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郑州市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建设发展综述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辉煌的成就  跨越的发展 郑州市改革开放四十年城市建设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 ,郑州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0年来,郑州城市建 设取得丰硕成果,先后成为国家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 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入选2016世界特色魅力城市 。40年时间成为丈量郑州城市建设的标尺,见证着郑州城 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郑州这座不沿海、不沿江的内陆 型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 新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现代化、国际化、信 息化、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其 各类民生工程建设力度空前,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 形态和市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 异的变化。郑州已成为在全省、中部地区以及全国具有较 强影响力及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 城市的步伐。 一、拉开城市大框架,提升城市化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郑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1981年,我市建成区面积仅为65平方公里,2007年底建成 区面积扩大到294平方公里,比1981年扩大了229平方公里 。到2017年底,全市建成区面积500.8平方公里,比1981年 扩大435.8平方公里,增长了6.7倍,年均增加10.9平方公里 。 40年来,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全市市区人口 大幅增长,城镇化率显著提高。1978年市区人口为125.6万 人,2017年底达到506万人,比1978年增加380万人,年均 增加  9.5万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32.4%提高到2017年的 72.2%,提高了39.8个百分点。 二、城市建设结硕果,城市载体功能增强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40年间,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超万亿元,占全市固定 资产投资的比重达23.1%。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 达19.5%,比全市平均投资增长水平高11.3个百分点,对全 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6%。郑州市基础设施水平的不 断提升,使人民群众尽享公共事业成果带来的便利。 (一)城市道路建设稳步推进,现代都市形象稳步提 升 截止2017年末,我市共有道路874条,各类道路长度达 到2101.5公里,比1978年增加1871.4公里,增长了8.1倍,年 均增长5.8%;实有铺装道路面积  5820.9万平方米,比 1978年增加5591.5平方米,增长了24.4倍,年均增长8.6%。 累计修建各种桥梁276座,其中立交桥68 座,分别比1978年 增加247座和65座。加快道路“亮化”工程建设,截止2017年 底,我市共有路灯10.6万盏,比1978年增加9.4万盏,增长 了7.8倍,年均增长5.7%。 (二)城市交通建设发展迅猛,轨道交通发展实现突 破  40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公交覆盖 区域不断升级扩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市积极推进交 通项目建设,  “两环31放射”,京沙快速、陇海高架、农业 路高架、三环快速路等10条市域快速路建成通车,107辅道 等下穿隧道工程通车、四环快速化工程进展顺利,中心城 区“井字+环线”快速路网形成。截止2017年末,我市公交运 营车辆由1978年的169辆增加到6180 辆,增长了35.6倍,年 均增长8.7%;出租车由无到有,实有出租汽车已达到了1.1 万辆;运营的公交线路由1978年的18条增加到2017年的 342条;公交营运线路网总长度达到1795.7公里,比1978年 增加1507.9公里,增长了5.2倍,年均增长4.8%,其中 ,2009年开通的城市快速公交线路网总长度达539公里。公 交客运总量为8.6亿人次,比1978年增加8亿人次,增长14倍 ,年均增长7.2%。 与此同时,城市地铁建设快速发展。2013年12月28号 ,郑州地铁一号线一期开通,郑州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2016年8月19号,郑州地铁二号线一期开通,郑州地铁十字 线网形成。2017年1月12日,郑州地铁再添新兵,一号线二 期工程把一号线向东西再次延伸,联通东西两座大学城 ;城郊铁路一期则把二号线延伸至新郑国际机场,让地铁 与民航实现零换乘。到2017年底,郑州地铁已开通运营里 程93.6公里,累计完成客运量5.32亿人次,2017年日均客运 量突破70万人次。 (三)城市供水、治污能力持续增长 为改善城市供水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强 城市供水、节水、排水各个环节的建设力度,在经济快速 发展、人口倍增的情况下,不仅确保了居民用水需求,还 对境内主要河道水系进行了综合治理。 40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城市供水干线的建设和改造 ,进一步完善供水管网,自来水供应网络持续拓展。 2017年,我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30万立方米 /日增加到193万立方米/日,增加了163万立方米/日,增长了 5.4倍,年均增长4.9%;供水管道总长度由306公里延伸到 4420公里,增加了4114公里,增长了13.4倍,年均增长 7.1%;年供水总量由10962万立方米增加到39635万立方米 ,增加了28673万立方米,增长了2.6倍,年均增长3.4%。随 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通水,郑州城市供水由过去单一的依靠 黄河水和地下水为主发展到以丹江水为主、黄河水及地下 水为补充的双水源供水格局,85%以上市民饮用上优质的丹 江水,并从根本上解决了每年黄河枯水期造成的我市水源 供给不足问题。 为改变污水直接流入河道的局面,积极开展生态水系 建设,40年来,我市相继建成了王新庄、马头岗、五龙口 、双桥、陈三桥、南三环、马寨、郑州新区等8家市区污水 处理厂,先后对金水河、潮河、东风渠、七里河、贾鲁河 、魏河、索须河、熊儿河等河道进行治理,郑州市区河道 基本实现了“水通、水清、水美”。截止2017年底,我市日处 理污水能力达到176.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比1978年 提高162.9万立方米/日。在排水设施建设方面,城市排水能 力得到进一步改善。截止2017年末,我市排水管道总长度 4461公里,比1978年增加4235公里,增长了18.7倍,年均增 长7.9%;污水排放量达到38494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 达到98.03%。 (四)城市天然气事业发展突飞猛进 郑州的燃气事业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发展起来的。 1980年开始建设液化石油气,并当年开始供气,在发展液 化石油气的同时,1986年开始完成了开封至郑州76公里长 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1987年的供气总量就达到了 1896万立方米,用气人口达到了18.5万人;1998年,郑州市 用气户数达到38.25万户,气化率提高到94.33%。多年来郑 州在燃气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加快供气设施建设,对供气 管线设施老化、损坏严重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2012年 12月,西气东输二线郑州支线工程正式通气,继中石化气 源、西气东输一线气源后,将第三路气源引入郑州,实现 了“多气源、多通道、一张网”的天然气输配系统建设。天然 气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截止 2 0 1 7年末,我市天燃气输送管道长度达到 6050.9公里,比天燃气开始发展的1987年增加了5810.9公里 ,增长了23.2倍,年均增长11.2%;用气人口达到 517.5万人 ,比1987年增加499.2万人,增长26倍,年均增长11.7%;全 年天燃气供应总量 1 3 0 0 2 4万立方米,比 1 9 8 7年增加 129721万立方米,增长426.6倍,年均增长22.4%。郑州市区 燃气普及率已达到95.5%。 (五)集中供热事业快速发展 随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我市集中供热快速发展 ,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十八大”以 来,在大力发展清洁热源的同时,积极扩大集中供热覆盖 范围。目前,我市热电联产热源5座,分别为郑州新力热电 厂、郑东热电厂、泰祥热电厂、国电荥阳电厂、新密裕中 电厂,分布于郑州市西部、南部与东部,热电联产供热能 力2780兆瓦;天然气热源5座,分别是政七街、东明路、枣 庄三个“煤改气”热源,以及两个新建的北郊热源厂和航空港 北区热源厂,天然气热源的供热能力1081兆瓦;一个二马 路“煤改气”热源厂。2012年、2013年,通过“煤改气”,郑州 市天然气集中供热面积跃升至2000万平方米,市区集中供 热已实现无燃煤。2014年、2015年,通过实施新密裕中电 厂、国电荥阳电厂两个“引热入郑”项目,为全市新增供热面 积2500万平方米。 截止2017年底,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达11726万平方米 ,比1998年增加了10637万平方米,增长了9.8倍,年均增长 13.3%;集中供热管道长度达到1306公里,比1978年增加 817公里,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5.3%;郑州市区热网覆盖 率已达90%以上,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73.27%。四环以内 基本实现清洁热源全覆盖。 (六)郑州市电力事业跨越式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电力事业跨越式前进。1978年 ,全市用电量仅为15.7亿千瓦时,拉闸限电实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