统拍摄的第一部、也是全国各 个行业系统制作的为数不多能在黄金电视台、黄金频道、 黄金时段播出的文献电视片。据电视台的调查,其收视率 比该台该频道该时段播出过的一些电视剧还要高,这是非 常少见、也非常难得的。播出后除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电 视金鹰奖这两个国家最高奖和行业最高奖外,还获得中国 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学术最高奖。同样在中央电视台播 出的文献电视片还有《百幅手迹怀伟人——毛泽东的110个 故事》《邓小平的故事》《抗日中坚八路军》《伟大长征 》《中原雄师》《周恩来的故事》《毛泽东·1949》《中国 共产党历史档案》《天下为公——孙中山1911》等,另外还 有在其他电视台播出的《邓小平的足迹》《开天辟地90年 》等。这些电视片都同样出版了影视光盘在国内外发行。 《百幅手迹怀伟人——毛泽东的110个故事》的光盘,在经 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同志主动要求观摩后,中央有关 部门还专门送给时任和上一届的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 观摩。档案部门以档案制作的影视作品,第一次荣幸地受 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集体检阅,获得了很多专业电视 人没有获得过的殊荣,创造了档案工作历史上的又一个新 纪录。《毛泽东·1949》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文化精 品的专门扶持,成为2011年唯一的由非电视部门报送的获 国家专门扶持奖金的优秀国产纪录片。《开天辟地90年》 的影视光盘,发行到了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这些文献电 视片,大多获得过各种不同的奖项,也大多在中央组织部 的全国党员远程教育网上播出过,有两部还分获中组部 2011年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最佳作品奖和优 秀作品奖。 从1999年到2012年,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拍摄并 已在全国电视台播放且都制作成光盘发行的文献电视片共 有15部、970多集,总时长超过10000分钟,达170多个小时 。这在世界各国档案部门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我国除电视 行业以外的各个行业中,也是名列前茅的,档案部门制作 的文献电视片,已经成为我国电视界和文化界的一个特色 品牌。目前,在全国各地档案部门的协作和参与下,我们 正在和有关部门联合拍摄一部全面反映1840年以来中国近 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的特大型文献电视片《中国近现代 影像史》,计划共3000集,总长30000分钟,将从明年起在 全国陆续播出。届时,它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长的一部 文献电视片,可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将为社会 再贡献一部规模最大、影响广泛的档案文化精品,毫不夸 张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档案人给社会的“钜献”。 如果说,在当今中国,电视是覆盖最广的文化传媒 ,文献电视片是受众最多的档案文化产品,那么,互联网 则是仅次于电视的覆盖次广的文化传媒,档案网络视频则 是受众次多的档案文化产品。在我们成功地应用了最大众 化的电视传媒后,当网络视频在世界各国流行时,我们又 及时推出了以档案制作的网络视频,使档案产品在互联网 这一新兴的文化传播阵地上占有一席之地,让档案宣传借 助最时尚的文化形式——网络,走进最时髦的文化受众 ——“指尖一族”。 2008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受一位爱国留学生在 外国一家著名视频网站上推出宣传西藏从元代起就属于中 国的网络视频引起很大反响的启发,我们及时以档案制作 了5集专题网络视频,从不同角度宣传西藏从元代起就是中 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部用中英文制作的档案网络视频 经中央主管部门推荐后,在国内外300多个重要的中英文网 站推出,仅国家档案局一个网站的点击量就达200多万次。 同时,中央各大通讯社、报社、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包 括香港凤凰卫视,都集中报道了网络视频的内容,又一次 形成了“全媒体传播”的态势。这部档案网络产品的总受众估 计不下10亿人次。特别是不但有中国的受众,而且通过英 文的网站、报纸、电视、广播等全球性平台,还拥有很多 外国受众,特别是英语受众,使档案文化产品第一次广泛 地、真正意义上地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档案网络视频产品这次是一炮打响、一炮走红,产生 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这在世界各 国档案部门中是极其罕见的。在我国除宣传系统以外的其 他行业中也是不多见、不常有的。自那以后,为纪念新中 国成立60周年,2009年,我们又推出了52集档案网络视频 《共和国脚步——1949年档案》,全年每个星期推出一集。 除在国家档案局网站推出外,新浪网、中国网等著名国内 网站主动转载,全年点击量总计超过两亿人次,不少网友 留言给予好评,有的还把视频下载到自己的博客中收藏。 接下来2010年推出的52集网络视频《共和国脚步——1950年 档案》和2011年推出的24集网络视频《中国共产党成立时 期档案》也如法炮制,全年点击量总计也超过或接近亿次 。明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我们还打算制作一部 365集的网络视频,叫《毛泽东档案》,每天推出一组有关 毛泽东的档案。 以上说的是我们利用新兴的大众文化形式,把档案转 化为大众文化产品,同时也打造成为有影响的文化精品的 事例。在档案部门,还有很多运用传统的文化形式,把档 案产品打造成文化精品的事例。 比如编辑出版档案图书。中央档案馆编辑出版的《毛 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被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作为礼品 赠送给美国哈佛大学。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出 版的馆藏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台湾档案汇编,规模达几百册 之巨,成为我国文化界屈指可数的大部头图书之一。我国 各级档案部门也都编辑出版了一批在文化界有全国影响或 地方影响的档案图书,成为党史研究、国史研究、军史研 究、地方史和专业史研究以及各个专业学术研究的基本史 料,为各项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获得了各种政府 奖、行业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