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山西省晋中市人民政府市长胡玉亭: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山西省晋中市人民政府市长胡玉亭在全市 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继市委三届六次全会暨全市经 济工作会议之后又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 央、省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精神,研究部署新常态下 我市“三农”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保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好 势头。会议印发了今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和《关于引导农 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 》,张璞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落实。根 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估价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增强新常态下做好 “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以及自然灾害和市场风 险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 部署,加大了抓“三农”工作力度,保持了农业农村持续稳固 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强了底气、 增加了亮点。突出表现为五个新变化。 一是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实现双增长。粮食总产、单产分 别达19.2亿公斤、482公斤,均创历史新高;蔬菜总产56亿 公斤,设施蔬菜的稳步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水果产业集聚提升,百公里水果产业带已具雏型;畜牧 养殖规模化园区达1568个,畜禽饲养总量、产量占到全省 1/6;全市各类专业村达903个,专业村农产品生产量占到全 市总量一半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 10100元,增长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经营方式创新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实现双提升。大胆 创新经营方式,新组建的全省首家混合所有制农业龙头企 业——金谷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发起设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基 金,产业经营贸易额1亿多元;积极探索线上销售模式,开 通了华北、东北、西北“三北”地区首家市级农产品销售电商 平台——淘宝晋中馆,销售总额1900万元,冠云、荣欣堂跻 身全国电子商务食品营销500强。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73家,农产品加工业实 现销售收入141亿元;新培育农民合作示范社263个,新发 展联合社5个,农民合作社总数达8456个,辐射带动全市三 分之一的农户;认定家庭农场734个,经营耕地2.7万亩;在 全省率先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索实行“一担保五倾斜 ”扶持政策,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万人。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实现双增强。大搞造林绿化 ,完成造林50万亩,林木绿化率增加1.1个百分点,达到 33.2%,太谷被命名为省级林业生态县。增强水支撑能力 ,铺开重点水利项目64项,新增和恢复灌溉6.9万亩,新增 和改善节水灌溉9.3万亩,改善了5万农村人口和1万农村学 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现代农机装备水平,主要粮 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高于全省平均8个百分点。 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组建规范了111个乡镇(区域)农 技推广站,形成了专家团队、技术指导员、示范基地、科 技示范户联合协作的技术服务新机制,辐射带动16万农户 。提升气象服务,建成区域气象站189个,信息工作站实现 乡镇全覆盖。 四是农村公共服务和环境面貌实现双改善。完善公共服务 设施,改造县乡公路157公里、集中式供水172处,新建 35千伏农村电网线路27.3公里,改扩建农村幼儿园35所,完 成不达标公有村卫生室改造90个,新增标准化公有村卫生 室167个,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场所2750个,广播电视卫星户 户通新增3.76万户,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94个。实施 农民安居工程,灵石两渡镇采煤沉陷治理搬迁试点工作积 极推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5县10村搬迁试点任务全部落实 到村、定位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1183户。狠抓乡村清 洁工程,849个行政村达到省考核标准,295个行政村生活 垃圾清运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打造宜居示范样板,实施 了3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6个省级宜居示范候选村和 122个县级示范村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扶贫攻坚,89家企业 实施产业扶贫项目92个,易地扶贫搬迁1544人,又有3.2万 贫困人口脱贫。 五是农村改革创新和现代农业示范实现双突破。深化农村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了3万多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颁证试点工作,完成1626村354平方公里的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加快水利改革,基本完成了 乡镇水管站改革和2个县级水质监测中心建设。强化示范引 领,实施各类现代农业示范项目40个,太谷县现代农业改 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祁县成为国家 农村改革试验区,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完 善政策保险体系,初步建立了覆盖粮食、畜牧、蔬菜、林 果4大主导产业的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开展险种13个,投 保面积235万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政策措施保障好、改革发展氛围好、 干部群众工作好等各种有利因素共同推进的结果,是全市 上下齐心协力、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成绩来 之不易,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耕耘在农村工作一线的 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也希望大家增强信心,趁势而上 ,勇挑重担,再创佳绩。 二、清醒认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 新阶段“三农”发展主攻方向 “三农”是发展之基,是安民之本。新常态下,“三农”发展 是稳定增长的“压舱石”、调节就业的“蓄水池”、扩大消费的 新增点,做好“三农”工作尤为重要。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 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市“三农”发展也进入转型变革的新阶段 ,新老问题和矛盾交织,农业与非农产业在效益上的差距 问题、城乡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问题、农村与城镇在发展 上的差距问题更加突出。我们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三农 ”新发展,关键要抓住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和工业化、城镇化 拉动作用增强等机遇,用改革的办法缩小这“三大差距”。重 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下功夫。转变农业发 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 设,是今年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和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 ,其内涵实质,就是由重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科技 、生态、安全并重转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 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晋中农业资源禀赋较 好,多年来我们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粮牧果菜生产、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都走在了全省前 列。但产业规模和经营主体小、产业集中度和土地产出率 低、加工增值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弱等老问题还没有根本 解决,新的风险和矛盾又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一步凸 显:主要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的矛盾更加 凸显,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与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 矛盾更加凸显,人们对质量要求空前提高与保障农产品质 量安全的矛盾更加凸显,增加农产品产量与耕地质量下降 、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破坏等矛盾更加凸显。这些都倒逼 我们必须从指导思想和发展路径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 力破解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投入与产出、生产与环 境、当前与长远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更加注重挖掘粮食 生产新潜力,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更加注重产 品质量安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加 快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二,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下功夫。农民收入指标是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增加农民 收入。我市农民收入虽然保持了持续增长,但收入来源结 构单一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持续增收基础薄弱的局 面没有根本改变,经济下行对农民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已 开始显现,2014年农民收入增速比“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速低 3.1个百分点。特别是全市还有26.76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难度很大。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产业升级、新业态蓬勃兴 起和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随着农 村集体产权、土地制度等改革深化,农民财产增值增收潜 力将会大大释放。把握这些新趋势,重点要在四方面着力 :要拓展空间促增收,在壮大特色优势农业的同时,推动 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流通、农村服务业交融发展,拉长农民 增收产业链。要转移农民稳增收,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 ,做好劳务人员的组织和服务工作,让务工农民真正在工 厂就业、在城镇扎根。要提升技能助增收,加快培养农村 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素质和技 能。 要落实政策保增收,不折不扣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 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把“真金白银”送 到农民手中。同时要加强农民增收指导服务,完善提升农 民增收明白卡工作。 第三,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下功夫。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 的重大战略,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期待。我市城镇化加速 发展,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基础设施改善等提供了新机遇 ,但也带来许多新挑战,比如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下降 ,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突出;农 村基础设施覆盖水平低,农村公共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社 会资本进入的引导机制不够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 障薄弱,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设施和服务都存在较 大差距。城镇化建设不等于城市建设,必须把更多的精力 和财力物力放在农村,坚持“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建 设齐头并进,加快城乡互动、统筹发展。重点做到四个强 化:要强化城乡产业融合,做好功能规划和政策引导,合 理安排产业布局、城镇建设、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促 进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高效配置。要强 化城乡基础设施对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广就地 城镇化模式,推动水电路气等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加快城 乡联网、共建共享。要强化城乡公共服务配套,推进就业 、医疗、教育、文化、社保等向农村覆盖,让城乡群众共 享改革成果。要强化城乡社会文明共建,引深农村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文明乡风,使新农村“内 外兼修”,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第四,要在深化农村改革上下功夫。改革创新是发展的根 本动力。过去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创 新,现在应对发展新常态、迎接农业新挑战,根本出路还 在改革。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土地 怎么流转、农民工怎么落户、资金怎么筹措、农村怎么管 理等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从制约发展 的最突出问题改起,重点抓好四方面改革。要围绕地的问 题抓改革,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 突破、农民权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 范有序流转,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要围 绕人的问题抓改革,落实好我省新出台的深化户籍制度改 革意见,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围 绕钱的问题抓改革,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充分运用PPP等融 资模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特别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要围绕“管”的问题抓改革 ,创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发挥集体 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的管理 作用,特别要管好用好新选出的村两委带头人,增强农村 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村改革发展稳 定提供有力保障。 三、统筹推进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发展 新跨越 2015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 中、四中全会、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三届六次 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 新驱动”总要求,紧紧抓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机遇 ,实施好现代农业示范、集约化可持续生产、农村改革深 化、经营方式创新、人居环境改善和扶贫开发攻坚六大重 点工程,努力探索新常态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 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迈出富民强市新步伐。粮食总产 达到13.8亿公斤以上,蔬菜56亿公斤、肉蛋奶10亿公斤,干 鲜果8亿公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第一,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引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变 “生产导向”为“消费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优势区域布 局和专业生产,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现代农业示范 市。 一要做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这是我市建设现代农 业的先行区、试验场、展示台,是加快农业农村改革发展 的重大机遇。要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好示范区2015—2020年 建设规划,与全市“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总体规划、“山西 农谷、园艺之都”示范区建设规划统筹考虑、统一编制,并 提出示范区建设近期年度行动计划,具体任务要细化分解 ,责任到人。要启动重点项目,围绕改革创新、强基固本 、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和体系建设五大工程,启动抓 好“两县六村一企十园”建设:“两县”就是在太谷和祁县,完 成好国家农业和农村改革试点试验任务,创建全省农产品 质量安全县,打造“山西农谷、园艺之都”示范区;“六村”就 是创建6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村,指导农业经营机制与农 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一企”即推进金谷农投发展,促进农 业投融资机制创新;“十园”即打造10个现代装备精品园,引 领主导产业科技进步与基础设施建设。要保证财政投入 ,从今年起,市级财政将每年预算6000万元用于示范区建 设,示范区各县(区)每年财政预算要安排不低于1000万 元的示范区建设资金,并逐年增加,加大财政资金引导力 度。 二要做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重点扶持设施蔬菜、特色果品和规模养殖,新发展“一村 一品”专业村100个,培育示范村100个。蔬菜生产要突出“调 ”字,调整扩大设施蔬菜面积,新发展6万亩,百亩以上设施 蔬菜园区达到160个以上。果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