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何琳: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全力推进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平稳健康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稳增长 调结构 促转型 全力推进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平稳健康发展 ——在2016年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何 琳 (2016年3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 会议、省工信工作会议、州“两会”精神;总结“十二五 ”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判经济形 势;明确“十三五”时期的思路、目标和重点,安排2016年 工作;启动“宽带乡村”惠民工程。州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和 信息化发展,李正环副州长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请 大家务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州工信委作工作报 告。 一、2015年和“十二五”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期间我州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最为 艰难的一年,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州工信工作战线 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 稳中提质,促进了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平稳发展。全州全部 工业实现增加值49.37亿元,增长2.5%,占GDP的16.8%;规 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88亿元,增长2%。主营业务 收入127.2亿元;利税总额14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48.81亿元,增长17.9%。其中,非电工业投资完成41.19亿 元,增长25.23%,超额完成省、州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坚持加强服务、主动作为,多措并举 ,扎实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协调服务,全力稳增长。认真落实省政府 关于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参与制定了 德宏州贯彻实施意见,进行专项督办,全力推进工业重点 项目建设,加强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加大对工业重点项目 、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落实。先后实施了达规奖励、 食糖收储、扩销促产、设立信贷引导资金等措施。着力强 化要素保障,以煤电油运供给侧改革为抓手,制定电力市 场化交易方案及实施细则,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抓好富余 电量消纳、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适 时开展调研督导,及时协调重点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中的 困难和问题。推动政银企合作,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积极争取技术创新、工业跨越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两 化融合、中小企业发展等国家资金支持,争取国家和省级 发展资金7144.2万元,促进全州工业企业增强发展信心 ,加快发展。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保证重点行业和全 州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二)狠抓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加强对北汽瑞 丽汽车、银翔摩托、盈江海螺水泥等重大项目的督促和服 务。完成北汽瑞丽汽车生产项目的工信部备案和省工信委 的核准工作。确保7月北汽产品下线,10月银翔摩托下线。 积极协调引进重庆银翔整体搬迁瑞丽生产,开展农机项目 引进洽谈落户德宏。 (三)加大技术改造,促进创新升级。开展创新驱动 发展行动,组织实施工业跨越发展、技术改造及创新13个 项目,获得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补助1420万元,对列入 2015年全省工业转型升级4个100重点续建项目5个、新开工 项目4个、竣工项目1个、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个,进行跟踪 落实,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和竣工投产督查。收储工业转型 升级重点项目23个。推荐后谷咖啡有限公司为“省级知识 产权应用示范企业”和“工业(食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 价实验室”,申报瑞丽德顺公司等2户两户企业为工业品牌 培育试点企业。 (四)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园区载体能力。落实全省 工业园区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 级的政策意见,不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推 进重点项目建设,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工业 园区产业集群优势和工业发展平台作用,着力打造瑞丽、 盈江百亿元工业园区,极大地促进了全州工业经济的发展 。全州工业园区十三五规划即将完成。工业园区完成工业 总产值89.78亿元,同比增长2.2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85.37亿元,同比增长4.84%;实现税收6.62亿元,同比增 长3.76%;实现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基础 设施投资7.87亿元,同比增长54.01%;入园企业166个,同 比增长9.21%;就业人员17885人;标准厂房完成投资额 5.22亿元,同比增243.42%。 (五)培育小微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落实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德宏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推进“两个10万元”工程实施,促 进微型企业快速发展,培育微型企业400户,补助资金 1200万元,发放贷款900余万元,拉动投资7621.25万元,带 动就业643人。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139.34亿元,占GDP的 47.7%,增长7.8%。 (六)加强通信管理,查处非法设台行为。加强无线 电频率和台站管理工作,开展无线电行政执法活动,严厉 查处非法设台行为,完成对第三届南博会安保反恐督导检 查工作;查处干扰移动公司通信基站案件3起。加大对无线 电管理知识和无线电科普知识宣传,制作《通信基站辐射 实验调查》视频宣传片。组织召开通信工作第二次联席会 ,有效解决电信、联通、移动、铁塔公司通信建设发展中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七)推进“两化”融合,促工业发展。开展120家规 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培训,组织9户规上工业企业接入 电子政务专网,实现政企电子公文交换,申报“两化”融 合贯标试点企业5户。组织电信运营商积极申报“宽带中国 ”示范城市创建, 组织19家企业参与开展省级“两化”融合 发展水平评估工作。 (八)强化节能督查,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加大固定 资产节能评估和企业节能监察力度,完成了德宏机场跑道 、北汽瑞丽汽车节能评估工作。配合省节能监察中心对我 州3户耗能企业进行了节能监察,积极上报节能示范项目 ,通过采取强有力的节能措施,圆满完成了2015年单位 GDP能耗下降2%的任务。 (九)开展专题教育,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开展 “三严三实”和 “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落实党风廉 政建设主体责任和党建设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和思 想宣传,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 完成提供了坚强的保证。深入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 调研帮扶,编制了扶贫工作和脱贫攻坚规划。深化行政审 批制度改革,简化和下放审批事项,清理权力清单和责任 清单,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改革创新,营造行业发展的良 好环境,推进了全州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深化改革工作。加 强岗位锻炼培养和院校深造提升,举办了《中国制造 2025》、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专题培训,全面提高干部队 伍综合素质。 同志们,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 们仍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州 政府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同进也凝聚 了全州工信系统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州工 信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2015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州“十二五 ”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圆满收官。“十二五”的五年,是奋 力拼搏负重前行的五年,是不断适应新常态的五年,是全 州工业和信息化砥砺前行,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经济形势 处于“换档期”的情况下,工业和信息化仍保持了平稳发 展。 (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十二五”末完成工业总产值180亿元,与2010年 (102亿元)相比年均递增12.03%;完成工业增加值 49.37亿元,与2010年(36.96亿元)相比年均递增 6.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88亿元;完成工业投 资200.43亿元,其中非电工业投资147.56亿元,是“十一 五”期间3.74倍。 (二)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十二五”期间,全州工业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电 力、特色生物食品、装备制造、清洁载能、建材、消费品 、化工等优势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特色生 物食品、冶金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装备制造业进入 加快发展轨道,产业加快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产业由资 源加工型向加工制造型转变,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 ,初步呈现集群化、链条式发展趋势。 (三)企业实力不断攀升 2015年底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27户,比2010年增 加22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28.07亿元,是2010年的近两倍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1.15%;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 23户,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43%,德宏后谷咖 啡、迪思坚果、英茂糖业、安琪酵母、遮放贡米、德冠恒 隆家具、允罕水泥、德宏高深橡胶、芒市卓信硅业、大盈 江四级水电站、龙江水电站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推动工业 发展的骨干力量。中小企业加快成长,食品、林竹加工、 生物制药等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逐步形成。 (四)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企业研发创新效率不断增强,专利申请达625件,其中 发明专利授权53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户、省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1户、州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高新技术企业8户、省 创新型试点企业7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4户,品牌战略成 效初显,拥有“后谷”“迪思”等中国驰名商标,50个云 南省著名商标,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获云南省名牌产品。 (五)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瑞丽、盈江园区确定为省50个百亿园区,芒市工业园 区确定为省级工业园区,陇川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 点培育的工业园区之一。目前已形成以机械制造、食品药 品加工、电冶、消费品、竹木加工、建材、化工为主的工 业产业体系。累计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97亿元。 (六)转型升级获大突破 瑞丽北汽、瑞丽银翔摩托等装备制造业建设、投产 ,将带动产业化集群发展。盈江海螺水泥、允罕水泥、陇 川安琪酵母、弄璋糖厂、景罕糖厂扩建和德宏后谷2万吨速 溶咖啡等项目建设,将为德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更加 坚实的基础。淘汰落后产能工业硅生产线2条,产能0.6万 吨,淘汰水泥生产线2条,产能22万吨,关闭水泥生产线 1条产能16万吨。 (七)两化融合稳步推进 “两化融合”成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 键,在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节能环保监测等改造提 升传统产业中得到应用。企业管理效率大幅提高,生产制 造过程控制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控系 统、业务流程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在企业产 品设计、生产、管理中得到逐步推广和运用。信息化和工 业化进一步渗透和融合,“互联网+”初见成效。瑞丽畹町 芒满片区“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建成使用。以瑞丽瑞思 通为主的德宏首家“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成投入使用。 完成通信设施建设总投资15.5亿元,占固投总额的7.8%。 全州有固话11.37万户,移动电话134.9万户,宽带用户 15.57万户,3G、4G基站2953个,光缆长度2.58万皮长公里 ,移动基本实现全州城区和乡镇4G网络覆盖,中国电信信 号覆率达到97%,联通信息覆盖率为76%。 (八)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德宏州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循 环经济建设取得实效。严格执行硅冶炼等高耗能企业环保 技改和节能降耗措施,全州单位GDP能耗由2010年的 1.484吨标煤下降为目前的1.3729 吨标煤,比2010年降低 11%,年平均下降2.032%。 回顾“十二五”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我们有以下 几点体会: 第一,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为我们提供了坚强的政 治保障。五年来,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工业跨越发展大会 、制定了推进工业跨越发展、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 发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决定,进一步统一了全州全 社会坚持“工业强州”的战略思想,为推进德宏工业和信 息化提供了有力的顶层支撑。 第二,因时而变、不断创新,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 法宝。进入“十二五”中后期以后,我们根据经济形势发 生的新变化,顺势而谋,主动调整经济运行调节方式,适 时采取了降本增效、扩产促销、差别化电价、电力市场化 交易、转型升级、“惠企贷”等措施,有力保障了工业经 济平稳运行。 第三,持续扩大工业投资,是德宏工业经济增长的主 要动力。我们连续实施了省212重点工业项目工程、2个 100项、州2个20项重点工程项目,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 计划,开展“五个一批”(策划一批、在谈一批、签约一 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积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为工 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劲。我们高位推进工业园 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97亿元,为“十三五”工业转型 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是完成任务的坚强保障。 五年来,各县市、各园区、工信部门、各企业、各部门 ,盯紧目标,上下同心、协作帮扶、形成合力,圆满完成 了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实施了“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 育工程、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 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民营经济为全州 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十二五”后期,全 州工业经济明显出现了增速换档,效益回落。客观上是由 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主观上,是 我们对新常态缺乏应对准备,工业经济增长长期依赖粗放 式、规模化扩张,无效投资和重复建设推高了产能和库存 ,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滞后,供给端生产能力与需求 消费意愿不匹配日益显现,信息化水平低、信息产业小对 经济社会的推动力不足,这是我们“十三五”期间要下决 心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加快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十三五”德宏工业和 信息化转型升级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是我州工业经济推进结构 调整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最大的挑战 是“闯关”,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持经济的“稳健”。只 要我们创新思路、沉着应对,完全可能推动全州工业和信 息化行稳致远。 “十三五”时期,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主要考虑 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五 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 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 发展新常态,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坚定不移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以开放型、创新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 为主攻方向,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大产业培 育战略,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石化、 日用品消费、农特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聚合要素支撑、确 保合理增长;突显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动能;坚持创新驱 动,提升竞争活力;着力调整结构、多维拓展空间。全面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 辐射中心和进出口加工基地,全力打造德宏工业和信息化 转型升级版。 未来五年,转型升级是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主线 ,“六转”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点。 (一)供需两端并重,转变运行调节方式。经济运行 调节重心要从长期以来主要重视需求侧向需求侧和供给侧 并重转变。在需求侧管理上,要扩大消费,促进产销衔接 ,鼓励引导企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