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01-红船精神的由来和表现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红船精神的由来和表现 1921年夏,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 到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 行,在这里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条小船 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而中国共产 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因此被称之为红船精神。 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概括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 地位,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 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 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一、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是党和人 民事业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建党实践和革命活动中 ,从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到奠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组织 ;从制定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 面,无不彰显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近代中国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的时代课题。为了救亡图存,早期的先进 分子想了各种办法,但无论是君主立宪所主导的社会变革,还是民 主革命所主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事实上都没能成功。俄国的十月革 命,让处在彷徨中的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给我们提 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以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怀着 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奋力播撒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成为中国革 命发展的思想先锋。他们创办进步刊物,宣传新思想和十月革命 ;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立学术团体 ,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一年后,更名为《新青 年》。以《新青年》的出版为标志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使20世纪初 的中国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 运动逐步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然而,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北洋军阀仇视新 生的苏俄工农政权,把科学社会主义诬蔑为“过激主义”,把布尔 什维克攻击为“过激党”。因此,面对北洋军阀的封锁,《新青年 》《湘江评论》《少年中国》《每周评论》等报纸杂志纷纷发表宣 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热情地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 观,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敏锐独到的眼光发表了《法 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新 纪元》4篇光辉的文献,揭开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第一页。他在 文中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俄国布尔什维 克党的主义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对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他指 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显兆,实二十世纪全 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这一胜利“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 ,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是二十世纪革命的先声。”他满怀信心 地说:“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战胜的旗 ,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凯歌声”“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期“马克思主义专 号”上发表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 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 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 络起来。”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这期间,李大钊还在《新潮》《少年中国》《国民月刊》《新生活 》《晨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产 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 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五四运动前后 ,虽然在中国有不少人介绍过《共产党宣言》,但一直没有完整的 中文译本。1920年春,陈望道接受了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一重任,陈望道回到了家乡,夜以继日地开展艰苦的翻 译工作,他时时刻刻聚精会神斟词酌句,一丝不苟,这期间就留下 了“吃墨汁”的感人佳话:一天,陈望道的母亲送来粽子给儿子当 点心充饥,外加一碟红糖。过了一阵,母亲来取碗筷,惊奇地发现 儿子满嘴乌黑,红糖却原封未动。老人家爱怜又带几分生气,问道 :“吃完啦,这糖甜不甜呀?”陈望道仍浑然不觉,头也不抬说 :“甜,真甜。”经过艰苦的努力,陈望道翻译完成了《共产党宣 言》。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以“上海 社会主义研究社”的名义出版。 中国革命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而为使马克思主 义真正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更需要大力开展学习、研究和宣 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 发起了中国最早的一个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 说研究会,把经过五四运动锻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进一步学习 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年接受了马 克思主义,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 范围的传播。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不仅表现在中国先进分子播 散中国革命的思想火种上,更体现在他们积极创建党团组织,开创 中国工人阶级先锋组织的实践中。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 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等人 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还起草了党的纲领。党纲草案共有十 条,其中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关于党的名称问题,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 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 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 了《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 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为此,要通过革命的阶级斗争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成立共产党 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同年年底决定成立共产党北京 支部,李大钊为书记。它曾帮助天津、唐山、太原、济南等地的共 产主义者开展工作,对北方党团组织地建立起过促进作用。在上海 及北京党组织的联络和推动下,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 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王尽美、邓恩 铭等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也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方,多是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 影响较深,产业工人较为集中,已经出现了一批相信马克思主义的 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在日本、法国也有由留学生和华侨中先进分 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和 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在工人中进行宣 传和组织工作、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马 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进一步结合,一批工 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过程中,中国先进分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 逐步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在自己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又通 过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组织,深入工农民众中宣传马克思主 义,进而把坚定的信仰传递到社会基层,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中 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了浓厚的理论氛围,培育了一 大批革命人才;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因遭到租界巡捕 袭扰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