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月28日在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上 广东省省长 马兴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 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广东改革 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 自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 要讲话,明确要求广东努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 “两个重要窗口”。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 视察,提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 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重要 指示要求。11月6日,总书记致信祝贺珠海航展开幕。12月 26日,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总书记对广东重 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提 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年来,我们牢记总书 记的嘱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 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及省委“1+1+9”工作部 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 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 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 成绩,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任务基本完 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全力做好稳就 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 ,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 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 理区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9.73万亿元、同比增长 6.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1万亿元、可比增长 7.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8万元、增长8.5%,居民消 费价格上涨2.2%。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省重点项目完 成投资超过7000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全力 办好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等,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 博览会,进出口总额达7.16万亿元、增长5.1%。加强重大项 目和产业链招商,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450.9亿元、增长 4.9%,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7.9%。持续推进消费 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大力推动金融服务实 体经济,直接融资1.16万亿元、增长40%,民营企业贷款占 新增企业类贷款比例达61.8%。加大力度促进就业,全省城 镇新增就业14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1%,就业形势保 持稳定。   二是高标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贸试验区体制 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习近 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 设,亲自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 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建立健 全推进大湾区建设领导协调机制,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落 实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科研经费跨境 使用、取消办理就业许可证、实施港澳居民居住证政策等 方面取得突破。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广 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标志性基础设施建设,广深港 高铁顺利开通运营,“一地两检”通关政策落地,莲塘/香园 围口岸、粤澳新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成立粤澳合作发展 基金并启动运营。广东自贸试验区深改方案获国家批准 ,获批40项改革自主权,外资负面清单缩减至45条,在全 省推广91条改革创新经验,在法律服务、金融支付等领域 与香港服务业规则对接取得突破。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和实际投资分别增长7.3%、 64.2%。口岸进口和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比上年压缩56.7%、 59.8%,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扎实开展 ,与8个建交太平洋岛国签署合作备忘录,新增国际友城 5对、累计达195对,中新广州知识城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 作项目,驻境外经贸办事机构达26个。成功举办珠海航展 、从都国际论坛、第二届世界警察手枪射击比赛等活动。   三是坚决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大任务,聚焦关键 领域强力推动,三年行动开局良好。我们坚决打好防范化 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各领域风险总体可控。全力推进 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全省64家有改制任务的农信社已 申筹58家、其中挂牌开业24家,压降不良贷款近360亿元。 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P2P网贷问题平台 169家。省市共设立超过1000亿元的纾困基金,积极化解上 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全面 摸清、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全省政府债务总体安全。完成 省属国有“僵尸企业”出清885户,企业负债率进一步降低 ,国企投资经营风险有效管控。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累计57.1万人次,农村低保最低 标准提高至年人均5280元以上,贫困户危房改造基本完成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加强与桂 川滇黔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市财政投入援助资金39.27亿元 ,实施扶贫项目1517个。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财 政新增统筹安排150亿元、三年将投入683亿元。启动新一 轮蓝天保卫战,公交电动化率达81%,空气质量连续四年达 到国家二级标准,全省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1微克/立方 米、再创新低。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推进茅洲河、 练江、广佛跨界河流等重污染河流治理,完成925个饮用水 水源地环境问题和185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新增城镇污水 管网7615公里、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59万吨,新增生活垃 圾日处理能力2.7万吨、危险废物年处理能力28万吨。基本 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预计全省单位地区生 产总值能耗下降3.2%。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造林更 新380万亩,新增森林公园7个、湿地公园29个,珠三角9市 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完成矿山石场复绿537公顷。治理 违法建设1.03亿平方米,完成“三旧”改造6.84万亩。   四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 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强化制度供给 和政策创新,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实体经济十条 (修订版)”“民营经济十条”“促进就业九条”等系列政策措施 ,完善“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常态化机制,着力解决 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全省新增减税降费约1600亿元 ,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 突破100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2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 总值比重提高到54.1%。出台“外资十条(修订版)”“稳外贸九条 ”,进一步放宽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外资准入,强化省领 导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制度,推动湛江巴斯夫新型一体化 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72%,市场采购 出口增长2倍。出台推动工业投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全 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8439家,总量超过5万家、跃居全 国第一。大力推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启动新一轮工业技改 三年行动计划,推动3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全省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 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6.4%和31.5%。我省进入世 界500强的企业达12家。加强质量强省建设,国家质量工作 考核连续4年获A级。大力推进垦造水田和拆旧复垦工作 ,用好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将水田 指标和复垦指标在省内公开交易流转,有效保障了重点项 目用地需求。   五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扎实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十二条 ”、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创新政 策,预计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5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 值比重达2.65%,有效发明专利达24.9万件,PCT国际专利申 请量约占全国一半,技术自给率达73%,区域创新综合能力 排名保持全国第一。45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启动第二批3家省实验室建设,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装置 在东莞正式投入运行,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大科学装置顺 利推进。启动新一轮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与中科院合作的 27个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新增2所高校、13个学科进入ESI排 名前1%。新筹建9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新型研发机 构2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89家、众创空间151家,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38%。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 提质行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万家,总数、总 收入、净利润等均居全国第一。国家级高新区新增2家、累 计达14家。智能电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 增长17%、28%、206%,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达25.5%。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成功获批建 设,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1000亿元,专利质押融资规模 居全国第一。全面推行人才优粤卡政策,引进第七批31个 创新创业团队、240名高层次人才,来粤工作的境外专家超 过38万人次,启动第一批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   六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解决农业农村突出 问题,“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我们加大产业振兴力度,省 财政自2018年起三年投入75亿元支持粤东粤西粤北省级现 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首批50个建设进展顺利。国家级现代 农业产业园增至4个。新增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扶持90个镇、360个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 一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邮政农村电商 网点达2.2万个,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实施现代种 业创新提升工程,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行动,农业科 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8%。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活动 在梅州成功举办。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省财 政投入161亿元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基本完成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76.9%的自然村启动农村环境基础整治 ,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农村公路建设4737公里,国省道新建改造277公里,完成 中小河流治理2088公里,修复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740公里 。启动“万企帮万村”“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大力实施“粤菜师 傅”工程,支持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三师”志 愿者下乡服务活动深入推进。实施“头雁”工程,强化农村基 层党组织建设,文明村镇建设深入推进。严格抓好耕地保 护,完成3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垦造水田16.32万亩 ,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居全国前列。佛山南海农村土地制 度改革三项试点、清远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取得显著 成效,全省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收官,通过垦造 水田和拆旧复垦带动超过260亿元资金投入农村建设,农村 集体产权股份化改革稳步推进。扎实推进“大棚房”问题整治 ,有力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成效明显。   七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加快 推进,对口支援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建立高质量发展综 合绩效评价体系,实施差异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全方位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的 先导作用,完成广州白云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揭阳潮汕机 场、惠州机场扩建进展顺利,湛江新机场、韶关机场获批 建设。广州至汕尾高铁建设进展顺利,汕尾至汕头高铁开 工建设,广州至湛江350公里时速高铁列入国家专项规划 ,建成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广梅汕铁路厦深联络线 ,完成茂名至湛江铁路电气化改造,新增高铁运营里程 342公里、总里程达1905公里,改变了粤西长期以来没有高 铁的局面。建成汕昆高速、武深高速,虎门二桥主体工程 全线贯通,深中通道加快建设,新增高速公路655公里,通 车总里程超过9000公里、保持全国第一。湛江港30万吨级 航道改扩建项目获批建设,建成东莞虎门港沙田港区三期 、茂名博贺新港区防波堤等港航工程。韩江高陂水利枢纽 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韩江榕江练江三江连通工程开工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试验段进展顺利。阳江核电5号机 组、世界首台175万千瓦台山核电1号机组等重大能源项目 建成投产,海上风电项目加快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天然气 主干管网、沿海LNG接收站加快建设。制定粤北生态特别保 护区总体规划,划定保护区范围。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向粤 东粤西粤北倾斜力度,在汕头、湛江等地布局建设省实验 室,支持云浮新建1所本科院校,支持汕头、韶关、梅州、 湛江、茂名各建设1家高水平医院,47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升 级建设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全 部开工。省级全额负担原中央苏区、海陆丰革命老区困难 县境内省管高速公路、国铁干线项目资本金。深化产业共 建和对口帮扶,省产业转移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7%。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粤 桂黔高铁经济带建设取得新进展,粤桂、粤赣、粤闽生态 环境保护协作深入推进。加强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四川 甘孜工作,省市财政共投入41.66亿元,扎实推动265个援建 项目建设。与黑龙江对口合作全面加强。   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全面完成省十 件民生实事。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68.7%。退休人员基 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伤残津贴、医保报销比例和 最高支付限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等 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深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 统筹,落实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教育强镇、强县 、强市实现全覆盖,新增学前教育在园学生数7.7万、义务 教育在校学生数62.9万。农村山区及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待遇 持续提高。建立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制度,妥善解决“三 点半难题”,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顿与规范发展。实施 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高等教育毛 入学率提高约3个百分点。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启动 22家高水平医院建设,积极打造医疗卫生高地。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取消公立医院医用耗材加成,加快推 进医联体建设、药品集团采购,基本实现省内和跨省异地 就医直接结算。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级综合性文化 服务中心覆盖率超过90%,预计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保持 全国第一。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新建成社区体育公园 130个,成功举办第十五届省运会暨第八届省残运会,第十 八届亚运会我省运动员获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 新开工棚改住房3.4万套,基本建成棚改住房3.6万套,发放 租赁补贴2.4万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生产安全事故 总量持续下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均居全国第一。 有效应对超强台风“山竹”正面袭击,实现重大灾情无重大伤 亡、无重大险情的防控目标,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 力进一步提升。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 项斗争成效居全国前列,全民禁毒工程扎实开展,社会治 安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刻汲取韶关新丰练溪托养中心事 件教训,抓好救助管理机构、乡镇敬老院、养老机构、儿 童福利机构等专项整治,加强公共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国 防动员、国防教育、军民融合、双拥共建等工作继续加强 。残疾人事业、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妇女儿 童、参事文史、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九是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 ,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出台实施“数字政府”建设 总体规划,整合构建统一的政务云平台,超过90%的省直部 门启动系统迁移上云工作,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和服务事项 流程再造。推出移动民生服务“粤省事”平台,实现509项高 频民生服务事项“指尖”办理。建成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 超市,全新上线一体化广东政务服务网,促进政务服务“一 网通办”。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事 项从5598项大幅压减至3018项、压减率46%。深入推进强市 放权,继续向广州、深圳委托77项省级行政职权,推进新 一批54项行政职权委托或下放地市实施,赋予各市更多自 主权。大力推进减证便民,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 一律取消,省市县三级取消各类证明事项1099项、只保留 37项。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 ,完成138项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分类改革,全面实施工程建 设项目并联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新 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9.7万户、总量达1146万户。全面完成 省级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推动省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第一批50家省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顺利完成,确 定第二批64家改革单位,省直部门下属19所学校实现集中 归口管理。深化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落实部 门预算执行责任制,提高财政资金支出进度和使用效益。 推进省级政策性基金管理改革,将出资方式从财政资金委 托管理改为向省属国企注入资本金,突出市场化法治化运 作。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国首创全省信用服 务一网通查机制。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 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促进全省政府系统树 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 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 响。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落实省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 ,积极配合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调研等工 作,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717件。主动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 ,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办 理省政协提案662件。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宪法宣讲实现村 (社区)全覆盖。加强廉洁政府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 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 和巡视监督,审计监督全覆盖深入推进。认真抓好中央巡 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中央扫黑除恶专项督导、国务 院大督查、国家海洋督察等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有效解 决一批突出问题。全面推开模范机关创建活动,推动全省 政府系统聚焦主业,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大事,发扬钉钉 子精神,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在省委的带领下 ,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 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驻粤中央有 关单位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 救援队伍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广东 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 ,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40年来,以习仲勋老书记为代表的广东改革开放事业开 创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破冰开局,历届 省委、省政府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带领全省人民推动广 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全省地区生 产总值从1978年的18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9.73万亿元、年 均增长12.5%,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从41.8亿元增加到1.21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超万亿元的 省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5.9亿美元增加到超1万亿美元,约 占全国的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9元增加到3.58万元 。全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 不断改善,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中创造了广东经验,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实现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信心和决心。 广东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 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 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 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 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 定因素较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外部环境 复杂严峻,国内需求增长放缓,一些领域风险隐患有所增 加。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成本上升、融资难 融资贵、盈利空间受限等问题仍然突出。二是一些重要领 域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较大 挑战。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装备制造业关键零 部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核”问题突出 。产业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不足 并存,发展新动能仍然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三 是环保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污染治理任务艰巨。污水 、固体废物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点流域、城 市黑臭水体治理仍需加大力度。一些地方绿色发展理念还 不牢固,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高位 ,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有效形成。四是城乡区域 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破解二元结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农 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任务依然艰巨,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城乡基本公 共服务存在较大差距。珠三角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粤东粤西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粤北绿色发展水平仍然不 高。五是社会事业发展存在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仍 需提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 学位供给压力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然不足,社会 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仍 需加强。六是与国际一流和先进地区相比,营商环境仍然 有待优化。部分基础性、关键性改革还不到位,“准入不准 营”等问题仍然突出,政策落实还存在“中梗阻”“最后一公里 ”“一刀切”等问题,政府作风还需持续改进,政务服务效率 有待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加以解 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 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 ,是为广东量身打造的宏伟蓝图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 路线图、任务书,是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科学指引和行 动指南。我们必须切实肩负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历 史使命,把总书记对广东的亲切关怀、殷殷嘱托转化为攻 坚克难、拼搏奋进的不竭动力,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保持战略定力,提振发展信心,积极主动作为,奋力谱 写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 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围绕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统 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 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 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 个“纲”,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 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 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打好三大攻坚 战,着力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深入落实省委 “1+1+9”工作部署,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 总值增长6—6.5%,突破10万亿元大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增长6—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8.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1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控制在 5.5%以内、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 值能耗下降3%。   综观国内外形势,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我国发展面 临的环境更复杂,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但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态势不会 改变。我省经济外向度高,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影响大 ,但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省积累了坚实的经济基 础和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现在又迎来了粤港澳大湾 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只要我们深刻把握、全面用好 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 ,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就一定能战胜各种艰难 险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 扩大开放   以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加快编制大湾区建设专项规 划,携手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引 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共建广深 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开 展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扎实抓好省实验室 建设,争取承担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与中科院共 建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智能超算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 ,推进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启动建 设未来网络、南海海底科学观测网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 设施,争取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促进实验室、大科 学装置、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与港澳开放共享 ,强化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对接合作。   加强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推动基础设施互联 互通,完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运营管理和机制安 排,建成开通莲塘/香园围口岸,加快粤澳新通道、新横琴 口岸建设,推广实施“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一站 式”通关。抓好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广州白云机场第二高 速等项目建设。加快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宝安机场扩建、 珠海机场扩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前期工作,抓好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等港口建设,推进肇庆新港前期 工作,加快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推进与港澳在法 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提升市场 一体化水平。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深入 推进粤港澳合作办学、合作办医,抓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大湾区文化遗产旅游路径。促进湾区 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有序流动,打造宜居宜业宜 游的优质生活圈,为港澳居民在广东学习、就业、创业、 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围绕打造高水平对外 开放门户枢纽,做好国家权限下放和政策落实的承接,向 各片区再梳理下放一批省级管理权限,再总结推广一批创 新经验。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二十条”,积极开展 首创性的改革探索,争取国家支持筹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创新横琴分线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 ,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扩区。探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 清单管理模式。扩大与港澳专业服务领域合作,进一步放 宽准入、资质、资格和经营范围限制,建设跨境投资贸易 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快南沙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前海深 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中医药产业园等重点平台 建设,更好支持港澳拓展发展空间。   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开拓沿线国家 市场,联合港澳开展海外经贸推介交流,将大湾区打造成 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强化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提升中欧、中亚、南亚班列市场化运营质量 ,支持广州港、深圳港等拓展全球海运网络,打造水铁联 运中心。支持发展“丝路电商”,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建设海外 仓。落实“外资十条”,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抓好境外合作 园区建设,培育对外投资联合体,推动上下游产业“走出去 ”。进一步密切与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国等的交流合作 。提升中新广州知识城、中韩(惠州)产业园等园区发展水平 ,继续办好海丝博览会、从都国际论坛等活动。完善全球 经贸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广东海外华人华侨众多的优势 ,加强与国际友城的产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 深化粤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   推动外贸强省建设。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 东盟、日韩、中东欧、非洲等市场,鼓励产业集群、专业 市场“组团出海”,打造广东商品全球展贸平台,在重点市场 自主举办30场以上广东商品展览会,推动外贸进出口稳中 提质。抓好广交会四期展馆建设,用好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提升广交会、高交会等重点展会水平。扩大政策性出口 信用保险覆盖面,推动组建新的信用保险公司。加大力度 培育出口品牌,提高一般贸易比重。优化进口结构,扩大 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等进口,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加 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推 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和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推动进 出口环节减费增效,加快智慧口岸建设,进一步压缩通关 时间。   (二)咬定三大攻坚战目标不放松,确保取得决定性进展   紧紧围绕年度攻坚任务,拿出过硬办法,既打好歼灭 战、又打好持久战,坚决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守牢守好 。   坚决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政府债务限额 要求,用足用好新增政府债券资金,处理好到期政府债务 ,大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 债。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地方金融风险监测 、预警和处置机制。全面完成农合机构改制组建农商行工 作,多措并举压降不良贷款。以P2P网贷为重点积极稳妥推 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防严治变相校园贷、“套路 贷”,积极稳妥化解股权质押风险,全面开展非法金融活动 排查治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坚持“房子 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动态管 理,深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分类施策,确保扶贫路上不 漏一户、不落一人。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实现每个有劳动 能力、有参与意愿的相对贫困户都有扶贫产业项目带动。 统筹推进教育、社保等保障性扶贫,扩大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校学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确保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纳入 兜底保障。实施就业、健康、住房等扶贫。巩固脱贫成果 ,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切实防止返贫。支持原中央苏 区县、海陆丰等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与桂 川滇黔东西部扶贫协作,做细做实“携手奔小康”行动。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让广东河更美”大行动 ,高标准建设“万里碧道”工程,完成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基本完成茅洲河流域污染 综合整治主体工程,推进练江流域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系 统整治,抓好广佛跨界等重污染河流整治,“一河一策”推进 国考断面达标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新建城镇污水管网 5000公里。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臭氧污染治理,抓 好压减燃煤、移动源污染和扬尘治理等关键环节,基本完 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 。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推进镇级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加 快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强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严 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行为。加强对企业治污的指 导服务,避免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一刀切”。启动省级国土空 间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完成造林更新335万亩、矿 山石场复绿600公顷以上,支持韶关推进国家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推进雷州半岛、茂名露天矿等生态修 复,加强红树林及湿地公园保护建设,推进海域海岸带和 海岛生态整治修复。   (三)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上 ,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加快改善供给结 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 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世界级 先进制造业集群,扎实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建设,大力引进优质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抓紧谋划推进集 成电路等研发制造。加大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力度,促进 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再推进3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 ”,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 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新筹建5家省级制造业 创新中心,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继续实施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