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8年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 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 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 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 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二〇一四年五月 四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 、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 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 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 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马克思 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 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 十八大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来源:历史反思和时代变动的深刻总结 毛泽东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 的?”他是这样回答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 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 中来。”同样,我们也可以问一下:“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字价值观是从哪里来的?它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不是我们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 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 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 动的深刻总结。 国家层面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8个字的价 值目标是怎么形成的?回想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 放的历史就明白了。 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就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中提出要“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 强而奋斗”。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根据党的八大提出的 “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尽 可能迅速地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 家”这一任务和目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 。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很朴素 ,甚至认为共产主义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后 来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终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当代中 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历史起点。 在全面改革开始后,党的十三大把“富强”和“民主 ”“文明”一起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当时的提法是:“为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奋斗。” 在这样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势如破竹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越走越宽广。与此 同时,新的问题也发生了。随着政策的放开、改革的深化、 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分层加剧,社会成员之间、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了,社 会矛盾增多了,群体性事件也接连不断地发生。针对这种情 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并 且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提了出来。 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 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布局,拓展到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布局。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后,十七大把“和谐”这 两个字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这样,我们的奋斗目标就由 “富强、民主、文明”三个元素构成的现代化,拓展为“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元素构成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实践,是当代中国历史性大反思和时代性大变动的深刻总结 。只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路,不需要死记硬背 ,就可以记住什么是我们要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 我们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 目标”,不能仅仅理解为这只是国家追求的目标,与我无关 。事实上,国家的追求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在中国人 的观念中,“国”离不开“家”、“家”离不开“国”,国 家好了,我们大家都会好。 2.理解:新变化和新走向的深刻反映 前面讲到“历史性大反思”,又讲到“时代性大变动 ”,“反思”是对历史的总结,“变动”是现实的变化。这 种变动、变化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而且主流是积极的而不是 消极的,是给中国带来新变化和新走向的大变动。24字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就新在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这样 的时代性大变动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走向。 在社会层面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8个字的 价值取向,就是反映中国社会新变化、新走向的新观念。 在中国,夏商周是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春秋战国时 期诸子百家提出“敬鬼神而远之”,于是“仁者爱人”“有 教无类”“民为邦本”“和为贵”的思想出现了。这意味 着中国人开始从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走了出来,“随心 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观念也伴之而生。但是,那时思想最解 放的人还没有从“君子”与“小人”的等级观念中解放出 来,“自由”还不是被贬为“小人”的人民群众的权利。到 后来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从宗教占统治地位中 走出来的中国人又被一整套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的“三纲五 常”套住了。随着这个体系日臻完备,出现了“存天理、灭 人欲”的局面,这就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 家店”的吼声。 这场浩浩荡荡的思想解放运动,尽管出现了对中国传统 文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但让中国人接受了“人权”“民主 ”“自由”“科学”等新观念,进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应时代进步潮流而生,并站在这个时代进 步潮流的前锋,为中国的文明与前途奋斗着。我们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高高地举起了“民主”“自由”的大旗。 当1949年毛泽东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 起来”的时候,中国人民不仅从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三纲五 常”的纲常体系中解放出来,而且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统治中解放出来,开始享受到 “民主”“自由”的喜悦。 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发端于被称为“真理标准问题大 讨论”的思想大解放。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春 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 新文化运动”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那么“真理标准问题 大讨论”启动的就是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 运动还在深入,它带给中国的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进步大发 展。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 ,“自由”“平等”等人类文明中的进步观念才在中国确立 起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确立了自 由观念,而且对平等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来,马克思主 义就认为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是在平等的商品交 换中实现的,没有平等就没有市场经济。但是在中国,有的 人把不是商品的权力同金钱的交换也混同于平等的商品交 换。假市场经济之名大行腐败之道是市场经济不允许的,是 不平等的特权的产物。所以,平等和自由一样,也是我们倡 导的社会价值取向。 当然,把平等看作是平均主义也不是马克思主义。按劳 分配不是平均主义的分配。马克思说,如果在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阶段就想做到分配结果是平等的,那么权利就是不平等 的。党中央明确指出,在今天的中国,追求的公平是权利、 机会和规则公平,而不是平均主义的公平、结果公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倡导的价值观中,除了“自由 ”“平等”,还有“公正”“法治”。如果说前者是社会给 每个人提供的发展条件,那么后者就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要 信守的原则和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公正 ”“法治”是“自由”“平等”的保障。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问题呢?首先,这是完善和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我们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政 府一点一点放权让利的过程中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但政府手中还有许多应该放掉而没有放掉的权利,经常强 势干预市场,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和产能过剩。因此,我们的 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寻租”、腐败难以完全避免,不仅影 响自由、平等,而且使政府缺乏公正和公信力,使法制成为 一纸空文。这就需要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一门专门的 课题来研究,让政府、市场以及社会能够各就各位。为此 ,在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仅要在全社会 倡导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还要倡导能够维护自由、平等 的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 同时,这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 求。前面我们说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集中 体现在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我们平时 常说的“搞活了”。有活力总比死气沉沉要好,但在搞活的 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乱象,比如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卖淫 嫖娼、吸毒贩毒、邪教作乱等等社会现象屡禁不止,党内也 出现了贪图享受、求神拜佛、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等腐败 现象。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治乱”的重任。我们要治 乱,但又不能把社会治死,而要形成一个活而有序的社会。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完善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中 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走向的深刻反映。只要联系国家的历史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需 要死记硬背。 3.要求:在当代继承和弘扬优良文化传统 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传统 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8个字,这是公民个人 层面的价值准则。古人常讲“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民无信不立”“善人者,人亦善之”等,讲的都是 怎么做人待人的问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 这些好的思想文化传统在当代的表述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分“国家层面”“社会 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首先,这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 总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 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就需要有先进的价值观 念支撑。而要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只有从国家、 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都形成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才能 获得成功。其次,这是现代化进程面临问题的要求。我们现 在面临的是多层次多层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说 过,这三个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实际上回答 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 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再次,这是由国家、社会、公民 个人三者的关系决定的。恩格斯说过,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 、自居于社会之上并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特殊力量,讲的就 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国家的起源上讲,在社会中各种利 益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下,社会中占优势的 阶级就建立起国家这样的上层建筑;从国家的存在状态看 ,它居于社会之上统治和管理着社会;从国家面临的风险看 ,它极有可能被权力所异化,走向反面。至于在社会中,又有 一个社会与公民个人的关系。社会是由公民个人组成的,可 以说是公民个人的总和;但公民个人又有不同的利益要求 ,社会只能尊重公民个人而不能包办公民个人的利益。这就 发生了社会与公民个人的复杂关系。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要考虑这三个层面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在一个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目标的国家 里,在一个以自由、平等、正义、法治为价值取向的社会里 ,公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公民呢?从公民自身来讲,要爱国 、敬业;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这 就需要倡导诚信、友善。简单地说,“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这8个字,讲的就是对自己要好,对别人也要好。这是 每一个公民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奉行和坚守的最基本 价值准则。 4.行动:培育要和践行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 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 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怎么说都不过 分,十分重大。 需要强调的是,要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不仅要了解这24字是怎么形 成的,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而且还要下大力气培育和弘扬 。古人历来重视道德教化,而这种教化不是单纯地“教 ”,还要在“践行”中化为内心的自我规范。比如古人常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修”“齐”“治 ”“平”就是“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 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 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不仅讲要“践行”,还强 调要联系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来“践行”。 我们应该认真地琢磨总书记的这个要求,努力把他提出 的要求变为现实。我有个小建议:能否在媒体开展“十万个 怎么办”的征文和讨论?因为,价值观是内生于心、外显于 行的东西,是要通过“行”表现出来的。“行”,就是“办 ”。过去有一本对青少年乃至于成年人影响很大的书,叫做 《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讲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和 规律,这是科学的任务。“怎么办”,讲的是人在认识和改 造世界中的行为准则问题。比如我提一个问题:“当你走过 一个地方,那里正在升国旗,你应该怎么办?你是向国旗行注 目礼,还是在那里大声喧哗?”我再问你三个相互关联的问 题:“如果你在赶路的时候撞倒了一个老人,你该怎么办 ?”“你看到马路边上有一个被撞倒的老人,你该怎么办 ?”“你是老人,在马路边被人撞倒了,你该怎么办?”诸如 此类“怎么办”,有法律问题,有道德问题,但从深层次讲是 价值观问题。广泛征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怎么办 ”问题,再就大家提出的问题从价值观上进行讨论(也可以 从法律、道德上开始讨论,最后落到价值观上去),效果一定 会比空洞地解释“什么是24字价值观”“怎样弘扬24字价 值观”要好。 总之,在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 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一定要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 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大事来对待,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共同的坚守。 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新闻舆论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巩固壮大积极健 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弘 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 持。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展示昂扬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