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最新8.13】2017年半月评论全集糖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17年半月评论全集 (1-24期) 目 录 第1期:倾出“洪荒之力”,减贫1000万人 第2期: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第3期: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第4期:稳中求进开好局 第5期:毋忘使命 第6期: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 第7期: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8期:治政务失信须法律亮剑 第9期:“一带一路”,欣看五通开新局 第10期:把快乐还给孩子 第11期:高考改革呼唤高教改革 第12期: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夯实从严治党之基 第13期:面对恐怖主义,没有旁观者 第14期:军人荣誉,在强军梦中铸就 持续更新中…… 2017年《半月谈》第1期: 倾出“洪荒之力”,减贫1000万人 2016年是我国向绝对贫困发起攻坚的开局之年,从年底召 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相继传来佳音 :全年1000万人的脱贫任务超额完成! 这一年,从“深山老林人未识”到“畅通公路达农家”,举 国上下立下愚公移山之志,绘制反击贫困画卷。 这一年,从“沟壑纵横穷根难除”到“金山银山天地更宽 ”,各地干部群众在精准扶贫道路上,信心越来越足、路子越迈 越宽。 2016年,扶贫攻坚的首战告捷,成绩得来着实不易。全国 为此使出“洪荒之力”。 这“洪荒之力”如此大气磅礴,首先离不开投入力度空前 的巨大财力、物力。2016年,我国中央、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 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依托水利扶贫,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锦 屏村,山坪塘得到整修,柑橘、龙眼等支柱产业前景看好;靠 着高山扶贫搬迁,家住甘肃元山村的董爱娃,告别祖辈居住的 破旧农舍,下山办起顾客盈门的“农家乐”,开启一段新生活 …… 这“洪荒之力”如此所向披靡,离不开社会各界献计献策 的“脑力”。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引领下,各地不断 拓展脱贫新思维,探索扶贫新路径:打破部门分割,统一“打 捆”使用涉农资金;谋划产业化发展,让普通农户不再是市场 中随波逐流的一叶“孤舟”;免除抵押物限制,发展小微信用金 融,让庄稼人首次享受到金融产品的“雨露滋养”…… 这“洪荒之力”如此气壮山河,离不开各级扶贫干部的 “脚力”。扶贫就是一道动员令,一声冲锋号。它让全国54万 余干部收拾起行囊,重拾优良作风,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它 让各级干部成为扶贫攻坚的实干者、领路人。12.8万个驻村工 作队播撒脱贫致富火种,李保国、姜仕坤等大批扶贫先进典型 生动演绎当代“新愚公”…… 这“洪荒之力”如此生生不息,更离不开贫困群众脱贫内 生动力的激发。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贫困群众也在 主动参与、努力作为。秦巴山脉深处梨坪村的农民,主动请来 高校规划专家为他们设计农房外墙、环村步道,把乡村旅游搞 得红红火火;武陵山区花田乡的上千农户抱团取暖,打造有机 “花田贡米”品牌,特色效益农业在崛起…… 正是各种力量综合发力,最终汇聚成为闯越贫困线的“洪 荒之力”! 2016,倾全国之力的脱贫壮举成绩可嘉;2017,扶贫攻坚任 务依然艰巨,诸多“拦路虎”亟待狙击—— 一些地方保障兜底能力不足、产业帮扶力度尚弱。在全国 现存贫困户中,四成以上属于因病致贫。不仅如此,因灾、因 学、因婚、因房返贫情况也时有发生,新的贫困人口仍在不断 出现; 部分地方产业扶贫趋同严重,很多扶贫项目只重视生产环 节,对产品深加工、营销、市场信息预警等环节建设“缺课 ”严重,结果是投入越多、产量越大、风险越高,“头年一哄 而上,来年一拍两散”; 尤为严峻的是,一些地方的扶贫工作流于形式和虚浮,造 盆景、堆数据、被脱贫频频曝光。随着扶贫政策含金量提高 ,有的地方还出现了贫困人口“抢贫困帽”的现象; 现在的扶贫攻坚,早已超越单纯解决“有饭吃、有衣穿 ”的温饱阶段,也不能以人均年收入3000元的贫困线简单衡量 ,而是要更好地解决贫困人口上得起学、喝得上干净水、住得 上安全房屋,甚至是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一系列新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7年扶贫攻坚怎样补齐旧短板,延 续好势头? 在宏观政策上,须进一步建立大扶贫格局,将扶贫纳入经 济社会发展大战略,从政绩考核导向、产业功能定位、资源开 发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贡献补偿、人才培育发展等各个 重点环节发力。 从扶贫操作层面来说,要做到“保障政策要兜底、产业政 策要夯实、基础设施发展政策要更给力”,还要聚焦深层次扶贫 矛盾,关注精神扶贫、生活习惯扶贫,让贫困群众告别心理贫 困、意志贫困。 客观来看,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攻坚依然是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最难,难就难 在任务重、时间紧迫,必须在既定有限时间内完成规模巨大的 人口脱贫;难就难在剩下的人口贫困程度更深,稳定脱贫能力 更弱,减贫的成本更高;难就难在贫困问题与发展、生态、社 会保障问题相互交织,需要通盘谋划、统筹解决。 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小康路上 一个都不能掉队!民之所望,即是施政所向。面向2020年,让 汹涌于扶贫攻坚主战场上的“洪荒之力”来得更持久,更猛烈 些吧! 2017年《半月谈》第2期: 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 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抓作风切入,以最鲜明的 态度、最强烈的意识、最严厉的措施整饬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 ,而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简称 “四风”),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反“四风”从思 想教育、制度建设、执纪问责等多个方面抓实抓细,取得了明 显成效,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但是,“四风”的顽固性和变异性告诉我们,反对“四风 ”、塑造新风是一场没有时间表的战斗,“四风”与反“四风 ”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正如中央要求的那样,驰而不息 纠正“四风”,必须成为作风建设的常态。当前正值一年初始 、春节期间,“四风”问题、节日腐败病易发、多发,各个监 督主体更要睁大眼睛、高举戒尺、严防严守,绝不让“四风 ”问题乘节日之机大行其道。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保持着一贯的清醒,在纠正“四风”问题上,中央强调要 始终立足常、长,始终着眼严、实,始终抓住深、细。 实际上,中央要求全党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 巨性,完全是有事实依据的。“四风”问题非一日形成,祛除 “四风”更非一日之功。从当前的情况看,大家普遍认同的是 ,反“四风”问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滋生“四风”的土 壤还没有完全铲除,“四风”病症还不同程度存在复发的可能 ,其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容易不知不觉回潮,而享乐主义和 奢靡之风容易“穿马甲”变异。特别在岁末年初、节日期间 ,“四风”变异、复发问题尤其需要高度重视。 就形式主义而言,岁末年初各种会议汇报、各种达标评比 、各种报表汇总、各种突击检查接二连三地出现。对基层而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些同志感觉形式主义的东 西还是存在;就官僚主义而言,年初正是谋划开局的关键时期 ,按道理,这个时期各级决策者应多一些下访、多一些调研 ,但是一些领导干部仍然习惯于会议室里拍板决策、凭经验下 达指标,分析问题、了解情况常常靠报表、靠书面材料、靠汇 报,机关意识、长官意志占了上风;就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而 言,虽然大张旗鼓地享乐和奢靡已经不具备条件,各个监督主 体也是火眼金睛,发现了绝对不会放过,但是,节日期间容易 在喜庆的氛围中、在互相拜访中、在各种慰问中放松本该有的 警惕,明的不敢,就来暗的,大范围的不敢,就来小范围的 ,会所酒店不敢,就到机关食堂,甚至搞所谓的家庭式聚会 ,有的把名烟、名酒换个包装照样摆到公务餐桌上,有的搞起 了小吃喝、大玩耍,到所谓的联系点去彻夜打牌、消遣,等等 。 直面“四风”问题,驰而不息抓下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要求和毫不动摇的决心。从最近的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不难发现,党 中央把作风建设始终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关于新 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用专门的段落一一列举了 反“四风”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明确指出,坚持抓常、抓 细、抓长,特别是要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 题。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也要求,把纠正“四风”往深里 抓、实里做,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坚决防止反弹回潮。 对执纪审查对象存在“四风”问题的,要先于其他问题查处和 通报。这些都深刻表明了中央坚决打赢作风建设这场硬仗的巨 大决心。 当前,反对“四风”正向纵深推进,关键要抓好落实、巩 固成效、扩大战果。发力点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重要节 点上盯紧,比如节假日、岁末年初、黄金周等时段,要找出这 个节点上易发多发的问题,早打招呼、早做防范,确保在敏感 时点上守住作风建设成果;二是揪住新问题不放,“四风”变 异问题时常发生,有关部门要总结典型案例予以警示,同时 ,通过明察暗访走在“四风”变异的前头,发现一起打击一起 ,遏制变异势头;三是从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继续深化公务接 待改革、财经制度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机关与 基层的关系,从体制上减少形式主义等问题的发生;四是常用 执纪问责之剑,用问责来倒逼干部远离“四风”,挤压“四风 ”存在空间,引导干部从内心深处生长出远离“四风”、抵御 “四风”的认识和自觉;五是把作风建设融入各项工作中,一 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监督,让好作风蔚然成风,让“四风 ”无处遁形。 当然,纠正“四风”要注意区分正常消费和“四风”的界 限,在强力反对“四风”的同时,要保护合法合情合理的职工 福利和社会交往自由,要把正常的人情往来与“四风”区别开 来,防止越界过头,防止生搬硬套。 2017年《半月谈》第3期: 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春节刚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这 是新世纪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 文件立足“三农”发展新形势,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提出了一系列新政 策、新举措、新思路,为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 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6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在较大幅度调整结 构和部分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农业 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短板,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不减。中央 一号文件连续14年关注“三农”,释放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 ,那就是“三农”问题仍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仍会毫不动摇 地坚持重农、强农、惠农的政策。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国内外 环境的深刻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矛盾。过去几年,我国粮 食产量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粮食进口量也不断增长,不少 国产粮食积压在库,导致粮食库存量不断增长。这种“三量齐 增”的局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业品种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竞 争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此外,我国农业还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 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过去 ,我国农业发展比较注重数量增长,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和地下 淡水资源、滥用化肥农药来追求增产。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 度开发,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拼资源拼投入 的传统老路已经难以持续。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挑战,中央一号文件坚持问题导向 ,调整工作重心,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 历史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抓住了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 牛鼻子。 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增加有效供给。当 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 要求不相适应。从供给侧的角度看,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调优 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供给由 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以满足 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结构调 整,并不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多种点什么,或寻求总量平衡 ,而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变革。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既要调整结构、调整布局,又要转变方式、创新 机制;既突出发展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是破解当 前农业供需结构失衡的必然选择,又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 争力的必由之路。 正如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 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 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 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 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深化粮食等重 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 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总的取向 ,就是在“三农”领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近些年,我国已经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相关改革尝试。 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疆棉花、东北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 试点;2015年,国家又取消了油菜籽的临储政策;2016年,玉 米临储政策也不再实行,采取“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 这些改革成效初显,增强了人们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信 心。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虽然开了头,但需要在 发展目标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数上再理清,在政策举措上再加 力。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面发力:优 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 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 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只有在牢牢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 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这三条底线的前提下,做好迎接阵 痛、攻坚克难的准备,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整 个供给侧改革当好先锋、提供支撑,才能开辟出农业农村发展 的新境界! 2017年《半月谈》第4期: 稳中求进开好局 一年之计在于春。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正迎来谋篇布局、抓好落实的年度重要时刻。尤其是全国两会 即将召开,事关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重要安排 、重要措施将密集出台,这必然会清晰地勾画出今年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时间表、线路图和任务书,更加精准地指导全国各 族人民,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良好开 局。 形势是最好的教科书,任务是最响的冲锋号。任何工作都 需要从形势和任务上找到对应点、找准发力点。今年是极其重 要的年份,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 “十三五”规划进入关键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化之 年,我国还将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国家 领导人会晤等重要国际会议。可以说,今年大事盛事要事喜事 多多,当然,风险点敏感源复杂性也会多多。以往的经验告诉 我们,越是处在特殊的年份,越是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形势,越 是肩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越需要“稳”字当头,沉着应 对,谋定而后动。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足够的清醒认 识、足够的能力储备、足够的耐心毅力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取 得更大的成绩。 处在开局之际,我们对做好全年工作怀有无比坚定的信心 。这个信心来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来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牵引,来源于全面从 严治党所带来的崭新的党风政风,来源于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拼 搏的坚强意志,来源于两会共商国是所凝聚起的磅礴力量,来 源于稳中求进开好局的高度自觉。 稳中求进开好局,形成共识是前提。针对可能存在的各种 矛盾和挑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把握什么样的节奏,实现什 么样的应对预期,这些都需要各方面形成坚固的共识。这个共 识既包含着稳中求进的方向,也包含着攻坚克难的办法,更包 含着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这个共识既要体现在“稳”上,即 在稳政策、稳方向、稳节奏、稳预期等方面步调一致,也要体 现在“进”上,即在抓好落实、提升效益、提高质量、开拓创 新等方面实招迭出。 稳中求进开好局,凝神聚力是基础。在复杂条件下,“稳 ”得住和“进”得了,既需要定力,更需要能力。要实现全年 工作的稳中有进,单靠哪一个方面、哪一个环节、哪一个层级 是很难完成的,需要千方百计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 ,激发起全社会干事创业的激情。人民的智慧既需要伟大目标 来凝聚和激发,更需要通过各种制度设计来源源不断地汇聚 ,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国是是如此,各级党委政府在决策 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也是如此,各种探索和总结推广更是如 此。 稳中求进开好局,沉着应对是关键。开局决定全局,起步 决定全年。从今年开年的国内外环境来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 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可能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 题和挑战。但是,只要我们牢牢抓住“稳中求进”这个原则 ,时刻把住“沉着应对”这个关键,那么就一定能够取得任尔 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良好效果。 稳中求进开好局,深化改革是重点。深化改革是解决重大 问题的金钥匙。今年的工作无论是实现“稳”,还是实现“进 ”,都必须把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实。按照中央的统筹 部署,这几年推出了不少改革任务,有些改革已见到实效,人 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些改革已挺进深水区,正面 临关键一役;有些改革刚刚破题,还需要持续深化推进。事实 上,深化改革既是开局的任务,也是实现良好开局的路径。开 局好不好,重点要看改革抓得好不好。开局如此,全年工作也 是如此。 稳中求进开好局,良好作风是保障。所有工作都是实干出 来的,开局工作也不例外。在稳中求进中为全年工作打好基础 、迈好步伐、谋好全局,良好的工作作风是保障、是条件。随 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四风”的深入人心,党风政风焕然 一新,持续带动社会风气好转,“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健康营商环境不断形成,民心民意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党心民 心得到了极大的凝聚,这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个牛鼻子,用实干的 精神、实在的措施、实际的行动来落实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稳扎稳打,开创新局。 当然,稳中求进开好局,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带 个好头,做出示范,尤其在实干精神、科学判断、执行政策等 方面,领导干部要不断调优精神状态,不断提高预见能力,不 断增强法治意识,全力当好稳中求进开好局的“火车头”“领 头羊”! 2017年《半月谈》第5期: 毋忘使命 广大知识分子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 正在展开的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及时传递了习近平总书记 的这一讲话精神。广大知识分子在振奋中感悟:这是中央发出 的亲切召唤,这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体制变革的历史重任,转型发展的 巨大挑战,赋予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特殊的使命。他们是社会的 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社会报以殷切的关注,寄予 更多的期待。 主动担当,不辱使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正确抉择。 坚守品格,涵养情怀。这是知识分子珍视的责任伦理。 中国知识分子重道义、勇担当,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我们还能深刻地记忆“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经典,还能 清晰地回望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引领的思想革新,还能激动 地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等科学家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 ,讲述报告文学作家徐迟笔下陈景润攻坚哥德巴赫猜想的科学 传奇,还有无数中国知识分子默默献身国家革命建设改革发展 的丰功伟绩。今天的知识分子,如何在历史的篇章中续写崭新 的故事? 毋庸讳言,在种种物质的诱惑中,欲望的膨胀中,时髦的 追逐中,我们也看到了著名学者钱理群所警示的象牙塔中一些 年轻精英精致的利己主义,看到了媒体舆论所揭露的学界滋生 的玩世不恭、哗众取宠,崇尚“难得糊涂”的虚无主义,看到 了大学校长毕业致辞中所抨击的善于投机钻营令高知社群蒙羞 的犬儒主义……自然,我们不必回避利益,但是,利益之上还 有精神;我们重新发现自我,但是,自我之上还有我们;我们努 力追求成功,但是,只有把这些成功与社会的进步和民众的福 祉相链接、相融合,才会生发更闪亮的生命光泽。 解放思想,引领价值。这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发展方式。 坚守正道,追求真理。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然本色与精 英风骨。 其底蕴,是真诚的社会关切和民生关怀。知识分子当在与 民众共同命运、与时代一道前行中,磨炼意志,成熟心智,成 长力量,升华境界。在信心、信念和信仰的层面去把握方向感 、意义感和使命感,努力守护社会良知,建设社会正义,推进 社会文明。 其内涵,是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忧患之心。世界见证着中国 发展,传播着中国经验,分享着中国机遇。同时,我们也当正 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如何顺利实现转型发展中结构调整动能 转换的“拐点”?如何有效突破深层改革推进中利益固化的“坚 冰”?如何成功跨越发展进程中必然遭遇的“陷阱”?知识分子 的一大使命,就是要从知识、思想和精神的层面去回应去求解 发展中的问题。 其核心,是自觉的思想解放和价值引领。思想解放是实践 创新的先导,是改革开放的法宝。知识分子应当是思想解放的 先行者。一是解放理念。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正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超越。二是解放思维。当 下经济生活中,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相融合、相促 进的,还应有思维方式、认知方式的解放和进步。三是解放视 野。面对全球化的世界,开放性的社会,多元化的生活,我们 应及时调整坐标,夯实支点,找准方位。解放思想,还当有价 值的引领。优秀的知识分子,不仅以深厚的学养服务社会,还 当以先进的文化醇化风气,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胸 怀奋斗事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弘扬时代的人 文精神。 勇立潮头,努力创造。这是知识分子追求的自我实现。 聚焦当下,知识分子努力创造的主战场在哪里?习近平总书 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向: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想国家之所想 、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 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 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这里 有无比广阔的天地,有十分宝贵的机遇。看国家的人才战略部 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喷涌,亮点频现;看社会的人才流动 趋势:海外人才回流加速,城归人才返乡创业;看城市的人才开 发决策:人才资源已被看作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战略已被列 入发展的第一战略……广大知识分子在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可 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聪明才智。 怎样去充分激发知识分子的创造激情,去大力开发知识分 子的智慧能量?我以为,最根本的,还是“尊重”二字。这是广 大知识分子最向往也是最珍视的。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尊严 ,尊重他们饱满的报国情怀,尊重他们自由的创造精神,尊重 他们执著的科学探索。从决策宣示到举措跟进,从体制改革到 氛围营造,从平台搭建到产权保护,政府和社会都还有许多亟 应着力之处。当然,广大知识分子也当认知,自己不是社会的 他者,而是社会的主体,自己不仅是改革成果的共享者,更是 改革进程的推动者。 怀揣着沉甸甸的使命感去坚守,去追寻,去担当,这是一 种精神的超越,一种力量的涌流,一种生命的绽放。广大知识 分子,也将从中成就自我,赢得尊严,实现价值。 2017年《半月谈》第6期: 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 时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 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这一庄严承诺,再次向世 界传递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贫困人 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2016年脱贫攻坚再传捷报,全国又有1240万人告别贫困。从 2013年到2016年,我国连续4年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超过 1000万。 数字背后是巨大的努力。2015年底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 议上,来自中西部22个省区市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与中央签署 脱贫攻坚责任书;超过200万人参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超 过50万名各级干部进驻贫困村;发达省市对口帮扶、企业社会 携手努力,“众人拾柴”“聚沙成塔”,汇成一股股扶贫攻坚 的“巨能量”,交出一份份脱贫摘帽的成绩单。 然而,决战脱贫攻坚非一时之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 脱贫工作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和作风漂浮的现象。有的 地方热衷纸上扶贫、嘴上扶贫、电话扶贫,写在纸上、念在嘴 上的扶贫办法“无数条”,落在实处的举措没几条。有的地方 患有脱贫急躁症,盲目追求扶贫政绩,搞注水脱贫。还有的地 方胸中无数,一味埋怨扶贫对象,仍然习惯大水漫灌、“手榴 弹炸跳蚤”。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 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我们的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实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几年时间,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 ,这样的提前就容易掺水。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最新精神,极有针对性 、指导性。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 ”。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扶贫工作剩下的往往是“硬骨头 ”“老大难”。这需要我们拿出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 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扎扎实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扎扎实实脱贫攻坚,就是要下“绣花”功夫。脱贫攻坚等 不得,也急不得,要克服急躁症,摒弃盲目求快和提前脱贫的 冲动,防止萝卜快了不洗泥,出现扶贫造假,经不住历史检验 。“绣花”讲究针脚细密平整,脱贫攻坚同样需要精准精细 ,扶持谁、谁来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特别是对一些 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传统的扶贫方式未必有效,须因地制 宜因人施策的“靶向治疗”,方能拔掉穷根。只有扶贫的“针 脚”缝得准、织得密,脱贫攻坚才能不留空白点,绣出全面小 康社会的美好蓝图。 扎扎实实脱贫攻坚,必须正视贫困发生的反复性,防止边 脱贫边返贫。事实上,脱贫后返贫的现象并不少见。面对疾病 、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贫困的乌云可能随时会卷土重来。 因此,在脱贫减贫之后,如何“扶上马送一程”,如何变输血 为造血,是防止返贫的当务之急,也是确保如期完成减贫目标 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家政策已经明确,脱贫不脱政策,对于 2020年实现脱贫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现有的国家政策 仍可享受,防止返贫。一些地方在传统的产业扶贫之外,还探 索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重在激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 区的内生动力,也取得了不错效果。 扎扎实实脱贫攻坚,各级干部要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过 去一年的脱贫成绩单,正是全国各地各级干部冲在一线、干在 实处的成果。可以说,脱贫攻坚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一场大考 ,考出党性也考出忠诚与担当。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员干部脱贫 攻坚的信念,稳定和充实贫困地区党员干部队伍,是决战脱贫 攻坚的重要保证。要选派好驻村干部,保持基层扶贫干部相对 稳定,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有效性。现在所有扶贫地区的领导干 部都要坚守岗位,要保证人员的稳定。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如今,产业扶贫 、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电商扶贫等一 系列脱贫攻坚新探索、新实践正在各地涌现,取得了巨大成效 。现在,我们需要把相关工作做得更细致一点、更扎实一点 ,使脱贫攻坚之路走得更稳更好。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一定能攀越决战贫困的高山,一定能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 2017年《半月谈》第7期: 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4月6日至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 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两国元首进行了深入、友好 、长时间的会晤,就中美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就中美双边 重要领域务实合作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广泛深入交换 意见。这次两国元首会晤是积极和富有成果的。双方同意共同 努力,扩大互利合作领域,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分歧。 加强合作,是中美元首会晤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指出,合 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两国完全能够成为很好的 合作伙伴。特朗普表示,美方将同中方开展合作,努力消除影 响两国关系的因素和问题,使美中关系实现更大发展,美中关 系一定能发展得更好。 回首中美关系,合作居于主流。 中美关系正常化45年来,两国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 得到了历史性进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实际利益。中美经贸 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截至2016年底,中美双方贸易额已增 长到5196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1700亿美元。中美已经互 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人民都从中受益良多。 迄今,两国已建立起涉及多领域的90多个政府间对话合作 机制。两国关系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也越来越深厚。中美目前有 47对友好省州和215对友好城市,平均每天有1.4万人次来往于太 平洋两岸。 当前中美关系,合作贵在尊重。 由于中美在制度、文化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两国关系在发 展进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 聚同化异,保持战略耐心,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中 美关系大局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此次海湖庄园会晤,习近平再次强调相互尊重:“我们愿 意在相互尊重和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拓展贸易投资、外交安全 、执法网络、人文交流等广泛领域务实合作,以建设性方式处 理分歧和敏感问题,让两国人民从中美关系发展中有更多获得 感。” 中美元首这次会晤进行了长时间深入沟通,加深了彼此了 解,增进了相互信任,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建立起良好工作 关系。 展望中美关系,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内需,中国经 济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美加强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双方要 抓住这个机遇,推动双向贸易和投资健康发展,探讨开展基础 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 除了经贸合作,双方要共同努力,不断增进两军互信和合 作。双方要保持两军各级别交往,继续发挥好中美国防部防务 磋商、亚太安全对话等对话磋商机制作用,用好将建立的联合 参谋部对话机制新平台,落实好双方已经商定的年度交流合作 项目,用好并不断完善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和 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两大互信机制。 执法合作也是未来重要合作领域。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 美方加强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贩毒、拐卖儿童、洗钱、网络犯 罪、有组织犯罪等各种形式的跨国犯罪。中美在维护网络安全 方面拥有重要共同利益。双方要利用好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机 制,共同推动和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 间。中国正在全力反对腐败,希望美方在追逃追赃方面给予中 方更多配合。 人文交流是两国关系的地基。双方应该加强人文交流,扩 大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推动校际合作,促进旅游业合作,拓展 艺术交流,加强体育合作,开展医疗卫生合作,夯实两国关系 民意基础,给中美关系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 深化以上各领域友好合作,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将发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