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李兴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楚雄彝族自治州第 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政协楚雄州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李兴顺 (2015年2月4日) 各位委员: 我代表政协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应对严峻经 济形势、克难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在中 共楚雄州委领导下,州政协常委会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 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 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 界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共渡难关,为 全州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切实抓好理论学习,思想基础不断夯实。坚持把思想 理论建设作为凝聚共识、推动实践的根本前提,以州政协 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 的学习交流教育活动。组织政协机关干部、广大政协委员 ,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 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 部署和省委、州委的实施意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精神,学习探讨协商民主理论,总结交流实践经验。 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进一步增强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进对 “中国梦”共同理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深化对人民政协性质地位、基本经验、工作原则、根本 任务的认识,增强了大局意识、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 任意识,明确了政协助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的 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营造了宣传改革、理解改革、支持 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强化了依宪依法依章履职意 识,夯实了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族各界人士为实 现富民强州目标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切实推进协商民主,服务大局有位有为。坚持把协商 民主贯穿政协履职全过程,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 发展。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请州委下发《关于加强人民 政协协商民主的意见》,明确了协商原则、协商形式、协 商程序、协商成果转化等重要问题,为发挥人民政协在协 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广泛征集协商 议题,认真制订协商计划,各项协商工作有序推进。州政 协九届四次会议集中协商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报告 ,汇编大会发言材料35篇12万字,就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一府两院”建设和政协工作提出7个方面235条建设性意 见建议,许多意见建议被州委、州政府采纳,推动了全局 性工作。州政协第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常委会议,分别 专题协商以产城融合为突破口推进新型城镇化、民营经济 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禄丰撤县设市问题,并听取我 州畜牧业发展、粮食安全、住房公积金管理、城镇医保、 禁毒防艾及审计、宗教、老龄工作情况通报,提出一批参 考性较强的意见建议,引起州委、州政府领导重视,促进 了有关工作。州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与州级有关部门就共同 关心的问题,积极开展对口协商,加强了交流协作。通过 经济运行恳谈会推动界别协商,组织经济界委员和相关人 士与州政府及其经济部门座谈对话,围绕“破难题、稳增 长、惠民生”提出68条对策建议,助推了经济平稳健康发 展。 切实开展调研视察,议政建言成果丰硕。围绕全州改 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为州委、州政 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通过调研以产城融合为突破口 推进新型城镇化问题,提出“科学统筹土地、林地、城镇 、产业规划,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工业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集聚 ,带动人口向城镇聚集;推进户籍、土地管理、农村产权 等制度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抓住滇中产业聚集区、 昆瑞经济带、楚南经济带、美丽乡村建设及棚户区改造机 遇,打造产城融合中心区、示范带、新型农村社区”等意 见建议。通过调研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提出“高度重视民 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坚持扶优扶特扶强,优化民营企业发 展环境;健全担保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生产要素、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等对策建议,引起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州委书记、 州长分别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领导和部门吸收采纳,研究 落实。通过调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提出“加快审批 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行政流程再造;推进行政审批信息 化建设和监管机制建设,建立信息公开、服务评价、责任 追究、综合监督体系;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加强州县两级 统筹协调”等对策建议。通过对楚雄至广通高速公路建设 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提出“加强组织协调,严把工程 质量、安全、进度关,确保实现年内如期竣工通车”等意 见建议。配合全国政协和省政协调研组,对《精神卫生法 》实施情况、矿产业绿色发展、水利枢纽工程新生资源综 合开发、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利用、民族宗教工作、基层 政协组织建设和工作创新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州政协提 出的许多意见建议被调研组吸纳。各专门委员会组织部分 委员,对全州重点烟草水源工程建设、土官工业园区建设 、人民法院审判工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图书馆建设、 职业教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彝族刺绣文化保护与 产品开发、楚雄城区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申报哀牢山国家 公园等问题开展调研视察,提出了一批有针对性的意见建 议。根据有关调研成果,编撰了《小康之路——楚雄州少 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切实加强民主监督,履职为民成效明显。坚持专项监 督与重点监督、集体监督与个别监督相结合,着力提高民 主监督实效。对州移民局开展专项民主监督,通过座谈、 约谈、访谈、查资料、走基层,多方听取意见建议,汇集 整理后提出4个方面20条民主监督意见。州移民局认真对照 检查,制定方案加以整改,有力促进了移民工作。加大提 案办理监督力度,坚持州委办、州政府办、州政协办联合 督办,提案委员会跟踪督办提案制度;州政协主席、副主 席牵头对州政协建议案和重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专项督办 ;在州政协九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上,对州发改委、州环保 局、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州民政局、州交警支队5家单 位办理提案情况进行民主评议,促进了提案办理落实。推 荐政协委员参与行风评议、司法监督、执法检查、公考巡 视等活动50余人次,调动了委员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州政协主席班子成员深入所联系的10县市、18家重点企业 督促检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动了全州重点工作落实 。举办州政协“民生论坛”,征集汇编发言稿65篇,组织 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障制度 、户籍制度改革、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等热点难点问 题,提出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加强反映社情民 意工作,收集社情民意73条,编发《社情民意专报》17期 。关于管好用好农民“养老钱”、公众安全用药问题等社 情民意引起州委、州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州政协领导班 子成员直接联系群众,接访群众300余人次,畅通了民生诉 求渠道,促进了有关问题解决。 切实促进团结和谐,全面汇聚各方力量。发挥政协大 团结、大联合的优势,促进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 士在政协中合作共事、和衷共济。去年,各民主党派、工 商联界别集体和个人提出提案138件,占全年政协提案总数 的37.1%,有12件被表彰为优秀提案,占优秀提案总数的 31.6%。举办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新春茶话会、中秋茶话会 ,话改革、谋发展、叙友情,增进了共识,促进了团结。 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界别委员视察楚雄市紫溪彝村建设 情况,增强了界别凝聚力。承办云南省八自治州政协第二 十六次横向联系会议,配合省政协举办全省政协宗教工作 研讨会,交流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政协工作、宗教工作经验 。参加滇中经济区四州市政协合作机制第六次会议,就抓 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机遇,推进滇中地区深度合作、 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发挥政协联系面广的优 势,广交朋友、牵线搭桥,为我州引进招商项目8个、投资 2.1亿元,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成功组织深圳·楚雄政 协委员“光明行”活动,使我州民族贫困山区100名白内障 患者重见光明,并促进了两地医疗合作。广泛动员政协委 员、机关干部开展扶贫济困活动,为鲁甸地震灾区捐款捐 物。注重发挥文史资料的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整合社会力量,编撰出版了《楚雄名胜丛书》和《彝州 妇女百年》。坚持政协新闻、信息、社情民意评比表彰制 度,引导新闻媒体对全州政协工作进行集中采访、重点宣 传,进一步突出特色,增强时效,扩大影响,传递了政协 工作正能量。 切实践行群众路线,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全面落实中 共中央、省委、州委的统一部署要求,深入学习全国政协 主席俞正声在听取武定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 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聚焦“四风”、深刻查摆,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 评,整治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活动中,机关干部职 工深入扶贫联系点200多人次,直接联系群众250户,帮助 解决实际问题78个,协调项目20个,落实资金260余万元。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要求,厉行勤俭节 约,反对奢侈浪费,倡导“精短实新”的文风会风,进一 步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加强公务接待、公务用 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