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树旺: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贵州省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树旺在市 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我就全市“三农”工作讲几点意见。一会儿,长春 书记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 实。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客观分析遵义当前脱贫攻 坚和“三农”工作,切实增强振兴遵义乡村的自信心和紧迫感 使命感   第一,脱贫攻坚可圈可点。一是减贫摘帽退出成效显 著。2017年初,全市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97万人,我们 坚持动态管理,精准识别退出,全年减贫15.33万人,返贫 及自然增长1.38万人,目前剩余23.02万人,贫困人口发生 率从5.76%下降到3.5%。318个贫困村按国标脱贫摘帽,全 市贫困村下降到137个。赤水市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评估验 收脱贫退出,“九不”增“九感”的赤水经验得到中央、省领导 肯定。2017年脱贫攻坚的成效,助力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 度从89%提升到92.5%。二是扶贫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我们 坚持发展扶贫产业,提升稳定脱贫的“造血”功能,“一长两 短”到户产业基本实现全覆盖,乡村旅游扶贫带动9.8万贫困 群众增收,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9000元。 我们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不断完善各方利益联 结机制,累计带动35.6万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消除了集体经 济“空壳村”,集体经济积累5万元以上的占60%、10万元以 上的占40%。我们整合土地、林地入股23.05万亩,参与入 股农民达28.9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53万人。三是民生事 业改善成效显著。我们兑现各类教育资助政策,确保贫困 家庭子女“能上学、能安心上学”,阻断教育代际贫困,落实 教育扶贫资金12亿元,资助学生93万人次、为65万农村学 生提供营养补助,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1.7万人次。我们坚 持医疗扶贫“四到人”,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四重医疗保 障”,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93%以上,有效遏制了因病 致贫、因病返贫。我们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把 29.25万农村贫困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提标 15.3%,年人均标准达到3562元。此外,对生活在“一方水土 养育不了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群众,我们按照“搬得出 、稳得住、能致富”要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2万人,户 均就业1.5人,旧房拆除率达到91%,探索出“三搬三变”集中 安置新模式。四是资源力量聚合成效显著。我们千方百计 聚合“真金白银”,全市投入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2.76亿 元,贫困县整合金融贷款147.8亿元、涉农资金23.6亿元 ,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特惠贷”42.57亿元,争取省级扶贫产 业基金102.8亿元。我们全力以赴聚合各方攻坚力量,实施 上海对口帮扶项目211个,在产业、劳务等方面主动深化东 西部扶贫协作,引进产业项目投资366亿元;我们动员社会 力量深度参与脱贫攻坚,34家国有企业、34家民营企业对 口挂帮34个深度贫困村;我们组织279家民营企业开展“千企 帮千村”行动,探索“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模式 ,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04个;我们 组建905个驻村工作队,选派749名驻村第一书记、4627名 驻村干部到村开展工作,组织11.9万名干部参与结对帮扶 ,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4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42.6亿元 。我们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压实责任链任务链,“党政领 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脱贫格局和“定点到 乡、帮扶到村、捆绑发展、整体推进”的推进机制全面形成 。   第二,农业农村亮点纷呈。一是农业产业发展速度快 。201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近700亿元,增加值突破400亿 元,排名全省第一。玉米种植面积下降10.7%、在全省9个 市(州)中调减力度最大,茶、辣椒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湄潭国家级现代农业园、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辣椒 )获批建设,县级以上农业园区增至170个,市级以上产业 化龙头企业达到6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800多家。累 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地1218个740万亩、产品635个,承办 “茶博会”“辣博会”“牛博会”“两展一节”等大型节会,深入开 展遵义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系列活动,以遵义红、湄潭翠 芽、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虾子辣椒、赤水石斛等为代 表的遵义农产品影响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100个农旅、 31个林旅一体化示范点,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以 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确 权登记基本完成;187个村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深入实施 ,16万农民变成“股民”;农村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展开,财 政支农、水务一体化、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等改革蹄疾步稳 ;农村金融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供销综合改革、社会保 障改革等深入推进;湄潭县首创“四确一建”改革路径,形成 “四确五定”改革成果。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力度大。我们 继续深入实施“六项小康行动计划”,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 短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组组通”公路 4316公里、县乡道路100公里,硬化撤并建制村道路5003公 里,实现村村通油(砼)路和客运。完成“十三五”规划内最 后46万人的饮水安全任务,巩固提升了规划外10万人的安 全饮水。完成236个中心村(小城镇)电网改造升级、 1708个农村台区电能提升改造、73个贫困村通动力电等建 设任务。95%的建制村实现通宽带,农村群众“身在家中坐 、便知天下事”,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全市乡村电商服 务站点达到1275个、特色网店1600多家。改造农村危房 5.7万户,更多群众住上窗明几净的“小洋房”。“一事一议”财 政奖补政策深入实施,连户路等村以下道路加快建设,完 成“三改三治”及庭院硬化10.47万户。2017年,全市农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9元,随着农民购买力不断增强,农 村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不少农村居民自发开展庭院绿化美 化亮化,其家园成为城里人羡慕的花园、果园、菜园、乐 园。   第三,困难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农业“三空”现象突出。 产业空心:小农耕作依然是主流,土地流转集中度低,除 茶产业稍成气候外,缺乏在国际国内市场叫得响、卖得好 、利润丰、持续久的龙头产业和拳头产品,全市农业产业 链条短、农产品质优价不优。主体空壳: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雨后春笋般涌现,多是政府涉农扶持、扶贫政策刺激的 结果,不是市场经济作用的产物。经营主体示范带动能力 不强,与农户、村集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发展局面。一些经营主体心思 放在政府无偿扶持资金争取上,未放在自我“造血”功能提升 上,一旦政策变化、“输血”断链即无法生存。土地空置:农 业商业保险推进滞后,农村综合改革多处探索阶段,大量 资源、资产“沉睡”不能变现。全市现有耕地84.1万公顷、园 地2.7万公顷、林地163万公顷、草地16.5万公顷。农民利用 土地发展农业的热情不高,多数林地、草地处于未利用状 态,土地耕作粗放,复种率低,抛荒情况严重,不少群众 希望退耕还林还草。二是农村存在不少问题。家庭空巢 :农村内部人口结构失衡,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 题突出,乡村日益凋零。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就业创 业是少数,从农村去往城市务工的人有乡愁情节,但又觉 得乡村“没意思”,在城市生长的农二代、农三代对乡村缺乏 感情,年轻人、中年人成为春节的“候鸟”。全市农村劳动力 约380万人、外出务工约240万人,留守儿童、老人、妇女 群体庞大。据我了解,渝贵铁路开通后的首个春节,从遵 义始发到外地15天内的车票均已售罄,以遵义为目的地的 车票还剩余较多。精神贫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严重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意识淡化,“各扫门前 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普遍存在,赌博、滥办酒席还 在一定程度存在,婚丧嫁娶争相攀比,一些群众享受公共 设施服务权利的意识增强、履行管理义务的意识不强,个 别群众把公共服务项目实施当成发财致富的机会,村霸、 非法宗教等行为有所抬头。治理乏力:一些乡镇农服中心 涉农干部“东抽西调”,村支两委事实上成为乡镇党委、政府 的“派出机构”。偏低的薪资待遇不能吸引懂农业、爱农村、 爱农民的乡村实用型人才参选村干部。村民参与无关自身 利益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高,村级公共事务公开渠道和方 式滞后,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保障乏力 ,一些村支两委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不强。一些农 村地区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化 解不力,个别群众信访不信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难 ,一些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三是农民消费后劲不足。 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54元,是农村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7倍,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有的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有效性不够,新型职业农民还 是少数。农村群众增收的主渠道是务工,财产性、经营性 、转移性收入占比还非常低。农民务工多在民营企业或打 零工,就业不稳定,收入也不稳定,增收的基础比较脆弱 。农村群众吃饭穿衣普遍不愁,部分人提前过上小康生活 ,但不少人消费缺乏安全感,主要担心老来依靠谁的压力 ,唯恐突如其来的一场重病、孩子上高中和大学、子女结 婚等大事儿,让其“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四 是脱贫攻坚还任重道远。全市贫困人口还比较多,剩下的 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剩下的贫困村,多数区位条件差、设 施欠账大,需集中更多火力攻坚。还有7个贫困县没有脱贫 退出,占全市有国家正式“户口”县(市、区)的一半。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管护难、欠账还多。有效益、能持 续、群众认可的扶贫产业发展难。实现农村孩子在家门口 “上好学”、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治好病”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易地扶贫搬迁房好建,实现稳定就业难,配套基础设施 建设和管理能不能跟上要加强研究。财政资金配套、涉农 资金整合、农业项目招商、扶贫产业基金投入难。脱贫攻 坚会议多、资料多、检查多、评比多,一些基层干部思想 有所懈怠,少数人作风不实,一些人本领恐慌。不少困难 群众“站在墙角晒太阳、舒舒服服等小康”思想比较普遍,脱 贫的内生动力不足,缺乏感恩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 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 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 农村。中央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 抓手,全市上下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抢抓历史机 遇,充分认识、深刻领会乡村振兴的战略意图、目标要求 、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自信心和紧迫感、使命 感,以过硬的作风、务实的举措、科学的方法,克难攻坚 、久久为功,真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遵义落到各个方 面,推动遵义农业全面升级、遵义农村全面发展、遵义农 民全面进步,让遵义农村成为经济发展、百业兴旺的美丽 田园,生态良好、绿色宜居的美丽家园,文化繁荣、传承 文明的美丽庭院,基础稳固、和谐有序的美丽庄园,社会 进步、共同富裕的美丽乐园。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谋划乡村振兴战略 ,奋力谱写新时代遵义“三农”发展的崭新篇章推进乡村振兴 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我们要按照“远粗近细”的 思路,既落实中央、省的要求讲好“普通话”,也结合市情实 际讲好“遵义话”,要重点谋划从今年到2020年这三年该怎么 干。   (一)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遵义乡村振兴打 牢坚实基础。2020年前,我市乡村振兴重中之重的任务就 是脱贫攻坚。目前,我市还有7个贫困县,137个贫困村和 7.75万户、23.0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是脱贫攻坚的难 中之难、坚中之坚,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要精准 目标抓攻坚。今年,4个贫困县要退出,2个贫困县要达标 ,111个以上贫困村要出列,要减贫6万人以上。明年,务 川、道真2个县要脱贫退出,正安县要达到国家第三方评估 退出标准,剩余的贫困村要出列。2020年,全市最后一个 贫困县—正安县要脱贫退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全 部脱贫,实现同步小康。同志们要紧盯目标、挂图作战、 倒排工期、逐一击破。要提高脱贫质量,建立防范返贫预 警机制,严格按照“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总体要 求和“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支撑体系,统筹抓好脱贫攻坚与 全面小康、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已脱贫户与未脱贫户、一 般贫困户和特殊贫困户,精准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帮扶,认 真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措施,确保如期稳定脱贫。二 要突出重点抓攻坚。要高质量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加 快推进农村“四好公路”、饮水安全、电力保障、通讯畅通等 项目建设,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补齐脱贫短板。重点 推进30户以上村民组“组组通硬化路”,切实解决行路难、运 输难问题。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动计 划,补齐基本居住功能,确保贫困群众住房有安全保障。 要高质量打好产业扶贫硬仗,用足用好扶贫产业子基金 ,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分梯度、分区域、分类 别发展有效益、能持续、农民认可的镇村组扶贫产业,实 现“一长两短”产业进村到组入户全覆盖,全面推广“公司+合 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强化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 占有份额,增加稳定收入。全面推行产业规划项目、春耕 物资储备、利益联结机制、产销衔接机制、技术服务团队 “五个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关于产业的问题,接下来我还要 讲,这里不再过多阐述。要高质量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 ,易地扶贫搬迁是人民群众断穷根,进入城市的最有效的 通道,也是物理化的城市化的最好方式。要牢牢把握“搬迁 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建设好安置房,完 善配套设施,加大旧房拆除、复垦、绿化,统筹解决好移 民搬迁后与当地居民同等享受教育、医疗、卫生、文化、 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问题,推进安置点规范化管理 ,提升移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要下大力气开展有效的教 育培训,推动移民成为有就业欲望、有就业技能、有就业 纪律的群体,搭建好移民与企业的用工桥梁,确保搬迁户 实现每户1人以上就业。要高质量打好“三保障”硬仗,紧盯 因学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全面清理兑现落实相关政策,创 新推进以“学习辅导、行为引导、心理疏导、人生指导、政 策宣导”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扶贫全员育人导师制。全面落实 好医疗扶贫“四重救助体系”等等。全面落实残疾人创业、五 保供养、生态补偿、就业培训、雨露计划、少数民族扶贫 、妇女培训、青年创业等政策措施,织牢精准扶贫政策保 障兜底网。三要扣牢责任抓攻坚。压实扣牢责任链,全面 强化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 扶的“五主”责任制和省领导包县、市领导包乡、县领导包村 、乡领导包户、党员干部包人的“五包”责任制,进一步落实 好市级统筹、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 工作机制。用好脱贫攻坚实绩考核、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这 两把利剑,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坚决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以四下基层的作风、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 ,抓好抓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绝不搞形式主义 ,坚决反对数字脱贫,遵义的脱贫决不允许造假!深化上 海对口帮扶,千方百计汇聚社会各方力量深度参与脱贫攻 坚。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提振群众脱贫致富信 心,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 “我要脱贫”。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加强扶贫资金监管,预防腐败问题,对敢于“伸手”者依法 严厉查处,绝不留情。   (二)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产业兴 旺的坚实步伐。一要进一步解决好发展什么产业的问题。 要巩固提升烤烟产业,务正道、湄凤余烤烟发展的基础好 ,烟叶质量也好,市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倾斜支持发展 ,做大做强茶叶、蔬菜(辣椒、食用菌、方竹笋)、中药 材、生态畜禽水产、干鲜果等市级主导产业和绿色稻+、酒 用高粱、竹子等区域特色产业。要按照“一长两短”和“一县 一主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基本思路,每个县重点培育 1—3个规模产业,每个乡镇重点培育1个特色种类,每个村 重点培育1个优势品种,比如桐梓的红心柚,发展得就不错 。遵义人吃的蔬菜70%来自云南,道真生产的蔬菜多运往上 海,我们发展蔬菜产业,要实事求是,首先满足本地市场 。到2020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稳定 种植商品蔬菜200万亩以上、辣椒200万亩以上、食用菌5亿 棒以上,巩固提升中心城区30万亩优质蔬菜保供基地,中 药材总面积达到200万亩,生态畜禽产值达到220亿元以上 ,粮经比调整到3:7;方竹达到250万亩以上,林下特色种养 业达到450万亩以上,新建特色花卉苗果基地200万亩以上 ;高效经济作物覆盖全市80%以上的农村人口。二要进一步 解决好谁来发展产业的问题。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 品牌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靠小农户“单打独斗”不行 ,必须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队伍。产业园区质重于量,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 着力点,全面提升我市现有170个农业园区创建水平,推动 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确保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 用,要全方位支持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建国家农业高 新区,促进农业高新科技资源集中集聚,加快成为遵义农 业领域“发展高科技、推动产业化”的旗帜;到2020年,力争 再创建1个国家级农业园区,省级农业园区达到70个,市级 农业园区达到35个,县级农业园区达到75个,每个乡镇建 设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园区1个以上。要按照“大招商、招大商 、选好商”的思路,加强国内外优强农业龙头企业招商,力 争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中的农业企业 ,改造遵义传统农业,发展遵义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强县 兴村;到2020年,力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达800家以上,每个县(市、区)培育年营业额5亿元以上 的龙头企业1家、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要加强专 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大户等培育,坚持扶优扶强 ,积极探索推动产业扶持资金从补贴到过程(种植面积、 养殖数量等)中转变为补贴到结果上(销售、带动增收等 情况),让老老实实发展产业、能长效带动群众增收的从 业者光荣并受益,改变一些经营主体重谋人不重谋事的不 良现象,让空壳的经营主体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自然淘汰 。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好农户、各类主体、村 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类型多元、 活力迸发的融合主体,不能富了老板、忘了老乡;到 2020年,全市“村社合一”要实现全覆盖,建成市级以上“三 位一体”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100家、农民合作示范社500家 、家庭农场3万户。此外,要从帮助对接市场和节本增效、 提升组织化程度、改善生产设施条件等角度发力,针对性 扶持小农户,加快补齐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短板 ,加快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这个方面看似 困难,其实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湄潭的七彩部落,农民就 自己组织了合作社,说明小农户抱团发展的愿望也很强烈 。三要进一步解决好怎样发展产业的问题。用科技的力量 发展产业。要严守全市耕地红线,加强永久性基本农田保 护,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发挥遵义院 士工作中心在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方面的作用,加快农 业科技创新联盟、创新基地建设,有效推进“四种”工程,扩 大适合山地农业使用的小型田水利建设,推进农业节水行 动,深化气象为农服务。要深化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 、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发展数字农业。用融合 的思路发展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 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支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解决 好产加脱节问题,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到 60%以上。加强农产品分级、包装、营销,致力打造遵义农 业公共品牌,加快冷库、冷藏车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致 力把农商旅综合体打造成为遵义农产品销售的公共服务平 台,着力解决好产储脱节问题;到2020年,每个县规划建 设1个中心冷库,每个乡镇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