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李海青: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 李海青 发生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五四运动是具有标志性意义 的伟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 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 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 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 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 碑意义。” 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必然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 摆脱这种任人宰割的状态,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从清政 府的洋务派、寻求变法的维新派到激进的革命党人都先后 做了种种努力,发起了各种运动,但无一成功。辛亥革命 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也没有真正完成这一任务。之所以如 此,是因为辛亥革命像以前的历次救亡运动一样,既不存 在一个强有力的现代政党进行组织领导,也没有充分唤起 广大民众共同奋斗。如果广大民众不被充分唤起,国内的 各种力量得不到有效整合,革命就不会成功,民族的独立 与复兴就不可能实现。而在落后的近现代中国,除了新产 生的工人阶级稍微集中一些外,农民是非常分散的,要想 唤起他们共同奋斗,必须用先进思想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 ,这一方面是对集中、统一而有力的现代政党的内在需要 ,另一方面是对先进思想的探索追求,两方面综合,就是 对以先进思想为指导的现代政治组织的强烈需求。而这样 一种历史的强烈需求恰恰在五四运动后得到了有效满足。 肇始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致力于西方思潮的引进、 国民性的启蒙与救亡良方的探寻。在近现代涌入中国的各 种西方思潮中,虽然马克思的著述和思想在五四运动以前 就已经通过片段性的译介为国人所知,但真正蔚为大观还 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对落后国家 的关切、对建党必要性的强调、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集 中统一性质的阐发、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揭示、对历史进步 的信心、对发展规律的分析、对未来社会主义美好图景的 描绘,恰恰契合了近现代中国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需要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 就历史使命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是围 绕中国的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展开的。伟大使命 当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不同阶段来分别接续完 成。从使命的实现来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推进经济建 设和关注人本身的整体发展是必须经历的三步。当然,这 三步并非能够截然分开,其相互之间存在互动,在此只是 一个粗线条的划分。既然这三步不可能同步实现,在不同 的阶段,针对不同的主要问题与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就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上升的过 程。在此过程中,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 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并形成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阶段性创新成果。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实际上就是中国现代化与民族 复兴的逻辑,它服从中国现代化进程与民族复兴进程的需 要。 从实践需要角度看,更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 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中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发挥何种作 用。革命战争年代,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为指 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取得新胜利。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 训,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尤其是生产力决定 作用理论为指导,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 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新世纪以来,面对以往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党 强调更关注于人本身的整体发展。就关注人本身而言,强 调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进改革成果的共享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整体发展而言 ,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以及改革的顶层 设计和总体规划。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系统思想发挥了有效的思想启蒙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