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学习总书记在新疆考察的心得汇编(5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传承“兵团精神”绽放“青春模样” 2022-7-15 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举,而是长远大计。新 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7月13日,习近平总 书记来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考察。这里承载了一段新中 国屯垦戍边的革命历史。曾经的石河子是一片寥无人烟的 戈壁荒滩。1950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的将士 们进驻茫茫戈壁滩,拉开了屯垦戍边的序幕。1954年,新 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开启了新中国屯垦戍边新篇章 。 近70年来,一代代兵团人铸剑为犁,代代坚守,接续 奋斗,谱写了“沙漠变绿洲、戈壁建新城”的壮美诗篇。尤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发展进一步转向“建城戍边”,大力推 动形成以城镇化为载体、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 为基础的发展新局面,为当代中国奇迹提供了最生动鲜活 的注脚。 历史之光昭示未来方向。认真学习兵团历史,汲取兵 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16字精神养 料,党员干部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民族复兴赛道上 ,绽放青春应有的“模样”。 “热爱祖国”、对党忠诚,青春的底色是“革命红 ”。王震将军曾写下了“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 万里,屯垦在天山”,道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革命红 ”底色。“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这支从战火 中走出的人民军队,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刻,迅速脱下军 装、就地转业,成为屯垦戍边的先锋力量,成为“不拿军饷 、不穿军装、永不换防”的戍边队伍,在茫茫戈壁沙海中开 辟绿洲,在亘古荒原上书写“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人间奇迹。 这份家国之情、赤胆忠心,彪炳史册、光照千古,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忠诚是为政之魂,是最重要的政治操守。”对 党忠诚、热爱祖国是党员干部的首要品质,我们要弘扬兵 团精神,把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把智慧、勇气和力量融 入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建设中,做“我是党的一块砖,哪 里需要哪里搬”,砺“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本领担当,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不负 历史、时代、人民的精彩篇章。 “无私奉献”、我将无我,青春的本色是“大我红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革命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兵团 从成立之日起就遵循“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戈 壁荒漠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不惜白手起家 ,开垦耕种,兴办工业。兵团人就像大漠深处的胡杨一样 ,不论多么艰苦的环境,不论多么大的困难,都能顽强扎 根,德被一方。据统计,新疆每3亩耕地中就有1亩是兵团 开垦的。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在兵团,兵团棉花单产 多年保持全国纪录。成绩的背后,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 了终身献子孙”,是兵团人对“大我”青春的追寻,是兵团人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最生动的实践和写照。艰难困苦,玉 汝于成。这一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兵团人始终跟随党 的旗帜,党旗所向、众心所聚,“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精神追 寻。我们当弘扬“无私奉献”精神,用好百年党史,让青春在 无私奉献中不断延展、丰厚,做红色江山的捍卫者,做兵 团精神的传承者,做一心为民的实践者。 “艰苦创业”、志气磅礴,青春的模样是“奋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困难是怯懦者的“绊脚石”,是 奋进者的“垫脚石”。兵团受命开拔到驻地,彼时,遭遇的是 “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沙漠、荒 原、碱滩,可谓与风沙同行、与野兽为伴。面对在外人看 来并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兵团人没有被吓倒,反倒迸 发出更加强大的战力。为了节约国家资金,老军垦战士王 德明和战友们从不主动要求领取新军装,他们把已经磨烂 的军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现收存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 馆内的一件军大衣,竟有“296”块补丁之多,这件大衣恰是 那段艰苦创业历史的集中写照,已经成为军垦博物馆的“镇 馆之宝”。初心不忘,方能行远。面向新征程,我们当发扬 “艰苦创业”精神,永远保持一颗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赤子 之心,学习兵团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愈是艰险愈向前的 奋斗精神,敢驶“顶风船”,敢向“迎头浪”,在构建新发展格 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勇为闯将、干将,在不懈奋 斗中,团结带领人民将“中国号”巨轮,驶向民族复兴不可逆 转的新航道。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青春的风采是“开创”。 由“屯垦戍边”到“建城戍边”,兵团人的脚步一刻没有停止前 进,一刻没有半分松懈的念头。“事不避难者进”,兵团人以 “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为己任,不断夺取建设进程 中的一个个制高点然后再出发新高地。“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近年来,兵团人将视角投向更 加恢弘的远方,以百姓心为心,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为最大追寻,始终和时代同频共进。“千磨万砺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见金”,一个个田连阡陌、渠系纵横、林带成 网的绿洲生态体系,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已经分外清晰 地舒展在奋斗的方向。见贤思齐焉,我们当向兵团人学习 ,摆脱“佛系”心理、“躺平”心态,大力发扬开拓进取精神 ,保持“日日新”的昂扬状态,一日有一日之进、一周有一周 之得,保持马不停蹄的奋进姿态。“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 江山即寥廓”,神州美丽画卷已经铺展在眼前,时代是出卷 人,我们是答卷人,要时刻不忘“为了谁依靠是我是谁”这个 根本问题,在开拓进取中,绽放青春最美的风采,在开拓 奋进中,以智慧、汗水和奉献,给出青春最亮丽、最富活 力的答卷。 从“新疆之行”感悟“国之大者” 2022-7-1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考察了新疆大 学、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天山区固原巷社区、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博物馆,了解新疆加强人才培养、统筹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等情况。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新疆之 行”中汲取经济建设、民生服务、文化事业等重点领域的工 作方法,胸怀“国之大者”,更好地为建设党和国家的各项事 业贡献力量。 从“再接再厉,前途光明”中感悟“经济建设”是 “国之大者”。两千多年前,一串串脚印、蹄印、车辙贯 穿新疆的草原、戈壁、雪山,开拓出横贯东西的古丝绸之 路,兴盛久远。2013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新疆牢牢把握住了新发展机遇,让千年丝路穿越历史风 沙,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欣慰地 说,“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 带。”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新疆的经济飞跃中汲取“满眼生机转 化钧”的智慧,提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斗志,将各地区的 经济建设积极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中来,因地制宜 激活“新引擎”,积极落实配强“转速表”,让发展的“东风”吹 送“经济之花”大放异彩。 从“我很重视社区工作”感悟“民生服务”是“国之 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很重要,上面千条线 ,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社区是最接 近群众的基层党组织,社区工作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 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社区基层党组织要真正发挥战 斗堡垒作用,把社区各方面服务工作搞好,将人民群众紧 密团结在党旗周围。广大党员干部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为民情怀,涵养“此花此叶常相映”的服务态度,身入基 层更要心入群众,把工作“沉下去”“落到底”,在“接地气”中 “务实效”,真正了解人民的急难愁盼,真正解决好燃眉之急 ,做好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勤务员”,不断增进人民的幸 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从“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使之发扬光大 ”中感悟“文化事业”是“国之大者”。穿越五千多年的 历史烟云,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离不开 强大的向心力、包容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 贵的精神财富,做好保护者、传承者、展示者是中华儿女 共同的责任义务。“学不可以已”,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挥先锋 模范作用,自觉了解、学习传统历史知识、各民族文化精 粹,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内源,增强保护意识守护好“精神 家园”;“走近”更要“走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含菁咀华 中增进文化自信,利用网络化、数字化等创新方式让古文 明之树在现代沃土上“开枝散叶”,做好“文化活水”的传承者 ;积极搭建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发挥文明互赏互鉴的 “乘数效应”,让全世界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瑰宝”的经 典魅力。 弹好人才“引育用留”四部曲 2022-7-1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考察了新疆大 学、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天山区固原巷社区、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博物馆,了解新疆加强人才培养、统筹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等情况。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抓好 人才引进,培育人才队伍,必须坚持目标导向,精准发力 。人才兴,农业兴;人才强,农业强。各地要在引进人才 、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上下真功夫,出硬招实 招真招,得人才更要得人心,让人才愿意来、留下来,为 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力量。 找准定位、靶向“引”才,把“实际需求”作为第一 考虑。准确定位、明确需求是招才引智的前提。要立足当 地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沉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切实 摸清当地人才家底,准确把握当地人才队伍结构和制约人 才队伍发展的短板弱项。引进人才,不是学历越高越好 ,人越多越好,而是岗位刚好需要,专业刚好对口最好。 引进人才,要做好“精”字文章,把握“准”字导向,既要立足 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