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李刚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李刚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2018-01-10 10:53 来源:市政府办 字号: [小中大] 视力保护色: (2017年12月29日) 刚才,王忠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中央、 省对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对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做好明年全市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具 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扎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 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再讲三点。 一、关于今年经济工作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面落 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全力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 平稳增长、转型逐步加快、质量不断提升、活力明显增强、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一些重点领域 、重要环节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稳增长来之不易。今年以来,全市经济总体回暖。去年1—11月,支撑我市工业经济的煤 、电、钢、材产品产量全线负增长,但今年同期止跌回升,分别同比增长7.3%、20.9%、4.8%、 2.1%。然而,因多方面原因,煤炭产业增加值到三季度才实现正增长,1—11月仅增长0.2%,而去 年同期增速为3.9%。煤炭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0%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以上,煤 炭工业的缓慢增长严重影响了全市经济增速。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预计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仍 能达到11%左右,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左右,总量可达到146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电力、热力生产和 供应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增 加。 二是调结构全面推进。预计三次产业结构从去年的9.6:50.2:40.2,调整到今年的 9.2:50:40.8,三产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从一产看,粮经比由去年的32:68调整为31:69;畜 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增加值比重预计达到28%,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 业17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4.1%。从二产看,采煤机械化程度78.3%,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 80.8%,煤层气利用率45%,煤矸石综合利用率56%,均较去年有所提高,其中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 9.3个百分点。1—11月,电子信息、智能终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的贡献率达到18.6%。从三产看,成功创建2个国家4A级景区,获批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年接待 游客有望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过200亿元,分别增长57%和60%以上,持续保持“井 喷”。贵州首座万达广场在我市建成营业。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3%左右。 三是增效益成效明显。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98亿元,同比增长 301.7%。税收收入完成97.12亿元,同比增长15.2%,非税收入占比24.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 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同时,生态效益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预计达到56.9%以上,高于全省平均 水平。“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考核排名全省第一。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达 标率保持100%;水城河综合治理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四个监测断面全部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 城镇污水处理率、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7%和91%,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和9.94个百分点 。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 四是惠民生力度加大。脱贫攻坚再战告捷,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去 年的11.91%下降至7.3%。“十件民生实事”涉及的79个项目全部完成,完成投资116亿元,为年投 资计划的182%,是2014年实施“十件民生实事”以来,投资完成情况最好的一年。大力推进农村 “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建成“组组通”公路2793公里。高中教育城建成招生;对全市2.9万余 名教师实行目标考核,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今年高考全市一本、本科和专科上线率在全省排名均比去年上升1位,摆脱了挂末的被动局面。成 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基本建成凉都医院,全市26家公 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现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实施棚户区改造33540户,住房保障工作全 省考核排名第一。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1%和15.3%。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1.45万人,城 镇新增就业9.46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8.8%和9.7%。 五是促改革多点突破。启动132项改革任务、制定90项改革方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纵 深推进。“三变”改革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荣登“2016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我市被确定为全 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央、省属驻市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进展顺利。企业“多证合一、一 照一码”登记改革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取消 行政许可事项16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8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项。再次对行政许可事项审查与决 定环节的法定期限进行压缩,压缩率达66%。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产业 “10个10工程”,大型史诗舞剧《支格阿鲁》获省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金奖、最佳导演奖 、最佳音乐创作奖,实现24年来零的突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引进500强企业4家,一批全 国行业龙头优强企业落户我市,全球市场销售额第一的专业索道公司奥地利多贝玛亚进驻六盘水。 六是防风险有力有效。全市政府综合债务率控制在100%警戒线以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大力 实施安全生产强基固本两年攻坚,率先在全省构建“1+N”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成为全国遏制重特大 事故试点城市之一,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连续3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 全事故。成功预报10起地质灾害,紧急转移受胁群众7000多人,全年未发生地质灾害人员伤亡。围 绕“迎接十九大·合力保稳定”,建立“3+X”专班机制,安保信访维稳工作系统对接、高效运行、整 体推进,实现了“七个坚决防止”目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一 是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贫困人口依然较多,今年国家脱贫成效评估后预计还有18.6万贫困人口,深度 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产业扶贫还需加强,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二是项目投资质 量不优。大项目好项目谋划不足,项目存量持续紧张,产业投资占比持续下降,支撑投资持续较快增 长的压力加大。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二元结构、农村二元结构矛盾依然 突出,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四是防 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力仍然较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融资渠道收紧,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这些问题,是发展质量不够高的具体体现,也是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的短板所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关于明年经济工作主要预期目标和基本考虑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 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六盘水建市40周年。我们要拥抱新时代、聚焦新目 标、落实新部署、实现新作为,为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 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 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 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 贵州精神,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 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 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加强和改善民生,守好发展、生态、安全“三条 底线”,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决战 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开启新时代六盘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 先行市,奋力续写新时代六盘水改革发展新篇章。 市委综合考虑,明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为1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18%和2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任务。 明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定为12%左右,充分考虑了需要和可能。在需要方面。省委确 定明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定为12%左右,是贯彻落实省委决策 部署、为省既定目标完成提供支撑的需要,也是完成我市“十三五”规划目标的需要。在可能方面。 从产业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农业、规上工业、服务业需分别增长6.8%、10.6%和 13.5%。经分析,2018年“3155工程”逐步进入盛产期,预计新增投产面积45万亩左右;茶叶、蔬 菜、食用菌、生态家禽和林下经济等产业效益将进一步显现。煤炭、电力、钢材等7个主要工业产品 产量稳定,新兴产业增量释放,5个省级经开区将建成投产项目32个。旅游业将继续保持“井喷”态 势,拉动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快速增长。从投资看,一大批招商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将 陆续开工建设。以交通“383”、水利“181”和信息“131”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预 计投资比今年增长30%左右。这些都为明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提供了条件。当然,这个预期 目标是指导性的,实际执行时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速适当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三、关于明年工作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 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下更大力气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全市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一要促进人的高质量发展 。从我市当前实际来看,重中之重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同时要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尤其要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要促进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企业要按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提供 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必须是有效益的,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 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发展。三要促进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 整经济结构,提升区域发展的经济效益;通过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区域发展的生态效 益;通过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提升区域发展的社会效益。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克服一蹴而就的思想,切实做到远谋近施、坚持不 懈、久久为功,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围绕王忠书记提出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全力开启新时代六 盘水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要求,实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 第一,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关系 到我们能不能成功跨越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 段。我们必须坚定跨越关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打赢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一要强 化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进一步加大存量政府性债务的置换力度,明年6月底前完成存量政府性债务 债券置换,有序推进展期降息和债务剥离,多渠道筹集资金偿还到期债务。坚决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 “七严禁”,坚决查处违法违规举债,防止形成新的隐形债务。稳步推进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 化转型,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要学会在国家加强监管的情况下 合纪合规拓宽融资渠道,用好国家允许发行收费公路专项债券、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允许垃圾污水处 理项目采取PPP模式建设等方面的政策,积极争取省脱贫攻坚投资基金、交通产业发展基金、新型城 镇化发展基金、文化旅游产业基金等支持,发挥凉都“三变”产业基金作用,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资 金保障。二要强化金融领域的风险管控。加强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监管,持续做好防范 、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加快推进六枝联社、盘县联社、水 城联社改制农商行,强化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业务监管,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 险的底线。三要强化安全生产和社会矛盾风险管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 ,推进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完成安全生产强基固本两年攻坚任务,全力抓好煤矿、交通运输、 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面深化“平 安凉都”建设,着力创新完善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统筹推进“雪亮工程 ”“凉都警务云”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四要强化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管控。审计指出 ,近年来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总体是有效的,但也存在基本建设程序不完善、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 、结算初审不认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从严控制工程 造价,加强过程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明年要按照“两翼先行、中路突破 ,全面决胜,确保如期全面小康”的总体思路,打好打赢“四场硬仗”,巩固盘州、决战六枝、攻坚 水城,实现六枝特区按国家标准“减贫摘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万人,213个贫困村出列。一要 继续打好基础设施硬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深度 贫困地区全面实现组组通硬化路,建成“组组通”公路3868公里。二要继续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 ,加快安置点项目建设,确保2017年项目在2018年6月底全部搬迁入住,2018年项目按时完成房屋 主体工程。要提前谋划和启动搬迁动员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按时搬迁入住。要超前谋划群众入住后的 社区管理和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全面落实“五个三”配套措施,确保移民社区能够成为和谐社 区、活力社区。建设活力社区,一是要有人,有一定的人口密度,这样社区才有活力。二是要有经济 活动,让搬迁群众有就业、有收入,这样群众的生活才能欣欣向荣。三是要形成内部循环、打通外部 循环,在社区内部要配套完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理发、餐饮等配套商业设施,满足群众日 常生产生活需要;在社区外部要与城市或城镇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各类信息 资源的共建共享。对刚搬迁入住的社区,要实时关注入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尤其在 入住的第一年,对供电、给排水、社会治安以及买菜、购物等具体而微的事情都要高度关注,确保群 众住得安心、住得踏实、稳得下来。三要继续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把贫困群众眼前的脱贫需要与长远 的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对今年要达到脱贫目标的贫困群众,如果已谋划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眼前还不 能见到效益,要抓紧实施一批蔬菜和食用菌种植、家禽养殖等短平快项目,为收入达标提供实实在在 的有力支撑。对已脱贫的群众,要逐一梳理,每家每户都要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切实防止脱完贫 就返贫。对明年以后才脱贫的群众,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长短结合,既满足眼前脱贫的需要,又满足 长远发展的需要。四要继续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继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 准扶贫,全面落实教育扶贫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确保每户贫困家庭至少 1人熟练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兜底性保障,扩大大病救治病种范围,医 疗救助应助尽助。全面建成五级远程医疗体系,使群众就近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全面推进 “六个攻坚”工作,严格落实“危改”工程“五主体,四到场”制度,完成农村“危改”“三改 ”9005户,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和深度贫困地区危房改造全覆盖。五要坚持精准扶贫、精 准脱贫。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不论是对贫困户的纳入、退出,还是对 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脱贫措施等,都要逐户核实,并进行动态管理,确保经得起看、经得起查。 要心里装着“脱贫账”,帮助群众算清收支账和大小账,算清总账和细账,一次算不清算两次、两次 算不清算三次,直到群众真正认可。特别是对农村的贫困老年人,要耐心细致做工作,帮助他们把每 一笔账都算明白、记清楚。要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行动,用心用情用力扶真贫、真扶贫 。要强化考核监督,对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的坚决严肃处理。 污染防治,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之举。要以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的整 改为牵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坚决打赢蓝 天保卫战,督促落实“以气代煤压减燃煤污染三年行动”,尽快实现城区“无煤化”,中心城区环境 空气质量优良率94%以上,主要污染物PM10、PM2.5浓度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内。加强水环境 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启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划定双桥水库水源保护区,推进北 盘江、三岔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省控 以上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94.1%以上。加强土环境治理,开展废渣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攻 坚,危险废物依法得到安全处置。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二要着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深入实施新 一轮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9%以上。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大力发展 绿色经济“四型十五种”产业,扎实开展绿色制造三年专项行动,力争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 重达到40%。三要着力推动环保体制创新。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 考核。完成重点管理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开展水权、排污权交易及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等试点。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建立“查、处、移”一条线和快查快办快移的行政处罚模式。探索建立 “1+N”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孙志刚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净化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增强治理能力。”我们要按照孙志刚书记的要求,把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更加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 政府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切实增强实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一)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要按照“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发展思路,深化工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实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一要大力实施“双百工程”,通过改造盘 活提升存量,通过引进形成优质增量。积极引入国内外顶级解决方案提供商参与我市“百企改造 ”,督促指导企业制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方案,确保明年改造企业100家以上。以产业大招商突破年 为统揽,围绕关键领域、重点产业、薄弱环节,建链补链强链,拓展现有产业上下游,引进500强企 业4家以上,落地省外投资项目500个以上。二要推动传统产业稳定发展。坚持把煤炭产业作为战略 性支柱产业,加快提升煤炭工业发展质量,启动20处煤矿智能机械化改造,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淘汰落后产能93万吨/年以上。加大煤层气抽采使用力度,抽采量达到15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 46%。深入实施能源工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