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2年人民时评汇编(6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促进信用卡业务高质量发展(人民时评) 屈信明 2022年08月15日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制定审慎稳健的信用卡发展战略 ”“加强对信用卡客户的资信审核”“严格规范信用卡分期业务 管理”……前不久,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 简称《通知》),在强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严格规范 发卡营销行为、严格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等方面提出了明 确要求,旨在规范信用卡业务经营行为,提升信用卡服务 质效,促进信用卡业务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支持科学理性 消费。 从方便消费支付,到可以用积分兑换“节日礼包”;从凭 卡购物可享打折,到持卡可以享受道路救援、机场接机等 服务……近年来,信用卡附加功能不断拓展,应用价值日 益提升,受到许多消费者青睐,推动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信用 卡和借贷合一卡已达8亿张。信用卡的普及发展,在方便群 众支付和日常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也应当看到,随着信用卡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理念粗放,服务意识不强,风 险管控不到位,存在侵害客户合法权益等行为。银保监会 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近半涉信 用卡业务。就此而言,规范信用卡业务经营行为既关系到 群众的切身利益,符合百姓期待,也是促进信用卡业务高 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势在必行。 此次《通知》具体内容,可谓有的放矢。比如,要求 长期睡眠卡率超过2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以 刚性要求对部分机构以发卡量为导向的业务发展模式形成 约束;明确“向客户展示分期业务收取的资金使用成本时 ,应当统一采用利息形式,并明确相应的计息规则,不得 采用手续费等形式”,有利于让消费者“明白用卡、安心消费 ”。好政策重在落实。下一步,监管部门需持续加强对信用 卡业务的风险识别处置,强化对信用卡业务相关活动的延 伸监测。对金融机构而言,也应充分履行主体责任,对照 有关要求认真自查自纠。 《通知》既是对信用卡业务的全面规范,也为转型发 展带来了新机遇。比如,适应消费者金融需求升级变化 ,《通知》提出探索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等创新模式,相 关机构可以以此为契机,探索提升远程面签能力,优化业 务流程管理,并在数字化场景应用等方面积极匹配市场变 化和客户需求。这也将成为银行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经 营质效的重要尝试。可以预见,随着信用卡行业创新工作 的持续推进,银行业将应用新技术、新渠道、新模式不断 优化信用卡服务功能,丰富产品供给,信用卡业务发展模 式将更趋向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进一步实现惠民便 民。 对消费者来说,要更好享受信用卡带来的便利,还需 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珍惜个人信用,涵养金融素养。一 方面,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做好 财务规划,理性消费,避免过度透支。另一方面,应认识 到,“以卡养卡”、违规套现等行为不可取,这种方式或可图 一时小利,但会给个人信用和财务状况埋下隐患,甚至触 犯法律。《通知》提出银行金融机构对所获知单一客户在 其他机构的所有信用卡授信额度实施合并管理等要求,也 将进一步防范此类情况的出现。 规范信用卡业务,事关生活,事关你我。监管部门加 强监管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转变信用卡业务发展方 式、强化审慎合规经营、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广大消费者 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合理使用信用 卡,必能让信用卡成为贴心的生活助手。 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人民时 评) 周珊珊 2022年08月12日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部分地区气温升至40摄氏 度以上。电力、建筑、环卫、钢铁等传统行业的露天或高 温作业人员,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以及社区防疫志愿者等防疫一线人员,都面临着高温“烤 ”验。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是需要解决好的现 实问题。 我国十分重视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出台了一 些明确规定。2012年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规定了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做好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 业劳动保护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各省区市也出台了一些条 例法规,对劳动者高温下劳动、高温津贴、休息等方面做 出规定。前不久,人社部、全国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指 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的户外工 作时间;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并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劳 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这些措施,为保障高温天气下的劳动 者权益,树立了鲜明的政策导向。 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高温下劳动者的关心爱护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用人单位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在 高温天气下保护劳动者权益,用人单位主要需做两方面工 作:一是加强劳动安全保护,比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 换作业、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 段室外作业等;二是发放高温津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现在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人,更讲究自我保护、适度劳 动。用人单位越是用心改善劳动条件、注重保护劳动者身 体健康,就越会受到劳动者欢迎,越能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赢得未来。 现实中,高温劳动保护、高温补贴的落实情况还有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不同地区、行业、企业间并不平衡 ,有些用人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灵活用 工单位,认为这是个“小问题”,对它重视不足甚至暗打折扣 。做好高温劳动保护,不能留死角。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监 督,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 ,促进相关保障落实落细。一些地方开始把灵活就业群体 纳入劳动保护范畴,比如上海、天津、辽宁等地纷纷出台 政策文件,对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做出规定并 进行试点。这是有益尝试,也是务实之举。 高温天气只有较短一段时间,但对劳动者的关怀应该 是长久的。一个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要把减少 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保障其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令 人欣慰的是,如今这方面的社会共识越来越强,不约而同 的行动也越来越多。开设爱心凉茶驿站,开展“夏日送清凉 ”公益活动,捐赠防暑物资……来自各个方向不同方式的关 怀,提升了社会文明的水位。 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给劳动者更多 尊重、理解和关爱,关乎我们的共同利益。关爱高温天气 下劳动者身心健康的社会善意,不仅是在呼应社会对普通 劳动者的关怀,也能让每一个人感受到身为劳动者的尊严 。 建设好农村“生活服务圈”(人民时评) 李昌禹 2022年08月10日 推进邮政、电信等公共事业服务进村入户,加快推进 入户道路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 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开设便民服务点……不久前,民政 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完善 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服务 圈”建设,并从10个方面梳理了村级综合服务特别是公共服 务的基本内容、保障水平和供给方式,为有序扩大农村公 共服务供给提供了“路线图”。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村为民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治理 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完善充实服务事项,提高为民服 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党的十八大以 来,我国农村综合服务机构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标准 和水平也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综合服务机 构和设施达40.4万个,覆盖率达79.5%。从快递进村、光纤 入户,到厕所革命、垃圾集中清运处理……越来越舒适便 捷的农村“生活服务圈”,已成为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的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 得更美好。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农民群众是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对于公共卫生、基本 医疗等服务怎样布局、文化活动怎样开展、健身设施怎样 建设等,感受最直接,期待也很清晰,应把他们的参与度 高不高、满不满意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近年来,一些地 区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 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 设,在改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让农民满意,积累了很好 的经验。 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应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 乡衔接、要素共享、互通互融。当前,城乡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首先要补齐农村短板,缩小城乡 差距。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城乡联动,加快城乡融合。比 如,一些地区推动县城师资、管理、投入向农村延伸,实 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一些地方统筹城乡供水资 源,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网、同价。类似举措 ,不仅有助于让农村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有 利于吸引农村人口回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还要顺应数字化、信息化 发展趋势。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信息 技术的发展,为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工具,也 为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强化其系统性提供了助力。在 一些农村地区,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已在乡村公共服务中 得到有效运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政策支持和 村级组织的能力,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化手段为依 托,推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自助终端等服务渠道功 能升级并向乡村延伸。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上。要把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注重加强普惠性、兜 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建设,是其中一 个重要举措。紧扣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福祉 ,把村为民服务阵地建设好,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事项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 ,定能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