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涂胜华:在全省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培训班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涂胜华在全省农民合 作社创新发展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厅党组研究,决定举办这次全省农民合作社创新发 展培训班。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去年在哈尔滨召开的 “全国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座谈会”和上周浙江湖州召开的 “全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座谈会”精神 ,交流学习各地创新发展农民合作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的经验,研究部署全省农民合作社指导工作。上午,各位 代表实地参观了罗田县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电子商务 创业园;刚才,3个地方经管局和3个合作社理事长介绍了 当地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规范建设的成功经验,值得各 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民合作社在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 地位和作用   农民合作社通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 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截止今年三季度末,我省经工商注册 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66683家,出资总额接近1600亿 元,入社农户接近530万户,全省超过48%农户加入农民合 作社。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 效载体。面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把农民合 作社的发展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和“三农”工作大局联系起来,顺应农业新变化,推 动农业转型升级。   一是充分认识农民合作社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 的引领作用。农民合作社在要素集约化、生产规模化、服 务综合化等方面都能取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如当阳市楚田 粮食专业合作社,现有农民社员10018人,出资1023.4万元 ,年签订订单土地面积超过10万亩,社员覆盖10个乡镇和 周边3个县市,签订粮食购销合同5万吨。合作社实行“统一 品种种植,统一生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化生 产,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的“六统一”服务模式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拥有 “楚田” 注册商标,并获国家 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商标使用权,得到国家放心粮 油认证。当前,我省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 场的基本主体,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坚力量。据统 计,全省接近一半农户加入各类农民合作社,农民社员总 数达到530万户,每个合作社平均农民社员达到79人,聚集 资金、土地、厂房、设施等各种生产要素价值达到1600亿 元,社平聚集各种生产要素价值接近240万元。   二是充分认识农民合作社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中的积极作用。农民合作社在产前,可以根据市场需求 做出有效响应,对品种、数量和结构做出调整,为农户提 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在产中,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指导开展标准化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在产后 ,发展精深加工,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构建与消费 者紧密联结的市场流通方式,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由市场决 定适销对路的产品、由产品配置生产要素的良性循环。如 洪湖市春露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再 生稻新品种,通过联合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开展农业标准 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并注册商标统一销售,实行产业化 经营,合作社已经发展再生稻面积超过9万亩。据经管部门 统计,全省申请“三品一标”的农民合作社达到了362家,超 过1万家农民合作社注册产品商标,农民合作社通过开展“农 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 接”等产销对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合作社与大型超市 、高校食堂、加工企业、连锁酒店、批发市场和城市社区 实现产销衔接。   三是充分认识农民合作社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 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目前,我省农户1091万户,农村 人口4093万人,耕地面积仅有3960万亩,户均耕地面积不 到4亩,人平耕地面积不到1亩,如何在这样的省情下实现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从我们参观 罗田县农民合作社实践和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的发言介绍可 以看到,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 新农村建设重要平台。春露联社通过开发再生稻,变原来 一季收为两季收,农业每亩增加效益1200元。孝感市香润 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导农民自愿、自觉流转土 地经营权,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让农民由传统的一 份生产性收入增加到财产性、生产性、打工性和二次分红 等四份收入。十堰市大自然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党委政府分 忧,参与精准扶贫,围绕蔬菜产业,带动了郧阳区12个乡 镇、67个村,4500多农户共同致富,今年共帮助社员和非 社员贫困户115人,实现净收入31.5万元,户均增收2700余 元。所以说,我省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 村建设步伐,必须依靠农民自己联合起来,把党的政策和 号召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农民自己的主观能动 作用,让农民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的主体,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总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成长、壮大是发展农业适 度规模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增效、促进 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路径。   二、 突出创新 推动农民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我省农民合作社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的道路 上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一是内部发展上存在三个不够充分 。第一,服务内容不够充分。由于农民合作社普遍存在小 、弱、散,服务功能及合作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第二 ,制度建设不够充分。无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分配分配 等相关制度,一些合作社把章程当作了一种摆设。第三 ,对合作社认识不够充分。有利则合,无利则散,真正开 展服务和交易的少,甚至还存在空壳社、套牌社。11月份 ,全省68524家农民合作社监测显示,有1979家农民合作社 经营异常。二是外部环境上存在三个不到位。第一,重视 程度不到位。有些地方口头上重视但行动上不够重视,有 些地方重发展轻规范,重行政手段轻市场机制。第二,政 策执行不到位。农民合作社法律法规过于原则,部门配套 法规没有及时制定,导致现有政策难落实。第三,扶持力 度不到位。农民合作社在资金项目、规范化建设、人才培 训、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方面难以得到引导和扶持。三是 具体实践中存在“四难”。第一,农民合作社融资难、贷款难 成为制约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第二,农民合作 社建造办公场所、进行产品加工所需土地难以获得用地指 标。第三,农民合作社急需的管理人才、大学生等难以引 进。第四,由于合作社产品是否初级加工或深加工的认定 上没有明确界定,导致税收优惠难。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省各地要结合实际,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指导下 ,突出创新,积极探索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和指导扶持服 务方式,推动我省农民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一)突出模式创新,促进多要素合作。到今年底 ,我省农民合作社总数有望突破7万家,出资总额超过 1600亿元,农户入社率超过50%,突出体现了以下特点:一 是领办合作社的主体多元化。能人大户领办型占58%,龙头 企业带动型占16%,村级组织牵头型占14%,农技人员创办 型占9%。二是农民合作社的合作内容覆盖了农业生产的产 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据统计,以农业生产资料购买 为主的占50%;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占35%;以农产品加 工为主的占14%;其他类型占1%。三是农民合作社涵盖了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手工等农业各个行业。其 中,种植业27705家,占44.29%;养殖业21419家,占 34.24%;农产品储藏加工销售合作社5435家,占8.68%;技 术信息服务的合作社3821家,占6.11%;生产资料购买合作 社2728家,占4.36%;其他1439家,占2.30%。各地要根据 农民合作社发展实际,突出模式创新,大力发展专业合作 和股份合作,鼓励开展要素合作,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在联 合。使农民合作社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多要素合作转变,由 单一生产环节的联合向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环节、乃 至全产业链的联合转变。由自然人之间的联合向法人之间 的联合转变,即农业生产活动由原来农户之间的联合向农 民合作社之间的联合转变,让农民合作社的联合模式多样 化、联合的规模越来越大。   (二)突出指导创新,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农民专 业合作社法》和我省《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已 经赋予我省各级经管部门指导扶持和服务职责,各地要根 据农民合作社发展实际,突出指导创新,营造全社会齐抓 共管的良好局面。一是完善指导政策。在农民合作社发展 的不同时期,我省先后下发了很多政策性文件,都是全国 首创。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落实政策具体措施,使 省里好的政策落实到位,上下一心,共同促进农民合作社 健康发展。二是健全指导体系。2014年,省政府批复同意 建立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厅际联系会议制度,厅际联系 会议由省直发改、财政、农业、等11个部门组成,农业厅 为召集单位,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参照省政府 批复意见,建立健全本地农民合作社指导体系和领导、协 调机构。从2010年开始,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纳入省人民 政府考核各级政府的指标体系,各地也要把任务分解到基 层,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三是开展 示范社创建和监测。目前,我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已超过 60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60家,省级示范社1100家。全 国和我省已经建立起了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和监测制度 ,各市县也要建立本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认定和监测制度 ,力争尽快建立国家、省、市、县级示范社创建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示范社评选、监测机制,实 现年度严格考核、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第四,提升素质 ,促进发展。各地要做到辅导员、合作社理事长培训全覆 盖;要建立多种途径培训农民合作社人才,利用中央、省 、市、县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带头人培训、职业农民培训 、各个行业技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