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相城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只争朝夕 久久为功 凝心聚力建设强富美高新相城 ——在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相城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曹 后 灵 2016年7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相城区第四次代表大会,是我区在 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要 任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回顾 总结我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 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选举产生中共苏州市相城区第四届 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和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 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只争朝夕,久久为功,凝 心聚力建设强富美高新相城! 现在,我代表中共苏州市相城区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 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五年工作的回顾与体会 过去的五年,在苏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第三 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我们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全区主要经济 指标持续稳步增长,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5亿元,年 均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亿元,年均增长 13.6%;工业总产值1450亿元,年均增长6.7%;累计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1951亿元,年均增长17.9%;累计到账内资 294亿元、利用外资15.1亿美元。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比重有新提升。年销售超 10亿元工业企业8家,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30家,新增纳税 超千万元企业161家,新增上市及挂牌企业16家,新落户世 界500强企业5家。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 级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省级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农村社区建 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 称号;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 这五年,是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五年。我们坚持实施 新兴产业跨越、现代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战略,产 业 结 构 逐 步 优 化 , 三 次 产 业 比 例 调 整 为 1.9∶49.2∶48.9,第三产业占比累计提高7.4个百分点。 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电网、新型 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快速增长,新兴产业产值 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例提高37.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 业占比提高8.2个百分点。苏相合作区累计引进工业项目 51个,亩均投资强度达700万元,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 250亿元;黄埭镇紧盯建设千亿级工业产业基地目标,工业 产值达470亿元。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影视制 作、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和电子商 务产值年均增长超20%。高铁新城积极推进产城融合,现代 服务业产值达340亿元。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增规 模基地面积4.1万亩,农业现代化综合测评连续三年居全国 前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成省级以上创新服务平台 34个;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超21%;新增高新 技术企业142家。健全党管人才体制机制,大力推进阳澄湖 人才计划,培育引进“千人计划”专家8名、培育省“双创 人才”6人、姑苏创新创业企业领军人才20人、区级科技领 军人才61人,三次荣获市人才科技工作创新进步奖。持续 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探索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推进政府 简政放权、经济开放创新、社会事业改革,成立漕湖街道 、北河泾街道和海关驻相城办事处,黄埭镇“强镇扩权 ”改革有序推进。 这五年,是城乡功能不断优化的五年。建成区面积拓 展到15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0%,提高8个百分点。全区 总规和控规、镇村布局规划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道路 240公里,轨交2号线、相城大道改建、中环快速路、新 312国道相城段等建成通车,新苏虞张快速路、轨交4号线 等顺利实施。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已成为众多国内知名地 产商竞相投资的热土。天虹百货、繁花中心、绿地国茂、 圆融广场、永金广场等一批综合体加快建设。建成商品住 宅小区826万平方米;完成拆迁709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 680万平方米。高铁新城建设初具形态,建成楼宇总面积 30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9万亩,林木覆盖率达 20.6%。虎丘湿地公园、徐图港改造提升和京沪高铁、 227省道、人民路、采莲路等景观提升工程高标准完成。新 辟和优化公交线路57条,公共自行车实现城区全覆盖。镇 村面貌不断改善,国家级卫生镇创建率达100%,创成美丽 村庄示范点和三星级康居乡村36个;创建省级生态村32个 ,灵峰村通过国家生态村验收,莲花岛获得中国最美绿色 生态旅游乡村称号。累计整治淘汰劣势企业超1000家,专 项整治关停黄桥电镀企业23家;全面完成阳澄湖生态优化 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治理项目71个,总投资达17.8亿元 ,阳澄湖东、西湖水质普遍提高一个类别;实施水环境综 合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三年工程,我区PM2.5平均浓度三年 下降27.3%。新建污水处理厂6座,新建改建污水管网374公 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 这五年,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五年。每年坚持实施 一批为民实事,累计实施实事工程123项。财政投入民生支 出139亿元,占比达60%,五年提升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6%、11.8%。村均年收入 达1072万元,保持全市先进水平。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1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面实现养 老和医疗保险城乡并轨,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 ,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9%以上。一批为民 服务设施建成投用,新建改建学校30所、医院9家、文体中 心4家、养老服务机构9个。充分挖掘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 ,御窑金砖博物馆、孙武纪念园、冯梦龙纪念馆等文化设 施相继建成,全区文化设施面积增长近300%。积极创新社 会治理,深化平安相城、法治相城建设,建立区社会管理 服务中心,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连续 12年获评省社会治安安全区。 这五年,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思想理论武装 工作更加深入。多层次广泛开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等学习教育活动,大规模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理 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持续加强区委常 委会自身建设,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不断规范干部选拔 任用和管理监督,建立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 判、提名备案、德的纪实考核、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 告核查等制度。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阳澄红”系 列党建品牌、“五项互联”活动、党群议事会“半月谈 ”制度等形成特色亮点。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获评第 四届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9人当选中国好人,获评 全国文明单位2个。作风建设持续深化,扎实开展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活动 、“两学一做”专 题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整改落实 中央和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有效整治“四风”突出问题 ,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反腐倡廉取得 实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党委主体 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扎实推进纪检体制改革,教育、制 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完善。人大、政 协和统战、人武、群团等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取得了新的成绩。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坚定“后发崛起”的总要求。五年前,我们提出 了相城要实现“后发崛起”。这是基于相城的基础,作为 苏州的后发区域,相对其他板块,发展的空间更大,选择 的路子更多,起点可以更高,低基数上的增速也可以更快 ,这符合相城实际,也符合市委要求。五年来,“后发崛 起”没有成为相城的一句空口号,已成为全区党员干部群 众的共同追求。正是在“后发崛起”的激情感召下,我们 每年确立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努力 积小胜赢大胜。五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 发展,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一直位居全市前列,2015年 与2010年相比,我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比重分别提高了0.3 、0.4和2个百 分点,这是在苏州经济总量基数不断做大基础上取得的 ,应该说来之不易。这些事实说明,相城后发崛起是完全 可能的,起步晚不可怕,只要起点高、方向准、跑得快、 步子稳,我们一定能迎头赶上,我们理应增强底气和信心 。当然,相城的后发崛起还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任重 而道远。我们必须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 展”的新理念,更高层次定位,不断丰富“苏州新门户、 城市新家园、产业新高地”内涵,全力促进相城转型提升 、后发崛起。 必须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把 握好机遇,找到发展的引擎。按照苏州“一核四城”布局 ,我们迎来了苏相合作区建设、高铁新城建设这“两大 ”载体发展契机,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很多的政策支持,我 们自己也从资源配置上进行了倾斜,这是相城历史性、战 略性的机遇。我们积极把握这“两大”发展机遇,快速推 进苏相合作区、高铁新城建设,苏相合作区落户了楼氏电 子、泰连连接器、天合汽车零部件等世界500强项目在内的 工业项目51个;高铁新城开工建设了圆融、紫光、高融、 万润、合景、文旅、国发等重大商务科创楼宇项目20多个 ,先后入驻现代服务业平台、项目200多个。在产业和项目 的带动下,两大区域引领作用不断凸显,苏相合作区作为 “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的引擎,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 外向型经济的主阵地;高铁新城作为“新门户”和产城融 合的引擎,已成为互联网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主阵地。 苏相合作区新引进项目投产后,新增产值和利税相当于开 发区2013年总量;高铁新城经过几年发展,税收总量相当 于达到了一个中等乡镇水平,今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已经实现3.9亿元,在全市排名第40位。同时,我们积极 抢抓改革创新机遇,持续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 创新,落地了许多改革政策,出台了许多创新举措,精心 打造了一批特色成效明显的平台,发展了一批创新驱动的 企业,集聚了一批心怀梦想的创客,增强了相城发展的活 力动力。机遇总是稍纵即逝。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已获批国家级开发区和省 级高新区,这又是我们的发展新机遇。我们一定要进一步 增强机遇意识,坚持抢抓新机遇与发挥固有优势并举,使 相城迈开又好又快发展步伐。 必须不断提升统筹城市发展的水平。建区初,我们在 两个乡镇基础上,规划出了中心城区。这样的规划定位 ,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十五年来,从最初的“想”城 、到慢慢的“像”城,倾注了广大干部群众巨大的心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历届区委积极探索,十分重视城市 规划,邀请了中规院、省规院、中央美院、泛华集团、华 高莱斯等进行城市规划和策划,走上了重建设更重规划、 重开发更重配套的城市发展之路,真正把城市建设作为一 项系统工程加以推进。五年来,我们按照“五位一体”的 统筹理念,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统筹全区空间布局,统筹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加注重多规融合,强化规划对城乡 建设的引导和约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谋划发展 ,握好接力棒,一张蓝图绘到底,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 远的工作,保持了全区发展的连续性、延续性和可持续性 。五年来,我们十分注重配套功能的完善,随着天虹百货 、繁花中心、绿地国茂、永金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以 及在谈中粮大悦城、日本永旺、沃尔玛山姆店等高端商业 项目的引入,相城的商业配套将显著提升;随着南师大、 华师大、苏大等合作办学的进一步深入,相城的教育水平 将有质的提高;随着御窑金砖博物馆、孙武纪念园的建成 以及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市第二图书馆的引入,相城的文 化软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彰显。当然,我们南有历史悠久的 苏州老城区,东、西有代表先进产业和现代城市形象的工 业园区和高新区,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城市发展还有不小 的差距。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衣 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全方位满足百姓需求 ,只争朝夕,久久为功,把相城建设成一座人们向往的幸 福之城。 必须弘扬“上下同求、勇于担当”的相城风气。为凝 聚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我们提出了要建树“上下 同求、勇于担当”的相城风气,这源于建区初相城人吃苦 肯干的创业精神,是相城自加压力、确立标竿,为苏州多 作贡献积极作为的具体表现,也是顺应相城后发崛起的现 实追求。相城的发展离不开相城的领导、离不开相城的干 部、离不开相城的百姓,只有领导身先士卒、干部实干担 当、百姓真心参与,全区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相城的事业才能一帆风顺。五年来,相城风气逐渐蔚然 成风,正是由于这种风气的形成,营造了以优良的党风政 风和干部风气引领社会风尚的发展环境。五年来,我们的 许多党员干部,顾大家舍小家,在重要板块、重点载体建 设中,在“天下第一难”的拆迁工作中,在防洪、防台等 抗灾抢险中,在阻力大的生态优化治理行动中,在社会治 理和偶发的群体性矛盾问题处置中,在招商引资和资金政 策的对上争取中,在深化推进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中,主 动担责,起早贪黑,忍辱负重,无怨无悔,书写了许多可 歌可泣的故事。五年来,各类道德模范、先进工作者、 “最美”人物、“好人”在身边不断涌现,有些人甚至进 入了“中国好人榜”、全国“劳模”行列,许许多多平凡 的人成就了不平凡的事迹。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相城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更是我们今 后岁月里必须高举和弘扬的旗帜。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正逢相城建区十五周年。十 五年来,我们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相城的面貌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三届区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面对社会发展的种种挑战,更是全区上下积极应对,负 重奋进,各项工作跃上新台阶的五年。发展经验弥足珍贵 ,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 ,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干群努力奋斗的结果 ,是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区委打下扎实 基础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相城区委,向所有为相城 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 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 体现在: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集聚度还不高,创新 发展能力还不足,产业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转型升级还任 重道远;二是中心城区形象还没有得到完全彰显,城市配 套功能还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三 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压力还很大,阳澄湖生态治理还需持续 用力;四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社会服务管理水 平有待提高,基层治理面临较大压力;五是从严治党、党 要管党的主业意识还要增强,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还要进 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和执行能力有待强化。以 上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并要进一步增强忧 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在新起点上寻求 新突破。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 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可以大有作 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 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经济基本面和社会 大局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取得新的进展,但经济走势仍然分化,新旧发展动力的 转换需要一个过程,新动力的成长势头正在加快。从趋势 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 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 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 没有变。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 明显,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 从区域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长江经济带建设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升级、上海自贸区建设、苏南国家自 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等 ,都为相城区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注入了新的 发展动力。今后五年,随着城市交通的进一步完善、城市 品质及功能的进一步提升,相城将更全面、更有机地融入 苏州中心城区,多年前提出的“规划相城,就是规划苏州 的未来”将成为一种现实可能。作为苏州的相对后发区域 ,区位交通优势、发展空间相对大等比较优势,将为相城 今后五年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我们要始终把握改革发展 的时代潮流,努力增创改革、创新、法治、人文、生态、 服务等新优势,始终坚定“后发崛起”的共同追求,既需 要有立说立行、只争朝夕的狠劲,又要拿出绵绵用力、久 久为功的韧劲,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再造一个黄金发展 期,不断攀登相城建设发展的新高度。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 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理念,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积极实施创新引领、产业强 区、城市提升、生态优先、民生为本五大发展战略,以苏 相合作区和高铁新城“两大”机遇为引领,努力推进相城 经济社会后发崛起,加快打造“苏州新门户、城市新家园 、产业新高地”,全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 会文明程度高的新相城。 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1)经济发展得更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 ,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分别增长8%以上 ,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达 54%和50%,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3%,服务业增 加值占GDP比重达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7.5%,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群众生活得 更富。完成经济薄弱村脱困转化,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8万元和4.2万 元,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 步提高,社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3)环境建设得 更美。城市形象、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率达 72%以上。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 ,空气质量、地表水质和人居环境面貌持续改善。(4)社 会文明程度培育得更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 入人心,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素质显著提 高,“上下同求、勇于担当”的相城风气进一步弘扬。文 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 ,愿景催人奋进,前程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明责于心、取 信于民,以主动的担当、切实的作为,奋力开启相城后发 崛起新征程。 (一)后发崛起,需要我们只争朝夕、久久为功,在 创新引领上迈出新步伐。要成为产业新高地,首先要成为 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我们一定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融入苏 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充分激活各种创新要素,广泛集 聚各种创新资源,优化创新激励导向,在科技创新、制度 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各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使相城成为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 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的地区。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力度。强化 企业主体地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潜力,推动 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鼓励企业设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创新成果与产 业对接。提升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服务能力,重点推进阳澄 湖国际科创园、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中科院生化工程技 术研究相城分中心、苏州大学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 院等平台建设,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健全创新创业 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结合,鼓励发展创业投 资、风险投资,构建政府引导性投入、企业主体性投入、 社会多渠道投入的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更大力度推进企 业创新、大众创业。加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深入实 施阳澄湖人才计划,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统筹抓好 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引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