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刘兴万:在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刘兴万 (2015年2月12日) 同志们: 刚才,路斌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客观地总结了2014年 工作,提出了2015年的工作任务,我完全赞同,请同志们 在工作中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主动作为,真抓实干,2014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 过去的一年,全市国土资源工作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 基调和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略,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 源保护的关系,坚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方针,在耕地 保护、资源保障、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一是用地保障能力明 显增强。获得批准用地1759.8公顷,是年初下达计划指标的 203.3%,有力保障了我市八大工程、“5个100”工程、重大基 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项目顺利实施。通过争取规划调 整,使以晴集团、遵义保税区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通过预审 ,保障了重点项目及时落地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发 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务正道铝 土矿整装勘查取得重大成果,探明铝土矿资源总量7亿吨 ,新增资源量5.8亿吨;在习水成功勘探出页岩气,日产气 量最高达10万余立方米;争取国土资源部同意设立了黔北 页岩气综合勘察试验区,对推进我市页岩气勘察开发利用 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耕地保护措施得到加强。市人民政府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 ,耕地保护工作,特别是1000亩以上坝区保护力度进一步 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成绩可喜,在新增后备资源 匮乏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探索耕地占补平衡 新方法、新思路,超额完成了2014年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任 务,确保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质 量。四是地灾防治工作更具成效。2014年,我市境内地质 灾害频发,赤水、习水更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 击,由于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提前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汛前基准排查、汛期密切监测,成功预报地质灾 害9起,避免人员伤亡75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245万元 。灾后,积极向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申报争取特大 型地灾项目,获得批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53个,获得治理 资金2.6276亿元。五是国土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市人民政府 出台了《关于推进按照楼面地价出让经营性用地的通知》 ,国土资源市场正朝着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 方向加快转变。以凤冈县“三资转换”试点为代表的农村土地 制度改革工作成效初显,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取得突 破性进展,相关工作经验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的充 分肯定。六是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提升。全市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调整工作取得良好进展,“增减挂钩”政策落实到位,工 作开展成效明显,土地供需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地籍管 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宅基地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数字地理信息测绘工作基本完成,信息化服务能力得到进 一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国土资源厅大力支持的 结果,是各级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及各驻遵地勘单位密切 配合的结果,是国土资源部门干部职工辛勤劳动和努力拼 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国土资源系统广大 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问候! 二、理清思路,统一思想,准确把握新常态,正确分 析研判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央全面把握国际经济政治发展格 局、深刻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所作出的重大科学 判断,是对我们党治国理念和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创 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 重要战略思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 刻阐释、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九大趋势 性变化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 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克志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 议上指出贵州发展新常态的四个具体体现,即:坚持既要 “赶”又要“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 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一种新常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 线,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是一种新常态;用好改 革开放关键一招,坚持开放带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共 同推动发展是一种新常态;坚持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勇于 担当,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是一种新 常态。晓光书记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把握 全国、全省新常态的深刻内涵,在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根 本任务上保持定力,在坚守两条底线、保住绿水青山上保 持定力,在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上保持定力,在解决交通、 水利、教育等发展瓶颈上保持定力,在推进扶贫开发、改 善民生上保持定力,顺势而为,有所作为,积小胜为大胜 ,努力实现单项争第一、团体争冠军,在全省当先锋、打 头阵、走前列、做贡献,引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今年,进入经济新常态,遵义发展面临的困难和调整 与全国、全省各地大同小异,经济下行压力、保持投资高 速增长压力、财政收支压力持续加大。同时,新常态也蕴 藏着新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既要保持战略上的 平常心态,又要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从国 土资源管理看,就是要适应新常态。在职责定位上,国土 资源部姜大明部长提出“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 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这是新常态国土 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土地 管理上,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土地供需发生新变化,土地 管理出现区域分化,节约集约用地与粗放浪费土地呈胶着 状态,一些地区违法违规用地反弹压力依然较大。这要求 国土资源管理既要看到新亮点,也要研究新变化,思考新 方法,明确新要求。 结合遵义实际,我认为做好今年国土资源工作还是有 很多有利因素: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发展的理念逐步 确立,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越来越关心、越来越重视,国 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逐渐被理解、接受,为实 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创造了条件。二 是政府统筹、部门负责的土地矿产共同监管机制逐步建立 ,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为形成国土资源“大家 管、大家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正在开展的全市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对我们解决耕地保护特别是坝 区耕地保护、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和布局、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规划管 理保障措施等问题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认清形势的严峻性。耕地保护压力依然很大。在落实最 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上,还有一些与新常 态不适宜的地方,部分地方规范用地、依法用地意识不强 ,违法用地比例居高不下,去年个别地方因为违法占耕比 高被省政府约谈。年初的卫片执法检查,通过对各地数据 进行测算,全市违法占耕比高达23%。用地指标紧缺与土地 利用粗放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是基础设施、民生工程、 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用地,用地指标不足,千方百计向国土 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争取用地指标;另一方面是土地使 用粗放浪费,新增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小,建设用地容积率 和建筑密度低,园区“圈地”现象依然存在。目前我市尚有批 而未供建设用地3825公顷,大量土地被闲置、被浪费,有 的地方甚至地批回来几年都还未供地。土地收储任务依然 艰巨。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工作安排,2015年,市级需 完成土地收储任务9000亩、完成土地一级开发2000亩,红 花岗区和汇川区需各完成土地一级开发1000亩,在宏观调 控政策从严从紧、耕地保护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心城区可 用国有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收储任务难 度仍然不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依然困难。全市耕地后备 资源为25740公顷,其中可开垦后备资源24753公顷,可复 垦后备资源987公顷,按照“属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原则 ,“先补后占、占田补田、数质相当”要求,实现占补平衡已 是不易,要做到“占水田补水田”更是困难。国土空间开发利 用的系统性仍然不高。“山水田湖统一生命体”仍然是“种树 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部门之 间成果运用不统一,如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在国土部门土 地利用现状图为荒草地,可以开发的,在林业部门统计却 是林地,不能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我市是 全国山地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共有各类地质灾 害隐患1883处,威胁20余万人,潜在经济损失82亿元。地 质灾害防治工作非常严峻。克服这些困难问题,还需要各 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国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 三、抢抓机遇,直面挑战,主动适应新常态,确保 2015年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抓好2015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 压力同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 难而上,主动适应新常态,自觉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发 展规律,调整思路,主动作为,认真实施地质找矿突破战 略、耕地保护质量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地质灾 害综合防治、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国土资源督察等六项行 动,在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障科学发展、国 土资源改革、维护群众权益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为我市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国土资源保障能力。作为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国土资源对经济发展有着保障和约 束的双重作用。新常态下,国家层面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 ,但我市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 化加速时期,发展潜力巨大,对国土资源的需求依旧强盛 。但在当前国家和省严控总量、调减计划的大形势下,要 从过去一味注重追求增加扩张逐渐转向盘活存量与做优增 量并举,在争取指标的同时更要盘活现有土地。目前,我 市批而未供建设用地是2014年省下达用地指标的2倍多。同 时,只是中心城区,就有907.48公顷已收储土地,由于各种 原因被质押而不能进行出让,其中很大一部分还存在“高质 低押”的问题。导致这部分资产不能及时变现,变相增加了 财政负担。各地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拿出真办法、硬措 施,把闲置土地盘活、盘好。特别是要把“高质低押”土地的 解押问题,当作今年需要重点破解的工作来抓好、抓实。 今后,盘好存量指标将与年度用地指标分配、用地审批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