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牛向阳: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奋力谱写安徽现代粮食流通工作新篇章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凝心聚力 改革创新 奋力谱写安徽现代粮食流通工作新篇章 ——牛向阳同志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5年2月3日) 同志们: 刚才,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最近 对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批示。这些重要批示为我们做好新 时期粮食工作指明了方向。学军省长、锦斌副书记、卫国 副省长的重要批示,对我们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 定,对2015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既是对我们的鼓 励,更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一定要把国务院和省委省政 府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 这次全省粮食工作暨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正 是沐浴着国务院和省领导的高度关怀,在宏观经济进入新 常态、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 若干意见》的大好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 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纪委五次 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 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省“两会”及省纪委九届五次全会的 决策部署,全面总结2014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深入分析 面临的形势,表彰先进单位,研究部署2015年工作任务。 下面,我代表省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2014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2014年,面对形势错综复杂的粮食市场、前所未有的 收储压力、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坚定不移贯彻 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 持以改革创新为统领,做到谋在深处、抓在实处、突出主 业、延伸超越、强力推进、协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 工作任务,粮食流通工作保持全国领先的良好态势,为促 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是粮食收购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率先启动小麦、 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千方百计破解收购仓容不足瓶 颈,创新制定收购工作“一图一册”,规范收购流程,严格执 行“四坚持四确保”收购守则,新粮收购量近2000万吨,再创 历史新高,托市收购突破1000万吨,中晚籼稻、小麦和油 菜籽托市收购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三、第四。滁州、宿 州、亳州收购量分别突破100万吨。通过严格执行托市政策 、敞开收购、优质优价和减少产后损失等措施,促农增收 40亿元以上。 二是粮食调控能力有了新提升。地方粮食储备充实到 位,国家新增首批储备计划基本落实。压实市级对省储粮 的监管责任,确保管理规范,轮换有序。重点打造“堡垒型 ”应急企业30家、骨干网点654个,六安、黄山等地应急保障 网点建设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成 交政策性粮食4660万吨,成交额1126亿元。推动军粮供应 市级统筹,军民融合发展初显成效。巩固和拓展产销衔接 ,全省累计外销粮食1068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 献。 三是“粮安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以综合第二名荣获国 家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重点支持省,提出“324”工程实施方案 和重新布局仓储库点得到省政府批准,整合中央和地方配 套资金22.58亿元,为确保按期完成维修、升级、新建仓容 900万吨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已完成投资3.95亿元,维修、 新建仓容170万吨。合肥等地为全省作出示范。同时争取中 央粮油仓储、物流项目补助4832万元,国家千亿斤仓储项 目60万吨。新增农户科学储粮仓7万套,提前一年完成“十二 五”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任务。加大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力 度,完成真菌毒素、重金属污染风险排查任务。主动与公 安消防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安全生产实 现“零”事故。 四是“两项工程”开启产业转型发展新途径。把“放心粮 油”和“主食厨房”工程作为拓展产业发展的主抓手,出台相 关配套措施,铜陵现场推进会效果显现。全省认定放心粮 油配送中心14个、示范店128个;培育“主食厨房”示范企业 8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16个,倍受社会关注和首肯。先后 与合工大、38所、省气象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科技支撑 作用进一步彰显。实现粮油加工产值2035亿元,利税76亿 元,同比分别增长9%、2%,提前跨越2000亿大关。新增“中 国驰名商标”9个、省“著名商标”51个,美亚光电、燕之坊稳 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五是深化企业改革展现新亮点。以土地变性确权为重 点,大力推进“一县一企、一企多点”改革,激发企业内生活 力。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土地确权2.17万亩,同比增加1.2万 亩。独立核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492家,同比减少53家。国 有粮食购销企业盈利1.94亿元,增长33.4%,位居全国前列 ,实现连续11年盈利。同时消化粮食财务挂账3.1亿元,二 轮挂账全部消化完毕。颍上、肥东县、淮北和合肥市区两 年盈利2000万元以上。凤台、太和等地“粮行”创新实践,得 到省政府和国家局的充分肯定和推介。 六是依法管粮频亮新招。加大粮食法制宣传力度,省 局荣获全国粮食系统唯一的“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称号。 清理简化粮食行政审批项目,制定并公布实施行政权力清 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出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和 细化标准,进一步规范粮食行政执法行为。重点推进联合 检查、“飞行检查”、检查结果移交等七个方面创新,重拳治 理政策性粮食出库难、“转圈粮”和“顶包油”等违规行为,中 央和省主流媒体予以报道。全省累计检查企业(经营户 )17517个次,立案503例,罚款155例。粮食诚信体系建设 和依法监管创新经验在全国粮食流通大会作典型发言。 七是作风建设树立新标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健全治理“四风”、 改进作风、净化行风的长效机制,确保作风建设规范化、 常态化、长效化。在省直单位率先出台省局党组落实主体 责任的意见,被《江淮风纪》等推介。加大干部人事制度 改革力度,出台干部初始提名和交流轮岗实施办法等制度 。成功举办市县粮食局长培训班,行业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联合多部门开展爱粮节粮系列活动,社会效应巨大。加 强机关党建、效能建设,党风、政风、行风明显好转,有 5家单位、8位同志被人社部和国家粮食局授予全国粮食行 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称号。两所院校招生 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更加科学,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 升。行业文明建设、社团组织管理和老干部工作等方面都 取得了可喜新成绩。 回顾2014年工作,我们主要有四个方面体会:一是突 出观大势谋大局。省局党组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 ,形成了以惠农利民为主旋律,以保供稳价为主基调,以 改革创新为主动力,强化“四个意识”、把握“六个着力”、实 施“三大工程”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粮食资源大省向粮食经 济强省跨越。这一工作思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粮 食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为今后一个时期安徽粮食改革发展 奠定了基础。二是突出保护农民利益。省局始终把促进农 民增收、维护群众利益摆在突出位置,主动会同相关部门 科学研判形势,超前落实库点,率先启动小麦、稻谷托市 收购。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开通网上“收购直通车”、上线 政风行风热线,确保收购政策公开、透明。及时化解仓容 不足矛盾,从严落实收购政策,创新制定一系列便民措施 ,切实有效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三是突出找准发展重点。 坚持与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同频共振,自觉把粮食工作摆 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特别是在规 范粮食收购秩序、争取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重点支持省份、 推进“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工程、打造“堡垒型”应急企业 、试点“粮行”及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创新作为 ,取得明显成效。四是突出提升行业形象。始终坚持“有机 遇,就紧抓住;有精神,就敢创新;有政策,就做文章 ;有动作,就出效果”,针对粮食行政机构改革等难点,主 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 沟通协调,对粮食重点工作联席决策、联手推动、联动督 查,合力推进行业发展。联袂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加大 粮食工作宣传力度,提升安徽粮食行业社会形象。 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各级党委 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 和共同推动的结果,是全省粮食干部职工齐心协力、锐意 创新、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粮食局党组 ,向一直关心支持粮食工作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社 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全省广 大粮食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二、深刻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粮食流通发展面临的 新机遇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我国经济发 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论断,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 议上强调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 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务院出台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 央对经济社会发展及三农工作形势总体判断和决策部署上 来,深刻分析新常态对粮食流通工作带来的一系列新机遇 、新挑战,更好地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 态,始终赢得粮食工作主动权。 第一,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下粮食流通发展新特征、新 挑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粮食生产、流通和 消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粮食行业亟待改革转型、创新发展。长期以来 ,粮食行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农业发展方式的加速转 变,如何创新粮食收储方式和经营模式,更好地服务三农 已成为重大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居民对粮 食产品多样化、品质化要求越来越高,给我们提出了如何 适应粮食消费变化,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加快行业转型发 展的重大挑战。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显现,如 何应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实现粮食企业持续发展面临 重大考验。 二是粮食市场内外融合、多重矛盾交织。我国粮食供 求长期“紧平衡”与部分品种阶段性过剩的矛盾突出,稻米、 玉米阶段性过剩特征已十分明显。托市收储造成政策性粮 食库存连年“滚雪球”,目前我省政策性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 位,收储压力巨大。国内外粮食价格严重倒挂,市场粮价 与托市价格的不断背离,“天花板”和“地板”双重挤压,导致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空间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弱,与 保护粮农利益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是厉行法治、依法治粮时代要求更强烈。全面推进 依法治粮、建设法治粮食,是当前和今后粮食部门贯彻落 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重大任务。虽然近年来我 省在依法行政、依法管粮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但从 上至下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思维方式不适、依法意识不强 、执法能力不足、法治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我们更加自 觉地树立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推行法治方式,构建 法治规范,全面加快法治粮食建设,更好地担负起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的部门职责和行业使命。 第二,要牢牢把握粮食流通发展新常态、新机遇。新 常态既给粮食行业带来诸多新挑战,更蕴含着诸多发展新 机遇。 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加重视粮食工作。总书记和总 理对粮食安全和粮食工作重视程度之高,目标要求之具体 ,前所未有。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对粮食工作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合肥、亳州市高调 解决粮食机构难题,铜陵等市已把“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 ”工程纳入政府重要民生工程,对粮食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赋予粮食部门更大责任。 二是利好政策相互叠加。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继续锁定 “三农”工作,国务院69号文件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基础制 度保障,“粮安工程”已上升为国家层面发展规划。同时国家 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安徽作为“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 造重点支持省,国家新建千亿斤粮库政策向粮食主产区倾 斜,国家新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这些政策的叠加效应 ,使得我省粮食行业发展处于难得黄金机遇期。 三是粮食资源禀赋优势凸显。我国粮食生产和库存分 布呈现向核心产区集中态势,安徽作为粮食主产省和6个粮 食净调出大省之一,地处长三角腹地,通江达海、连贯东 西,既拥有可靠的优质粮源,又拥有巨大的粮食消费市场 ,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同时,我省作 为全国农村土地流转主要试点省份,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 化为延长粮食产业链、推动转型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更 为加速粮食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四是干事创业环境更加优越。多年发展积累,我省粮 食企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行业发展 进入加速集聚、加速升级、加速提质的新时期。加之近年 来我省连续启动托市收购,国有购销企业赢得了生存发展 的有利时机。面对其它行业的快速发展,粮食系统干部职 工期待变革、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通过深入开展党 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省系统上下凝聚力和战斗力 倍增,干事创业氛围更浓,开拓进取意愿更强。 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我省粮食流通改 革发展创造过诸多辉煌,但当下各地改革发展势头咄咄逼 人。现实倒逼改革,作为粮食资源大省,必须要有新作为 、新举措、新目标,描绘粮食经济强省新蓝图。重点是: ---打造“安全皖粮”。认真落实好粮食部门牵头职责,积 极主动推进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全面增强粮食安全 保障能力。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完善粮食购销体 制,构建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购销模式,促使 农民增产增收。探索地方粮食储备动态监管机制,优化储 备粮油布局和品种结构,夯实粮食宏观调控物质基础。加 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构建“网络健全、储备落实、保障有 力、运转高效”粮食应急体系。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新模 式,推动股权多元化改革试点,提升宏观调控的主渠道作 用。通过订单收购、优质粮核心示范区建设、土地流转等 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以流通促生产,以收购促增收,以 服务促增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粮食主产区优 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打造“开放皖粮”。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 域合作机制,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和泛长三角区域粮食产 业发展分工合作,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 提高合作开放水平。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对接,有效利用资 本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大流通,促进大发展 。要加强产销合作、项目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和人 才合作,发挥资源等优势,做大做强粮食流通产业。要大 力推进“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加强与央企、知名民企 ,与电商、物流巨头,与有关行业的战略合作,推动融合 发展,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混合型企业集团 ,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密切与科研院所合作,突出科技支 撑,推动创新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打造“智慧皖粮”。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以“大数据”、 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大力发展数字化粮库、信息化物流、现代化加工,逐步 实现从粮食收购、储运、加工等为一体的粮食流通互联互 通。按照绿色、健康、智能、环保的发展要求,加快粮食 科技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粮食科技信息化水平,力争在 重点产品、重点工艺、重点技术、重点装备上实现重大技 术突破。加强粮食流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流通 信息化宏观调控平台,实现对粮食库存信息、粮食质量信 息和地理信息的集成与监控,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和智能 化。 ---打造“法治皖粮”。要进一步加强粮食法律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我省粮食地方立法进程,加快构建与全面推进 依法治粮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体系。要积极推进粮食行政职 能转变,进一步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依法治粮、 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多管齐下,着力构建完善的粮食法治 实施体系。要严格执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立互 通互联、数据共享的行政权力运行平台。要创新执法方式 ,坚持监管中服务,服务中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