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习近平: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 讲话 (2016年5月17日)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参加的 大多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德高望 重的老专家,有成果丰硕的学术带头人,也有崭露头角的 后起之秀,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咨询委 员或首席专家、国家高端智库代表,还有在校的博士生、 硕士生、本科生,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首先,我向大 家,向全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理 论研究工作,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 化工作座谈会等会议,我在这些会议上作了讲话。召开这 些会议,目的是听听各方面意见,大家一起分析形势、沟 通思想、凝聚共识、谋划未来。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 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 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 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 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 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刚才,几位同志讲得很好,很多是真知灼见、肺腑之言 ,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就几个问题讲点意见,同大家 交流讨论。 第一个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 视哲学社会科学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 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说过,必须“用社会科学来了 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位 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他撰写的《矛盾论 》、《实践论》等哲学名篇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 的许多调查研究名篇对我国社会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是社会科学的经典之作。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 小平同志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政治学、法学 、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 在也需要赶快补课。”江泽民同志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 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 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 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 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 同样重要。”胡锦涛同志说:“应对激烈的国际综合国力竞争 ,在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同时增强我国的文化创造 力、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迫切需要哲学 社会科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思想。”党的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续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大力推动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 ,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人类社会每一 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 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从西方历史看,古代希腊 、古代罗马时期,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西塞罗等人的思想学说。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但丁、 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莎 士比亚、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等一批文化和思想大家。 他们中很多人是文艺巨匠,但他们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他们 对社会构建的思想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前后,产生了霍布斯、洛克、伏尔 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潘恩、杰弗逊 、汉密尔顿等一大批资产阶级思想家,形成了反映新兴资 产阶级政治诉求的思想和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 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而马克思主义则批判吸收了康 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圣西门、傅立叶 、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等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可以说,没有18、19世纪欧 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 20世纪以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为缓和社会矛盾、修补 制度弊端,西方各种各样的学说都在开药方,包括凯恩斯 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实用主 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既是西方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深刻影响着西方社会。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 ,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 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 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 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 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 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 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 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 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 ,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和国门被打开,我国逐步成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 入。自那以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惨痛 历史,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为了寻 求救亡图存之策,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人把眼光转向西 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从洋务运动到新文 化运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被翻译介绍到我国,不少人开 始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我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各 学科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 特别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运用 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许多进步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 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产生了郭沫 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 费孝通、钱钟书等一大批名家大师,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 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可以说,当代中国哲学社会 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 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现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 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 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丰硕成果。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 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 繁重。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 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 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 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我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 ,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 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改 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 、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 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 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 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 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 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 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 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 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总之,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 以也应该大有作为。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 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 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 ,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 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 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 较突出,等等。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 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改变这个状况,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倍努力 ,不断在解决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 得明显进展。 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 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 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 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 、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 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 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自古 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 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 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 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第二个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 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 持。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 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马 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 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 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 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 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 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 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 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 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 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 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 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 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在我国,不坚持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 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正所谓“夫道不欲杂,杂则 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 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 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 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 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 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 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 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 ,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 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 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 起我们高度重视。 即使在当今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 。在本世纪来临的时候,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第 一思想家”。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他的著作《马克思主义 :赞成与反对》中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 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 发展规律之中。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 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 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 义是科学。” 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 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 学的思维方法。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 、方法论紧密相关。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 ,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 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 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 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 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 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 无主义谬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 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 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为学之道,必本 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我看过一些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书,其结论未必正确 ,但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功课做得还是可以 的。相比之下,我们一些研究在这方面的努力就远远不够 了。恩格斯曾经说过:“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 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 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 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 ,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 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 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 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 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 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 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 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 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 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 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 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 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 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 究成果。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 论品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 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 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 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 用的方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 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 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 ,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 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 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什么都 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 ,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 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 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 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 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 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 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 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 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 ,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 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 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 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 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 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 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 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少西方学者也在重新研究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借以反思资本主 义的弊端。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撰写的《21世纪资本论 》就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广泛讨论。该书用翔实的数据证 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 最高水平,认为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现 象,而且将继续恶化下去。作者的分析主要是从分配领域 进行的,没有过多涉及更根本的所有制问题,但使用的方 法、得出的结论值得深思。   第三个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 。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 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 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 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要按照立足中国 、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 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