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甘肃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依据《甘肃 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制定本规划。 一、形势与基础 (一)面临形势。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综观国内外发展形势,新一轮全球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推进,国际科技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进入 空前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科学技术领域跨界融合、协同联合、包容聚合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量 子科技、脑科学、物质科学等前沿领域加快突破,物联网、大数据、区 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迭代,正在发生多点突破、相互 支撑、齐头并进的链式变革。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 界限,演化为创新生态的竞争,创新战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 重要。新的国际形势,要求更加重视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更加重 视培养吸引高端人才,更加重视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加快实现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 一个五年。在这一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 都更加需要创新动力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历 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和知识产出 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向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目标迈进。2020年 ,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国际科 学论文引用数居世界第2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达到2.4%,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60%。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超过1万美元,需求结构和生产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同时,我国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亟待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全省看,科技创新仍然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 期,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新的转变,呈现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能转换 的新特征,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同时也面临 新的挑战: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偏低,科技与金融结 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缺乏坚实稳定的资金支持。高质量科技供给不足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够强劲。创新 主体培育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科技人才总 量不足,部分领域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短缺。创新治理能力不足 ,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跨部门、跨学科、跨 行业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不够顺畅。 (二)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 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增加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科技事业 取得一定进步。2020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1%,综合科技创新 水平居全国第二梯队。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治理体 系更趋完善。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0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31.9亿元。 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11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26%。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兰白自创区”)、兰白 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兰白试验区”)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2020年,兰白自创区生产总值较2018年设立之初增长20.27%,兰白试 验区生产总值较2014年设立之初增长78.75%。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十大绿 色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级科技计划中投入十大绿色生态产业的科研 资金达到73.1%。科技型企业加速发展。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 1229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465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94家,高新 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42%。科技创新人才活力 迸发。全省专业技术人员59.09万人,研发人员4.6万人,两院院士24人 ,“长江学者”3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 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71人,省领军人才917人。科技创新平 台聚集发力。2020年,全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6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8个、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0家。科研成果产 出丰硕。在冰川冻土、草地农业等领域形成一批国际影响较大的优势学 科群,生态修复、文物保护、固体润滑等领域技术处在全国领跑地位 ,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地质勘探、核物理、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 备制造、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种子加工等优势产业体系。技术市场服 务体系进一步优化。2020年,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14件,技术 市场成交合同金额233亿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科技交 流合作,推进省部会商、院地合作、东西部科技协作,形成开放创新格 局。 综合来看,“十三五”时期,我省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特点:创新活动 “低投入、高产出”特色凸显,全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38.99%,科技活 动产出指数为50.44%,产出投入系数1.29,高于全国1.08的平均水平,居 全国第5位。区域间差异明显,兰州稳居高位持续领跑,酒泉、张掖、金 昌均排在全省前列,河西地区创新优势进一步凸显,全省科技创新呈现 “中强西高东低南弱”的态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速 29.57%,高技术产业利润率稳居全国前5位。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城镇化快速发展时 期,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窗口阶段、创新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推进 阶段。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肩负既“赶”又“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 ,对科技创新需求更为紧迫。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主动适应创新发展 大趋势,准确把握发展阶段和发展方位,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 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起点谋划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提 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展势能、增添动能、发挥潜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的根本性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在新时代推 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进程中展现新作为。 二、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 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四个面向”,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为总揽,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为 重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优化创新支撑体系,着力提升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创新人才,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促进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引 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深化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将科技创新融入经济社会改革发展 全局,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 实效性,构建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2.优化结构。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优化科 技资源配置,完善科技力量布局,探索以团队为重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3.转换动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从投 资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培育壮大新动能,做强做 优实体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 4.绿色发展。把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加大科技对国家西部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支撑力度,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推动传统产 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主体地位和自 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重要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体制改革取得 实质性进展,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1.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各类创新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源头创 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 列,优势领域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 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省、市、县三级本级财政科技支 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5%、2%、1%,每万人口高价值 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32件。 2.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 知名品牌的“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到2025年,全 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达到1%,高新技术企 业数1500家左右,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15%,高技术 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20个 左右企业创新联合体。 3.科技人才队伍量质不断提升。重点产业领域高端人才和研发团队不 断集聚,人才培养与引进、使用与评价机制更加完善,各类人才创新活 力充分激发。到2025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20人年。 4.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在科技体制机制、人才评价、成果转移转 化、科技金融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新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形成推进 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有机统 一和协同发展,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5.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科学有效,法规政策配套健 全,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全社会崇尚创新氛围浓厚,形成要素融合发展 的创新生态系统。到2025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到388亿元,公民 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 三、打造特色区域创新发展高地 立足我省区位优势、科技资源、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探 索差异化的区域创新发展路径。以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以下简称 兰白“两区”)、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带、丝绸 之路科技走廊、兰州—西宁城市群、现代产业创新集群、科技创新示范 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人才、资本、技术与信息等创新要素聚集,系统打 造一批区域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带动全省区域创新水平整体提升。 (一)高水平建设兰白“两区”。 充分发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白“两区”等多区联动的政策 优势与叠加效应,以点带面、以面建区、试点示范,推动创新资源向高 端产业集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多元支撑的创新局 面,建设兰白“两区”科技创新高地。 (二)支撑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展。 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陇中陇东黄土高 原水土保持、中部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在黄河流域(甘肃段 )布局建设科技支撑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创新带,基本形成以兰州、 白银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黄河流域(甘肃段)创新集群。 (三)促进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 主动融入国家双边和多边科技创新合作,面向“一带一路”经济走廊 建设科技合作平台。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装备制造、育种 制种、旱作农业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 化和技术示范推广。 (四)支撑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 探索建立城市群共享协调模式,推进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建 设一体化空间布局,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协同高效配置。联合建设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企业需求联合发布机制、科技成果共 享机制、区域技术市场联盟。 (五)推动现代产业创新集群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区在科技引领、产业集聚等方面的载体与平台作 用,鼓励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酒嘉新能源、金武新材料、天水电子信息、 陇东能源化工、中部有色金属等现代产业创新集群延伸扩散,建立跨区 域跨领域产业集群协同联动发展机制,推进酒嘉、金武、天水、陇东和 中部现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六)持续放大科技创新示范区特色优势。 坚持差异化定位和协同化发展,加快张掖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区、甘 南黄河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和高寒特色农畜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临夏 特色制品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定西马铃薯中药材科技创新示范区、陇 南特色农产品科技创新示范区、敦煌文化科技创新示范区6个科技创新示 范区建设和功能布局,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增强科技创新 发展辐射带动功能。 四、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 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引领,优化整合各类 科研平台基地,努力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高水平研究 型大学和一流学科、科技领军企业建设,在全省优势学科和新能源、新 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集中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 。 (一)夯实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基础。 以中国科学院在甘院所、兰州大学、中央在甘企事业单位为主要依 托,联合省内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聚焦核科学、能源科学 、生态环境、空间科学、文化遗产保护等具有甘肃特色的优势领域,争 取部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夯实兰州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基础。争取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在我省 布局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加快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 肃研究院建设。 (二)完善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布局。 优化整合现有创新平台,形成以重点实验室为引领的科学与工程研 究平台,以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 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创新验证中心、科技文化融合示范基地等为主的 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野外科学观测研 究站、科学数据中心等为主的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平台,提升创新全链 条支撑能力。争取建设国家创新平台,推进基础条件良好的省级创新平 台载体升格为国家级创新平台。 1.提升科学与工程研究类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水平。加大对重点实验室 的持续稳定支持,充分发挥其在提升重点领域创新能力中的骨干作用。 完善重点实验室建设布局,争取在若干科学领域实现并跑和领跑。鼓励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或组建实验室联盟,形成创新合 力。 2.推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针对我省重点产业 链的关键环节,新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鼓励有条件的 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创新验证中心,完善科学研究工程化设施。加快发 展以研究开发、技术服务、企业孵化为主要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打造 一批集技术研发、人才集聚、成果转移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 ,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创新服务网络。 3.完善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在重点领域布局建 设一批公益性、共享性、开放性基础支撑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设施。建 设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长期稳定连续观测、野外科学试验研究和 科技示范。大力发展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产业联盟、创新服务 中心等,提升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创新创业能力。 (三)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坚持“学科引领、重点部署”,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突出 学科建设重点,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 一流学科。加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学科建设,加快形成支撑我省创新 能力持续提升的学科体系。支持和鼓励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 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研究,培植形成新兴学科和新的科学前沿方向。 (四)支持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 依托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强的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企业创新联 合体,集聚行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创新要素和高校院所科研力量,推动产 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升级。激励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 技术攻坚、成果转化、中试实训、人才引育的主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 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面向科学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制定甘肃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和机制创新,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 合。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组建一批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 团队。加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潜心研 究,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 (一)强化特色优势领域基础研究。 重点围绕核科学、数学理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能 源科学、宇航科学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支 持科研院所和高校突出学科优势实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组织实施好国 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力 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前景的成果,提高创新策源能 力。 (二)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融合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和前沿引领相结合,形成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融 合发展局面。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前瞻布局新兴产业科学问题研究与技 术研发,推进应用学科发展,加强新兴学科建设。通过在不同学科领域 展开深度交叉融合,攻克重大共性基础科学问题,催生新的重大科学理 论。鼓励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程化、产 业化。 (三)开展变革性技术基础研究。 着眼未来竞争力提升,以解决长远发展需求、引领科技发展趋势为 目标,培育有望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变革性技术。推动 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 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加大对非共识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 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重视可能重塑重要科学或工程概念、催生新范式 或新学科新领域的研究。 六、构建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产品为导向的区域科技 创新体系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构建以产品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模式 ,加快科研成果工程化应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建立集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服务创新、协同创新为一体的区域科技 创新体系。 (一)构建以产品确定创新的科技供给倒逼机制。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创新资源向增值空间和市场潜力大的 产品聚集,聚焦重点产品创新,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共 性技术攻关,优化工艺流程,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支 持研究机构对接技术需求布局科研项目,强化成果加速器和技术验证中 心建设,缩短“科研成果—样品—产品—商品”的产业化周期。增强企业技 术研发、技术应用及技术整合能力,制定从设计、研发、生产到商业化 的全流程产品升级路线图,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推进产业链延链、补 链、强链闭环,实现产业发展从有到优、由优变强的高级化跨越。 (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 创新体系。 推动实施“扩规计划”,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入孵初创 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 发展体系,做强行业领军创新型企业、产业创新平台型企业,积极引进 培育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积极开展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培育“专精特 新”企业,打造“行业小巨人”。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引导,打造一批 技术创新水平高、人才支撑作用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支持企业建 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逐步建立起院士专家与设站企业协作的长效服务机 制。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 (三)构建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重点的研发组织体系 。 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配置创新资源、布局 创新平台,保持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以学科建设为引导,从产业化 需求中提炼科学问题,主动开发和储备原创技术,开展配套装备、控制 系统、生产工艺等产业化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化成套技术创新,建立“人 才团队—创新群体—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中试基地—工程中心”的 科技研发模式。调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等中央在甘科研单 位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深化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在科技研发、 技术协作、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创新、重大项目、创新人才等方面的合 作,共建产业园区、高端研发中心、综合性产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创新基 地,促进科技成果快速就地转移转化。建立省属产业技术研究体系,构 建与市州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之间的融通机制。 (四)构建以专业化机构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 推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信誉度高、开拓能力强、分 工合作的专业化、特色化科技服务机构。发展高端研发、创业孵化、技 术集成、产品设计、工艺配套等公共服务,提升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 融、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咨询服务能力,打造科技机构服务品牌 和精品服务项目,增强市场竞争力。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 、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为依托,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线上线下紧密 结合的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加强创新创业载体绩效评估,进一步营造良 好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壮大创新创业服务专业人才队伍,鼓励发展众 创、众智、众筹、众包等多种社会创业服务。在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建设 综合配套的科技创新城。 (五)构建以园区为引领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兰白“两区”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多点布局、以升促建,辐射带动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 大学科技园、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园区协同发展。培育发展 综合性科技园区,构建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协同创新 体系,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功能互补、设施平台互联、人才技术互通。充 分考虑区域分工和联系,打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 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