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梁家河》心得体会(20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梁家河》读后感一 《梁家河》读后感二 《梁家河》读后感三 参观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有种情怀叫心里装着群众 用梁家河精神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为自己装一台成长的“发动机” 心系群众 不忘初心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把群众时刻放在心头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情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深入学习梁家河的大学问开创求真务实工作新局面 扎根农村,为群众做实事 做一个“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 “一碗水端平”的大智慧 用心做一个敢于吃苦的党员“好后生” 心在哪里安放,人就会在哪里绽放 在“学习梁家河大学问 促进铜川大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梁家河》读后感一   纪实文学《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习近平和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 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我们学习研究梁家河蕴含的精神 ,就是要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源泉,进 而获取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梁家河》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在与群 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从《梁家河》中汲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 丰厚滋养,深入领会总书记立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 在实处,在选拔干部时多到基层一线了解干部、观察干部;在制定政策时,多听取各方面意 见,综合把握群众意愿,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从《梁家河》中汲取舍我其谁的担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 党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 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从中汲取面对困难 敢闯会干,敢于担当进取的力量,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 的干部负责,真正把那些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时候豁得出来的干部 用在关键岗位上。 从《梁家河》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力量。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 。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 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学习总书记 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完 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同时,有意识地把年轻干部选派到急难险重的实践中去淬炼、 去升华,让他们在攻坚克难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从《梁家河》中汲取向我看齐的表率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一部以上 率下的奋斗史。在打坝淤地时,水沟旁铲土是谁都不愿干的苦差事,每次习近平同志总是主 动去水沟旁铲土。修筑梯田过程中,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习近平同志都是带头赤脚 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正是他的模范带头,梁家河村先后建成了14座淤地坝,成为了乡亲 们收入的聚宝盆。 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从中汲取向我看齐的表率力量,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 作用,坚持领导干部当“头雁”,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 级干,凝聚起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梁家河》读后感二   近期读《梁家河》,我最大的感受可以用习近平所写《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的一句 来表达:“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 人民做实事!” “要为人民做实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习近平同志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 修公路,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办铁业社、开代销店等。从15岁来到黄土地 时的迷惘、彷徨,到22岁离开黄土地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一步一步 都镌刻着要为人民做实事历史印记。 XX村也是一块红色革命土地。作为村支部书记,我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要为人民做 实事”的优良传统,把XX村建设得更富裕更美丽。 当年,习近平带领干部群众,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和第一家代销店,体现出习 近平同志身上那种“敢吃第一只螃蟹”的智慧和勇气。当前扶贫进入决战期,面临着各种困 难和挑战,我们更要向总书记学习,大力弘扬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凡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情 ,就要勇于创新、敢闯敢干,不断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 当年,习近平同志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带领大家打井抗旱 、打坝淤地、建沼气池、修筑公路,以敢于啃硬骨头的作风和担当,推动梁家河贫困面貌发 生了根本变化。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要为人民做实事”,就要把当前的精准扶贫精准 脱贫这件老百姓的关心事做好做实做到心坎上,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把困难群众牢牢镶 嵌在产业链上,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切实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 指数”。 习近平总书记20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广大社员苦干实干,打出 了梁家河第一口水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坊,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 气池,这一桩桩鲜活的事例,生动诠释了习近平同志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责任担当。我们 要传承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当大队支书时,时刻把群众利益记挂心头,带领群众发展生产 改善生活的好作风。结合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思路,选好产业,扩大渠 道,用好用足国家各项好政策,带头实干、立说立行,切实将梁家河蕴含的精神贯彻落实到 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带领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共奔小康。   《梁家河》读后感三   阅读纪实文学《梁家河》,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艰苦磨砺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青年 习近平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磨砺中脱胎换骨,在逆境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 起“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那么,我们这一代青年基层党员干部该如何淬炼自 己,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基层组工干部呢? 我们要向总书记坚如磐石的人生信仰对标看齐,把牢思想之舵。我们要从总书记的成长历程 中汲取深厚养分,寻找力量源泉,多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摸爬摔打,用苦难磨砺自己,在基 层干出一片天地。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我们要向总书记博读天下的尚学精神对标看齐,锻造过硬本领。在“上山下乡”那个 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 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 讨书”的生动故事。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基层组 工干部,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孜孜以求的尚学精神,向书本学习,在实践学习,加强工作能力 的学习,补足精神之钙。 我们要向总书记实干攻坚的使命担当对标看齐,坚定扛起责任。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 乏的环境中,青年习近平带领村民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有决心、 有毅力,轻易不说出口,只要说出口的话,只要认定了的事,他就坚持到底。”作为基层一 线的组工干部,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着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体制 机制创新、全面加强各领域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突破,体现责任担当。     参观梁家河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 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 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 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 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 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梁家河,习近平度过了七年青葱岁月的这个陕 北高原上的小山村走进了全世界人的视野,从此名传五湖四海,声扬神州大地。 一个周末,我和几个朋友怀着崇敬的心情赴梁家河村参观学习。梁家河村位于延安市 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多年以前,这本是一个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 ”是它的代名词。虽说在公社的所在地,属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那种村子,但当时一不通 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69年,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一 帮北京知青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静谧。习近平同志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 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梁家河村习近平入 了党,并被推选为村支书。 据梁家河村民们回忆,习近平主要为他们做了几件事:第一件是他带头建了四个淤地 坝,挖了水井。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开始有余粮了;第二件是修了沼气 池。1974年,习近平带领大家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第三件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 活。此外,习近平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小店(代理小商店)。 从习近平为村里办的几件事中可以看出,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切身践行着延安精神 ,其中“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值得我们党员干部 学习,在当今的工作中仍然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像习总书记当年一样,把延安精神贯彻到 实际工作中去。    一是要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延安精神的实质和核心。这次参观学 习,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习总书记与群众之间淳朴深厚的感情。插队时与农民一起同吃同住 ,重活累活抢着干,离开以后还时刻关心着老乡们的疾苦,自己掏钱给村民看病,节日给村 民们送来生活用品和礼品。位居高官还记挂着村民,多次给村民们回信。看了习总书记与百 姓的交情后,我明白了不是群众不愿与你交朋友,而是你有没有真心跟他交朋友;不是群众 不跟你讲感情,而是你首先有没有倾入真感情。 二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也是延安精神的标志,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 革命家的作风。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不等不靠不要,带领梁家河村的村民 们埋头苦干,筑淤坝,造良田,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今天,我们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 我们应该立足自身条件,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三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习近平同志当年敢于在梁家河 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其思想的解放程度可想而知,我认为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当 今创新精神的雏形。我们要对文化进行创新,使文化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四是要廉洁自律,当年习近平同志以一身正气赢得了梁家河村民的一致拥戴,如今当 上了总书记的习近平大兴廉政之风,出台了“八项规定”,其核心就是坚持艰苦奋斗、倡导 勤俭节约,这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领导干部的作风,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直接的影响 ,正所谓上行下效也。我们作为一名干部要自觉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以勤 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   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      按照区委中心组的统一要求,我深入学习了纪实报告文学《梁家河》,重点对习近平 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了认真研读,结合工作实际,现将个人 学习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梁家河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    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插队的地方,也是他立下为人民奉献信念的地方,是他用 以诠释中国梦的地方。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这一伟大 思想,我们可以从梁家河发现萌芽、找到基础。梁家河的一山一水,梁家河发生的巨大变化 ,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埋头苦干的作风,有攻 坚克难的意志,有中华复兴的梦想。这些都是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的生动教材。    所以,梁家河精神是新时期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 现,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带头维护核心、拥戴领袖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们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 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梁家河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作为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如果说有 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那就是背离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丢失艰苦奋 斗的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从《梁家河》一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生活的七年,年少的他 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超强的体力支出与艰苦的食宿条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正是陕北这 艰苦生活的步步磨练,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忍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志存高远的情怀,并 最终使他成为高瞻远瞩的大国领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困苦 的精神启示我们,经历就是财富,苦难也是锻炼,学会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艰难困苦磨砺 坚强意志,有了坚强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 和困难考验,坚韧不拔、充满自信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从《梁家河》一书中,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梁家河担任村支书时,一心 为民办实事,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打水井,开铁业社、缝纫社,办扫盲班,村 子很快焕发出一片生机。诚如村民王宪平评价的“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受苦受难的 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这种“用双脚丈量黄土高原”求真务 实、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成就了他在陕北这块红土地上收获了革命前辈者缔造的“真经 ”,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亲身经历,完全贯穿了延安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延安精 神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新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延安精神,是我们战胜困 难、勇往直前,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形成的延安 精神相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 的执政作风,把当年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党性、党风、党纪的烙印,深刻地打在领导干部身 上,坚持清正廉洁,牢记历史使命,注意防微杜渐,永葆党员本色,这就是今天我们弘扬梁 家河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弘扬梁家河精神贯穿其中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扬梁家河精神,着力解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 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 行风。 一是要抓住学习提升这个基础。一个人的能力素质是经过不断学习思考积淀养成。习近 平总书记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读书已然成为总书记的一种生活态度 、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尤是年轻时那种对知识的渴求,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诚 如村民梁玉明感慨:“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 书。”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年学生座谈时也曾讲过“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故事,听来无不 为之动容。反观现在我们的读书条件,阅览室窗明几净,书架上琳琅满目。可一提读书,一 些同志却总说没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同志把时间都空耗在闲聊 中,浪费在迎来送往中,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我们都应像总书记那样,抓紧大好时光 ,见缝插针地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来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开阔思路,指导实践。 二是要抓住领导带头这个重点。领导干部的言行,关乎党的形象,决定党在人民群众心 目中的分量。作为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因此,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弘扬和践行梁家河精神,自觉把实事求是、改进作风作 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为习惯,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发挥示范 和表率作用。要结合今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追赶超越步伐,落实五个扎实 要求”大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要朝下看,往下跑,向下钻,俯下身 ,沉下心,通过用脚探路,用手记录,用脑过滤,脚上沾满泥土,身上带着灰土,读民意 ,知民情,汇民智,真正做到“深、实、细、准、效”。 三是要抓住解决问题这个核心。根据一个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 出问题入手,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要紧密联系实际,对照八项规定 要求,深入查找自身在联系群众、调查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 原因,抓住问题实质,找准思想根源。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 改措施,一项一项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回应机制 ,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根本标准,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是要抓住监督检查这个关键。梁家河精神能不能发扬,全面从严治党能不能落到实处 ,加强监督检查尤为重要。我们要把督促检查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作为一项重要的常态性工作 来抓,立足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找准职责定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要进一步增强“四 个意识”,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对《准则》和《条例》执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等情 况的监督检查,用铁的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践行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强化党内监督,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发生 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问责追究,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 ***   近日,我仔细研读了《梁家河》一书,并查阅了《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的七 年知青岁月》等书中参考的资料。通过对相关书籍、文章的学习,系统了解了总书记在梁家 河村插队七年的岁月经历,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 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复兴民族的梦想。 《梁家河》通篇运用群众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不同人物的鲜活形象,生动地还原了 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点点滴滴,读起来让人感觉眼前有画面、耳旁有声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 队的七年间,同这里的父老乡亲一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发展了延安精神,赋予了他新的时代 内涵。在这七年的艰苦岁月里,总书记将延安精神融入到实践中,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大 胆创新,带领梁家河的父老乡亲改善了这里的条件,并在实践中逐渐培育了适应时代发展的 崇高精神,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生活,谈四点体会: 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196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 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为总书记认识中国农村、了解占人口 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所思所想以及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梁家河 插队时,他并没有因为父亲的问题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是以立足于实际、立足于群众、立足 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宏大视野,通过与农村、农民的接触,更为深切地意识到中国社会发展的 出路在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更加坚定了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 着追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通过日常社会实践锻炼,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 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二、要有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挥洒了七年青春的地方,通过在 基层与乡亲们同甘共苦,经受了磨难,锻造了意志,砥砺出坚强。面对梁家河艰难的生存条 件,总书记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继承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带领梁家河父老乡亲改 产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出苦干实干、拼搏奋斗的崇高精神。在《沼气专业户》章节,为建好 沼气池,总书记跑了四川5个地区的17个县,为了查看沼气池哪里漏气,用手一遍一遍的摸 满是大粪的沼气池,为了能够让沼气池排气,被大粪喷了一脸,最终建成陕西首个沼气池 ,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基层虽然苦、虽然累,但能磨炼意志、增强才干,也大 有可为。对于我来讲,要学习总书记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沉在基层、服务基层、造福 基层。在思想上,要保持旺盛斗志,奋斗不息;在工作上,要不避困难,勇挑重担;在生活 上,要吃苦耐劳,克勤克俭。 三、要有扎根基层的为民情怀。每一个人都是有情怀的,一心为民的情怀最无私,最受 人尊重。在《泪别梁家河》章节,总书记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 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习总书记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 民情怀,也充分体现为民造福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场,也是政 法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全区政法工作的带头人,我将扎实开展大调研,全面了解群众对政法 工作及平安最真切的需求,发挥民智、借助民力,坚决打赢扫黑除恶和政法综治助力脱贫攻 坚战,让群众带着满满的安全感迈入小康社会。 四、要苦干实干、担当有为。作为共产党人,不求当多大的官,只求为老百姓多做实实 在在的事。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其重要的民生。作为全区政法工作的 负责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践行“五个扎实”、实现追赶超越为目标,坚 决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 “四大任务”,争创“平安鼎”、绘制平安地图、加强法治碑林和平安碑林建设,树立碑林 政法品牌、打造碑林政法铁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种情怀叫心里装着群众 ***社区党总支书记   读完纪实文学《梁家河》,对我触动很大,朴素的叙述,身临其境的往事,质朴的人物 语言,体现出梁家河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就是“一碗水端平”的公平公正正义精 神,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就是时刻为人民谋福利的报恩精神,就是经风雨、受磨难、 初心不变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精神。 《梁家河》,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从书中我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身上那种浓厚的 一心为民的情怀,这种情怀让我肃然起敬。 书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带领群众干实事谋发展的细节,打坝修 田,建沼气,办铁业社、缝纫社、磨房、菜园,打井,扫盲……件件都是为民谋幸福的实事 ,特别是在梁家河口攻坚克难打成淤地坝,直到现在,那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 土地,它是总书记当大队书记时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 还有为解决烧柴难的问题,远赴四川学习沼气建设,艰苦探索,建成全省第一口沼气池 ,让百姓受益,让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好。 书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 兴民族的梦想和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敢做,敢啃硬骨头 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一生。 感受最深的就是总书记与群众间的淳朴深厚感情。处处都透露出一个“实”字。 那就是作为一名基层的干部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为群众办 好事。 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心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做人做事必须实实在在,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 作为社区的带头人,我将以《梁家河》这本书为镜,做习总书记要求的信念坚定、为民 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五好干部,带领社区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努力实 干,时刻牢记“群众事无小事,百姓冷暖记心间”,向总书记学习为百姓谋幸福、谋福利 ,扑下身子做事,切实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投入感情工作,身体力行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 心和使命。   用梁家河精神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窗外天汉长街灯火阑珊,汇聚升腾起天汉儿女挥洒汗水建设“三市”时不我待的磅礴力 量。此时此刻,阅读纪实文学《梁家河》在记忆中刻画下的一个个娓娓道来鲜活片段、一段 段妙趣横生精彩文字画面像是被加工成3D电影大片一样徐徐展开。 “1969年1月隆冬时节,不到16岁的习近平到陕西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与村民同甘 共苦、水乳交融,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刻苦读书学习,修身励志……”让思绪 飞扬沉浸在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历练和成长岁月中,感觉如此接近梁家河窑洞里的故事。 阅读《梁家河》,结合自己学习,成长、工作中的过往,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凝聚梁家河 群众汗水与智慧的温暖记忆,感悟总书记坚韧刚强的意志、高尚的品格和为民造福的初心 ,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勤奋好学的精神,苦干实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汲 取珍贵的政治营养和心系群众的情怀,激发爱岗敬业不懈怠追赶超越再出发的豪情。用“坚 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梁家河精神照亮前行每 一步。     为自己装一台成长的“发动机” **区委组织部 ***   梁家河——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陕北小山村,缘何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圣地?读了 《梁家河》,我找到了答案。 1969年1月,15岁的懵懂少年习近平,和2.8万名北京知青一起被分配到延安插队,15名 知青被命运之手抛到了“原始、穷困”的梁家河。在经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 动关、思想关”后,习近平学会了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习近平虚心地跟 着农民学各种农活,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正因为如此,当大部分知青陆续以考学、 当兵、顶班等方式离开梁家河,习近平没有怨天尤人,也不消极应付,而是把每一天、每一 件事都当成自己成长、进步的契机,他真正成了梁家河的一份子。 1973年,习近平与时任团县委书记陶海粟到赵家坪公社开展社教,陶海粟因为工作忙 ,主要的社教任务就交由习近平完成,这是习近平走上政治生涯的第一个大舞台。(今天脱 贫村派驻第一书记的做法即源于此。)1974年,社教结束后两个公社争抢着要习近平留下来 ,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白兴光说:“我们的好人才怎么能给你!”文安驿公社还是把习近平 要回来了,随后,梁家河大队推选“一碗水端平”的习近平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21岁的村 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把自己看成是黄土地的一部分,怀揣着“要为群众做实事”的想法,撸起 袖子加油干,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看看习近平给梁家河群众带来的改变吧:没柴烧,就 建沼气;没农具,就办铁业社;到40里外的文安驿公社购买日用品得耽搁一整天时间,就在 村里办代销点;妇女白天劳动,晚上还得在油灯下缝缝补补,村里就办缝纫社。习近平带领 社员们打淤坝、挖井、办扫盲班、建磨坊、菜园…… 佛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真正的爱是一种积极的行动,而不是消极的情绪。习近平 的这种积极主动地融入,老老实实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积极心态值得我们点赞,更值 得我们学习。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 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 在贫瘠闭塞的梁家河,习近平何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那就是读书学习!“问渠哪得 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这个有定力、有志向、有毅力的好青年,看的是书,读 的却是世界!白天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让他倒头便睡,而是同一铺炕上的知青都睡了两觉了 ,他依然孜孜不倦地阅读。难怪他的精神从不懈怠,原来是书籍滋养着他!感谢人类宝贵的 精神财富,让身处贫瘠黄土地的青年向往着给更多人做事,而不是像流传的那个故事“放牛 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牛。”在那 看不到希望的年代,在中国西部最贫穷的地方,习近平用古代读书人的要求修炼着自己 ,“书痴”习近平心里装着一架成长的“发动机”! 当年我们村来了约50名知青,一开始吃派饭,后来村上在靠近河堤的林场边修了一排平 房作为知青点。农闲时节,知青们带领村民排演文艺节目,也是在那时,我第一次听到了神 曲般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知识青年成了偏僻乡村了解外部世界的一双“眼睛”,给贫瘠 的乡村孩童心田播下了向往文明的种子。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如今,在梁家河 的七年知青岁月早已成为历史,随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 近平遂成为举世瞩目的伟人。很多人羡慕习近平的崇高地位和卓越的治国理政才能,谁曾想 他当年作为“黑帮子弟”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和遇到的重重阻拦,他备尝艰辛,矢志不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大约就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丈夫的真实写照吧。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大诗人陆游也“位卑未 敢忘忧国”,作为8900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中的一份子,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 起,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下人民幸福出力流汗,这是每一个小小的“我”可以 做到的。   心系群众 不忘初心 ***村第一书记 **   细读《梁家河》,在回望历史中,我深切感受了青年习近平成长的艰辛与不易,遥不可 及的大国领袖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进一步坚定了我要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把 群众事办好的信心。如此,才不辜负党的重托,群众的期望。 书中,我感受最深的,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敢为人先办实事,艰苦奋 斗铸才干;二是习总书记与群众之间源源不断的淳朴深厚的感情。看了习总书记的故事,我 明白了不是群众不愿与你交朋友,而是你有没有真心跟他交朋友;不是群众不跟你讲感情 ,而是你首先有没有倾入真感情。脱贫攻坚以来,我县派驻驻村工作队下基层,扎实落实 “五农”工作法,与村组干部一起解民忧、办民事,干群更和谐,鱼水情更深,百姓得了实 惠,干部得了民心。 “你的干劲有多足,取得的成绩就有多大”。在那艰苦的环境岁月里,习总书记始终心 怀群众,一心为民,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 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他养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 斗、敢做敢为的可贵品格。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将大力弘扬梁家河精神,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 ,身上闪耀的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梁家河精神,学习他 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学习他敢为人先带领群众致富 ,造福方百姓;学习他把群众当亲人,吃苦耐劳、不知疲倦的奉献精神。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打好脱贫攻坚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发 挥驻村工作队“领头雁”和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干群之间 的心凝聚起来,两河口村脱贫计划必将如期实现!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镇镇长 ***   梁家河,这是一个座落于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山村,但就是这个看起来不很 起眼的陕北小村庄,却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陕北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是伟大的延安精神产生地,梁家河就成长在这片红色革命圣 地上。在延安精神光茫的照耀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 立了新中国。 梁家河,这是一个能找到初心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每名共产党人 都把寻求人民解放,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这就是我们党的宗旨,共产党人的 初心。 青年时期的习近平,1969年从北京来到这里当知青做农民,那一年他才16岁,而这一干 ,他就在这个小村庄当了七年的中国农民。这就是青年习近平,一颗红心永向党,共产党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习近平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今天,我们的总书记带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继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宗旨,朝 着新时代的新征程奋勇前行。让生长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这一代人深受启迪,受益匪浅。 梁家河,这是一个见证艰苦奋斗的地方。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八个红色大字依然在知青窑洞的外墙上醒目所在,窑洞旁边的 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就是习近平当年带领乡亲们所建的。 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习总书记带领群众开荒山,挖水窑,建沼气,办铁铺,筑 淤坝……这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同群众苦干实干的革命精神,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人 民情怀。 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 问的地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梁家河,这是一部中国农村发展建设进步的光辉史。细读《梁家河》,让我们这一代青 年人真正理解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实意义,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人民领袖的伟大风范 。这就是习近平,坚定的信念,坚韧的品质,为民的情怀在梁家河的山山峁茆历练了他七年 难忘的知青岁月。七年的农民生活,人生的大课堂,造就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优秀 品格。 梁家河,陕北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曾经是筑满着美好梦想的地方,如今是沧桑巨变 梦想成真的地方。 今天,我们在人民领袖,军队统帅,党的核心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正朝着新时代的新征 程而奋进!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光荣而艰巨。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 懈奋斗!   把群众时刻放在心头 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情怀 **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可以说《梁家河》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这本书,语言质朴,字字饱含着真挚的情谊,在 读其中几个章节的时候,我几乎无法抑制地流下了热泪。 四十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才十五岁,就要背着行李到当时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梁 家河插队。远离父母亲人、远离大都市,一般人难以渡过。 然而,习近平总书记却在那里一待就是7年。从一个白净的城里娃锻炼成了一个干农活 从不“撒奸儿”的好把式;从一个讲普通话的北京人变成了一个张嘴就来陕北话的黄土高原 汉子;从一个先后写了10份入党申请才被批准入党的年轻人,成长为当时梁家河的党支部书 记。 真是难以想象,在此期间,在那样的环境里,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忍受了多少 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如果没有一种锲而不舍、坚毅果敢的品性是不行的,如果没有对 党忠诚、对人民热爱的坚定信念是难以支撑的。 在梁家河生活战斗的7年里,习近平总书记热爱学习,经常点着煤油灯一学就是大半夜 ;喜欢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交心;善于和群众沟通交流,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 ”,时刻想着如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他干事认真踏实,担当精神强,累活、苦活带头干、 抢着干,先后带着群众打出了甜水井、修成淤地坝、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等等,不断改善 村里生产条件;他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不远千里到四川去学习沼气技术,建成了当时陕西 第一口沼气池,一举击破了当时所谓专业人士的“沼气过不了秦岭”的谬言。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真情实感,赢得了全体村民的爱戴和不舍,谱写 了一曲既感人肺腑又荡气回肠的壮丽诗章。 掩卷深思,梁家河真不简单,不能小看,这的确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苦难算不了什 么,只要坚信光明,也许它就是一个磨砺石;困难算不了什么,只要团结一心、锲而不舍、 坚韧不拔,没有什么不能战胜;挫折算不了什么,只要初心不变、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兴 许它就是一块试金石;百姓的心里有杆秤,群众的意愿大如天。所以,《梁家河》这本书非 常值得我们认真读、反复学、细细品、深刻悟,更重要的是要真真正正地做好“学以致用 ”。 作为一名基层文学艺术工作者,今后我决心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为民情怀,撸起袖子加油干,多为人民鼓与呼。 一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多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政策理论水平,提升 政治站位和个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 二要心系群众,艰苦奋斗,刚正无私,敬业勤恳地扎实工作。多深入基层、多走进群众 ,多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在工作一线锤炼党性,磨砺意志,廉洁奉公,埋头苦干。尤其在当 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扑下身 子,上门入户,用心、用情地真扶贫、扶真贫。 三要发挥业务特长,为时代立言,为人民放歌。习总书记曾说:“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 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创 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文艺工作者想要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 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一定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坚 决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立足本职、结合实际,身体力行地带领全县文艺 界人士真真正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创作出一些“有根本价值所在”的文艺作品 ,尽力为城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做贡献。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纪委监委 ***   从贫困户家中返回,已是掌灯时分,翻过《梁家河》的最后一页,我掩卷凝思,青年习 近平七年梁家河岁月的点点滴滴,如山涧溪流缓缓流来,直抵心扉;如轻歌细语,不绝于耳 ,久久回响,他带着浓浓的泥土味儿和特有的微笑,身穿黄军装,脚踩解放鞋的形象,总是 跃然眼前,在我面前一次次呈现,一天的辛劳荡然无存。 现实文学《梁家河》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怀,深情描述了习近平青年时代的七年梁 家河岁月,向我们展示一代领袖在青春岁月中的成长、成才、勤学、修德、明辨、笃行的不 平凡人生经历,特别是他勤奋好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博学探究精神和他“蒸干水分 ,结合群众”,获取真知的治学态度给以我深刻启迪。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我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梁家河时代的习近平正是 具有这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博学探究精神。 无论是在土窑洞的煤油灯下,还是在挥鞭牧羊的后山坡上,他总是怀揣书本,从《三国 演义》《水浒传》到《红与黑》《浮士德》,从卡尔马克思、莎士比亚再到托尔斯泰、柴可 夫斯基。 七年的梁家河岁月,青年习近平和众多的乡亲们一样,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但也正是 这七年时间,他饱读经典,遍阅名著,“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 ,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书本是他梁家河岁月的忠实伴侣。 庄子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的时间精力都十分有限,而知识却是无限 的,特别是处于今天这样一种媒体日新月异,各类知识海量翻新,一切皆在变化的时代,我 们在注重博学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对经典的学习,应把书当成一面镜子,将书中体现出来的精 神、意志、品质来对照自己,激发提升自己,以此作为自己做好工作、服务社会的原动力。 “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水分很多,只有结合群众,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 知识”,将知识根植于时代,根植于群众,并结合于群众,这是青年习近平梁家河时代最朴 素的知识观,也正是这种知识观,奠定了他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政 治家品格,铸就了他海纳百川、胸怀天下、忠于国家、心系万民的领袖情怀,凝聚了他登高 远望、汇通天下、治国理政、复兴民族的不竭动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凡事有所成者,必是悟有所获,悟有所获者,必 是读有所得。将读书与求知紧密相连,将求知与为民紧密相连,将为民与济世紧密相连,这 是我从总书记梁家河岁月的读书印迹中所得出的深刻启示,也为我们今天青年一代追求梦想 ,实现梦想提供了有效路径和现实依据。 今天我们正搏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作为纪检监察战线的 一名新兵,我应更进一步深刻学习,感悟习总书记的梁家河岁月所蕴含的巨大精神内涵,不 忘初心,不弃不馁,不急不躁,以抓铁留痕,踏石有印的工作作风,做好自己的每项工作 ;以学而不厌的毅力,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以学而乐思的精神,反复思量,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