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卢兆庆同志:在全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培训班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贯彻落实《纲要》精神 科学制定县级规划  开创林地保护利用管理工作新局面 ——在全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培训班上的讲话 卢 兆 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 制培训班,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精神,明 确我省林地中长期保护利用的目标和任务,部署县级林地 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对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业 务进行培训,切实做好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为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我讲几点 意见。   一、准确领会国家《纲要》主要精神   国家《纲要》已于2010年7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 《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林地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纲领 性文件,《纲要》为实现林地科学管理、优化林地结构布 局、落实林地用途管制、提高林地利用效益提供了重要依 据。我们编制省级和县级两级林地保护利用十年规划,必 须准确领会和把握国家《纲要》的精神实质。其主要精神 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纲要》确定了林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纲要 》提出了我国今后10年的林地保护利用五大战略目标,保 障了我国林业中长期发展空间,即:到2020年,全国森林 保有量确保达到22300万公顷以上,比2005年增加4200万公 顷左右,比2010年增加2230万公顷左右;2011-2020年征占 用林地总额确保控制在105.5万公顷以内;现有乔木林地的 林地生产率力争达到102立方米/公顷,森林蓄积量力争达到 150亿立方米以上,比2005年增加约23亿立方米左右,比 2010年增加约12亿立方米左右;林地保有量力争达到 31230万公顷;重点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比率分别力争 达到40%和16.1%。   (二)《纲要》确立了三级规划体系。《纲要》作为 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立了国家、省、 县三级规划体系,要求国家、省、县三个层次分级编制国 家、省、县三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下一级规划应根据上 一级规划编制,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等相关规划做好衔接。省、县两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要经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严禁擅自 修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需修改的要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   (三)《纲要》明确了林地保护利用责任主体。《纲 要》要求将森林保有量、征占用林地定额两个约束性指标 和林地保护利用主要任务分解下达到省(区、市),由省 级人民政府作为林地保护利用责任主体组织实施、严格落 实。国务院在关于《纲要》的批复中进一步强调“将森林保 有量、征占用林地定额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 立并落实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强林地林权管理,建立 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林地保护利用调控 能力”,《纲要》给予了林业主管部门履行林地保护利用管 理职责强有力的抓手,强化了林业主管部门林地管理的执 行力。   (四)《纲要》创造了深化林业改革的有利条件。要 建立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新机制,《纲要》的实施必须与 改革相结合。把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作为推进改革的基 础,把落实地籍和林权登记发证作为推进改革的关键。在 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过程中,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完善政策,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强化服务 ,提高农民保护林地和发展森林的积极性;开展国有林场 改革,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落实国有林地保护 利用责任,充分发挥国有林地在国家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 用,形成有利于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的坚实基础。   (五)《纲要》提出了国家对林地保护利用的投资方 向。《纲要》明确了国家在林地保护利用方面的投入方向 ,强化了调节机制,为国家进一步加大林业投入奠定了基 础,为加快林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纲要》着重强调 要在五个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建立稳定的林地保护利用投 入机制,对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和生态极为脆弱地区的林地 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节约使用林地的价格调节机 制,建立全国林地分等评级体系;完善公益林地补偿制度 ,逐步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 ;对退化林地修复、规划的宜林地造林,应按照其恢复难 度,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 补充森林及林地资源,确保林地确权、定界、调查、监测 、档案管理以及林地执法、管护、用地审核等资金投入。   二、充分认识编制我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重要性   林地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林业发展和生 态建设的载体。我省是一个少林省份,生态系统整体功能 脆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林地供 给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加强林地保护,提高林地利用效 率,提升森林资源承载能力,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发 展现代林业的首要任务,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保障国土 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建设生态省的需要。我省地处长江、淮河下游,是全国经 济发展较快的省份。我省最大的省情特点是区位优势好 ,人口密度高,开发强度大。我省以全国1.07%的国土、 3.89%的耕地、6%的能耗,承载了占全国5.8%的人口、 6.7%的粮食产量、9.6%的GDP产出。随着人口总量、经济总 量、消费总量的增加,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 废弃物、日用化学品、农业废弃物和工业“三废”将继续增加 ,环境与资源的压力不断加大,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 不高、生态功能不强、抗灾害能力弱等问题也逐步显露出 来,生态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   近几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2001年12月,江苏省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环 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2004年12月,省十 届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森 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 节气候、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加强林 地保护利用工作,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建立可 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支撑体系,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构建 绿色江苏的迫切需要。   (二)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严格履行国际义务 ,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 最大威胁,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林业在应对全 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特殊地位。2009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全国森林 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 13亿立方米。我省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带来的不利影响也 较大。传统的经济模式导致能源、资源、水源消耗大,污 染物排放量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2007年太湖爆发的“蓝藻事件”就给我省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 的警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 ,节能减排压力势必逐年加重。   要实现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除了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工程减排和结 构减排力度外,还应充分发挥森林在间接减排中的重要作 用,提高森林固碳和净化大气的能力,这就需要制订科学 规划,增加林地和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从而拓宽工 业发展的环境容量,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三)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加快绿色江苏建设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 的世纪,也是一个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制定林地 保护利用规划,做好林地保护利用工作,有利于改变我省 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十二五”及以后一段时 期,既是我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又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加速期,更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 攻坚期。处理好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是实现我省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选择。   (四)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统筹林地保护利用 ,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最新森林资源清查 结果表明,我省的森林资源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森林面 积、蓄积持续增长,森林质量逐步改善。但是,从整体上 说,我省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功能脆弱 ,人多林少、林地保护与利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 林地总量不足。全国人均有林地面积0.13公顷,我省人均有 林地面积为0.023公顷,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逆转严 重。二是林地生产力低下。全国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 85.9立方米/公顷,2005年江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47.0立 方米/公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8.9立方米/公顷,仅是全国 平均水平的54.7%。三是资源分布不均。我省的森林资源主 要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苏中地区森林资源低于全省平均 水平。苏北5市土地总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1.91%,林业 用地占全省林业用地的62.09%,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 的 6 5 . 8 3 %,活立木总蓄积占全省活立木总蓄积的 73.61%;苏南5市土地总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7.84%,林 业用地占全省林业用地的24.32%,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 积的22.35%,活立木占全省活立木总蓄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