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3年国家安全类文稿汇编(26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灰度认知”与“黑白决策” 决策学领域专家认为,理性思维的最佳组合是“灰度认 知、黑白决策”。比如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的概率是 70%,意思是下雨可能性较大,但也可能不下雨,这就是灰 度认知。但在决策上,要么带伞要么不带,我们不可能带 一把70%的伞,这就是黑白决策。所以,灰度认知是一种评 估选项阶段的量化思维,需要接受不确定性、不带预设立 场、保持头脑开放;而黑白决策则是形成决策阶段的定性 思维,需要寻求确定性、选择非黑即白、不能模棱两可。 作战筹划时应保持灰度认知 作战筹划阶段,是对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的过程。此 时应保持灰度认知,将问题精确量化,从而为黑白决策提 供支持。例如,二战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舰船屡遭日机 攻击,损失惨重。为研究对策,美军征集大批数学家对 400多个战例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当日军 飞机采取高空俯冲轰炸时,美军舰船采取急速摆动规避战 术的损失率为20%,采取缓慢摆动的损失率为100%;二是 当日军飞机采取低空俯冲轰炸时,美军舰船采取急速摆动 和缓慢摆动的损失率均为57%。显而易见,最佳应对策略就 是只要敌机来袭,均采取急速摆动规避战术。据估算,美 军这一决策使舰船损失率从62%降至27%。这种量化分析的 方式,将规避战术的不确定性转化为概率问题,帮助美军 找到了解决方案。这就是典型的灰度认知。 灰度认知的量化分析方法还有很多。如“投票表态”,就 是群体决策过程中对不同观点分布情况进行量化描述的常 用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多数人的意见只能代表 主流,却未必正确。为了在量化分析的同时尽量提高决策 的正确率,还可以采取“可信度加权”的方式。其中,“可信 ”指的是“意见可信”,即提供意见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 业素养;“加权”就是“乘以权重”,即不同专家的意见应根据 过往表现分配不同权重。这种方式可以让灰度认知由“模糊 ”变得相对“精确”。 这一分析机制同样适用于作战决策。例如,部队召开 作战会议,就采取哪种作战方案进行表态。其中,每名与 会成员的意见权重不同。虽然最终方案还是由指挥员拍板 ,但这种基于可信度加权的集体分析方式,会让决策者充 分参考其他人的视角和观点,从而更理性地看待不同方案 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在平时一些重大事项的评估决策中 ,为了更科学地分配权重,还可以组建“专家组”。每名专家 都有表达意见的权利,但每个人的意见权重会有差别。对 于那些分析方法更专业、分析问题更准确的专家,决策机 制会赋予更高的权重。经过加权统计,最后得到一个群体 意见,供决策者参考。 定下决心时应坚持黑白决策 黑白决策是灰度认知的目的和结果。无论作战筹划阶 段的“认知灰度”如何,最终决策只能是非黑即白的。因此 ,定下决心时应坚持黑白决策。如果把灰度认知视作一个 从白到黑的渐变色带,黑白决策就是在这条色带上划一条 分界线。有时哪怕不符合逻辑,也要划线。就像任何考试 都有明确的录取分数线,为了确保公平,在名额有限的情 况下,必须有这么一条线。 录取分数线可以根据最后一名的成绩划线,这很简单 也很合理。但在很多决策场景中,这条线很难划定。比如 城市战场上,敌我力量犬牙交错,大量民众混杂其中,这 些人是敌是友?如何区别对待?复杂地形条件下,敌人准 备实施进攻,我选择有利地形实施防御,防御前沿应该放 在哪里?何时实施反击?此类作战决策的本质是一样的 ,都是要在灰度认知空间划一条决策线。不过线,则保持 现状;过了线,就应该果断作出改变。 划线的一个重要策略是“预留缓冲区”。想象从左至右 ,有一个由白到黑的渐变色带,即左白右黑,中间灰色。 那么这条线就应该划在相对靠左的位置,也就是白色与灰 色区域接壤的位置。中间的灰色区域就是缓冲区。过了缓 冲区,灰色才会变黑。为什么要预留缓冲区?因为灰度认 知意味着认知空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黑白决策则是 “在不确定性中寻求有限的确定性”。预留缓冲区,是为了最 大限度地降低决策风险,确保决策结果可控,并为后续行 动预留更大决策空间。 一个典型案例是从1958年8月23日持续到1978年12月 31日的“金门炮战”。其主要背景是:1954年底美蒋签订了 “共同防御条约”,美军公然开始进驻台湾,台海局势逐渐紧 张,但美蒋存在一个重要分歧,就是协防范围是否应包括 大陆沿海岛屿。为了探明美军的协防决心,毛泽东主席决 定炮击金门。1958年8月开始炮击,金门被火力封锁后,美 舰试图为国民党军补给舰艇护航,我军实施“只打蒋舰,不 打美舰”的策略。当时很多官兵不理解这个命令——美军不 是敌人吗,为什么不打?其实这就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 因为当时中美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非友即敌”关系,中间存在 灰色地带。我方的决策,相当于在灰度认知空间划出了第 一条线。这条线是在对美军协防决心不确定的条件下,作 出的谨慎而稳妥的决策,其目的就是通过预留缓冲区,既 能试探美军决心,又规避了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 ,保留了进一步升级行动的可能。结果在看到国民党军舰 艇损失惨重后,美舰掉头就跑。由此,我方摸清美方底牌 ,即协防金门、马祖的意志并不坚决,而是相机行事。此 时灰度认知的不确定性被大幅消减,为黑白决策提供了更 大决策空间。 美军护航失败后,提出了“停火案”,要求国民党军退出 金、马,甚至公开宣布美国没有也不想承担“保卫”金、马等 岛屿的法律义务。我方分析,美国此举一方面是避免卷入 战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台湾与大陆彻底脱离,以制造 “划峡而治”的既定事实。而蒋介石基于“反攻大陆”的主要考 量,表示将“坚守金马外岛”。美蒋双方在金、马撤军问题上 的争执愈演愈烈,矛盾公开化。面对这一局面,为了挫败 美国的分裂图谋,同时留下一扇和平谈判的大门,我方决 定“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中”。于是暂停炮击金门,允许国 民党军队在没有美舰护航条件下运输补给物资,并制定了 对金、马“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新策略。这相当于划出了 第二条线。这条线同样基于灰度认知,即在美国的分裂企 图面前,两岸可以求同存异,达成一定程度的默契。果不 其然,这一策略增加了蒋拒绝从金、马撤军的筹码,进而 粉碎了美国的分裂企图。此后,毛泽东又指示逢双不打、 单日略打,打击区域也逐渐转入无人区。“金门炮战”成为两 岸心照不宣的“政治战”,一直持续到中美建交。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战争战场态势逐渐呈现空间多 域、力量多元、行动多维等特点,战场的灰色空间越来越 大。如何用灰度认知支撑黑白决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决 策难题。作为指挥员,应积极培养和强化理性思维,在分 析筹划阶段保持灰度认知,而在定下作战决心时则坚持黑 白决策,既在策略上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又在行动上保持 坚定的原则性,同时尽量“预留缓冲区”,确保每一步决策都 安全可控,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战争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确 化。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实际行 动 党的二十大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 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当前,我们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为最首要的政治任务、最重要的政治责任、最紧要的政 治要求,摆在首位、突出出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 态履职尽责,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付诸行动 、见于成效。 一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 重大成果,就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 方针和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 行动纲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体悟举旗铸魂的奋 进方向、强国复兴的宏图壮志、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进 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在深学深思、把准 要义、吃透精髓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政治敏感的锐度、拓 宽思维视野的广度、提升思想境界的高度,以更加强大的 前进动力、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念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习主席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视,先 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是我们抓好学习宣传贯彻的根 本遵循。在学习的基本要求上,我们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 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 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 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在学习的主要内容上,我们要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等重要文件,深入领会蕴 含其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深化 对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理解认识,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对 人民军队而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把 聚焦点和着力点放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上,这是未 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必须全力以赴,务期必成”。 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有着深远的政治考量和深厚 的政治意蕴,是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立 起的政治标尺、必须落实的政治要求。抓好学习宣传贯彻 ,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 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切实提高思 想站位、把握根本要求、强化行动自觉,切实把党中央、 中央军委、习主席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到底、落实到位。 二 党的二十大全面擘画了新时代强国强军的宏伟蓝图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作出了一系列新决 策新部署新举措,明确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新安排。学 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必须在全面学习、全 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真功、见实效。 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习主席深刻指出:“只有全面、 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 精神,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 打下坚实基础。”首先要读原文、悟原理。用好党委理论学 习中心组理论学习这个抓手、理论轮训这个载体、党团日 学习这个平台、党员干部个人自学这个渠道,全面系统学 、原汁原味学,决不能寻枝摘叶、断章取义,努力掌握蕴 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同时,把学习党 的二十大报告同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相关文件 结合起来,同学习习主席在出席军队领导干部会议时的重 要讲话结合起来。其次要紧密联系实践学。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走过了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党和国家事业取 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也取得 一系列新的重大成就、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我们在学习 中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 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不断增强 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丰富、立 意高远,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 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要坚持历史和 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的办法,从整体到 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反复揣摩,全面系统准确把握核心 要义,避免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要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 、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把握中国式现 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全面把握党的二 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紧密联系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 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 、新的战略环境,深刻认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各项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贯彻落实的自 觉性和坚定性。 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 署、九分落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有计划、 有部署,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下,对各 项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有针对性地拿出落实的具体方案 ,制定明确的时间表、施工图,扎扎实实向前推进。我们 要充分认清党的二十大确立的目标任务对本领域、本部门 的实践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和谋划 单位建设,把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备战打仗的工 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各类规划都要向党的二十 大精神聚焦,各项建设都要向党的二十大精神聚合,各种 举措都要向党的二十大精神聚力,切实铸牢建设的“魂”,把 正工作的“向”,立起发展的“纲”。要牢固树立战略和全局思 想,谋划和推动本领域、本部门工作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 部署为前提,创造性积极作为,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 局添彩。 三 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必须大力发扬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 、把工作摆进去,找准宣传贯彻落实的联系点、切入点、 发力点,紧密对接军队党的建设、备战打仗、转型建设、 正风肃纪、安全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将学习成果不断转化 为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工作实效。 理论武装铸忠诚。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党 我军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我们要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推进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走深走实 ,通过开展“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引导官兵进一步强化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思想自 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更 加具体、更加有力地落到实处。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使广 大官兵始终坚定对党的信仰、践行党的宗旨、信奉党的理 论、拥护党的路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打牢 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根基,以担当实干践行绝 对忠诚。 聚焦胜战有作为。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能打胜仗 是人民军队的根本价值所在。党的二十大作出如期实现建 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反映了党的意志、人民的 期盼,彰显了锚定既定目标奋斗强军的坚定决心,其中蕴 含的鲜明政治指向、战略指向、实战指向,最终要落到全 面提高打赢能力上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 是要把聚焦点和着力点放在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上来,这是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新的长征路上,人民军队要扛起这一时代重任,就必须 始终把备战打仗摆在中心位置紧抓不放,坚持边斗争、边 备战、边建设,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聚焦谋战、研 战、务战、备战搞建设抓战备,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划和 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路举措,转化为聚焦备战打仗、 推进强军事业的生动实践。 压实责任见成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 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上来摆位来落实,容不得半点虚假。 这就需要军队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管统抓、专题研究,一级抓一级、 一级带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各级领导要 发挥好抓和带的双重作用,按照“讲政治、能打仗、善创新 、重实干、严自律”的要求,自觉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 ,以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实际成效取信官兵。主要领导要履 行好抓本单位、本部门学习宣传贯彻的政治责任,带头研 究筹划、带头组织落实、带头辅导授课、带头督导问效。 政治工作部门要履行好抓落实职责,搞好筹划设计,加强 跟踪指导,及时反映动态,推广经验做法,确保时间、人 员、内容、效果“四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实际需要和 效果出发筹划学习宣传贯彻各项工作,做到规定动作规范 扎实,自选动作务求实效,狠刹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学 用脱节等不良倾向,以扎实务实的作风推动党的二十大精 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落。 把准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作战的规律 从冷兵器时代“弓马骑射、刀兵相接”式战场到工业化时 代的陆、海、空三维战场,再到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涵盖物 理、信息、认知等多域的一体战场,战争形态演进的核心 逻辑之一即在于不断迈入新域、整合多域。跨域聚合作战 效能,成为带有一定基础性和决定性的战争制胜机理。而 在此过程中,认知域日益成为渗透影响多域作战的新战场 ,以及攸关战争成败的新的制高点。 认知域成为夺控综合制权的关键 现代战争中,认知域成为夺控综合制权的关键。战争 实践表明,认知域日益成为运筹现代战争、实现多域一体 联动制胜的重心所在。 认知域优势支援实现多域作战效能倍增。现代战争中 ,在物理域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争夺制陆、制海、制空 、制天权;在信息域阻断敌人、联通自己,争夺制网、制 信息权,都与认知域的优势和主动地位有着极为深刻的关 联。在体系对体系的对垒博弈中,一旦在认知域压制对手 、掌握主动,就能对敌指挥链、杀伤链、保障链的关键节 点形成决策干扰,使得物理域信息域的行动获得“四两拨千 斤”的非对称收益,从而提高作战的投入产出比,增强局部 胜利导向全局胜利的速度和效率,减少军事打击在经济社 会生活领域所产生的后续掣肘。 筹划实施多域作战行动应重视认知域作用发挥。现代 战争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多域作战之间的要素相互联通、 影响多向传递、风险彼此叠加。多域作战行动的每个动作 甚至某个细节都会在敌我双方的决策议题、军心意志、民 意关切、社会信心、国际舆论等层面引发认知域连锁反应 ,由此迅速、突然、出乎预料地影响战争全局,甚至酿成 改变交战方内政外交时局乃至国家长期发展走势的“蝴蝶风 暴”。筹划实施物理域信息域行动,既要着重在认知域塑造 态势、创造条件,又要按照夺控制脑、制心、制智权的需 要,在认知域精准控制效能释放的方向和大小。歼敌数字 的动态变化、一城一地的一时得失等,本身越来越失去评 价战局走向的指标意义,军事行动对于战局的总体影响 ,越来越需要从其引发的国际国内公众认知改变和对特定 对象的心理影响等层面去评估考量。 认知域引发多域一体联动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日渐成熟 。信息化智能化认知感知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认知域博 弈对抗由绝对的“不可算”“不可控”快速向相当程度上的“可 算”“可控”发展。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技术的辅助决策,支 撑了对不同作战力量在认知域的深度融合、多维聚力的指 挥协同,加强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军事等方面力 量、手段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性,带来了着眼认知域设计 多域、指挥多域、控制多域的可操作性。无人机、精确制 导炸弹等武器装备的广泛使用,也为通过作战行动点穴式 精准打击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战术方案选项。精准画像、智 能分发、社交媒体直播、机器人写作、虚拟现实等智能化 传播技术的快速普及,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智能技术的 交叉融合发展,使筹划实施“X+认知攻防”、实现一体联动 作战变得便捷高效。 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的聚优制胜路径 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一体联动,不是简单的“1+1”,而 是将多域行动的能量在认知域即时聚优,从而将有利于己 的涌现效应不断注入战争全局。为此,需要加强对作战筹 划和实施路径的创新性设计,确保在认知域渗透影响下实 现多域聚优制胜。 以认知域作战需求加深多域任务理解。着眼国家战略 全局,明确认知域作战需求,据此倒推测算和确定各域作 战任务。确立火力打击的必打目标和避打目标、先打目标 和后打目标、明打目标和暗打目标、重打目标和轻打目标 等,要重点考量对作战对手军心士气的瓦解效能。确立信 道夺控的目标、时机、强度等,要重点考量对作战对手社 会动员能力、国际传播能力等的剥夺效能和对我信息释放 、对外宣传的支撑效能。确立情报信息搜集的重点,要重 点考量掌握作战对手认知域作战力量、细颗粒描述认知攻 防目标对象特征、动态掌握国际国内舆情和社会思潮动态 等方面的能力。 以认知域作战任务引导多域行动设计。围绕“对谁、产 生何种认知影响、影响到何种程度”等问题,细分不同作战 阶段、不同作战场景下的认知域作战任务,据此对各域组 织哪些行动、抓住哪些战机、投入哪些力量、采用何种战 法、各类行动如何衔接交叉等进行总体规划和细节设计。 四面楚歌之所以能瓦解强楚军队,首先是因为汉军在军事 上完成了对楚军的包围,其次是运用了俘虏夜唱楚歌这一 攻心巧思。事实上,不同的行动时机、不同的任务部队、 不同的武器装备、不同的战法选择甚至不同的行动命名 ,传递的信息都大相径庭,生成的认知影响强度也有显著 区别,需要精心推敲、科学研判,力求实现效能最大化、 效果最优化。在为火力打击、网络攻防、电子对抗、防卫 作战、特种作战等行动加载认知攻防动作时,不同的想象 能力和创意思维水平,不同的技术理解力运用力创新力 ,最终实现的效果更是判若云泥。 以认知域作战行动组织多域协同保障。认知域作战行 动参与主体多元、行动样式多样,常态需要精确打击、要 地夺控、示形造势等兵力火力协同保障,特殊时也需要亮 相尖端武器装备、组织重大演训演练等战略力量协同保障 ,在作战全程还需要指挥员公开发声、媒体嵌入报道等特 定人员、特定作战单元协同保障,情报数据、信道带宽、 取证信息、技术装备方面的协同保障更是须臾不可或缺。 为此,就要全程、实时、体系、精准调动多域力量和资源 ,使兵战、心战、智战相互借势、相互策应,形成一盘棋 、打出组合拳。 注重深化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的理念认识 确立认知域对多域行动的渗透影响地位、推动一体联 动制胜,是一场深层次的理念革命,需要加强各项支撑性 建设以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加强制度保障。以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一体联动作战 ,对跨部门、跨机构的协作联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形 成支撑支持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多域一体联动的科学高 效指挥链路。要明确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各要素的认知域作 战职责,优化重整指挥流程,确保将认知域的渗透影响作 用体现在作战决心、任务规划、行动设计之中。围绕跨域 一体联动,在战略、战役、战术等各个层面建立健全完善 工作制度和协作机制,强化认知域作战与物理域、信息域 作战的相互借势策应,充分考虑军队力量与地方相关职能 部门以及专业力量的有效配合,使综合优势转化为认知域 渗透影响多域、赋能多域的能力优势。 提升指挥员能力素养。外军认为,现代战争中合格的 指挥员需要善于“将主动的动能作战快速转变为更为微妙的 文化战争”,对此应具有“独一无二的直觉”和“全面领导能力 ”。在战争实践中实现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一体联动,首先 需要在各级指挥员头脑中强化认知域作战意识,强化形成 以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任务规划和行动设计的自觉性主动 性,强化提升以兵力火力行动和信息制权夺控为手段载体 实施高效能认知攻防的能力水平。要把认知域渗透影响下 的多域统筹指挥作为战略战役演训重要内容,突出锤炼指 挥员着眼认知塑造来指挥多域、控制多域的能力,促进演 训场不断贴近打赢政治军事仗的现实要求。 推动联合文化理念更新完善。认知域渗透影响多域一 体联动作战是对联合作战理念和机制的升华和优化,特别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联合文化建设支撑保障。一方面,要着 力破除传统战争思维定式影响,打破一些传统观念壁垒 ,把认知引导、多域一体、联动作战作为联合文化建设的 前沿重点抓好理念更新。另一方面,要加强认知域渗透影 响多域一体联动作战的理论体系建设,深入展开认知域作 战制胜机理研究和战法创新,以理论积淀打牢思想根基。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把粮食安全根基夯得更 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 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体现了我们党居安 思危的深远考量和对世情国情农情的深刻洞察。党的十八 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粮食安全作 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引领 推动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出了一 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稳中有增 ,总产量达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 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从中长期 看,我国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特别是面对复杂的 国际形势、国内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实施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产量、提产能、强机制、增 效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 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抓实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 地的重要性,提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落实 “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数量、 质量和生态层面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 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 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作为刚性指标严格考核。 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补充的耕地数量到位 、质量达标。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重点水 源和重大引调水等水资源配置工程,改变农村水利工程重 建轻管的现状,加强建后管理和养护,做到建管并重,确 保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切实推进种业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 种源自主可控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必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 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 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要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健全国家农业种质资源保 护体系,实施国家和省级两级管理,建立国家统筹、分级 负责、有机衔接的保护机制,加快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保 护。扎实推进种业创新攻关,加快构建种业创新体系,开 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 目,强化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扶 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 产业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重点龙头企业。健全知识 产权评价体系,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种子企 业研发投入和创新的积极性。 真招实策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 生产离不开政策支持,要把中央帮扶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继续完善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制种大县等综合奖励政策 体系,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抓好粮食生产 的积极性,促进我国粮食、油料和制种产业发展。创新粮 食产销区合作机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合理 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构建新 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 、种好粮。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 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 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 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从制胜机理演变看作战指导之“变” 当前,战争形态正演进为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 争,战争制胜机理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积极研析信息化 战争制胜所蕴含的信息主导、整体联动、精确释能、体系 破击等新机理,准确揭示其内在规律,对于创新具有智能 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作战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制胜主导因素由能量主导向信息主导转变,作战指导 从注重兵力火力主战转变为注重“信息+火力”主战 人类战争经历了从兵力主导、火力主导到信息主导的 漫长过程。农业时代的战争,主要依靠人力搏击制胜,作 战表现形式主要是攻城略地的“体力战”,兵力主导是战争制 胜的根本。在作战指导上,以兵力规模换取作战效能的提 高,主张多多益善、以多击少。工业时代的战争,火力逐 渐占据主导地位,战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摧毁敌战争物质 基础、歼灭敌有生力量的“火力战”,火力主导是战争制胜的 根本。战争制胜机理是以物释能、规模制胜。因此,在作 战指导上,更多地强调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歼敌。 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成为作战体系的“血液”和“神经 ”,渗透到侦察情报、指挥控制、联合打击、综合保障等各 个环节,作战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信息火力战”,信息主导是 战争制胜的根本。此阶段,信息聚能、信息赋能是重要的 制胜机理,信息火力的融合,改变了单纯拼规模、拼火力 的传统作战方法,大大提高了火力打击的速度和精度。谁 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控制信息的能力强,谁的信息 与火力的融合度高,谁就能在战争中获胜。信息主导的结 果是火力的精确聚焦与快速释放。因此,在作战指导上 ,更多地强调夺取信息优势、通过信息攻击和火力打击瘫 敌控敌,以信息主导、“信息+火力”主战的体系对抗优势换 取作战胜势。2018年4月14日凌晨,美英法联军出动1架EA- 6B电子战飞机对叙利亚防空导弹系统实施“欺骗性+压制性 ”干扰,配合发射了105枚导弹,以信息火力战的方式袭击并 摧毁了大马士革许多重要目标。 制胜形式由力量协同向整体联动转变,作战指导从追 求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转变为追求多域联合作战 战争历来注重整体威力制胜。机械化联合作战,由于 受信息技术水平的制约,各力量之间不能实现战场信息高 度共享、战场态势共同感知,陆、海、空等诸军兵种的作 战功能难以突破空间因素制约,在作战上彼此联合度还不 高,虽有联合作战形式,但强调两个以上军种力量在不同 作战空间相互配合、密切协同,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协调 一致地打击敌人。制胜形式主要表现为力量协同,作战效 能主要依靠各作战力量能量的极限释放和效果的物理叠加 ,追求的是“线性聚力”。因此,在作战指导上,更多地强调 实施诸军兵种二维或三维空间力量上的联合作战,通过战 前周密计划和战中临机协同,使各军兵种、各作战平台得 到有力的协同配合从而形成整体威力。 信息化联合作战,战场由陆海空向天网电拓展,作战 域由物理域向信息域、认知域延伸,作战空间全域多维 ,虚与实依存、融合,诸军兵种的行动范围已突破固有空 间限制,作战活动已不再是诸军兵种在自身活动空间通过 与其他军兵种的外部协调联合来实现,而是演变为打破军 兵种界限、聚合各域的优势来实现,整体联动成为制胜的 基本形式。各作战力量已从简单的“联合”走向深度的“融合 ”,并形成“空间上分散部署,时间上协调一致,能量释放上 多域一体”的作战体系,使作战行动由过去的松散配合、作 战效果线性叠加,变为今天的整体联动、作战效能指数放 大,最终达成一种对敌的非对称优势。因此,在作战指导 上,更多地突显多域联合作战,强调以跨领域优势互补 ,谋求整体作战优势。主要以网络信息体系为支撑,统筹 运用陆海空天网电等多维空间作战力量,达成空地一体、 海空一体、多种力量一体,网络战、电子战等与兵力、火 力行动高度融合,并依托体系快速精确机动聚力,对敌作 战体系重要目标实施聚能打击,将多域联合形成的信息优 势、速度优势和火力优势,转化为制敌的行动优势,并迅 速达成作战目的。 制胜方法由粗放释能向精确释能转变,作战指导从谋 求大规模杀伤消耗对手实力转变为谋求精确控制战局 机械化战争时期,由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指挥控制 手段有限,使战争中存在许多“迷雾”,加之武器打击精度不 高,导致能量释放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通常以地毯式轰炸 、饱和式攻击增加杀伤概率,以兵力火力的规模换取作战 效能的提升,制胜方法属粗放释能,遵循的是由量变到质 变的规律。因此,在作战指导上,更多地强调通过大规模 杀伤消耗对手实力,以军事胜利换取战略目标的实现。 信息化战争时期,战争“迷雾”仍然存在,但由于信息技 术融入作战体系,各作战系统借助信息实现实时快速响应 ,大大提高了探测精度、定位精度、打击精度,使战争“迷 雾”尽可能降到最低。特别是网络信息体系的发展运用,使 精确筹划、精选目标、精用力量、精打要害、精准评估、 精控行动、精细保障成为可能。作战中,通常以斩首式、 点穴式、外科手术式等远程精确打击方式直击敌要害,制 胜方法主要是精确释能,遵循的是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 。因此,在作战指导上,更多地强调精兵精打、速决作战 ,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和最低风险达成作战目的。一次 小规模的精确作战行动就可能会达到以往大规模战争的作 战效能。现代战争中,精确作战不仅是一种军事手段的运 用,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因为人的生命财产和人类赖 以生存的环境在这种作战方式下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保护 ,而不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致使精确控制战局成为重要 的作战指导。 制胜途径由歼敌夺地向体系破击转变,作战指导从强 调歼灭战转变为强调体系破击战 机械化战争时期,战争制胜的途径主要靠歼敌夺地 ,作战的直接目的是将敌人消灭,往往通过大量歼灭敌有 生力量、夺取或占领敌方领土,迫使敌人从意志上屈服。 因此,在作战指导上,更多地强调歼灭战思想。一战时期 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军队共投入兵力近200万人,伤亡 人数达70多万,成为可怕的“绞肉机”。 信息化战争时期,歼灭敌有生力量对战争制胜仍有重 要价值,人员伤亡数字仍然是战争效益和战争承受力的重 要变量。本世纪的几场局部战争,美军追求所谓的“零伤亡 ”,也说明伤亡数字在战争中的敏感性,从另一方面也反映 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重要性。但信息的联通与融合,以 及武器装备的更新、作战方法的改进,使对抗双方表现为 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战术目的、战役目的甚至是战略目的 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不再是取得战争 胜利的必要条件,战争制胜的途径通常靠体系破击,作战 的直接目的是慑敌控敌。具有体系优势的一方,主要通过 精确打击支撑敌战争体系和作战体系运行的要害节点和关 键系统,瘫体攻心夺志即意味着作战的胜利。因此,在作 战指导上,更多地强调体系破击战思想,以信息为主导、 以体系为支撑,精打敌“阿喀琉斯之踵”,通过体系的坍塌效 应,达成瓦解体系、攻心夺志的目的。科索沃战争中,北 约实施了78天的空袭作战,南联盟军队伤亡并不多,但由 于作战体系中的指挥信息系统、交通枢纽、能源基地、电 力设施等高价值目标遭到重点打击,南联盟的战争潜力被 大大削弱,军民的战争意志逐渐被摧毁,导致战争失利。 信息化战争目的的有限性,使得交战双方通常直接瞄准对 方的体系弱点实施精确破击,使小打、巧打的体系对抗作 战更加流行,人员伤亡很小,但同样能达成作战目的。 大力传承红色基因锻造强军打赢的一流部 队 习主席高度重视继承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 风,反复强调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 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习主席在党的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 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 血脉”,饱含着对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我党 我军性质宗旨本色的殷切期望,诠释着对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战略考量。东部 战区空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战火硝烟中成 长、在改革转型中跨越、在强军兴军中奋飞,接续培塑形 成了“铁心向党”的忠诚基因、“砺剑东南”的向战基因、“勇 当先锋”的开拓基因、“制胜空天”的打赢基因。这是伟大建 党精神和我军建军90多年宝贵经验在我区部队的生动体现 ,是教育激励官兵奋飞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 力。 大力传承“铁心向党”的忠诚基因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我区一 代代官兵始终信仰如炬、初心如磐、令行如流,浇铸形成 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忠诚品格,听党话、 跟党走已经成为融入骨血的政治灵魂。 忠诚信仰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们之所以能够临危不惧、誓死战斗 ,根本在于他们把忠诚信仰作为“精神脊梁”。当年参加抗美 援朝战争的飞行员,刘玉堤28岁、李汉27岁、王海26岁、 赵宝桐23岁、韩德彩18岁……这些在喷气式飞机上平均飞 行时间还不到20个小时的年轻飞行员,面对世界头号军事 强国,创造了击落击伤敌机395架的光荣战绩,谱写出一首 首激情澎湃的壮美之歌。 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折射的是矢志蓝天、为党奋飞 的价值追求。原侦某团射击副主任孙安定,抱病参加对越 自卫还击作战,病故前19天仍驾战机飞越1200公里,中央 军委授予他“一心为革命的好飞行员”荣誉称号。前些年,原 航空兵某师飞行员孙洪喜,把飞行当作一生的梦想,驾机 翱翔蓝天34载,成为中国歼击机飞行员中首位被特许延长 飞行年限的飞行员。他们都把青春与热血、梦想与追求 ,全部献给了飞行事业,历经岁月磨砺仍初心不改、坚如 磐石。 大力传承“砺剑东南”的向战基因 作为主要战略方向的重要力量,东部战区承载的是维 护国家主权、捍卫祖国统一、佑护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地位特殊、使命光荣,一代代官兵闻战则喜、向战而行 、为战奋飞。 时刻保持战斗姿态。国土防空作战中,我部某雷达站 严密监视来犯之敌,为成功击落2架U-2、1架P-2V侦察机提 供了可靠情报保障,1964年9月被空军授予“千里眼雷达站 ”荣誉称号。近年来,我区常态组织应对管控、远海远洋、 绕岛巡航等重大行动,不断深化夜间轰炸射击、海上对抗 空战、战术空中加油等实战化课目训练,以“空战今天就要 打响”的现实紧迫,做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正是这种箭 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有力捍卫了祖国空防安全 。 时刻准备夺取胜利。1966年1月3日,原空某师鲁祥孝 驾驶米格-21战斗机,发射火箭弹32枚击中1架外军高空无人 机,首开我空军机载火箭击落敌无人机的纪录。1967年 ,为打击窜犯大陆的台高空侦察机,原地导某营积极练兵 备战,于9月8日在嘉兴设伏,首次用国产红旗-2地空导弹击 落台湾U-2侦察机,迫使台空军停止派遣U-2进入大陆纵深 活动。援越抗美期间,原高炮某师入越作战,历时8个月 ,击落美机165架、击伤137架,成为空军入越高炮部队取 得战绩最大的部队。正是这种压倒一切敌人、敢于夺取胜 利的豪迈气概,锻造出不可战胜的精神内核。 时刻聚焦备战打仗。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的原航空 兵某团飞行1大队,始终把备战打仗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实 ,先后完成多项标志性重大任务,1991年5月被空军授予“模 范飞行大队”荣誉称号,2021年荣立集体一等功。从该团成 长起来的全国全军重大典型、“时代楷模”郝井文,带领部队 在钓鱼岛空中维权打头阵,警巡东海防空识别区勇驱敌 ,首飞对马海峡,前出西太平洋,突破第一岛链……正是 这种深怀“打赢下一场空战”的强烈使命忧患,生动诠释了新 时代空军官兵思战谋战务战的好样子。 大力传承“勇当先锋”的开拓基因 在长期建设发展历程中,东部战区空军装备迭代更新 、要素逐步齐全、转型走在前列,率先改装苏-27、苏-30、 歼-20,领先组建新质作战力量部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已成为部队鲜明价值追求。 在战争中学习,在创新中求胜,历来是人民空军的制 胜密码。从抗美援朝原航空兵某师研究打敌机群、打F-86和 协同作战战法,到三军联合解放一江山岛,再到地导、高 炮部队与其他部队研练协同战术伏击入侵敌机,开拓创新 一直贯穿我区部队战斗历程,推动战斗力水平不断跃升。 这几年,部队常态化出国门、上高原、战荒漠、飞远海 ,改装新机新装逐步加快,在多个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新质作战能力加速生成,展现了战区空军创新发展的强 劲脉动,呈现了奋斗强军的澎湃势头。 空军作为高技术军种,主战装备技术密集、现代化信 息化程度高,广大官兵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已经成为自觉 。雷达某旅列装某新型雷达,面对装备升级换代和思维理 念转型的双重考验,全旅上下埋头攻关、潜心钻研,硬是 凭着一股钻劲和敢为人先的探索,成为长空千里眼。针对 改革后的新体制新情况新问题,我区积极探索创新组训管 训新模式,联合作战能力生成链路更加畅通,创新性成果 竞相迸发,全区官兵在攻坚克难、奋勇拼搏中打出了“满堂 彩”。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 浩荡。2014年6月,飞行员王立参加空军突防突击竞赛性考 核,首创某型导弹极端恶劣条件首攻命中的纪录,摘得“金 飞镖”;时隔仅3个月,他又在自由空战考核中取得异型机三 战三捷辉煌战绩,再获“金头盔”,成为空军首位“双料王牌 ”飞行员,被空军授予“备战打仗先锋飞行员”荣誉称号。近 年来,我区始终瞄准强敌练精兵、聚焦一流打基础,不断 突破装备极限、身体极限和心理极限,参加空军品牌竞赛 夺得23个团体第一、30个“金头盔”“金飞镖”,正以突飞猛进 之势向着一流过硬目标加速迈进。 大力传承“制胜空天”的打赢基因 从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一路走来,我区参战部队不 畏强敌、向死而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弱胜强的辉煌战 绩,用搏击长空的壮美航迹书写了制强决胜、有我无敌的 时代答卷。 舍生忘死制胜云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航空兵某部 曾两次入朝参战,创造出世界空战史上的众多奇迹,凝练 出了著称于世的“空中拼刺刀”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官兵“闻 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有我无敌”。某部“杜凤瑞中 队”第26任大队长、“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邱麟辉,多次执 行海上警戒巡逻、实兵对抗等重大任务,一次面对外军机 抵近挑衅,当即用果敢的战术动作作出有力回应,迫使对 方改变航向远离而去。英雄的部队,正传承着胜战基因 ,续写着新时代空军官兵敢战强敌、敢拼刺刀的战斗风采 。 血脉流贯逢敌亮剑。70多年前,航空兵某团组建不到 一年受命前往抗美援朝前线,在没有战斗经验、没有战机 护航情况下,首创“单机连续跟进,前机投弹照明”战法,成 功夜袭大和岛,开启人民空军夜间轰炸先河。2018年,该 团参加国际军事比赛“航空飞镖”项目,在实弹射击的最低气 象条件下,参赛机组从云缝中锁定靶标,完成精准一击 ,用强大实力打出国威军威。2021年初,航空兵某旅飞行 员马东、陈春成功处置空中重大险情,创下“惊天一落”迫降 奇迹,充分体现了勇毅果敢、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精神刀锋历久弥新。我区经受了战火硝烟洗礼、重大 任务锤炼和复杂形势考验,凝练出“王海大队精神”“杜凤瑞 精神”“红旗师精神”等特有革命精神,涌现出4名一级战斗英 雄、9名特等功臣、152名一等功臣和一大批英模群体,璀 璨战星、辉煌战绩滋养着全区官兵。近年来,我区圆满完 成首次飞越宫古海峡、首次飞越对马海峡、首次中俄联合 巡航等“多个首次”,一次次刷新新时代航迹。2022年8月 ,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我区听令迅即 采取军事慑压行动强力反制,有力震慑了“台独”及域外势力 ,充分彰显了人民空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 心意志。 历史上能够穿越时空的伟大力量,必将照映强军打赢 的新征程。我们要从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中,搞清楚为什 么而来、胜利是怎么取得的,弄明白现在为什么而存在、 未来怎么才能打赢。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复杂形势的挑战 考验、练兵备战的使命重托、转型建设的时代召唤,我们 将充分挖掘用好这一精神富矿,大力传承战区空军“四种特 质基因”,切实用以滋养部队、砥砺官兵,锻造胜战打赢的 一流精兵劲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高质量开局 高标准起步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这是挥别的时刻,也是前进的 起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胜利不会向我们走来,我 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锚 定目标、勇毅前行,增强紧迫意识、埋头苦干实干,确保 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局起步。 我们要跑出加速度。2027年前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很紧 要的一段时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吃劲奋斗的 攻坚期、加油加压的冲刺期。时间紧迫、使命催征,容不 得我们徘徊观望、止步不前。“一篙松劲退千寻”。我们应该 主动拧紧螺丝、上满发条,保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状 态,把各项工作加力加速向前推进。一年之计在于春。我 们必须早谋划早动手早落实,该部署的工作及时部署,该 承担的任务主动承担,能早一天就不要晚一天,确保一起 步就加速、一开局就精彩。 我们要拿出路线图。“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 始。”不论是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还是制订单位的新年规 划,都需要准确理解意图、搞好二次筹划,细化工作安排 、明确具体抓手,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 下,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下好先手棋、打好主 动仗。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 件,做到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我们要建出高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 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春要有 新气象新作为,也应把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转变发展理 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能,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增强 效益意识,严格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管控,发扬认真负责 的工作作风,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营造精益求精的 文化氛围,多问“差多少”,少讲“差不多”,坚持“出手必须 出色,完成必须完美”,努力把小事做精细、把大事做精彩 。 我们要提振精气神。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 作的重要前提。习主席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 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唯有精神状 态上不萎靡、不消沉,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 潮头,才能在各种挑战面前永不言败、永葆生机。我们必 须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 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敢于挺膺担当、敢于攻坚克难、敢 于真抓实干,加紧练兵备战,加快规划执行,加强改革创 新,以更高的标准、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打开强军事业发 展新局面,推动新年度工作高质量开局、高标准起步。 时光无言,镌刻难忘印记。梦想无垠,照耀中华大地 。迎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明天会更好”是我们共同的信念 。让我们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 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构建打仗型国防动员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国防动员作为支撑打赢的强大后盾,始终为战而存、为 战而备。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既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智能 化战争的能力需求,也是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发展的关键 。 认清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时代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风险的联动 性、突发性、多变性增强,国防动员必须围绕使命任务向 “战”聚焦、转型创新,强化高效、精敏、持续转化能力,为 制敌胜敌提供过硬的动员支撑。 打赢新型混合战争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混合战争正 从理论创造走向实践突破,开始成为改变地缘战略格局甚 至撬动世界大变局的有力杠杆。在国际形势更趋复杂的背 景下,未来战争中敌我较量不仅覆盖军事、政治、经济、 科技等传统领域,而且将进一步向认知域、社会域等渗透 拓展。各种对抗交织混合、传导互动,国家总体安全更需 综合运筹、体系布局。国防动员作为联接军地的桥梁纽带 ,在挖掘调动社会各领域人才、技术、产业资源为战服务 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打赢具有多域联动、跨域协同 特征的未来战争,迫切需要构建全谱系、全维度的打仗型 国防动员。 抢占博弈制权的有效支撑。未来战争中,以人工智能 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是形成感知优势、决策优势、指 控优势、行动优势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太空、网络等新 型作战域的博弈对抗中,拥有高新技术优势的一方可以随 时给对手造成“降维压制”,甚至“颠覆性打击”。近年来,随 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实力的整体跃升,国防动员已成为 充分发掘、有效聚合和转化国家科技潜力的重要手段。以 新需求为牵引、新技术为重点、新能力为核心的打仗型国 防动员,可以将高新技术迅速转化为先进战斗力,进而释 放出巨大潜能,支撑起未来战场博弈制高点的争夺。 发挥人民战争威力的重要途径。人民战争是马克思主 义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军克敌制胜的 法宝。当今世界,军事变革不断深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 ,人民战争的表现形式、运用范畴、涵盖领域也随之不断 发展。新时代人民战争依靠的是在党的长期领导下的广大 民众,依托的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茁壮成长、拓展创 新的全民全域动员潜力,释放的是中国智慧应用于军事领 域爆发的战争潜力。新时代国防动员应时代所需,着眼应 对民族复兴新征程中的国家安全风险挑战,依托社会诸领 域全面发展积蓄的实力潜力,聚合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力 量资源,可以更好地发挥组织优势、势能优势,服务好保 障好新时代人民战争。 把握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科学指导 战争形态决定国防动员的形态。构建新时代打仗型国 防动员,必须紧盯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等多域作战需 求,坚持军民合力、广域布势、科技赋能、数智聚优,为 未来战争提供坚实支撑。 军民合力,“一体化”谋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未来战争 ,必须充分发挥优势,构建形成制衡强敌的人民战争磅礴 力量。首先,要坚持全民动员聚能,发动民众力量、凝聚 民心意志、集聚民间智慧、获取民力支援,形成制胜对手 的总体合力。其次,要坚持军地统筹蓄能,通过统筹战略 规划、贯彻国防要求、打造动员联盟、转化先进技术、落 实战略储备等方式,积极凝聚多方力量,打通工作链路 ,立足战场、培塑战力。再次,要坚持体制重塑强能,深 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推进国防动员 体系与联合作战体系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加快 形成军民一体化应急应战体系。 广域布势,“全维度”备战。未来战场上的对抗博弈,一 切有利因素皆可调动、一切有用力量皆可运用。建设打仗 型国防动员必须集聚各领域潜能,增强聚优谋胜、全域制 衡的能力。一方面,要着眼战场空间极限延伸,推动国防 动员力量由陆海空传统作战域向太空、网络、电磁、认知 等新型作战域拓展,深挖备战急需的前沿科技人才和技术 资源,助力夺取未来战场新高地。另一方面,要着眼战争 潜力多域分布,统筹各方技术资源,汇聚一切可为战所用 的力量,形成切实保障打赢的国防动员能力。 科技赋能,“新质力”援战。国防动员作为联合作战的 “助推器”,必须更加注重科技赋能、创新驱动,通过聚集和 释放科技优势,为慑战打赢提供新质战力支援。要把握高 新科技推动战争形态演化的规律,前瞻智能作战、认知作 战等新型军事需求,依托战略新兴产业及发展中的高新技 术,深挖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高端动员资源。此外 ,借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成果,拓宽高新技术行业参与路 径,探索国防动员力量资源的自适应跨域聚优、弹性编组 ,广域泛在、机动敏捷布势,形成有利于科技赋能的组织 形态。 数智聚优,“精敏式”保战。未来战争,集聚战争资源的 速度和精度将成为争夺战场主动权的重要因素。国防动员 必须向平战一体、敏捷响应、以智聚优转变,以全面提高 潜力资源转换效率。一方面,依托地方数字化转型建设成 果和前沿信息技术,通过云网整合、算力聚合,搭建纵向 贯通各层级、横向覆盖各领域的动员信息平台,构设不同 作战场景动员供需匹配数字模型,实现动员态势全域感知 、任务智能分配、行动实时调控。另一方面,建立数字化 标准体系,全面规范国防动员机构、战略储供基地、军民 共用设施、支援保障力量等援战体系要素,确立平战转换 时机、程序、措施、时限,确保响应迅速、转换及时。 探索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实践路径 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必须以瞄准战场、聚焦实战为 方向,坚持实施统一领导、加强战略规划、推动训练转型 、健全政策法规,全面走开内涵式建设发展路子。 坚持党对国防动员全面领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建 设打仗型国防动员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做好新时代国防动 员工作的政治优势。要以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为契机 ,健全党对国防动员集中统一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 组织链路,强化跨军队、跨部门、跨区域工作统筹协调 ,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国防动员各个领域、各个方 面、各个环节。 加强国防动员战略规划。制定战略规划,是为了更好 地落实战略目标。当前,需要在战略规划上进一步加强一 体融入、统筹设计。要着眼提升军地发展关联性、耦合度 ,将国防动员重点需求、重点项目、重点规划,对接融入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进程中,推进军民技术双向对接、 标准一体规范、功能平战融合,形成与国家发展格局相匹 配的国防动员布势。 推动国防动员训练转型。军事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重 要途径,是实现以战领建、以建备战的关键手段。从军事 强国建设发展实践来看,国防动员领域训练模式需要适应 战争形态演变规律,与作战方式相匹配。面向未来战争 ,遵循联合作战的制胜机理,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必须以 联为纲创新实用管用的战法训法,全面优化国防动员系统 各层级各领域训练模式,大力加强军地联演联训、实案实 景联训和专业要素联训,突出抓好新域新质动员力量融入 联战联训体系。此外,还要依托军地院校、科研院所构设 国防动员作战实验室,完善重点领域、潜力资源统筹机制 ,畅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加快国动援战力生成周期 。 健全国防动员政策制度。“法者,治之端也。”国防动员 涉及党、政、军、企、民多类群体和系统,涵盖领域广、 受制因素多、利益诉求杂,离不开政策法规的规范、引导 和保障。面向未来战争,必须紧盯影响国防动员的政策盲 点、法规漏点和机制堵点,持续深化国防动员领域政策制 度改革,构建以宪法为根本、基本法为主干、专项法规为 支撑、地方配套政策为补充的动员法规体系。此外,要全 面厘清军地各层级各部门建设、管理、保障、监督等国防 动员职责任务,系统规范国防动员需求对接、指挥运用、 征用补偿、培塑转化、检验评估等制度机制,以正向激励 和反向约束的法制手段,最大限度打通军地行业壁垒,为 建设打仗型国防动员提供坚实支撑。 构建因应时代发展的作战体系 引言 当前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 展,正推动着战争形态由单一杀伤链向多域杀伤网、由多 军兵种联合作战向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由钢铁集群突击向 作战要素可重构等方向快速转变。战争形态的演变迫切需 要作战体系因应时代发展进行深层次变革。 战争形态演化趋势日益突显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爆发的几场较有影响的局部战 争,充分向世人展示了这样几个趋势:战争效益由作战规 模向作战效能转变,战争目的由歼灭敌人向瘫痪敌人转变 ,战争基础由钢铁释能向数码赋能转变,战争方式由军种 对抗向混合对抗转变。这些变化使战争形态呈现出如下时 代特点。 参战要素随机化。未来新形态作战要素,将不再简单 呈现为大规模多兵种联合作战,参战要素往往随战场形势 、对象、时机等随机编成。例如,无人机发现某地域有小 股敌人活动,需要己方地面部队前往剿灭,但是地面部队 到达后作战形势并不占优,需要空中支援,而空中火力支 援时又遭受敌电子干扰需要进行干扰对抗。这次战斗涉及 到步兵、装甲兵、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以及有人无人 协同、侦察通信等,而且事先往往无法准确预料、周全计 划,需要适时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将各种参战要素组合、解 构、再组合。 战场响应快速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作战更是如 此。未来战争中,传统的OODA作战响应周期链,在融入快 速战力投送技术与各种智能运算技术后,将能够释放出巨 大的作战效力。例如,高超声速空天飞机与高超声速导弹 可在临近空间大跨度实施侦察感知与实时打击,高超声速 技术占据了OODA的两端,而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算法等 技术运用于判断和决策中间环节,能够对海量、模糊、碎 片数据进行缜密分析比对,有助于迅速研判出战场态势, 压缩战场响应时间,先敌一步破其体系。 作战信息智能化。未来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化 ,内涵更加丰富。传统的“火力+机动”作战,转向“信息 +决策”主导,作战样式将发生颠覆性变革。这种变革的实 质是通过人机融合方式实现对敌方人员、装备、电磁等众 多领域进行信息收集、认知、处理、决策、行动、评估等 ,其庞大的信息体系包括信息融合、计算分析、演进推演 等,将极大减轻指挥员和决策机关指挥决策的压力与负担 。 有人/无人一体化。随着各类无人化装备在陆海空天的 普及以及人机结合程度的日益提高,有人/无人一体化的作 战样式将日益突显,其实质是一种“力量倍增”式的非对称作 战,旨在利用先进的无人装备与手段,最大限度即时打击 敌方目标并减少己方人员伤亡。人员后台化与发现即摧毁 ,是有人/无人一体化作战样式的最显著特征,在该作战样 式下,利用时空与无人优势突破作战极限,适时发动陆上 “狼群”、空中“蜂群”、海上“鱼群”、频谱“码群”等战术攻击 ,可给对手全方位打击。 传统作战体系面临新挑战 传统作战体系架构主要由力量编成、指挥控制、信息 网络、武器装备等作战要素组成,而未来战争形态的演化 ,已然使各军事强国现行作战体系面临严重挑战,主要体 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力量编成僵化难以适应参战要素随机化。未来战场形 势瞬息万变,需要快速捕获甚至制造战机。当前,各国军 事力量基本编成多是条块体制,在联合协同作战中,往往 无法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跨域性与敏捷性问题,即跨时空 、跨兵种、跨平台将作战资源整合成杀伤网;二是复杂性 与适应性问题,即高强度体系对抗环境下,如何高效协同 耦合发现、创造和选择机会等问题。 指控结构钝化难以适应战场响应快速化。高度集中的 指挥控制结构,向来是各力量编成统一指挥、军令畅通的 有力保证,但是未来作战中却可能潜藏较大风险。一是指 挥控制军兵种条块化问题。这其中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其指挥控制枢纽一旦遭摧毁或者失能,不仅会错失宝贵 战机,还可能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二是指挥控制过于依 赖人的问题。在未来无人化智能化主导的战场上,作战节 奏空前加快,战场态势可能进入“读秒时代”,继而引发一系 列颠覆性、坍塌式演变,传统指挥员层级指挥控制模式将 难以为继。 信息网络管控缺失难以适应作战信息智能化。未来战 争中,战场海量信息与各类网络通信的混沌性将极大增强 ,而信息网络管控缺失将会导致信息智能化成为空谈。主 要问题,一是作战信息复杂性问题。如何统一规划各作战 单元信息载体接口,以促进作战要素跨域形成战场态势感 知的交叉通联与重构基础。二是网络通信规范性问题。人 工智能算法需要大量网络通信构建到一个统一的逻辑中 ,才能以人类思维所不及的机器速度促使各种要素解读与 拼装,而当前网络系统的孤立与失序将使信息智能赋能困 难。 武器装备壁垒难以适应有人/无人一体化。当前,无人 装备参与作战已经形成趋势,其优势也正被各国逐步认知 。在无人装备运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其主 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武器装备包容性制约问题。武器 系统作战效能不一,还没有成体系地开展有人/无人协同作 战的接口、标准、指控、链路等软条件建设,难以形成规 模化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二是武器装备联合性欠缺问题。 高端高价值武器装备习惯于各自为战,与无人装备的协同 作战样式还未明确,难以打通主次制约、作战准则、战术 协同、指控关系等制约因素。 培塑因应未来的作战体系建设理念 面对未来战争新形态的发展,解决传统作战体系架构 面临的困难,急需更新作战概念,转变体系建设理念。 力量编成动态可重构化理念。未来战场不确定性因素 越来越多,必须摒弃事先固定编组的传统力量构建模式 ,主动适应体系对抗的新要求,借鉴搭积木、构拼图的理 念,将作战力量的功能分解到更多数量、单一功能的同质 或异构节点。用大量简单功能节点构建作战体系,一旦若 干个节点失效或缺失,作战体系还可自适应重组。这种自 适应可重构网状结构,具有更高的扩展性、重塑度和生存 力,更适合强对抗的战场环境;而基于分布式态势感知 ,借助智能化辅助决策与兵棋推演工具,适时捕捉、制造 战机窗口,跨域动态重组作战兵力、单元、系统,淡化兵 种、隶属、领域边界,以战场时空优势为主导,牵引合成 最优作战力量泛在击杀削弱敌人。这种力量编成动态可重 构理念,推动了军事力量由军兵种条块杀伤链向分布式跨 域聚能杀伤网转变。 联合全域指挥控制作战理念。分布式智能化战争是未 来战争的基本形态,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则是未来战争的基 本内核。在未来作战体系发展过程中,应贯彻这种基本理 念。一方面,要考虑到高价值平台在远程精确打击时代的 易毁性,有意识地将重要的指挥通信、侦察预警等功能疏 解到更小、更多、更广泛的节点上;另一方面,要充分利 用智能化软件、网络通信及云计算,将分散在不同军兵种 、不同领域的作战要素“汇聚”为一个富有弹性、韧性与可塑 性的作战体系。该作战理念可推动基于信息网络的决策中 心作战能力向联合全域一体化指控作战能力转变。 信息网络柔性生态建设理念。无人化智能化时代,不 仅要重视飞机、军舰、导弹等有形“钢铁”,更要重视这些有 形“钢铁”的赋能基础——先进通信网络、电磁频谱、程序界 面、算法逻辑、接口标准、数据格式等软性要素,它们是 未来作战体系架构的灵魂中枢。实践证明,没有赋能基础 支持的有形“钢铁”很难发挥最佳效用。因此,在作战体系建 设过程中,需秉持信息网络柔性生态建设理念,既要充分 考虑无人化智能化作战平台建设,又要重视作战平台的赋 能基础问题,即做到信息网络同步规划、速达畅通、上下 衔接、横向兼容、相互支撑,以利于己方信息在战场环境 中相互作用、相互弥补、构建闭环,从而营造一个良性发 展的战场信息生态。该作战理念将进一步促使信息交互由 以武器平台为中心向以体系能力为中心转变。 武器装备标准化兼容化理念。标准化、兼容化是人类 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的成熟标志,同时也是信息化、商业 化时代提质增效的基本方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这一基本理念蕴含着更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于武器 系统硬件、软件、接口、功能甚至战术运用方式中,实现 标准化兼容化可带来两大利好:首先是有利于武器装备系 统软硬件快速升级,便于随时更迭步入成熟的新技术新设 备新战术,确保武器装备体系始终紧跟时代发展与军事需 求;其次是有利于构建富有弹性韧性的分布式智能化作战 体系,有利于有人/无人武器装备整体运用,真正实现形散 神聚、配合互补。反之,若是不能很好地践行标准化兼容 化理念,由此产生的作战体系将是僵化的、脆弱的,不仅 会有许多缺陷隐患,也难以承受各种高强度大规模对抗与 持续性高烈度冲击。该作战理念将不断推动武器装备由平 台规模化向集群效益化转变。 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当前 ,深刻认知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内在机理、充分发挥军人 军属荣誉激励的独特优势、掌握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 基本路径,进而不断激发官兵职业精神、奉献精神和战斗 精神,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 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认知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内在机理 军人军属荣誉,既包括社会对军人军属的评价、尊敬 和肯定,又包含军人军属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努 力,体现出外在客观评价和内在主体感受的统一。军人军 属荣誉激励,需要协调好国家、社会、军队和所在单位、 军人军属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肯定褒奖、价值引导、 制度维护、权益保障等活动进行激发奖励,不断增强军人 军属的内在动力。 党和国家对军人忠诚使命的认同褒奖。军人军属荣誉 实质上是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在军人军属思想、行为上的 具体体现。“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军人作为社会 的特殊群体,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安全屏障,理应获得崇高 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荣誉奖励。党和国家是军人军属荣誉 激励工作的主体,以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为根 本价值取向,引导官兵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高捍 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有效履行新时 代军队使命任务,作为军人军属荣誉的最高标准、最本质 内容。广大官兵只有渴望荣誉、争取荣誉,才能激发出报 国强军的强大斗志,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履行使命 任务。 社会对军人牺牲奉献的尊崇优抚。军人军属荣誉很大 部分来源于社会对军人职业的尊崇。军人承载着比一般职 业更多的艰辛和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牺牲和奉献。社会 和舆论对军人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 ,在正向激励的作用下,会进一步强化军人履行职责使命 的荣誉感。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离不开社会对军人军属的理 解、崇敬,为此应给予勇于牺牲和作出贡献的军人军属以 崇高的社会地位,从而塑造敬仰军人、崇尚英雄的社会环 境,增强军人军属的社会认同感,营造拥军优属的社会氛 围。 军队和所在单位对军人履职尽责的认可奖励。军人军 属荣誉体现着对军队集体的归属感。军人军属荣誉感越强 ,军队归属感、岗位责任感就会越强,这种情感信念可以 内化为行为上的自觉,使其自愿为提升政治觉悟、提高军 事素质、完成本职工作而保持高度热情并付出积极努力。 军队和所在单位担负着荣誉激励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责 ,通过思想教育、创先争优、榜样示范、文化塑造等对军 人军属荣誉观进行培育引导,以形成与军人荣誉体系价值 标准相一致的品行;通过组织对在作战、军事训练及演习 、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贡献 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表彰宣传,形成积极向上的向心力和源 动力。 军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荣誉感知。军人军属荣誉作为一 种激励,反映的是在履职尽责中来自党和国家、社会、军 队、自我的正向价值评价。与其他职业相比,军人要随时 准备应对危机,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只有当军人对肩负的 使命任务进行理性思考、辩证分析,才会形成对职业的情 感认同和进取自觉,进而甘愿为职责使命付出一切。军人 军属荣誉激励不能脱离军人自身的荣誉感知、自我的价值 评价和情感转化,为此需要经常性开展军人荣誉体系内含 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教育,以引导官兵不断追求更高的 荣誉。 充分发挥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独特优势 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是由党、国家、军队、社会 和军人军属等多方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我 国在军人军属荣誉激励方面的独特优势,系统联动、协调 配合、相互作用,形成引领和带动全社会拥军优属、提高 部队战斗力的整体效应。 我国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具有坚强的政治保证。加 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是党和国家对军人军属进行政治引 领的重要手段,能够使军人军属在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 自觉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自我革命始终保持 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制度优势。坚持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也是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根本保证。 我国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加 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是我军建军治军的传统经验优势。 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劣势装备战胜敌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 军人军属荣誉的激发鼓励。正是始终坚持把军人军属荣誉 激励与政治工作相结合、使命任务与战斗精神激发相结合 、榜样引领与教育宣传相结合、个人荣誉激励与集体荣誉 激励相结合等方式,才塑造了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官兵不畏 强敌、英勇善战的光辉形象。和平建设时期,我军官兵始 终把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最高荣 誉,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不断强 化提高打赢能力。 我国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具有系统的制度规范。我 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制度建设,从 1933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制定、颁发红星奖 章的命令》开始,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实践发展、解放战 争时期的丰富拓展、新中国成立后的系统完善,逐步形成 了一整套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人军属功勋荣誉制度。202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军队功勋荣誉表彰 条例》,按照勋章、荣誉称号、奖励、表彰、纪念章等 ,区分战时平时、行业领域、人员类别,构建了系统规范 的军队功勋荣誉表彰体系,对增加军事职业吸引力和军人 军属使命感、荣誉感发挥了显著作用。 掌握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基本路径 当前,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必须着眼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围绕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 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激发官兵 聚力备战打仗、矢志精武强能、奋力岗位建功的内在动力 和行动自觉。 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各方面和全过 程。军人军属荣誉激励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 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工作各方面和全 过程。全面落实习主席关于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的一系 列重要指示精神,构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地方政府、 企事业单位和军队荣誉激励协调机制,形成各方紧密协同 配合的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工作格局,确保将党中央、中央 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工作的 相关内容。各级党组织领导本单位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工作 ,各级政治机关在本级党委领导和上级政治机关指导下开 展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工作,坚持原则、统一标准、规范程 序、公平竞争、公开评选,确保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各项工 作有效落实。 营造形成尊崇和优抚军人军属的社会氛围。社会和舆 论对军人军属的赞扬、尊崇、优抚,很大程度上是从军人 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岗位上恪尽职守、牺牲奉献的事 迹中自发形成的。要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 ,加大对烈士子女、伤残军人、生活困难军属帮扶力度 ,持续宣传人民军队的辉煌战史、英雄模范的典型事迹、 当代军人的牺牲奉献,经常性组织学生在重大节日、纪念 日等到烈士陵园祭扫,适时邀请军人家属和地方有关人员 参加部队组织的勋章奖章颁授、军衔授予、军人退役等仪 式,以特殊场景激发人民群众对军人职业强烈的情感共鸣 ,深化全社会对军人军属无私奉献、奋斗进取的认知。 坚持军人军属荣誉激励聚焦备战打仗的价值导向。军 人军属荣誉本质上为战而生,旨在对军人在战场上舍生忘 死、浴血奋战等英勇行为和所做贡献给予肯定和褒奖。从 军事发展史来看,任何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都会把军人 军属荣誉激励作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军人军属 荣誉激励必须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突出姓 军为战的鲜明指向。要坚持军人军属荣誉激励聚焦备战打 仗,加大战功奖励力度,把对战斗力的贡献率与平时的立 功受奖结合起来,形成积极参战、冲锋在前、杀敌立功、 敢于牺牲的价值导向和荣誉文化氛围。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这 一重大课题,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主席再次强 调,“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 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我军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 军队,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 部署,以走在前列标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把新时代廉洁 文化建设抓紧抓实抓好。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一系列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 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必须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强基固本 ,以先进文化启智润心,以高尚道德砥砺品格,推动实现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一体推进“三不腐”方略的基础支撑。不敢腐、不能腐、 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不敢”是前提 ,“不能”是关键,“不想”是根本。达到“不想”境界,不仅要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还要提升道德品质、 强化操守修养。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重在发挥其价 值导向功能、行为约束功能和环境净化功能,从源头入手 、根基发力,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导向,营造崇 清尚廉的环境氛围,提升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和廉洁意识 ,清除腐败滋长的文化土壤,促使党风、政风、社风根本 好转,取得更大的治理成效。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党内政治生活、 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 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代廉洁文 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就是 要进一步丰富拓展廉洁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将其 融入贯注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去,弘扬共产党人的精神 谱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使清正廉洁、光明坦荡 、克己奉公等精神标识焕彩生辉、历久弥坚,确保党永远 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助推。党的二十大对 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部署,要在短短几年内 蓄积高质量发展优势,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夯基垒台 ,任务艰巨繁重。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助于以先 进文化强心励志,纠治和平积弊,归正备战重心,促进实 战实训,切实提高应急应战水平、敢战胜战能力。用廉洁 文化浸润纯正军营环境,打造军营里的“绿水青山”,把官兵 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发出来,把实干奋进的意志力量凝 聚起来,实现全军官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空前团结统一 ,埋头苦干开新局、踔厉奋发往前冲,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 创新发展新时代强军文化的必然要求。一个没有精神 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 持续长久。对于军队来说,文化是精神支柱,也是根基血 脉。有什么样的文化追求,就能培育什么样的军人;有什 么样的文化取向,就能锻铸什么样的军队。强军文化能够 滋养战斗力,廉洁文化能够孕育廉洁力,廉洁力本身就是 战斗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需要用一流的强军文化熔铸 价值追求、催生使命担当、汇聚战斗意志,也需要用一流 的廉洁文化增强自律意识、夯实思想防线、激扬清风正气 ,打造新时代具有我军特色的强军文化品牌。 二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习主席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 度,立足国际国内大局,着眼治党强党大势,作出的战略 部署、提出的政治要求,有着丰富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 把握关乎根本的政治属性。廉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 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 政治属性,是为政权服务的。理解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 设,根本的是把握其特殊的政治意蕴。它是我们党对全体 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体现着新征程上党中央、习主席忧 党兴党的深谋远虑和深切嘱托,也检验着我们的政治忠诚 ;它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 政治塑造,体现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党员干部道德边 界、行为边界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教育引导;它是党的各 项纪律制度约束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延伸,体现着新时代 党员干部应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追求,以及必备的作风形象 和品格操守。 把握继承发展的时代属性。廉洁文化实质是一定社会 存在的反映,是为社会存在所决定的。而任何社会存在都 是时代的、历史的,这就决定了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 俱进的过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其时代性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中华优秀政治文化的新扬弃,“公生明,廉生威 ”以及薛瑄的廉洁“三重境界”等,都被习主席赋予新的时代 含义;共产党人作风形象的新内核,从“为人民服务”“两个 务必”,到“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三个务必”,不 断丰富、一脉相承;红色革命传统的新发展,从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 纪律处分条例》,党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廉洁 文化建设中不断得到赓续传承。 把握整体关联的系统属性。廉洁文化实际上是“大文化 ”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文化本身具有系统性、群众性等基本 特征。理解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也需要强化系统思 维、把握内在关联。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局系统 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基本要求,需要融入政治、经 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从建设强军文化的特有 系统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应有之义,贯穿于学习教 育、氛围熏陶、战备训练实践;从廉洁文化的自身系统看 ,“不敢、不能、不想”是一个整体的不同方面,必须推动惩 治威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等一体发力。 把握直面问题的实践属性。廉洁文化是廉政实践的产 物,来自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一方 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对廉政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立足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习主席领导全面从严 治党的伟大实践,是在习主席有关重要论述指导下,由表 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知总结和认识 升华。另一方面,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对廉政实践问题 的防范和破解,着眼点是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和 问题,重在防止具体问题、清除思想“微生物”,以从根本上 实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三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涉及理论学习、思想教育 、建章立制、氛围营造等多项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基础 性、长期性任务,必须精心筹划设计,下力探索创新,严 密组织实施,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增强廉洁自律的政治自觉。深化理论武装,认真领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 法,以理论定力强固政治定力、抵腐定力。加强组织领导 ,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用好各种力量 资源,形成抓建合力。赓续红色根脉,结合主题教育,进 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注培育忠诚老实、公道正派、 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永葆革命军人政治本色。培塑道德 情操,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传统文化精髓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 私德,推动形成正心明道、怀德自重的正向效应。 加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常态培塑法治意识,把党 章党规党纪作为理论学习、集训培训的必修课,让广大党 员干部学纪、明纪、守纪,真正把遵规守纪刻印于心。深 入开展警示教育,坚持以案说法、以案明纪、以案促教 ,运用典型案例和身边人身边事强化震慑,促使党员干部 引以为戒、警醒知止。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对隐形变异时 刻防范,对享乐奢靡歪风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从严查处 ,抓反复反复抓,着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深化政治整训,进一 步肃清流毒影响,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不 断纯净思想、纯洁队伍、纯正作风。坚持“关键少数”带头 ,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着力培育廉荣贪耻、向上向善 的时代风尚。严肃开展组织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 锐利武器,开展思想交锋、政治体检,营造清清爽爽的同 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常态进行监督提醒,加 强对领导干部全方位的管理监督,经常运用谈话函询、提 醒批评等方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做到抓早抓小、防微 杜渐。 厚植崇清尚廉的文化土壤。注重典型引领,宣扬革命 英雄、时代先锋的清廉品格,培树勤政廉政先进典型,激 励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修身立德。注重氛围熏陶,把 廉洁文化融入新时代强军文化建设之中,用好信息网络技 术和平台,打造特色廉洁文化园、文化廊、文化墙和数字 场馆,全方位营造廉洁文化环境。注重家风濡染,推动廉 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教育领导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家 风,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养成廉洁修身、 廉洁齐家的思想和行为自觉。 切实做好新征程上的食品安全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对食品安全的 重视程度之高、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 之大前所未有,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 面,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奠定 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 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需要还存在差距。新征程上,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新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重要部署,理清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定位、工作理念,进 一步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深刻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属性 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一系 列重要论述,确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思想基础、理论指导 、制度框架和实践方法。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深刻领 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刻把握好食品安 全工作的基本属性。 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 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并特别强调“各 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这些重要论 述,从关乎人心向背的政治高度突出强调了保障食品安全 的极端重要性,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我们要始终从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 全工作。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始终保持居 安思危的政治警醒,切实把保障食品安全的政治责任担在 肩上、系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让人民吃得放心、安心 ,才能真正守住人民的心。 民生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 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这一 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质朴的为民情怀 ,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我们要始 终从增进民生福祉、解决群众关切的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 全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关心担心的突出问题,多谋民生之 利、多解民生之忧。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一日三餐,是 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诉求,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的重要基础性支撑。同时,食品产业带动上下游 巨大数量的就业,承载了千万家庭的基本生计,这个产业 的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对于吸纳居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共安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食品安全作为公 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重点部署。在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上,围绕“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出了食品安全体制机制 改革任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推 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 稳定”版块中进行专门部署。我们要始终从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稳定的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社会关 注度高、容忍度低,信息传播渠道多、速度快、涉及面广 ,即使是个别的、具体的问题,也有可能迅速发酵蔓延 ,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要保持对食品安全问题和舆情信息 的高度敏感,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把握好工作 时度效。 市场经济属性。食品作为特殊商品,既具有公共安全 属性,又要遵循一般市场规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 挥市场机制作用保障食品安全,指出“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 ,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我们要始终从尊重 市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的高度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 府作用,提升生产经营者保障食品安全的内生动力,构建 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培育尚 德守法的行业风尚,促进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 得紧而又紧。面对食品安全复杂严峻形势,党中央科学果 断决策,持续深化监管体制改革,集中力量加强食品安全 监管,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了问题多发高发态势。特别 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的高度,全面加强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强调牢固树 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 ,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 ,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 全”。“党政同责”的重大原则,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 政治优势,将食品安全纳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是做好食 品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好运用好这一优势,在深化“党政同 责”上持续发力。中办、国办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 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提出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 要求,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责 任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通知,在全国部署实施 食品安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责 任包保工作机制,由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直接包保食品企业 ,直接对食品安全状况负责。这是落实党政同责要求的重 大制度创新,是党的领导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直接体现,是 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的总抓手。我们要在制度 执行上狠下功夫,确保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真正落地见效 。 聚焦“产”“管”“治”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统筹推进 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 能监管和高水平治理的有机统一。 在“产”的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食品产业的 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坚持由市场配 置资源这种最有效率的方式。一是价格激励。随着我国居 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食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有 必要进一步完善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激励的市 场作用带动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二是品牌带动。加强 品牌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知名品牌往往意 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和高附加值,是企业竞争力 的重要体现,是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源。进入新发展阶段 ,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实施食品领域品牌提升行动,通过市 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主动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 识和能力。三是标准引领。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 质量,进而决定有什么样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食品产业高 质量发展,有必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础上,探索建立 食品质量标准体系,针对食品品质、加工工艺、营养成分 等制定质量指标,以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引领企业做优做精 ,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在“管”的方面,完善高水平监管体系。一是保持法律稳 定。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突出体现了最严谨的标准、最 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为了 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秉持 “严字当头”的理念,从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长远目标 考虑,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并严格执行。二是严格公正执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坚持 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统一的行政执法程序和标准,严格 落实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 度,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 ,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基准,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政治效果 、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促进全民守法。 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 宣传解读,在全社会营造尚德守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高 食品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广大居民的自我保护 能力。 在“治”的方面,大力培育食品安全文化。文化如水,润 物无声。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注重以食品安全文化凝聚更 深层次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规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一是涵养诚实守信文化。食品行业是典型的良心行业 。“食”字下面是一个“良”,人无良心不为食,食品安全是个 良心活。要加快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 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完善信用承诺、守信核 查、失信惩戒、信用修复闭环,大力宣传诚信理念,营造 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诚信氛围。二是坚持科学理性思 维。食品安全具有鲜明的公共安全属性,直接关乎人民群 众的安全感和社会稳定大局,需要客观、公正、科学、理 性去认识和看待。对食品安全要进行客观准确报道,正确 引导舆论。对于散播不实信息、故意造谣传谣的,要坚决 依法惩处。三是培育人人参与意识。食品安全事关人人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 重要作用,注重引导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 ,不断增强维权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进一步畅通投 诉举报渠道,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和举报人保护制度 ,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食品安全良好氛 围。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明确将 确保能源资源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内容。能 源是维系国计民生的稀缺资源,是国家竞争之要素。当今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科 技、治理体系等正经历深刻变化,能源局势将更加错综复 杂,威胁能源安全的各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 ,促使国际能源版图深刻变迁。为了有效应对能源风险 ,我国应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工作的重要论述为 指导思想,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 度推进能源革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 展。 全方位保障能源供给安全。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既要 完善不同种类能源的供应体系,又要在空间上实现能源多 渠道供应。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推动下,我国正 加快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步伐。化石能源具有不可 再生、高污染、稳定性强等特征,非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 、低污染、间歇性、波动性等特征。未来我国需要逐步摆 脱对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依赖,对化石能源和非化石 能源这两类能源要素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调剂余缺,丰 富不同种类能源的供应,实现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 供给。在国际能源贸易领域,应稳固拓展与已开展能源贸 易国家的互联互通,并积极扩大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能源 贸易合作,畅通能源供应通道,拓展能源供应的地缘范围 ,形成多样、高效和优质的能源贸易网络,“固”“延”“强 ”“补”能源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宽领域增强能源消费安全。能源消费安全要从能源的 节约与高效利用以及能源安全管理这两端双管齐下。一方 面,在实施能源消费的总量和强度双控过程中,改变粗放 的能源消费方式,促使能源集约化利用。在深化能源价格 市场化改革时,注重稳定能源价格,防止其异常波动导致 能源消费的不稳定,增强消费者对能源商品消费的理性预 期,增加能源消费的普惠性,保障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 都能持续进行能源消费。另一方面,正确的能源管理不仅 能有效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能减少能源消 费对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的负外部性。在全社会大力提倡 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同时,对人民群众进行正确管理能 源的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形成能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安 全管理习惯,防止不正确的能源消费和管理方式危害社会 设施、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维度开展能源技术创新。不断实现能源技术创新是 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法宝。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能源技 术迭代迅速,降低了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成本,促进了能源 的绿色低碳发展。但也会由于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还不够 成熟,导致能源开发、存储、传输、消费等环节依然存在 隐性风险。因此,加快能源技术创新,不仅要重点突破制 约能源产供销储产业链体系中的关键核心技术,还应结合 全国各地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实践,推动能源新技术的本地 化,实现能源技术的再升级与再创新。进一步发挥人工智 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能源技 术创新的赋能作用,促进能源技术研发与应用向信息化、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大储能与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 等能源产业链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配套提升 能源技术装备的安全运维和管理创新水平。 系统化构建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能源治理体系是 能源安全保障制度的集中体现。应坚持能源配置全国一盘 棋,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也要发挥好行政管制 的作用,在能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能源安全之间找到平 衡点。通过市场机制与行政管制的统筹协调,一方面不断 激发能源企业的活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更好 地激励能源市场主体自觉履行国家战略,承担社会责任。 政府可以通过创新能源监管方式,构建高标准的能源市场 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规划能源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把 握能源开发利用的总量平衡、优化能源市场监管和能源安 全监管等方面的职能。通过深化能源领域的“放管服”改革 ,不断改善能源开发利用的营商环境,畅通能源要素优化 配置的渠道,提升能源服务的安全稳定性。 深层次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广泛的国际能源合作是防 范和化解重大能源风险的坚实屏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 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中国是世界能源格局中的重要一 员,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国际 合作,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未来仍然需要进 一步加强与世界能源领域的对话与交流,扩大能源投资与 贸易的“朋友圈”。通过参与建设共同受益的国际能源合作组 织,积极构建有利于世界各国能源公平合作的规则,积极 融入全球能源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和水平分工体系,共建全 球能源供需预警与监管平台,联防联控能源价格波动对全 球经济冲击的传导,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风险和 挑战。 如何打通无人智能作战堵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 无人智能作战是提升体系作战能力的新增长极,是未来智 能化战争的基本形式。当前,无人智能作战整体上还处于 起步阶段,作战潜力的持续发挥受到不少瓶颈制约。打通 无人智能作战的堵点、经络,实现其作战运用的自组织、 自适应、体系化,是抢抓智能化时代战场代差优势的关键 所在。 ●打通体系融合脉络—— 以大体系支撑促进新域新质战斗力生成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具有民强 于军、民为军用的典型特征,所催生的无人智能装备,在 技术体制上与机械化、信息化装备存在天然代差,难以自 动实现体系兼容。加之,无人智能作战尚在探索之中,对 其本质内涵、制胜机理、运用规律的认识还不足,推进建 设往往是边摸石头边过河,导致其与传统作战体系融合水 平不高、联合运用有待加强。如顶层设计与统一规划不足 ,无人智能装备难以无缝融入传统情报链、指控链、保障 链;体系标准、技术规范不一致,无人智能装备系统兼容 性不够,难以实现有人无人数据级协同、无人平台网络化 跨域协同。 从战争演进看,智能化战争形态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 的发展过程,有赖于机械化、信息化战争形态的物质与技 术基础,其地位作用由牵引到主导更是难以一蹴而就,应 在不断深化融合发展中互促互进。具体来讲,无人智能作 战是联合作战的组成部分,始终服务于联合作战目的,将 无人智能作战融入联合作战运用,既有利于以无人智能技 术优势赋能传统体系,牵引智能化发展;又有利于凭借信 息化建设已有成果,支撑无人智能新域新质战斗力生成。 如基于联合作战体系,无人智能装备可以获得广域通联、 数据服务、算力支持等支撑,将极大弥补自身不足,促进 无人智能作战能力提升。 合则利,分则豫。无人智能作战依托的是机械化平台 ,互联的是信息化网络,赋能的是智能化算法,体现的机 理是以智能流高效驱动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表现为 机械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内在统一。推进无人智能作战 ,既要注重与联合作战大体系间的融合,又要注重无人智 能作战小体系的一体设计。落实过程中,可统一制定无人 智能领域发展规划和路线图,科学设计技术研发、装备发 展、作战保障等领域建设,将融合度作为刚性要求突出出 来;按照联合作战要求,统一无人智能领域建设标准与技 术体制,支持不同系统的兼容性、标准化,确保无人智能 作战体系融合脉络畅通无阻。 ●打通交战组织脉络—— 将遥控式作战升级为人监督下自主交战 自主性是无人智能装备区别于有人装备的主要特征 ,是体现其自主控制能力的关键指标。当前,无人智能装 备大多以遥控引导方式作战,基本处于有“五官”与“四肢 ”,但缺少“大脑”的状态,作战中严重依赖人的操控,仅能 满足固定化、简单式任务需求。以技术成熟度最好的无人 机系统为例,大型无人机的配套设备多达10余件,地面操 控与保障更是需要数十人维系,涉及飞行控制、任务规划 、作战协同、情报保障等诸多方面,其交战过程是典型的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