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静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静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综 述 70年岁月峥嵘,70年波澜壮阔。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 立70周年之际,回首来时路,勤劳善良的静海广大党员干 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 顽强拼搏的精神,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解放思想,开拓 创新,静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无数令人瞩目的 成就。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新中 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 领导下,静海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谋发展。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静海加快了发展步伐。改革开放初期,大邱 庄率先发展乡镇企业,成为引领全国农村工业化的先锋 ,被冠以“华夏第一村”的美誉。进入新时代,静海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对 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落实市委“五 个现代化天津”建设要求,扎实推进“1351”工程,奋力谱写 了新时代静海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18年 ,  GDP达到 682亿元,财政收入57亿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8261元 ,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573倍、285倍和219倍。工业生产 总产值达到1548.7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经济飞速发展 ,带动城市化加快推进,2015年,静海实现撤县设区,成 为静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启了静海新时代发展的新纪 元。如今的静海,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普通小县城 ,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特色鲜明、整 洁有序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回顾静海70年的发展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 白,到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再到高质量发展的异军突起 ,静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迈开了奋勇争先、砥砺前行的铿 锵步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静海紧 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一根本主题和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增强了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了更多 实惠。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静海区深刻认识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对静海发展的重大 战略意义,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窗口期,坚持 高站位、大视野、新理念,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主动把静 海的发展放到国家战略大背景中去谋划,形成了“服务北京 疏解、服务雄安建设、服务天津定位、服务滨海开放、服 务周边发展”的发展思路。区委二届七次全会进一步提出了 推进实施“1351”工程,即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 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卫生区、天津市文 明城区、国家智慧城市、天津市“无黑”城区为重点,以全面 从严治党为保障形成了指导静海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整 体思路框架。 在服务北京疏解方面,组成精干力量,在北京设立专 门联络处,积极对接大院大所和外溢的大项目好项目,先 后引进了37 个首都项目,总投资达到371.4亿元。在服务雄 安建设方面,充分发挥静海在全市距离雄安最近的区位优 势,提出了打造天津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示范区的目标。 2019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静海等区发挥区 位优势全面对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两年多来,静海积极 推动与雄安新区交通互联、生态共建、产业对接,形成了 良性互动。在服务天津定位方面,瞄准“一基地三区”天津定 位,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努力建设天 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重要功能区。在服务滨海开放方面 ,立足静海产业实际,充分发挥在“1+21园”中的作用,加强 与滨海新区的产业互动,主动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产 业配套服务。在服务周边发展方面,积极与周边河北5市县 对接,去年静海倡导举办了静沧廊(3+5)论坛,签署了战 略合作协议,确定了“五个对接”工作机制,形成12个专项领 域合作机制。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新成 效 针对产业结构偏重偏旧的客观实际,区委、区政府正 确把握量与质、速与效、舍与得的关系,制定了“1+N”高质 量发展产业规划,坚定不移淘汰落后工艺,化解过剩产能 ,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利 用大邱庄国家焊管基地的产业基础,向建筑钢结构方向延 伸产业链条,带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打造集研发、制 造、展示、物流于一体的京津冀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目 前,已有近200家国内知名企业加入产业创新联盟,17家企 业落户静海,预计设计产能达到800万平方米/年。推动传统 电镀企业绿色发展。依托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园,规划建设 航空零部件制造区、特种工艺区、航空未来工厂、关键部 件制造、无人机制造区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聚集区,打 造全球知名的航空集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