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阚吉林: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提质提速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提质提速发展 ——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阚吉林 (2016年10月20日)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和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县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工作,审议《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 推动经济社会提质提速发展的意见》,动员全县上下牢固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 设绿色发展、生态涵养发展特色创新基地,为推动城口科 学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根据县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问题。 一、深刻领会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创新驱动始终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民族进 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 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强调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 置,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空前重视创新,大力谋划创新,积极 推进创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提 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 摆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此后,先后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G20杭州峰会等不同场合对创新驱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 、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系列 新理论、新观点、新部署,是对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深 化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 要求。市委全面贯彻中央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 话精神,召开市委四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实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作出“坚持把创新摆在重庆发展 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推进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学 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市委决策 部署上来,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紧跟 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技术加速突破带动产业变革,特别 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向形态更 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不断催生出 新产品新业态新经济,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创新驱动已成为这个时代鲜明的发展主题。国家之间、 地区之间的竞争,更为突出地表现为创新能力和水平的竞 争。创新资源集聚的多少、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经济 运行走势,创新领先一步,发展就会快人一步。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 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习 近平总书记这里强调的“变”,实质就是创新。我们必须顺应 时代潮流,紧跟发展大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确保在创新发展大潮中不掉队、不落伍,努力赢得未来 发展的主动权。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加快发展动力转换的必然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动力,决定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决定 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成效。创新驱动对一个地方发 展具有颠覆性作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就是一 座“创新之城”。在深圳每1平方公里土地上,就有2.7家国家 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中小型创新企业;国际专利申请量 占全国46.9%,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6.2件,是全国 平均水平的16倍,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深圳发展的立足之本 、动力之源。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直观表现是经 济增长减速换挡,深层次要求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 调整优化,关键是发展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重塑和流 程的再造,传统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开辟发展新空间 ,培育新的增长点。落实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 高发展质量效益,根本出路在于重视创新、强化创新、推 动创新,根本路径在于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 破,才能真正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我县加快发展、 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明显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但必须看到,我县仍是 全市最边远、最贫困、最落后的县,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任 务繁重。过去,在一些层面总是认为,边远贫穷落后的地 方,无法创新,难以创新。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势,面 对发展动力转换的要求,面对加快发展的现实,我们必须 改变这种观念。必须深刻认识到,越是贫穷落后,越要增 强创新意识,越要重视创新、积极创新、加快创新、全方 位创新。当前,我们既面临追赶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 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广泛运用 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才能突破时空限制和区位劣势;只 有通过不断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培育发展新优 势,增强区域竞争力;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破除制约发展 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加 快发展步伐,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 县委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 委决策部署,结合县域实际,提出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 局,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城市建设、旅游发展“三大攻 坚战”的发展思路,积极创新推动“五位一体”建设。我们立 足生态、气候和农林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 业生态化,积极推进“互联网+”,创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农旅融合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我们 突出脱贫攻坚短板,创新制定和落实“6+2”精准脱贫政策机 制,有力解决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我们着力强化经济社会 发展保障,始终坚持“四大家一盘棋”,健全党委抓党建、领 导经济、社会治理等制度机制,强化干部执行力建设,充 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了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新格 局。正是由于我们重视推进全面创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才不断呈现新的蓬勃生机。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创新能力总体很弱 ,创新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短板。突出表现在:创 新意识不强,缺乏创新驱动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缺乏 敢为人先、开拓开放的创新精神,亦步亦趋,固步自封 ,思想观念不适应蓬勃发展的创新形势,行动上表现为不 敢、不善、不能创新。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政策激励 体系、科技投入体系、创新服务体系等还不健全。创新人 才匮乏,人才培养、引进、留住难,缺乏高素质人才、专 业技术人才、实用技能人才。企业和社会创新能力弱,科 技投入不够,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运用不足,适应市 场创新需求不够。创新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创新的战略导 向还不够明确,战略重点还不够突出,战略措施还不过硬 ,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市场导向作用还未充分 发挥;创新管理、创新治理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不够,干部 执行力不强,推动创新的成效不佳;激励奖励创新的政策 环境、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还不够优化,全社会积极创新 、大胆创新的良好创新氛围还不浓厚,等等。这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全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制约了经济社会提 质提速发展,必须着眼大势,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切实 解决。 这次全会将审议通过的《意见》,就是要着力解决我 县创新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有效地推动创新发展。全 县上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汇集全县 创新力量,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落实,全方位 、全体系、全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 提质提速发展。 二、科学把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 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市 委四届历次全会特别是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深入落实“五大 发展理念”,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全面推动川 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坚持“生态立县、涵养发展,整体转 型、同步小康”发展思路,以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化、规 范化、一体化体制机制制度为突破,强化创新驱动的全面 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的 新格局,着力塑造经济增长新动能、创新驱动新模式、转 型升级新引擎,着力实现创新活力迸发、创新动力增强、 创新生态良好,为推动经济社会提质提速发展,坚决限时 打赢“三大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加快实施我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创新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创新发展整体水平与渝东北生 态涵养发展区同步发展,建成绿色发展、生态涵养发展特 色创新基地。重点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是区域的核 心竞争力。我们提出创新发展能力的主要目标是:技术、 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 系基本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创新型产业体 系基本形成,“五位一体”建设协调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 新活力明显增强,创新的市场导向作用、企业主体作用、 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发挥。由于我们各方面的创新水平还很 低,实现这些目标难度不小,必须把握规律,抓住关键 ,强力推动。既要把握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等重 点,又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全 社会创新,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创新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创新发展质量是区域创新 实力的显著标志。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结合县域实际,我 们提出:经济发展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变,培育起一批创新 型企业和特色产业品牌,特色产业体系基本构建,生态产 业化、产业生态化水平全面提升等系列指标。这些指标对 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创新提出了新 要求,对各级干部也提出了新挑战。去年以来,我们致力 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推动经济建设的体制机制、产 业组织模式等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这些新的措施,为我 们推进创新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必须坚定信心,咬定目 标,在既有创新布局、创新举措上下深功夫,着力构建以 生态经济为引领和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创新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创新环境是区域创新活力 的深厚根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需要推动不同创新主体 同步发展,需要聚集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需要政务环 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协同支撑。为此,我们提出完善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优化创新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目标任务 ,推动创新文化深入人心,创新效率明显提升,创新活力 有效激发,营造高效完备、开放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这 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长期努 力、共同培育。 以上这些目标,勾勒出全县创新驱动发展的奋斗方向 和美好愿景,是县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的,符合市 委要求和城口发展实际,既系统又有延展性,既务实又有 激励性,既可行又有挑战性。把时间节点确定为2020年 ,主要考虑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全市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相衔接,扭住创新这个突出短板,解 难题、破瓶颈、添动力,既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 有力支撑,又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尽管目 标是阶段性的,但推动创新发展永无止境,我们必须横下 一条心,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朝夕必争、久久为 功,克服一切困难,毫不动摇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要 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指挥棒”,用五大发 展理念和生态涵养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和发 展方式转变,促进各区域、各行业、各领域工作的全面创 新。要着力破除不适应新发展的观念习惯,大力推进思想 解放、观念更新,牢固树立自强自立、善于创新、敢于改 革、不甘落后、敢闯敢干的新思维,扎实推进工作方式变 革,营造和形成新时期的“城口发展速度”和“城口创新样板 ”。在推动全面创新的实践中,关键要遵循和把握好三个原 则: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创新由问 题倒逼而产生。推进全面创新,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 重大问题为导向,落实创新要求,明确创新重点,强化创 新举措,切实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 升创新治理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 第二,坚持全面创新。推进全面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 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要坚持需求导向 和产业化发展导向,结合区域特点加强创新的要素组合 ,统筹推进各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创新,实现理念创新 、科技创新、战略机制创新、发展方式创新、管理创新、 社会创新协同发展,使各项创新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 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推 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 第三,坚持协同驱动。“驱动”需要由机制和制度保障。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基本的制度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制度保证。我们要统筹兼顾、协同 发展,建立完善相互适应、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创新机 制和治理体制,统筹推进产业驱动、城乡联动、政银企互 动、开放促动、典型带动、社会推动,促进各种创新资源 要素有序流动、整合集成、耦合互动,形成在协同中谋创 新,创新中求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全力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任务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我县客观实际出 发,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聚焦重点难点 问题,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方式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发展 。 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 力、增强县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战略支撑。要加强县域特色 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原始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 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技术成果转化利用,全面提高科技 创新整体水平。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组织者、创新价值的创造者。推进 科技创新,必须把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放在第一 位。要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完善扶持激励政策,推 动传统企业创新转型,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壮大科技创新市场主体。要建 立企业研发准备金、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等政策,引 导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快技术创新 和科技成果转化。要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一批 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搭建产业技术联盟,加强技术创新合 作,攻克一批产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推动县域主导产业 转型升级。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调动各类创新创业群体的力量 ,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搭平台,依托 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 中心、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 星创天地等新型孵化模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 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