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李昌平: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李昌平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领导 小组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1月6日) 李 昌 平 同志们: 省委将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幸 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名 称变更,而是确立了一个鲜明的工作导向,今后新农村建 设要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统揽。示范县建设是幸福美丽 新村建设的重要平台,“五大行动”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 要抓手,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彝家新寨、乌蒙新村是幸 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区域性品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既是新 农村建设的延续和传承,又是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创新 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推动脱贫攻坚和实 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根据第二轮新农村建设示 范县建设、2015年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现代农业林业畜牧 业重点县建设的实践探索,在“十三五”时期推进幸福美丽新 村建设、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要注意把握好 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握好目标任务 这些年,我们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始终坚持目标导 向,根据形势任务变化,不断匡正方向、完善思路,稳扎 稳打、稳步推进。每个阶段既有对过往工作的总结延续 ,又有对建设思路的创新。起初,我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上下功夫,推进 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类区新农村建设。后来,“5.12”汶 川特大地震发生了,我们在灾后重建中着力推动灾区农村 原地起立、就地起跳,总结提出了新村建设“三打破、三提 高”规划布局要求。再后来,我们从2009年起实施新农村示 范片建设和现代农业重点县建设,初步走出了产村相融、 成片推进的路子。现在,省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 神,适应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2013年作 出了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安排部署,提出了“业兴家富 人和村美”的总要求,确立了“扶贫解困” “雪中送炭”的新部 署,把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我们 充分认识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是传统村庄的升级版,而不 是现代城市的克隆版”。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和总结推广了 “小组微生”建设模式,因地制宜,建设展现地域特点、呈现 民族特色、体现农村情趣、传承农耕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方式由以新建聚居点为主转变为新建、改造、保 护结合,工作布局由连片示范转变为全域推进,探索出以 农村改革为动力、扶贫解困为重点、助农增收为核心、建 改保结合为基本形式,全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 当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小康是核心 ,是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全面小康重点在农村、难 点在贫困地区、难中之难在“四大片区”。中央和省委发出了 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吹响了决战小康的冲锋号。十八届五 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 念。要实现这样的发展方式,必须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围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创新农业 经营体制机制,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村基本公 共服务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顺应新要求 ,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引领,以深化改革为 动力、以脱贫攻坚为重点;在工作布局上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坚定不移实施“五大行动”;在推进方法上坚持 “建改保”结合,全域规划、整村推进,确保到2020年全省 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解 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握好思路方法 坚持问题导向,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的立足点。找 准问题,才能精准施策;破解难题,方能促进发展。当前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规划统筹。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缺乏对区 域布局、功能定位、产业支撑、文化品位和建筑风格等方 面的深度考量。一些地方没有按城镇化进程对规划作相应 调整,村庄布局不能对应农村人口变化,造成部分住房长 期闲置。一些地方没有按“建改保”要求编制规划,要么简单 地推倒重来,要么单一的风貌改造。一些地方争取项目积 极、工作推进不力,敷衍塞责、交差应付。普遍存在发挥 群众的主体作用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二是缺乏文化传承。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 、彝家新寨建设各有特色、各富情趣、都有亮点。但是 ,普遍存在政府投入少、农民能力弱、社会参与低、文化 传承差的问题。一些地方集中资源,一味在交通沿线搞示 范,忽视了边远落后地区。一些地方只注重农房建设,忽 视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些地方在文革砸了庙子、 毁了祠堂之后,又开始砍林盘、拆房顶、毁院坝,现在就 剩下了一排排空旷的农房、一个个空巢的老人,使村落没 有了文气、人气、生气。 三是缺乏生机活力。一些地方注重了产业类型选择 ,忽视了发展机制创新。一些地方对市场热捧的产业趋之 若鹜,没有很好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导致产业类型趋同、 支撑能力不强、发展不可持续,农民被迫离乡背井外出打 工。一些地方基础设施维护跟不上,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成 摆设。一些基层党组织发挥不了带动作用,村民自治能力 弱,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新村缺乏生机活力,有日益凋敝 破败的危险。 实践中,还发现一些其他问题。我们要一个一个地解 决、一步一步地改进,要在“四个注重” 上下功夫。 一是注重统筹规划。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城镇村规划体 系,规划要符合城镇化规律、体现“建改保”要求,统筹基础 设施、民居改造、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文化传承,既满 足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又体现乡土气息、农耕文明。 二是注重机制创新。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创 新社会投融资机制,推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民 居抵押融资等经验。当然,也不能唯投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