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8从历史看官德修养2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古往今来,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 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 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 、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 心有关。 从历史看官德修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共中央统战部机关党委常委 岳庆平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 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的讲话 中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015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重视历史 、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 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求是》杂志上撰写题为《用权讲官德交 往有原则》的文章,认为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 须法德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 讲官德。中国历代思想家既重视以德修身,也重视从政以德。 我们党善于继承人类一切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并立足现实,着 眼于古代德治思想的当代阐释,以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而《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中,除了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 律,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内容,也包括了中国古代如何 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从历史看官德修养概述、历史上为何重视官 德修养、当前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等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学习和 研究心得。 一、从历史看官德修养概述 历史一般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或者对这些事件 和行为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如果转换角度具体而言,历史也 许可从八方面定义: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过程,历史是代代相传 的文化,历史是古今中外的变化,历史是天人关系的探究,历 史是人际交往的省悟,历史是立体思维的方式,历史是充满智 慧的宝库,历史是做人做事的明镜。唐太宗说:“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即以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为鉴戒。 (一)官德的定义 官德是从政道德,是官员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 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我们共产党人的官德,应该是 为民、务实、清廉。重视官德在中国历史悠久,西周就有“以 德配天”与“明德慎刑”的提法,孔子则始终强调“为政以德 ”,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 之以礼,有耻且格。”司马光说:“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 辨,通谓之贤,此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谓之才,正直中和谓之 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 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夫德者 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 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 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 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 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 (二)古代官德的内容 中国古代官德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该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而对古代官德的内容,目前有很多不同的概括 ,我以下重点谈慎独、安民、用贤、廉政四项内容。 1.慎独。慎是对自身作为的敬畏和约束。古代官德强调八 方面的慎,即慎独、慎欲、慎微、慎权、慎友、慎嗜、慎言、 慎终。学界对慎独的解释众说纷纭,我认为慎独是指人在独处 时自觉遵守道德。《礼记·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独也。”《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 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曹植 《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 惟慎独。”袁采说:“处世当无愧于心”。叶存仁说:“不畏 人知畏己知”。曾国藩说:“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 地质鬼神。” 2.安民。《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晏子说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行莫 贱于害身也。”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陆机说:“修己 安民,良士之所希及。”张居正说:“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 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黄宗曦说:“盖天下之 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3.用贤。《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 人。”管仲认为,官德包括“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强调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墨子说:“夫尚贤者 ,政之本也。”刘向说:“要在得贤而任之”,“国无贤佐俊士 ,而能得成功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王符说:“国家存 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左雄说:“臣闻柔远和 迩,莫大宁人,宁人之务,莫重用贤,用贤之道,必存考黜。 ” 诸葛亮说:“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唐太宗令封德彝举贤 ,久无所举,受到唐太宗批评。封德彝回答:“非不尽心,但 于今未有奇才耳!”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 人!” 4.廉政。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明代山东巡抚年富的座右铭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 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 ,廉生威。”薛瑄提出:“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 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 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猖介之士 ,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 。”徐榜说:“惟士之廉,犹女之洁,一朝玷污,终身玷缺。 ”清朝陈弘谋说:“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 ;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 (三)历史的比较 我们现在学习、践行“三严三实”,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 精华中也有相近内容。比如,管子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孔子强调“修身为本”“克己复礼 ”。“康熙圣谕广训十六条”强调“敦孝弟以重人伦”“和乡 党以息争讼 ”“重农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 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 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 诬告以全善良”“联保甲以弭盗贼”等。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四种价值律中,金律和银律是道 德的,铜律是非道德的,铁律是反道德的。金律是“欲人施诸 己,亦施于人”,即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为尽己之心,从自我出发,成全别人毫无条件,哪怕有 人伤害我,我也成全他;银律是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意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体谅别人。铜律是“人 施诸己,反施于人”,意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别 人,只讲交换价值的对等;铁律是“己所不欲,先施于人 ”,即“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意为伤害别人 毫无条件,哪怕有人救了我的命,我也伤害他。官员应崇尚金 律,以银律为底线,排除铜律和铁律。  二、历史上为何重视官德修养 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视官德修养,反复强调官德在国家治理 中的重要作用。从传世的大量历史文献中,我们可看到不少对 今天有参考价值和有益启示的官德思想和相关制度。中国历史 上为何重视官德修养,我的研究体会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做官先做人 清代学者徐乾学说:“做官时少,做人时多;做人时少 ,做鬼时多。”我觉得这16字说得好,可谓大道至简,通俗易 懂。这里主要是讲人生观,是讲一个人死后得到的评价,完全 是根据其做人的表现。人生百年其实很短,有人认为“如白驹 过隙”,所以人生一定要有意义。焦裕禄精神就是短暂铸就了 永恒:焦裕禄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精神 。我们一般官员不敢追求永恒,但应追求一点长久。我们为官 几十年,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莫以善小而不为”,甘愿 从自身和点滴做起,为社会和后代留下一点有长久意义的正能 量的好东西。我们如果只是拥有很大权力,或者赚了很多钱 ,但权力不为人民服务,钱都供自己铺张浪费,那是不正确的 人生观。权力和钱都是过眼烟云,人一旦“做鬼”后则一无所 有。正如俗话所说,人不能把权力和钱带进坟墓,但权力和钱 可以把人带进坟墓。 (二)德是立身之本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德最 重要,因为“人无德不立,官无德无为”。老子说:“人之立 身,所贵者惟在德”。一个人没有道德,就不能完善自身。《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以皆以修身为本。”郑板 桥说:“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 以德立身修身,一要内省,二要克己。内省是思想道德上 的一种积极的向内探求,而不是对外要求和抱怨别人。孔子说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传不习乎?”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 ,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 正而天下归之。” 克己是思想道德上的一种严格的自我约束。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认为君子克己“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 气既衰,戒之在得。” 关于内省和克己,我举个古代寡母和儿子的例子。在古代 社会,对寡母有“三从”的规范,其中有“一从”是“夫死从 子”。对儿子有孝顺父母的规范,强调“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如果寡母和儿子都重视内省和克己,则寡母向内探求:我 丈夫去世了,我要听从儿子的;儿子也向内探求:我遵循孝道 ,对母亲要绝对顺从。这样母子关系一定很和睦。但如果反之 :寡母对儿子要求:你要遵循孝道,绝对顺从我;儿子对寡母 要求:我爸去世了,你要听从我的。这样母子关系一定会紧张 。如从“修身”“齐家”扩展到“治国”“理政”,我们工作 中的上下级关系也有相似之处。领导应多向内探求:我没有给 下级提供很好的工作条件,我应该再加把劲,尽力而为,进一 步做好保障工作。下级应多向内探求:领导确有苦衷,已为我 们做了很多,我们应感谢领导,加倍努力工作。我们现在有些 官员,有时向内探求和严格律己不够,而对外要求和抱怨别人 过多。 (三)德是为政之要 《尚书•立政》载,官员要具备“九德”:“宽而栗、柔而 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 而义。”《周礼•天官》载,官员要具备“六廉”:“一曰廉善 ,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洁,六曰廉辨。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 官员从政要重视道德,如同北极星一样安居其所,其它星则有 序地围绕着北极星。孔子还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 敢不正?”即官员要以自身道德教育和感化百姓。孔子“为政 以德”的思想,与西周“明德慎罚”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孔 子认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天下无道”,所以他周游列国 ,提倡德政,致力于变天下无道为有道。他强调德政的正面功 能,认为德政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重要标准。君主和 官员只有施行德政,百姓才能遵德而行,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董仲舒说:“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民已大化之后 ,天下常亡一人之狱矣。”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为官重视道德,不接受 私下贿赂。其子孙粗茶淡饭,步行出门。有朋友劝他为子孙置 些产业,杨震不肯并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这个馈 赠不也很丰厚吗!”杨震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有一次赴任途中经过昌邑,他以前举荐的秀才王密正好担任 县令,于是王密深夜前来拜见杨震,并怀揣十斤黄金为礼。杨 震说:“我很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王密说 :“深夜没有人知道我给您送黄金。”杨震回答:“天知,神 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王密羞愧地拿着黄 金回去了。 (四)德是立国之基 国家的治理一定要重视官德,很多朝代由盛转衰往往是因 为官德颓废,所以唐朝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曾读过一本书 ,书名用了李商隐的话:《从政再提醒:成由勤俭败由奢》。 这本书从艰苦奋斗明鉴、简朴节约撷英、廉洁从政衷言、骄奢 淫逸警示、进德资政新语等5个方面,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