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71206政府工作报告(定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 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省委 、省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统筹 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 ,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 础。 五年来,我们紧盯发展要务,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区地 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82.9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06亿元,年 均增长5.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81亿元,较 上一个五年增长35.3%,年均增长1.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 2012年的6 .9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7 .72亿元,年均增长 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10.6亿元增加到 2017年的17.6亿元,年均增长10.6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由2012年的19246元增加到2017年的29090元,年均增长 8.61%;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448元增 加到2017年的15320元,年均增长10.15%。在面对我国经济发 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在落实国家GDP核 算改革、调整统计口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的情况下,在资源 型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相对减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有效 支撑的形势下,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五年来,我们紧抓质量效益,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突出抓 好园区建设、项目推进和产业培育。农牧业发展基础持续巩固 ,农作物总播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6.5亿斤以上,设施农业发展规模达到1.2万亩;扶持了蒙羊牧 业、草原恒通等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农牧业总 产值达到23.3亿元,培育了乌拉特羊肉、高塔梁有机食品等一 批知名品牌。以煤化工、有色金属产业为龙头,境外资源转化 利用为重点的工业主导作用日益凸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38家,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23项,产业多元、集群 、集聚发展初步形成,黄金产量连续进入全国十强县行列,新 能源产业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达到 26万千瓦,累计发电235亿度,领跑全市新能源产业。文化旅 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积极培育了硕彩雕刻、玉之源石画、鸿 雁文化艺术团等一批小微文化企业,普查旅游资源36个,文化 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大幅提升。鸿雁文化艺术节、中蒙国际那达 慕等拳头旅游产品逐步成型,跨境旅游、低空观光、乡村旅游 和自驾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初步形成,德岭山水库和狼山水库被 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温根塔拉旅游区晋级国家3A级景区,实 现景区创建历史性突破。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被评为第三批 自治区级众创空间试点,完成营业额6100万元。金融运行整体 平稳,金融机构达到12家,存、贷款余额分别增加到66.3亿元 和48.6亿元。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电信网络等现代服务业快 速发展。 五年来,我们加大统筹协调,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城乡规 划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海流图建成区面积达到10.1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108.9万平 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公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10678套 79.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完成口岸、海 流图城区、加工园区中水回用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城镇污水 零排放,新增园林绿化面积264万平方米,城镇品质不断提升 。“五城同创”扎实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自治区文明 区县城、园林县城、生态宜居县城,被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 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海流图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镇,甘其毛都 镇入选全国百座特色小城镇目录,乌加河镇荣获“全国文明镇 ”荣誉称号,川井苏木、德岭山镇等5个苏木镇被评为“自治区 文明苏木镇”。累计投资28.9亿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 、高质量完成了578个嘎查村组和分散居住牧户的“十个全覆盖 ”建设任务,完成危房改造11279户,解决了8457人的安全饮水 问题,实施街巷硬化783公里,安装风光互补设备4089套,实 施农网改造818公里,安装变压器219台,新建学校4所、标准 化卫生室7所,完成93个文化室器材配备,新建便民连锁超市 186处、配送中心1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高龄津贴实现应保 尽保。建成了巴彦高勒、乌镇、白音厂汗等一批示范嘎查村 ,巴彦高勒嘎查被评为自治区级“美丽乡村”,联丰奋斗村荣获 “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农牧区面貌焕然一新,为实现乡村振 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完成公路建设2852公里,建制村公路实现全覆盖,“三横五 纵”等级化公路网架初具规模,甘泉、西金铁路稳定运行,通 用机场建成通航,形成了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的立体化交通 新格局。实施了防洪、排水改造、节水灌溉等36项重点水利工 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5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7万亩 。新建变电站8座,实施线路工程1820公里,新增变电容量 94.5万千伏安。建成地面数字卫星发射站10座,安装户户通 3.45万套,实现了数字信号全覆盖。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 策,区本级财政投入8445万元,填平补齐草畜平衡与禁牧补奖 差额,受益牧民达6101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草原生态实现 总体好转。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绿化等 生态建设工程50万亩。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有效解决 了一批环保突出问题,牢牢守住了生态环保安全底线。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带动迎来新局面。不断深 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和权责清单制度。认真 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7703户。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稳步推进,完成财税、生态、社会等领域改革208项,取消行 政审批事项8项、行政收费事项10项。深化农牧区产权制度改 革,土地确权工作加快推进,草原确权工作基本完成,发放了 全市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区级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县级公立医 院改革试点,改革经验向全区推广。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口岸 “五出五进”原煤专用通道、疏港公路、通关服务中心大楼、海 关无人值守系统等一批工程建成投用,中蒙基础设施初步实现 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三个一”和“三互”大通关改革,实现了单 日12小时不间断通关。铜精粉正式入境,多元贸易体系基本成 型。口岸开关25年来,进出口货运量突破1亿吨大关,贸易总 值达到980亿元。截至11月30日,进口煤炭1563万吨、铜精粉 71万吨,预计全年过货量达到18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过货 量、贸易总额和海关税收跃居呼和浩特关区之首。口岸环境综 合整治成效显著,整体形象全面提升。自治区重点开发开放试 验区和中蒙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中蒙合作机制不断 巩固,双边交流日益加强。加工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实施 了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建成黑色路面 50公里、变电站8座,日供水能力达到11万吨,累计绿化164万 平方米,入驻企业达到35家。招商引资和区域合作广泛开展 ,累计引进到位资金224亿元。 五年来,我们恪守成果共享,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全 区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连续五年超过70%,累计 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92.63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05倍,年 均增长9.44%,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扎实 推进,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715万元,整合项目资金5767万元 ,扶持发展产业和转移就业652户,易地扶贫搬迁134户285人 ,生态补偿278户,教育资助贫困学生215名,兜底保障1181人 ,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90户2244人。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 政策,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623万元,实现带动和稳定就业 36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7.75万人次和67.54万人次,职 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05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 待遇实现“十三连调”。累计发放各类保障救助资金2.5亿元,切 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推进全民兴教工程,累计 投入资金2.1亿元,完成学校基础设施建设15.39万平方米,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全区第一名通过国家验收,教育振兴迈出坚 实步伐,得到了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加快发展医 疗卫生事业,累计投入1.09亿元,新扩建卫生院12所、卫生室 38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人均筹资由240元 提高到590元。创新牧区医疗服务新模式,免费发放健康保障 小药箱4400个,有效缓解了牧区牧民看病难问题。全面落实计 划生育基本国策,成功创建新一轮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 区县。大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区、苏木镇、嘎查村三级 公共文化网络基本形成,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开通 广播电视蒙汉双语节目日播,积极创作了《乌拉特婚礼》、《 鸿雁的故乡》等一批优秀剧作,蒙古剧《鸿嘎鲁》精彩上演 ,乌兰牧骑荣获“全区十佳”称号,乌拉特民族服饰力夺自治区 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金奖,蒙文长篇小说《苍茫戈壁》荣获索 龙嘎奖。我区被自治区命名为“乌拉特文化生态保护区”,先后 被评为“鸿雁文化之乡”、“中国蒙古族民歌之乡”。大力推广足 球运动,新建了7个笼式足球场,建成5个校园风雨操场,足球 运动氛围日益浓厚,哈萨尔足球俱乐部荣获2017年度蒙甲联赛 冠军。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建设,新建苏木镇干部周转房9544平 方米,建成6个高标准特色社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工作,信访形势整体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2013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县。“平安中区 ”视频网络工程和看守所、拘留所建成投用,社会治安保障服 务能力大幅提升。“七五”普法、精神文明、民主法治建设有序 开展,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县,乌镇村成功申报为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依法治区取得显著成效。科普工作和全 民科学素质水平显著提高,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区。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文明办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边疆安宁、 社会稳定、军政军民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高度重视老干部和 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支持工、青、妇、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 和联检单位开展工作。科技、气象、安全生产等各项事业迈出 新步伐。 五年来,我们加快职能转变,政府建设取得新进步。坚决 执行区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 监督以及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加强与工商联、无党派人 士和群团组织的联系与协商,积极推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科学 化。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75件、政协委员提案563件、行政 复议案件36件、行政应诉案件46件,清理规范性文件59件。严 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健全政府工作 规则。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 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 育,认真整改“四风”突出问题,行政机关和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三公经费年均下降5%以上,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 反腐倡廉工作持续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 各位代表,五年砥砺奋进,成绩来之不易,干成了一批 强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干成了一批惠民生、促和谐的好 事实事。我们能够经受住严峻考验,取得长足进步,是上级党 委、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 监督的结果,是历届政府班子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结果,是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位老领 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民族团结、军民共建的结果 ,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 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XX区改革发展的各级各界、各 行各业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成绩,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 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质量效益作为 发展要义,推进产业融合和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心系民生、改 善民生,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真抓实 干、勇于担当,把目标任务一项项抓在手上,一件件落到实处 。实践取得经验,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 在总结成绩与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 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纵向看,我区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 横向比,特别是对标要求和应有作为还有较大差距,经济总量 和增量还不能有效支撑社会发展需要,发展中的旧困难、新问 题相互交织,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规模较小 ,产业结构矛盾仍较突出,带动性产业不强不多,新兴产业支 撑不足,公共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干部思想观念、能力水 平、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干事创业的紧迫感和 使命感还有待加强,服务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口岸优势还没 有充分发挥,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农畜产品品牌建设集聚 效应还不强,品牌开拓力度不够;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 ,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改善民生的任务仍比较艰 巨等等。对此,我们将更加高度重视,切实采取科学有效措施 ,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更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奋力赶超 实现跨越的黄金机遇期。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国 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我们指明了事业的前进方向。我们要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决策部署 ,坚持区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强化措施,加强落实 ,坚持准确把握我区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进一 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进取意识,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新 发展、实现新突破。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 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坚决守住发展、生态和民生三条底线,加快推进富裕、文明 、美丽、开放、幸福、和谐新中区建设,确保2020年同步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为我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打牢发展基础。 发展目标是:坚持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优先,到2020年与 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22年地区生产 总值年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规模以 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和10%,确保全面、稳定脱贫 ,各项环境指标控制在约束性指标范围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 破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 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快 构建以现代农牧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 现代产业体系。 全面发展现代农牧业。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打造 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在做大做强玉 米、葵花、肉羊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发展有机小麦、旱 地莜荞麦、花生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 园区,拓展延伸农牧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大力发展 观光农牧业、体验农牧业、科普农牧业,进一步加快农畜产品 加工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二狼山白绒山羊标准化生产和产业 化发展,打造二狼山白绒山羊良种培育基地、优质羊绒生产区 和羊绒收储交易中心。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加强合 作组织建设,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到2022年,全 区农牧业产业化率达到80%以上,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 利益联结比例达到70%。实施品牌战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 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做好“三品一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不断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打造品牌农牧业 。积极搭建农畜产品购销平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模 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建立健全农畜 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切实抓好科技、气象、农牧机、保险 等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农牧业综合服务能力。 全面实施工业强区工程。突出项目带动,进一步积聚增量 、优化存量、提升质量,推动工业经济量效双增。新型煤化工 产业方面,重点推进神华480万吨焦化、48万吨甲醇项目和5万 吨无水氟化氢项目;有色黑色金属采选冶炼方面,积极推动 22万吨铜冶炼、铸合银矿采选和氧化球团项目;能源电力方面 ,加快推进神东电力2×35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和神华国能 2×100万千瓦煤电一体化项目,争取实施150万千瓦风电和30万 千瓦光热发电项目;新兴产业方面,全力推动石墨资源高效集 中利用,积极发展储能电池产业,逐步形成集采选、精深加工 、尾矿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努 力将我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石墨基碳材料基地;立足丰富的 煤泥、库泥资源,大力发展生物化工产业。到2022年,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 380亿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 系,努力营造让各方客商安心、舒心、放心的投资环境。充分 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全力支持非公企业做大做强。 全面壮大现代服务业。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 务业并举,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比重提高 。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战略,按照“一线三区多点”的旅游 发展框架,强化规划引领和项目支撑,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设立500万元旅游产业专项基金,激励和扶持旅游企业创新 发展。积极推进跨境旅游,大力开发自驾游线路,不断完善旅 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研发特色优质旅游产品 ,努力打造一批特色景区。到2022年,力争建成2个4A级景区 和4个3A级景区,接待游客人数突破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突破20亿元,使我区成为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口 岸公铁联运综合监管区和铁路物流园区建设,建立直通XX区 、辐射全国的物流体系。规划建设农牧区物流设施,逐步健全 以区、苏木镇、嘎查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物流体系。实施 “互联网+”行动计划,依托电商产业园平台,全面推进各行业 的“电商化”进程。建立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实现跨境电商零突 破。扎实开展电商进农村牧区,不断拓展农畜产品流通新路径 。积极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农 牧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安防、智慧执法 等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大数据应用全覆盖。鼓励金融机构下沉 延伸营业网点,努力提高金融服务均等化和便利度。到2022年 ,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二)坚持协调发展,在促进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牢固树立民生城乡建设理念,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全 力补齐城乡建设短板,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全面推进“多规合一”,深度融 入山水、生态、文化、产业理念,建设有文化、有历史、有故 事的水绿环绕、生态宜居城市。加大平房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力 度,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快绿化提档升级,新增园林绿 化面积120万平方米。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让更多的人民群 众改善居住环境。进一步完善城乡管理体制,下大力气解决物 业服务水平不高、房地产市场监管不力、房屋产权遗留问题 ,积极推进城乡管理向网格化、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立足各地产业优势、空间布 局、地域风貌等特色资源,加快中心集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努 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融合紧密、宜居宜业、集约发展、各具 特色的现代新型小镇和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与管 护,努力创建“四好”农村公路全国示范区县。积极推进通信基 站盲区覆盖工作,全力消除通信盲区。加快集镇和中心村天然 气管道建设,把更多的老百姓带入“天然气时代”。深入实施农 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 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牧区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 全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改 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地方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 乡道提质升级等71个项目,建设里程2800公里。不断提高西金 、甘泉铁路运营水平,抓好通用机场后续配套工程,积极拓展 通航业务,支撑和带动全市通航产业发展。认真抓好节水灌溉 、饮水安全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和草 原水库群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握指成拳、集中连片推进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为农牧业发展提供坚 实支撑。不断优化电网结构,新建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 伏变电站3座,架设电力线路1500公里。 (三)坚持绿色发展,在提升生态建设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 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依托 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项目,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50万亩 。统筹海流图林场、苗圃和生态园森林资源,打造国家级森林 公园。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严把矿权准入关。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 ,加快推进煤改气工程,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耗 ,扎实推进“河长制”,认真实施农药、化肥、地膜用量“零增 长”行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真正让XX区的蓝天 白云常在、青山绿水长留。 (四)坚持开放发展,在拓展合作发展空间上实现新突破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自治区“一堡一带”和呼包银榆 经济区,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积极承接京津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