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一、六盘水市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基本情况 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大健康旅游目的地为 发展目标,坚持把山地特色旅游业作为坚守“三条底线”、决 战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抢抓旅游发展机遇 ,发挥凉都气候优势、深挖潜力、补齐短板、做强长板 ,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业实现了“井喷 式”增长。牂牁江、郞岱古镇、廻龙溪、妥乐、乌蒙大草原 、哒啦仙谷、娘娘山、菲菜坪等一批3A和4A级旅游景区相 继建成。旅游收入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六 盘水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的华丽转身。游客量由 2011年的470万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1901.41万人次,旅游总 收入由32.88亿元增加到124.6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8.3%和 50.1%。2017年1至9月,我市接待游客2427.72万人次,同比 增长64 . 9%;实现旅游总收入192 . 44亿元,同比增长 70%,其中接待外省游客1417.06万人,同比增长126.24%。 经过全市上下几年的持续投入和努力,六盘水旅游在基础 设施、产品业态,体制创新、服务环境、品牌形象等方面 实现了大提升、大发展,景区提质增效工作取得到较大的 进展,初步形成了六盘水康养胜地和南国冰雪城的品牌。 (一)逐步完善旅游功能。紧紧围绕规划,突出休闲 、运动、康养、野奢、度假等主题和强化旅游功能要素 ,按照“平台先行、PPP跟进、市场运营”的原则,加大进出 景区道路及景区景点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启 动了北盘江主轴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打造提升纳入省 100个景区建设目录的梅花山国际度假公园、野玉海国际山 地旅游度假区等12个景区,大力实施水城古镇、水城县玉 舍中国特色小镇、盘州市陆家寨、水城县天门村等9个中国 传统村落等名城名镇名村创建工程。景区功能不断完善 ,品位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全市3A级景区13个,4A级景 区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12个景区纳入省100个重点旅 游景区的建设目录。天门村等9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 ”目录,建成2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51个省级少数民族 特色村寨。 (二)逐步形成康养旅游产品体系。按照全域生态、 全域产业、全域文明、全域扶贫的要求,坚持打好中国凉 都“气候牌”、做好“康养文”,着力开发医药康养、温泉康养 、运动康养、文化康养,冬季滑雪、交通索道、农旅游融 合等旅游产品,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 合发展,拓展康养产业链条,游客住在凉都、吃在凉都、 闲在凉都、养在凉都、动在凉都、乐在凉都的康养产业体 系逐步形成。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市中心城区、钟山区为旅 游目的地,以六枝特区、盘州市为旅游辐射带动区域的格 局。 (三)逐步凸显中国·凉都品牌效应。通过包装精品 旅游线路、瞄准客源市场开展旅游推介,打造中国—东盟 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世界雪日”国际儿童滑雪节、气候·养 生·旅游论坛、画廊国际、马拉松体育旅游论坛等对外开放 交流平台宣传推荐六盘水,拓展成都、重庆、广州、东盟 等国内和国际市场,康养胜地·中国凉都的品牌效应逐步突 显。 (四)逐步构建旅游服务体系。推进旅游综合管理体 制改革。按照“1+3+N”的思路,完成市级旅游部门“局改委 ”和县级部门单设工作,组建了六盘水旅游工商分局,梅花 山等6个景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了野玉海乌蒙大草原等4个 景区旅游警察中队,提升了旅游执法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 。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启动市、县旅游集散平台 建设。实施信息基础设施“131”工程,构建集旅游宣传咨询 、信息发布、产品预售、景区容量监控、旅游车辆调度、 旅游投拆为一体的智慧旅游平台,逐步实现旅游管理部门 、涉旅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等涉旅主体线上互联互通。以 “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凉都”主题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旅游 环境整治,景区景点周边环境明显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 升。 二、六盘水市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标 准化建设滞后。景区水、电、路、厕所、通讯等基础配套 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满足不了“吃、住、行、游、娱、购 ”旅游功能保障需要。旅游公路建设等级低,景区与景区的 通达率不高。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缓慢,旅游信息获知 、消费引导等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为滞后。 (二)抱团发展意识不强,建设各自为阵。旅游景区 建设以县区政府主导建设营运为主,各自为阵,急于求成 ,缺乏抱团发展理念,包装策划建设档次品味普遍不高 ,景区景点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各景区建设没有唯一性 ,没有独特的文化符号。 (三)挖掘和保护不够,文化支撑不足。大部分景区开 发多以自然景观为主,没有结合实际,挖掘出独具特色的 文化内涵,缺乏文化元素支撑。部分景区对名城名镇名村 和传统民族村寨的开发过度,原有的文化挖掘保护不够 ,建筑风格与当地民族民俗文化和山水田园不相协调。 (四)产品业态单一,缺乏全季拳头引爆产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