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重庆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01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重庆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及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下,在中共重庆市委直接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 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 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认真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重 整行装再出发、团结一致向前行,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顺利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 五”良好开局,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转变发展方式,高质量发 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2.01万亿 元增加到2.91万亿元、年均增长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 64176元提高到9066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 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4.7%、7.3%。规上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2%,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 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19%、31.1%。六个支柱产业产值规 模均迈上千亿级台阶,汽车、电子产业分别达到4500亿、 7000亿级规模。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新一代人 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增加值预计达到2200亿元。预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 1.9倍,研发人员总量实现翻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 1.2倍,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倍。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 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42989家、6348家 、255家,上市公司增加31家、达到90家。实施重庆英才计 划,举办重庆英才大会,累计引进各类优秀人才15.6万人 ,人才资源总量突破600万人。重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成渝 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印发实施,配套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滚动实施三批次重大 合作项目、完成投资3916亿元。合力打造全国交通4极之一 ,成渝中线、渝西、渝万、成达万高铁全线开工,江北国 际机场T3B航站楼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在建及建成省际高速 公路通道20个。启动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金融 中心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获批共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 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 国家枢纽节点,川渝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工业互 联网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态势良好。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联 合行动,推进长江、嘉陵江等生态廊道建设,深化跨界河 流联防联控,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10个毗 邻地区合作平台加快建设,311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见效 。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带动“一区两群”空 间布局持续优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96%,“一 区”与“两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降至1.8∶1左右,区域 协调发展的美好图景正徐徐展开。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内陆开放 高地建设实现新突破。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试点任务扎实 推进,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如期收官 ,投融资、民营经济、财税金融、能源价格、公共资源交 易监管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成功探索企业司法重整 、全渝通办、双总河长制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 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五年净增市场主体107.2万户、总量 突破340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5.9%。西部陆海新 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运输网络覆盖全球119个国家和 地区的393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水平全国领先 ,国际航线增至109条,中新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投入运营 ,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吞吐量均突破2亿吨,成功创建港 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新获 批开放口岸2个,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新互联互通 项目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项目252.6亿美元、金融服务项目 291.3亿美元,重庆自贸试验区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 ,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重庆经开区等开放平台能级不 断提升,智博会、西洽会、中新金融峰会等影响力不断增 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取 得积极进展。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外贸进出口增至 8158.4亿元,服务贸易额累计达到3000亿元,新增国际友好 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53个,新增驻渝总领馆3家,内陆开放 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路,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牢固树立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全面推行 河长制、林长制,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治理水土流失面 积7041平方公里,实施地灾重大工程项目319个,完成国家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长江“十年禁渔”退捕 任务和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任务,涉自然保护地问 题整改完成率达到99%。成功创建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 范区和5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 验区,广阳岛片区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巫山五 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三峡后续工作 累计实施项目1746个,总投资289.9亿元。全市森林覆盖率 达到55%,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2.5%,长江干流重庆段 水质保持为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8%,生活垃 圾无害化处理体系覆盖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 300天以上,PM2.5平均浓度下降3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 能耗年均下降2.9%。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持续巩固,山 水之城、美丽之地魅力更加彰显。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社会 文明程度持续提高。红岩精神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 神谱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列入全国重点建设 区域,红岩文化公园一期工程建成投用。群众性精神文明 创建活动深化拓展,6个区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时 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选树“时代楷模”毛相林等一批 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媒 体深度融合发展,新闻发布实现制度化。120余件文艺作品 、150余种出版物获国家级大奖,38项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 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 心覆盖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过全 国平均水平。创新推出“晒文化·晒风景”“晒旅游精品·晒文 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 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持续加强7个示范基地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3%。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创造高品质生活取得明显进展。坚持把民生作为财 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每年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 。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62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基本医保参 保率分别达到97%、99.7%,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 覆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保障标准稳步提升。退役军 人服务保障体系全新构建。学前教育普惠率、义务教育巩 固率分别达到93.2%、95.7%,“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义务 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县实现全覆盖。高中阶段教育、高等 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6%、58%,10所高职院校入选“双 高计划”,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全市高峰学科实现倍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 医学研究中心实现突破,三甲医院增至44家,二甲医院实 现区县全覆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城乡基础设施条 件大幅改善,“一大四小”运输机场格局全面形成,高铁通车 里程突破100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78公里,中心 城区新增“7桥5隧”,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通车里程突破 4000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7万公里,行政村客运通达率 、邮政快递覆盖率和自然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大 中小型水库77座,新增城乡供水能力8.3亿立方米。“三农 ”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乡村特色产业提 质增效,190.6万农村贫困人口告别绝对贫困,全体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达到35666元。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府 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 领域全过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 史学习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氛围更加浓 厚。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 流毒,坚决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 方案,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4个区、3个项目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示 范项目。五年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52部 ,制定政府规章39部,5930件人大代表建议、4977件政协 提案全部办结。“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渝快办”实现政务 服务事项全覆盖,行政许可实现全面清单化管理、99%的事 项“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间由34天缩短至1个工作日 ,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严格控制和 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实现只减不增。严格执行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纠治“四风”和为基层 松绑减负措施,政府系统办事效率、服务效果、治理效能 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五年砥砺奋进,五年不懈奋斗,重庆发生 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发展质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改善 了,城乡面貌变美了,群众获得感增强了,重庆站上了新 的发展起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收 官之年。这一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我市遭遇 了抗疫三年来最严峻的疫情、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极端 的高温干旱天气、近年来最严重的电力资源紧张,困难和 压力超出预期。一年来,全市上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 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 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应对 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城镇 新增就业70.7万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经济发展保持 了多重压力下的恢复态势,实现了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 总体平衡。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稳投资、促消费、保市场主体,推动经济 稳定恢复。组建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专班,对接落实国家稳 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动态梳理发布稳经济政策包 。开展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 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支持,加 强高铁、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电力、水利等重大基础设 施项目调度,滚动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在建、前期“三张清 单”,全年基础设施、工业投资分别增长9%、10.4%。出台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30条等专项政策,开展发放消费券、举 办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限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增长31.1%。 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出台工业经济稳增长39条 、服务业恢复发展56条、财政金融联动服务实体经济27条 ,推动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 1500亿元,为实体企业节省融资成本83亿元。 (二)全力抓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新 动能更加强劲。提速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 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等科创载体,投用中科院重庆 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金凤实验室、卓越工程师学院等 科教平台,启动实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和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行动,实施汽车软件、生物医药 等12个重大专项,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开展制造业 “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 型促进中心,新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407个,新认定智能 工厂22个、数字化车间160个,推动企业“上云”1.3万余家。 专班推进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保链稳链和集群发展,制 定实施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软 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加快布局卫星互联网、 硅基光电子等产业新赛道,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战 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4倍 ,软件业务收入增长10.5%。 (三)全力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区域协调 发展形成更多可视化成果。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 ,双核联动联建工作机制实质运行,双城“1+5”合作协议加 快落地,成渝21个对口单位、27个市区开展结对合作,获 批共建全国首个跨省域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开展外债 便利化、数字人民币等试点,成渝金融法院揭牌,双城种 业投资基金建立。川渝第二批便捷生活行动事项全面落地 ,跨省公交线路增至20条,两地参保证明实现互认,养老 服务、公共文化等资源实现共享。滚动实施167个“一区两群 ”区县协同项目,主城都市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两群”清 洁能源、绿色制造、生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四)全力稳外贸、稳外资、优环境,内陆开放能级 加速提升。制定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 划和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加快发展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方案。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 补链强链城市,智慧长江物流工程一期建成投用,万州机 场航空口岸正式开放,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国家 级服务出口基地实现“零”的突破。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值 增长36%,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超过5000列,外贸进出 口增长2%,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7.9%,预计全年实际使用 外资18亿美元。100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事项取得阶段性成 效。改革政府股权投资基金,新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西部 首只基础设施REITs成功上市,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8家 。 (五)全力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 质量持续改善。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完成重点行 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评试点,两江新区入选国家气 候投融资首批试点城市。制定实施川渝能源绿色低碳高质 量发展协同行动方案,全市天然气产量达到145亿立方米 ,清洁能源电量消纳占比超过47%。全面开展长江入河排污 口排查整治,建设改造城镇排水管网1900公里。锰行业落 后产能全部淘汰退出。实施营造林500万亩,新增城市绿地 1500公顷,广阳岛生态修复主体完工。制定实施制造业高 质量绿色发展行动计划,获批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创 建绿色工厂78家、绿色园区5个。 (六)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提升,城乡融合 发展步伐加快。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做好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建高标准农田255万亩 ,整治农村危房4147户,新改建农村厕所5万户,完成30个 小城镇环境提升示范项目,“三变”改革试点扩大到3797个村 。实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动,完成“三区三线”划定,郑渝高铁 全线开通,枢纽东环线正线建成通车,江跳线等61公里城 市轨道投入运营,红岩村大桥等桥隧项目建成投用,城开 高速城口段等161公里高速公路通车,垫丰武高速公路等开 工建设,寸滩国际新城邮轮母港港口工程全面开工,嘉陵 江利泽航运枢纽船闸工程建成投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 、疆电入渝配套煤电项目启动建设,藻渡、向阳水库开工 ,新(扩)建城市水厂5座。“两江四岸”十大公共空间基本 建成,9个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投用,市规划展览馆迁建 完成,龙兴专业足球场建成。完成450个老城区环境“小而美 ”惠民项目,新建25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73个口袋公园。 启动33个片区路网更新,打通“断头路”50条,完善提升人行 道1900公里,建成1.2万个小微停车场泊位。完成全国城市 治理风险清单管理试点,中心城区数字化管理盲区全面消 除。 (七)全力惠民生、兜底线、防风险,人民群众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妥善处置多轮疫情,防控工作 重心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平稳转段。民生实事年 度任务全部完成。最低工资、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 ”、孤困儿童保障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稳步调增。完成 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中小学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占比 超过80%。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实现全覆盖,长期护 理保险试点扩大到所有区县,2所中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 中心。川剧《江姐》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图书《下庄村 的道路》、电视剧《绝密使命》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奉节县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武隆 区荆竹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有序推 进保交楼工作,交付房屋3.8万套。科学应对极端高温干旱 天气,为74.8万群众应急送水,成功扑灭15起较大森林火灾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开展燃气、危化品、 自建房、高层建筑消防等专项整治,全市未发生生产安全 重特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可控。推进信访“治重 化积”专项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实施全民反诈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 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迈出新步伐,民族 宗教、国家安全、外事、侨务、港澳台、审计、统计、档 案、保密、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 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慈善、残疾人、 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挑战前所未有 ,付出的努力尤为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最根本在于有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 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 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 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渝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关 心支持重庆发展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区市及港澳台同胞 、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对照2022年政 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年度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 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部分指标 未达到预期。这其中,有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的影响,也暴 露出我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居民消 费、文旅消费尚未完全恢复,民间投资预期不稳,市场主 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 ,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较重,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 撑;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超 大城市治理面临不少挑战;文化软实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民生保障依然存在不少短板,社会治理有待加强;财政 收支压力较大,经济金融领域存在风险隐患;政府系统少 数工作人员能力作风与现代化建设要求还不够适应。对这 些问题,我们一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 的关键时期。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精神,把全市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 ,细化量化未来五年“六个显著提升”的目标任务,作出了 “十九个着力”的重要部署,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美好蓝图。我们要按照市委六届二 次全会决定,围绕“六个显著提升”,抓纲带目、综合集成 ,系统迭代、整体提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 使命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 (一)推动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 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传统支柱产业提升行动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提升 培育行动,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两 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装备 、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人 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制 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全力打造国家重要 先进制造业中心,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重庆智造”“重庆 创造”品牌,力争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8%,数字经济增 加值占比超过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工业增加 值增速;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大力发展金融、 物流、会展、商贸、文旅等产业,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 合试点,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 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 目的地和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 目,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重点领域补短 板投资,系统布局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新一代超算、云 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经济增 速,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促进消费提质 扩容,深入实施“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提升传统消费,培 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着力满 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全面增强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培育发展现 代化都市圈,推动双城合作、双核联建走深走实,辐射带 动川渝全域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 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 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双倍增”,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 62%。培育壮大开放型经济,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促进各类开放平台提档 升级、协同发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高质量外资 集聚地,力争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货运值年均增长 15%以上,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1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 保持在西部前列,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迈上更高台阶。 (二)推动科教实力显著提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 人才强市行动,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 发展,加速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 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总量分别超过1万家和8万家,部署 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促 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 化和产业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化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 体化,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双一流”建 设带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覆盖全市的数字教育资 源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打造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 台,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主力军壮大、产才融合发展、人才 引进攻坚、人才培养强基、人才改革赋能、人才生态创优 六大工程,整合推出重庆英才集聚专项,建设世界重要人 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承载区。 (三)推动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大力实施城市更 新提升行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 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大都市,力争常住人口城镇 化率达到75%。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 向深化改革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完善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对外交流合作体系 ,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提升城市绿色化水平 ,做靓“两江四岸”主轴,丰富拓展城市功能名片,支持渝东 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支持渝东南武陵 山区城镇群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 新典范。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建设数字政府,培育数字 社会,健全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创建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 ,以全域数字化推动治理模式变革、方式重塑、能力提升 。提升城市人文化水平,实施红岩精神传承弘扬工程、文 明创建工程、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大文化惠民力度 ,增强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文化强市。以城带乡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 培育、千万农民城乡融合共富促进、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 村示范创建“四千行动”,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2665万亩以 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村级集体经济 组织年经营性收入高于10万元的占比达到80%。 (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坚持共抓大 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发 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 构等优化调整,强化长江经济带负面清单管控,完善支持 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区域大气污染协同防治 ,统筹推进“五水共治”,深化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分类,加 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8天 左右,长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 国领先。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面深 化河长制、林长制,实施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 ,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国家储备林,抓好长江 “十年禁渔”,加强消落区保护修复、水域岸线管控、自然保 护地管理和江心绿岛保护利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 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度融入全国碳市场 ,优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 调控,碳达峰碳中和实现阶段性目标。 (五)推动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坚持以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不断优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 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法治重庆。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 观,强化科技、网络、数据、生物、粮食、食品药品、能 源资源、战略物资等重点领域安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 识和素养。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坚持标本 兼治、远近结合,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防范化解政府债 务风险,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提升人民 群众安全感,完善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行政管理、组 织指挥、应急救援、制度保障“四大体系”,推进安全生产风 险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自治、法治 、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完善立体化社会治 安防控体系,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动民主法治 建设,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简 政放权,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市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上走在中西部前列。 (六)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持续增进民生福 祉,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就 在山城·渝创渝新”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 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每年城镇新 增就业60万人以上。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企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医疗、工伤、失业保险 市级统筹机制和动态监测救助帮扶机制,推进退役军人服 务保障提质增效。加强普惠性民生建设,实施健康中国重 庆行动,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有序 扩容和均衡布局,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建设现代化体育强市,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岁;健全 普惠性养老、育儿服务和政策体系,建立多主体供给、多 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22万套(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600万平方米、棚户区 10万户。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 ,优化扶贫项目资产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通过土地、资本等使用权、收益权增加居民财产性 收入,确保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同期经 济增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3∶1,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 伐。 各位代表!实现“六个显著提升”,是未来五年建设现代 化新重庆的主要目标任务,承载着重庆人民的美好期盼。 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新”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 嘱托上取得的新成效,“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作出的新贡献,“新”在国家高质量发展 版图中争创的新地位,“新”在人民群众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有实实在在的新感受,“新”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 伟大工程中展现的新气象。我们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 接着一锤敲,让蓝图兑现,让愿景成真! 三、对202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一 届市政府依法履职的起步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 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 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提振信心,持续扩大内需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 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6%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的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分 别增长10%、6%、3%,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高质量 发展态势加快恢复呈现,经济活力创造力和质量效益进一 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价格 涨幅控制在3%以内,粮食生产、节能减排降碳等指标完成 国家任务。 上述预期目标,考虑了去年经济的低基数,兼顾了完 成“十四五”发展目标的需要,与我市增长潜力相适应,体现 了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要求,有利于释放积极信 号、提振市场信心,有利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 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 挑战多、要求高,必须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使命任 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中央“六个统筹”要求 ,把握国家“五大政策取向”,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 ,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 键环节,奋力抓好十一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奋力抓好扩内需稳增长,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高质量发展。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政府 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全社会投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 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促进投资放量。深入开展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编 制实施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做好项目前期工 作,优化审批服务和要素保障,推动投资规模合理增长、 结构不断优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完成交通投资1100亿 元,加快交通强市建设,力争启动建设渝宜高铁、黔江至 吉首高铁等项目,开工建设重庆站改造、重庆新机场综合 交通枢纽、洛碛港一期、乌江白马至彭水航道整治等工程 ,投用巫溪至镇坪等169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江北国际 机场第四跑道主体工程、万州机场航站楼扩建等项目;完 成城建投资1350亿元,开工中心城区至永川、南川、大足 、綦江(万盛)等4条市域铁路和7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 等2条城市轨道,建成18号线等59公里城市轨道;完成水利 投资390亿元,重点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藻渡水库、 向阳水库、跳蹬水库等项目建设;完成能源投资400亿元 ,重点推进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电厂环保搬迁、两 江燃机二期、永川燃机热电联产、合川双槐电厂三期及万 州、涪陵、江津天然气发电等项目,加快重点区块页岩气 开发,实施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加大5G网络等新型基 础设施投资,力争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以上。加大产 业投资,推进化合物半导体等项目签约落地,推动奥松半 导体传感器芯片等项目开工,加快长安汽车渝北新工厂等 项目建设,促进万凯聚酯材料扩建等项目投产、京东方柔 性面板等项目产能提升,接续实施各区县工业项目,力争 制造业投资增长12%以上,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 36%以上。稳定房地产投资,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 稳定各项工作,用好信贷、债券、股权等支持政策,完善 财税、金融、产业等配套措施,合理安排供地规模、结构 和时序,加快“久供未建”项目处置和新拿地项目开工,推动 房地产投资逐步回稳。激活民间投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 革,完善民间投资支持政策,发挥产业引导基金、政府性 融资担保机构撬动作用,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 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