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蓝绍敏:在城建新提升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蓝绍敏在城建新提升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4年11月20日)   同志们: 思想再解放、项目大突破、城建新提升,是市委、市政府 紧扣发展主题、立足泰州市情、面向建市20周年作出的三大战 略部署。这次大会,专题研究部署城建新提升工作。会议规格 之高、规模之大,在泰州城建历史上前所未有,充分表明我们 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 城市对我们泰州未来的极端重要性和非常紧迫性。会议的主要 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每一个泰州人,深 入贯彻落实省委罗志军书记来泰调研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 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迅速形成强势推 进城建新提升的工作格局和浓厚氛围,为泰州发展构筑良好载 体,为全市人民打造美好家园。 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市委、市政府从9月份就开始酝酿研究 ,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市委常委会听取了专题调研报告 ,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了《城建新提升两年行动计划》。马 上,志鹏同志将作全面部署,有关单位还要表态发言。下面 ,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建新提升的重要性紧迫性 建市18年来,泰州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形 象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中心城市空间不断扩张,承载功能加 快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日益显现,建成区面积 从建市之初的22平方公里扩展到9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27万 增长到163万。18年砥砺奋进,18年沧桑巨变,新泰州以新的形 象、新的成就,崛起于长江之滨、苏中大地。特别值得肯定的 是,新泰州是在县城基础上拉开框架的,是在底子薄、基础差 、财力弱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历届党委政府、各地各部门和 广大人民群众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18年,对一个人来讲,进入了从少年到成年的成长成才期 ;对一个城市而言,也步入了承前启后、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 期。站在建市18周年的重要节点上,我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实现城建新提升,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的任务更加繁重、 使命更加光荣。 1.泰州加快融入长三角核心区的任务非常繁重,必须加快 城建新提升,切实增强中心城市的首位度竞争力。省委罗书记 在泰州调研时强调,泰州要立足区域发展新布局明确城市定位 ,实现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提高,在长江流域层面上,成 为中国新的经济支撑带重要节点城市;在长三角层面上,成为 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在全省层面上,成为 长江南北联动发展的枢纽城市。当前,江苏、长三角乃至整个 长江流域的经济版图正在刷新,我们面临的竞争,已经不局限 在苏中、局限在省内,而是要在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城市群这 个强手如林的大擂台上来比拼。尽管我们中心城市的建设取得 了很大成绩,但与周边城市相比,首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的 现实差距非常明显。从建成区规模看,市区建成区面积相当于 扬州的三分之二、南通的二分之一,建成区占整个市域建成区 的比例为50.27%,低于南通、扬州7.5个百分点;从人口规模看 ,建成区人口是南通的45%,扬州的55%;从经济规模看,中 心城市GDP占全市比重为42.9%,低于扬州24.2个百分点。面对 现实差距,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抢 抓机遇加快发展,应当成为今后一个阶段泰州工作的主旋律。 泰州没有不加快发展的借口,没有可以错失机遇的理由。无论 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城乡面貌的变化,无论是民生幸福 的实现,一切业绩都取决于实干。在新一轮国家战略推进的一 系列重大机遇面前,泰州只有善抓机遇、埋头实干、迎头赶上 、奋力超越,才能打拼出不负群众厚望的应有地位。因此,就 城建工作而言,我们讲跳出泰州看泰州,站在全省看泰州,立 足长三角看泰州,放眼长江流域看泰州,首先要在更大范围审 视泰州城建现实状况、审视泰州城建目标追求、审视泰州城建 推进力度,从而把“六大国家级发展战略”在江苏叠加的机遇期 ,转化为泰州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占得先 机、赢得主动。 2.泰州推进项目大突破的任务非常繁重,必须加快城建新 提升,切实增强中心城市集聚度承载力。中心城市在集聚和配 置资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个地方产业高度的提升,离不 开这个地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当前的泰州,面临着做 大城市经济总量和做优城市产业质量的双重任务,实现这双重 任务,关键靠优质项目,而这恰恰是我们的“短板”。泰州要加 快发展、转型发展,项目建设必须大突破、快突破,而项目建 设能不能大突破、快突破,既取决于我们抓项目的力度,更离 不开城市产业承载功能、要素集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城市功 能品位、商务环境的提升。我们要把招引项目的着力点,从过 去的拼资源、拼优惠、拼政策的“旧三拼”,转移到比政府职能 转换、比社会主体和市场主体活力、比符合国际惯例商务环境 的“新三比”上来,说到底,就是要坚持经济转型与城市转型互 动并进,项目大突破与城建新提升同步实施,不断提升中心城 市的吸引力承载力。 3.泰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非常繁重,必须加快城建新 提升,切实增强老百姓的满意度认可度。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紧系民生。我到泰州工作五个月来,无 论是干部群众的直接反映,还是群众来信、书记邮箱的意见建 议,或者是网站论坛上的议论话题,呼声最强烈、意见最集中 的是中心城市建设。老百姓寄厚望于市委、市政府,寄厚望于 城建新提升,期盼着我们的城市建设力度更大一些,期盼着我 们的城市更美一些。特别是在老城区,还有不少的老百姓依然 生活在低矮破旧的棚户区,生活在设施功能还不齐全的环境里 ,他们也是城市的主人,也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应该 有着更加体面、更加幸福的生活,更应当是我们最要牵挂、最 应关注的群体。我们既要围绕泰州新城区城市面貌的新提升 ,加快新城框架完善、功能配套、形象提升,让广大市民产生 更多的自豪感;更要围绕泰州老城区城市面貌的新提升,关注 同一城市低矮屋檐下的那些弱势群体和贫困阶层,下更多的功 夫来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让 他们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4.泰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任务非常繁重,必须加快城 建新提升,切实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中心城市自身 发展不足、带动能力偏弱,还不能真正发挥“火车头”作用,是 制约泰州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泰州区别于周 边城市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 化,要抓小城市、抓农村,但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还是要抓好 中心城市,发挥好中心城市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牵引作用和辐 射功能,这是泰州发展现状所决定的,也是泰州培育具有苏中 特色的城镇化典型样本的关键所在。只有抓好中心城市这个龙 头,加快提升首位度、带动力,才能使中心城市加快成为区域 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更好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 二、牢固确立城建新提升的目标追求 城建新提升,核心在“新”,落脚点在“提升”。我们要牢牢 把握新提升的内涵和本质,紧紧围绕建设“三个名城”,以新的 理念引领提升,以新的节奏推进提升,以新的作风实现提升 ,让泰州的城市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到“十三五”期末泰 州城建在中心城市首位度、市区建成区规模、人口规模、经济 规模、城市综合配套水平等重要指标上,达到或超过苏中地区 平均发展水平、全面接轨和融入苏南板块打下坚实基础。 ——要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努力在让老百姓生活得 更加幸福上实现新提升。祥泰之州,是百姓的美好向往;幸福 生活,是泰州的靓丽名片。马可·波罗一句“这城不很大,但各 种尘世的幸福极多”,既描述了历史泰州的特点,也很好地见证 着一代代泰州人民内心深处的美好追求。市民是城市的主人 ,我们推进城建新提升,就是要“新”在顺应群众对幸福生活的 渴望上,始终把“真心爱民、善待百姓,真心为民、造福百姓 ”作为城市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作为衡量城建新提 升成效的重要标准,千方百计围绕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自 豪感归属感来谋划项目、推动项目,千方百计围绕让老百姓有 更多的幸福感自豪感归属感来加强管理、改进服务,让老百姓 与城市的建设发展休戚与共、融为一体,把泰州作为“共同的家 园”来热爱、来打造、来珍惜,自觉地投身城建新提升的每项工 作部署,参与建设、理解建设、支持建设。 ——要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努力在建设更有品质的 城市上实现新提升。以城市品质主导城市转型发展,是城市建 设的最高追求,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罗书记对泰州 城市定位三个层面的新要求,其实质就是对泰州城市品质的更 高要求。我们推进城建新提升,必须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都 做到真正提升,切实注重从城市的规模扩张向城市的内涵塑造 转变,不断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产业品质、文化品质、生态 品质,加快把中心城市做得更优更美、更特更精,做得更有质 量、更具品位、更加文明,使泰州成为创业者称赞、本地人自 豪、外来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城市。 ——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努力在建设充满活力的 城市上实现新提升。城市不是钢筋混凝土堆积的“水泥森林 ”,而是有温度、有激情的,它是资本的蓄水池、人才的集聚地 、投资者的创业园,是我们每个人追逐梦想、美梦成真的家园 。这就是城市的活力所在,也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年轻的泰州 只有18岁,应当更是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应当更是壮志凌云 、豪情满怀。我们抓城市建设,就是要在城市规划上做到功能 布局与产业布局的一体协同,在城市建设上科学统筹空间、景 观、文化等建设,在城市管理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细节 、精细管理,全面提升要素集聚能力和产业承载能力,使泰州 成为长三角资本、人才、技术最具独特吸引力的地方,成为各 种创业创新要素集中集聚、充分涌流迸发的地方。 万丈高楼平地起,城市建设尤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 实实向前推进。我们在整个工作布局中提出了面向明年、面向 建市20周年、面向“十三五”这“三个面向”的要求,既是着眼长 远,坚定不移地将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泰州作为我们不懈追求和 奋斗的目标,也是立足当前,明确各项工作要一个节点一个节 点推进到位、落实到位。未来两年,是泰州城建新提升极其关 键的攻坚期,更是极其宝贵的机遇期。我们要紧扣建市20周年 这个重要节点,围绕《城建新提升两年行动计划》,以人为本 ,民生优先,突出重点,解决急需,既重“面子”更重“里子 ”,地上地下并重,建设管理并举,努力突破中心城市在功能、 布局和建设品位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两 年时间,大力推进八大行动,实施200个左右项目,努力让广大 市民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收获到城市发展的更多实惠 。 三、着力把握城建新提升的工作重点 推进城建新提升,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集中资 源、集中力量、集中优势,全力以赴打好城建大会战、攻坚战 。 1.坚持繁荣新城与改造老城一同发力,让新城彰显现代文 明风范、老城展现传统人文风貌。新城和老城是一个有机联系 的整体,在空间上是连续和渐变的,在功能上是互补和融通的 。城建新提升,既要讲新城建设,也要讲老城改造,一方面 ,通过新城建设,为老城改造提升创造空间,另一方面,通过 老城改造,促进新老城区的均衡发展,提升泰州的整体形象。 新城是城市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所在,是现代文明的最新成果 ,要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上开阔眼界、迈开步伐,加 快建设城市“高峰”。紧紧围绕“高端时尚都市区、商业商务核心 区、绿色生态宜居区、休闲娱乐功能区、优质教育集聚区”的目 标定位,注重现代化、国际化功能的提升,注重资源整合利用 、资金使用效率,注重建成率、配套率、达标率,确保建一片 成一片,加快形成比较成熟的城市形态,成为中心城市的核心 区。老城是泰州最宝贵的历史资源、最厚重的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