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王三运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王三运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三 运 (2011年9月20日)   安徽是一个水利大省。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省委 、省政府高度关注的大事,历来是事关全省发展和民生福 祉的要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推进我省水利的改革 与发展,是关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 的战略任务。今天,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 ,就是要深入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适应新时 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推动安徽水利的 跨越式发展。   刚才,宝顺书记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精辟分析了中 央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安徽 水利建设的战略意义,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 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 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宝顺 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全面抓好贯彻 落实。围绕贯彻落实好宝顺书记的讲话要求,下面,我讲 六个具体问题。   一、准确把握“水利安徽”战略导向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处于南北气 候过渡带,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水资源开发、利用 、保护的问题,始终是牵动全省发展命脉的大问题。新中 国成立以来,全省人民为除水患、兴水利开展了一轮又一 轮大规模建设,实现了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 五”时期,我们抓住国家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机遇,着力 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全面建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顺 利完成139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妥善解决1246万农村人 口饮水安全问题,成功战胜多次严重洪涝干旱灾害,为促 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 重要支撑。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治水安 邦永无止境,兴水富民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全球性水资源 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正面 临严峻挑战。一方面要看到,我省防灾减灾能力不足的状 况没有根本改变,面对近年来气象灾害多发重发之势,防 洪抗旱减灾基础建设和能力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另一方 面要看到,我省是水利大省又是水资源十分短缺、分布严 重不均的省份,全省年均水资源总量只有716亿立方米,人 均占有量1204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新 安江流域人均6204立方米,长江流域人均1692立方米,淮 河流域人均675立方米,南多北少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 淮北地区拥有全省38.6%的人口,但只有全省15.7%的水资 源,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需要。这些 情况表明,水利问题仍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的突出问题,兴修水利、根治水患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 必须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面对我省水利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我省新时期水利的 改革与发展,要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顺应水利工 作的战略性要求和阶段性特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学治 水,推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省 委、省政府从安徽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实施以“治水保安 、兴水富民”为核心的“水利安徽”战略,统筹推进工程水利 、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发展,力争到2020年 ,建成配套完善的防洪减灾综合水利工程体系、合理高效 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综合防控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体系。总体上看,“水利安 徽”战略是一个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治水方略,必将对安 徽水利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大而有力的推动 作用。   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水利安徽”的战略目标 ,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坚持综合治理、强化保护,进一步突出水利的战略性、 基础性和公益性,真正让水利成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 障,成为农业丰收的基础支撑,成为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 ,成为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   二、持续加强基础性水利工程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我省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多年来大规模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展领域,提 高标准,努力建成更为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推进中 ,要突出“三抓三加强”。   一要抓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在加快推进新一轮治淮 的同时,突出抓好长江干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 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长江干 支流治理,主要是实施好长江干流及滁河、青弋江、水阳 江“一干三支”工程。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后,皖江城市跨江发 展的进程将明显加快,要突出解决好皖江河势不稳、岸线 崩塌、洲滩圩垸安全性不高等问题,着力提高三大支流防 洪标准,切实保障皖江示范区“两区三片”防洪保安需要。中 小河流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我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其 中中小河流281条,目前已有224条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 规划,第一期85条治理任务按要求必须在明年底完成。各 市县要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加强组织调度,落实工程措施 ,特别是水患较重的史河、淠河、大沙河、秋浦河等河流 的治理,要重点调度,率先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后期任 务相当繁重。我省有5290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13座、中 型水库104座、小型水库5173座。目前已完成病险水库加固 1846座,其中大型8座、中型81座、小型1757座。省里已经 明确,到2013年完成新一轮国家规划内1066座小型水库加 固,到2015年再完成1100余座一般小(二)型水库加固,到 2020年全面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各地要按照规划要求,进 一步细化目标举措,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确保除险加固有 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水库管理维护 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去年省里已经出台了小型水库安全 管理办法,各地都要结合实际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没有 出台的要抓紧出台,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理顺管理体制 ,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一座,管护加强 一座,安全到位一座。农田水利建设,目前基础薄弱,是 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全省现有农田 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条件所限 ,普遍存在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等“先天不足”,加上 多年运行缺少管护,又出现建筑物及机电设备老化失修、 沟塘渠道淤塞等“后天不良”,全省机井完好率只有60%,塘 坝工程完好率只有30%,灌溉泵站的实际灌溉保障率不足 70%,排涝工程的排涝标准只有3-7年一遇,直接影响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近两年的持续干旱,进一步暴露了这 个“软肋”。省里已经明确“十二五”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目标 任务,通过灌区骨干工程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 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塘坝扩挖和沟河清淤等工程实施 ,改善除涝面积1500万亩、净增除涝面积150万亩,改善灌 溉面积1040万亩、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建设高 标准农田水利受益区500万亩。各地要以提高抗旱供水和防 洪除涝水平为主要目标,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区域,以集 中连片治理为关键手段,切实抓好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 近年来,我省不少地方在治理易涝农田、疏浚沟渠、新建 修复桥涵、新打修复机井方面,做了大量实在实效的工作 ,在旱涝兼治、排灌结合上,探索了很多好的经验。从全 省看,这一阶段用于农田水利的投入和工程量,超过过去 一、二十年的总和,这为战胜连年的持续严重干旱提供了 重要保障。这些成果和经验,要不断巩固、推广和扩大。   二要抓项目,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工程性水利,项目 工作是第一抓手,要集中精力、加快步伐,做好项目谋划 、论证、储备、争取工作。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之后,是争 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最佳时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工 作的主动性和超前性,密切加强与国家部委的衔接,提高 项目的可批性和成功率,尤其是一些重大水利工程,要千 方百计挤入国家的盘子。抓好项目工作,提高规划水平是 关键,当前要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认真对照中央关于 水利建设的最新精神和要求,更加注重科学规划、整体规 划、统筹规划,处理好防洪除涝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 保护的关系,做深做细重点项目规划,为争取国家支持奠 定基础。   三要抓进度,加强质量监管。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机 遇难得,机不可失,必须立足于争、立足于抢,加快推进 节奏,加快项目进度。尤其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可能 缩短环境评价、土地报批、征地拆迁等工作周期。在施工 进程中,要明确时间节点,兑现时序进度,确保早建成、 早运行、早见效。特别是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加固 ,目标任务和市、县两级的责任非常明确,要逐项确定年 度目标,强化时序进度的检查和调度,每年的目标任务都 不能留尾巴,各地的进展要齐头并进,不拖全省后腿。在 强化进度的同时,要始终强化质量第一的原则,全程把好 工程标准关、招标采购关、工程监理关和竣工验收关,要 提高水利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跟踪问效,千方百计把 各项水利工程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放心工程”。在质量 问题上,关键要强化制度保障,任何一项工程,都要明确 施工质量责任主体、质量监管责任主体,确保质量责任可 追溯。   三、不断加快资源性水利建设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水不仅是一种 战略性资源,而且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必须把保护好、配 置好、利用好水资源摆上重要日程。   一要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 ,加快高耗水行业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力发展节水 工业和节水农业。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全省年供水总 量控制在360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 118立方米,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对 照这些目标,要细致做好分解工作,把节水增效的任务落 实到具体的行业、企业和灌区。另一方面,要统筹治水与 治污,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除了淮河、巢 湖等领域,现在新安江的污染防治也进入国家战略规划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专门到安徽做了规划前期调研,流域 所在地和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规划动态,合理提出我省诉 求,让新安江水更清、岸更绿、流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 展。对皖北地区来讲,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污染的危险性日益增加,必须把 地下水污染防控摆上紧要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