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工作总结2020年工作计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工作总结2020年工作计划 2019年以来,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机构改革为契机 ,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 ,紧紧围绕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乡村文 化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从职能、产业、市 场、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力争找准文 旅融合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不断提升全市文化旅游 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9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加强队伍建设 1.加快推进机构融合。贯彻各级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 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按照《邹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要求,全面推进办公场所、机 构、人员、职能快速融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树立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筑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 基础,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持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党 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和周一例会集中学习等制度,采取集中学 习、个人自学、专题辅导、观影党课等形式,重点学习习近 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系列全会精神以及 《中国共产党章程》《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文件,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用习 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严格抓 好党建工作。持续在文旅系统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片、参观廉政展馆,引导党员干 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3.全面抓好巡视整改。根据《<省委第八巡视组关于巡视 邹城市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方案》《邹城市提升干部执行力 狠抓工作落实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 印发《市文化和旅游局“六大问题”自查整改方案》《市文 化和旅游局关于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等,累 计梳理查摆问题16条,立行立改16条,切实解决了干部职工 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行为,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保证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二)坚持文化惠民,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提升服务效能。印发《关于提升全市公共文化机构服 务效能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 提升暨市场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推动公共文化机构由设 施建设向效能建设为主的转变。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基本覆盖。启用文 化馆新馆,做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积极推 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图书馆全年总流通人次 50万人次,年文献外借量13.2万册;文化馆常态化开展“幸 福文化快线”公益培训,先后举办7项暑期公益培训班、28项 秋季公益培训班。开展镇(街)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 合文化服务中心、孟子学堂达标提升工程。全市达到国家二 级以上标准的文化站有13个,看庄镇、香城镇、郭里镇文化 站启动改建工程。全市村(社区)全部建有集宣传文化、党 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和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 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文体广场。全市达标村(社区 )孟子学堂501个,达标率61%。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 化惠民演出试点工作,制定印发《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 惠民演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 化惠民演出工作专班,争取省市财政资金120万元,与山东演 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定《山东剧场院线合作协议》 ,是我省第一批正式加入山东剧场院线的省市县三级联合购 买文化惠民演出试点县(市、区)。 2.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实施“孟子乡音”文化惠民工程 ,公开招标11支演出团队、37支放映队伍,开展百场戏曲进 校园演出、千场大戏进农村演出、万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 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年共开展戏曲进校园 100场,文化惠民演出10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3192场。 “孟子乡音”文化惠民项目入选2018—2019年度山东省冬春 文化惠民活动品牌项目。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系列文化活动,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 年文艺演出、“心系祖国·笔绘邹鲁”“丹青歌盛世 翰墨颂 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摄影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 品近500余幅。举办“舞动邹城”2019年邹城市全民广场舞大 赛,承办济宁市第七届全民广场舞大赛决赛,选送的两支队 伍均荣获一等奖。组织参加济宁市“歌唱祖国”庆祝新中国 成立70周年合唱比赛,凫峄之声音乐教师合唱团斩获第一名 。 3.加大文艺创作力度。推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新 编排《清莲》《江山如画》《伶歌》《绣红旗》等舞蹈作品 ,新创排《家的味道》《官箴碑》《一笔都不能少》等曲艺 作品,新录制《听党的话做党的人》《靠山》等声乐作品。 艺术创作多点开花,纪录片《邹鲁礼乐》入选第十三届山东 省“文艺精品工程”,山东快书小品《再唱柿子筐》荣获全 省乡村题材小型文艺作品展演一等奖。4个作品入围济宁市第 三届新创作优秀小型剧目汇演决赛,入选决赛数量居济宁市 各县市区第一位,《走四方》《创城夜话》《再唱柿子筐》 荣获一等奖,《咱们结婚吧》荣获二等奖。《礼乐复兴·邹 鲁先行》荣获济宁市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 ”优秀作品奖,《乡音回旋》荣获济宁市优秀群众文艺作品 大汇演一等奖,《摔大缸》和《百年朝凤》分获第四届“儒 乡鼓韵金唢呐”济宁市民间吹打乐汇演二等奖、三等奖,市 文化和旅游局获优秀组织奖。 (三)坚持文旅融合,全面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1.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申请财政资金100万元,推进 文化消费示范县创建工作,成功组织20余家文化消费企业签 约省文惠购平台,积极培育文化消费集聚区和文化消费经营 展示店。借助文化消费示范县创建启动仪式、广场舞、特色 旅游节庆等活动,持续投放文化惠民电子消费卷。市场化运 营的保利孟子大剧院每年可提供100场国内外高雅艺术剧目、 音乐会和大师课,既有高品质剧目服务于民,又拉动了文化 消费,实现了“高贵不贵,文化亲民”。协助孟子湖新区两 创园区申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引导文化创意、影 视制作、动漫设计等新兴业态入驻。以孟子形象、儒家思想 、景区独特风景等元素为灵感来源,研发文具用品类、生活 用品类、工艺礼品类、书籍类、食品类等产品60余种。 2.挖掘文旅项目发展潜力。推荐上九山景区、邹鲁礼乐 团等5个项目负责人参加全省重点文化项目融资策划专题培训 班。组织狼舞山景区等11个文化产业项目积极申报全省重点 文化产业项目库、全省精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和邹城市级服 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推荐孟子湖商业水街项目申报“一 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推荐蓝城 ·云梦桃源项目、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邹城 核心区)PPP项目申报全国优秀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先后 组织10余家文旅企业、150余种文创产品参加第十五届中国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八届山东国际文化产 业博览交易会。组织圣城公司、上九山等企业参加国家、省 、济宁市级旅游商品博览会。 3.形成全域旅游发展合力。围绕A级景区提质升级,推动 三孟·邹鲁古城创建5A级景区、上九山景区创建4A级景区 ,指导后八里沟村、机器人产业园、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 纪念馆申创国家3A级景区。完成100余座旅游厕所定位及电子 地图上线工作,新建改建旅游厕所30余座。围绕“孟子修学 游”品牌,召开“邹鲁研学旅行联盟”年会,累计创建各类 研学基地14处,推出研学游路线10条,授权临沂、徐州等地 “孟子修学游”代理商26家,重新推出“孟府嘉研懿行之旅 ”“邹鲁圣城研学体验营”“峄山游学夏令营”等20余项研 学产品,邀请省内外50余家旅行社来我市召开“邹城研学旅 游推介会”,进一步搭建研学旅游资源共享平台。围绕提升 “邹东深呼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加快发展特色 旅游商品。石墙镇创建成为省级乡村旅游集群片区,上九山 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四)坚持活态传承,全面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1.拓展文物利用有效途径。先后完成孟庙、孟府和孟林 修缮三期、葛山摩崖石刻保护、凰翥文昌阁修缮和大园戏楼 修缮等工程的预算编制,夯实保护利用基础。持续推进开展 孟子研学游。依托三孟景区,制定《孟子研学游手册》,推 出《重走孟母三迁路·回报父母养育恩》《“生生之学”孟 府国医文化研学之旅》《三孟古建之美》三条全新研学路线 。进一步优化两孟景区干部政德教育基地软硬件环境,加快 推进孟子馆、明鲁王陵、子思书院教学点建设。孟母祠、子 思书院、子思祠实行预约开放,多次配合市委市政府举办重 要活动。各文物收费景区执行旅游惠民卡正常使用政策,对 山东省内60周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开放。自今年12月1日起 ,孟府孟庙、孟林景区门票价格调整为35元/人次,其中孟府 孟庙35元/人次,孟林免费开放;荒王陵景区免费开放。积极 开展文物资源整理研究,完成《孟庙孟府孟林碑刻集》《孟 府记忆》等书籍编辑出版。凫山羲皇庙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文化产业园即将完成内装设计。 2.加大非遗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