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甘肃省庆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华:在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及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甘肃省庆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华在全市 农村土地流转及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推进会 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甘肃省庆阳市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农村土地流转及 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试点工 作成绩和经验,寻找差距和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昨天下午,我们现场观摩了西峰区、宁县这两项试点工 作的开展情况,大家觉得,西峰、宁县在推进农村土地流 转及确权登记试点工作上,措施实、方法活、力度大、进 展快、效果好,很多方面在全市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值 得各级、各有关部门学习借鉴。刚才,市农牧局赵局长通 报了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及确权登记试点进展情况,分析了 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我完全 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宁县、西峰、镇原、华池和焦村 镇、上肖乡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其他县也提交了书面汇报 材料,内容很客观、也很全面。下面,根据大家通报和汇 报的进展,结合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我就进一步做好全 市农村土地流转及确权登记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及 确权登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土地流转及确权登记作为深化 农村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认真贯彻 落实刘伟平省长、欧阳坚副书记对我市土地流转提出的新 要求,在8县区选择18个乡镇36个村深化土地流转试点,在 西峰区、庆城县各确定1个乡、其他6县各确定1个村扩大土 地确权登记试点。一年来,各县区、各相关部门按照市上 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精心谋划,科学安排,统 筹推进,不仅使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而且有力地 推动了面上工作发展,全市土地流转总体呈现出规模稳步 扩大、主体日益多元、经营效益明显提升的良好态势。今 年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7.3万亩,累计达到105.6万 亩,是2008年的4倍,流转率达到15.8%。其中规模流转面 积35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33%。全市新培育龙头企业、农 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各类规模经营主体327个 ,累计达到1083个。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全市农业 经营方式开始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集约化的适度规模经营 转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有效 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户人均纯 收入高于本县10个百分点,比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户每 亩平均增收200元以上。 回顾总结试点工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工作思路更加明晰。在土地流转试点中,市上提出了 “顶层设计、先行试点、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典型引导、 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既抓各级服务体系建设、流转模式 创新,又抓保障机制完善、强化政府引导,积极探索建立 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经营主体积极创办“两社一司一队 ”(农机合作社、农资经销合作社,植保机防技术服务队和 劳务中介服务公司),运用市场机制,较好地解决了经营 主体规模流转服务“断路”的问题。在确权登记试点中,既重 视确权登记颁证的技术规范,又重视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 纠纷的协调处理,有效保证了确权登记工作质量。 二是流转模式更加灵活。在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 、入股五种流转方式开展土地流转的同时,各级通过组织 人员外出考察学习、聘请专家现场辅导等多种方式,积极 探索和创新适合我市的流转模式。今年,各县区依托村级 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在36个试点村建立村级土地信用合 作社11个、土地信托公司2个、土地银行2个,既较好地发 挥了政策咨询、技术培训、信息收集发布等作用,又为流 转双方提供了市场中介、价格洽谈等服务,使土地流转更 加规范高效。 三是保障机制更加完善。着眼保障农民收益、规避土地规 模经营市场风险,各级从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入手,先后 建立了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指导机制、合理上浮机制、工商 资本准入审查机制和风险保证金机制,将土地价格与产业 效益挂钩,土地用途与产业培育捆绑,经营风险与农民收 益分离,最大限度维护了农民利益,有效防止了各类矛盾 纠纷隐患的发生。 四是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市上制定下发了《庆阳市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标准》,按照“县有中 心、乡有站、村有社”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 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统一面积标准、设施配备、规章制 度,落实专职人员,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为土地流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尤其是宁县、西峰 的乡站、村社两级服务体系建设标准高、制度健全、运行 规范。 五是推进措施更加有力。对两项试点工作,各县区分别成 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加 强督促检查。宁县、西峰主要领导亲自指导机制创新,分 管领导多次深入试点乡村协调解决问题;华池、镇原在试 点村召开了现场会,专题安排部署。市县农牧部门加强技 术指导,派出专业人员包乡包村,蹲点服务,并建立了周 汇报、月督查、季通报制度,督促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大。 各县区强化资金支持,西峰区落实两项试点专项经费80万 元,华池54万元,庆城50万元,正宁、镇原、合水、环县各 20万元,宁县10万元,有效保障了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农村土 地流转及确权登记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差距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 个别县乡对两项试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推动力度不大 ,经费保障不到位,县与县、乡与乡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 ,一些工作还仅停留在部门层面,没有真正落实到乡、到 村,试点成效不明显。二是发展速度缓慢。与全国比较 ,我市的土地流转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比江 苏、浙江等发达省份低40多个百分点。从省内来看,比全 省平均流转率低2.3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10,可以说我市 土地流转还处于刚刚起步、破题发展的阶段。三是流转服 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虽然目前全市已建立了80个乡镇 土地流转服务站、468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点,但据调查摸 底,能较好发挥作用的乡镇服务站只有20%、村级服务点仅 有10%,且部分还存在建设不规范、资料不完善、人员不固 定的问题。四是流转机制不完善。个别县区对土地流转利 益保障机制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工 作指导落实不到位,致使农民对流转土地心存疑虑,自愿 流转的积极性不高,加之个别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手续 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矛盾隐患,影响着土地规模流 转、集约化生产。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正确面对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予以克服和解决。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及确权登记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 收入的重要保证。我们既要保持和借鉴已探索出的成功经 验和做法,又要看到问题和差距,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坚 定信心,有的放矢,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任务落 实,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及确权登记 颁证工作深入开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要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为契机 ,进一步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以土地流转提升确权登记水 平,带动和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 总的要求是:以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健全县乡 村三级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着力在流转规模、质量、效益 和综合示范带动上取得新突破,确保每个乡镇培育出1-2个 整村流转土地50%以上的典型样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总的要求是:稳步扩大试点,扎实有序推进,到2017年底 全面完成全市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 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要严格坚持政策原则。农村土地流转及确权登记工作政 策性非常强,这些政策是我们推进工作的主要依据、基本 原则和规模标准,如果执行不好,轻则影响工作成效,大 则会犯错误,损害农民权益。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严格遵 照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总体要求来推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