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逻辑严密才有力量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逻辑严密才有力量 报道易地扶贫搬迁,你会怎么写?不少报道往往以展示搬迁成就为主,纯正面 、重展示,而贵州分社记者程焕的《人挪了穷窝地拔了穷根》(2019年7月10日 6版)则写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这篇报道的前两部分写搬迁群众融入城市新生活的过程、当地政府帮助群众解 决就业问题的努力,但第三部分笔锋一转,由“村民们如火如荼往外搬,一些人却 偏偏往大山里挺进……”这一现象切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令人信服地 演绎了“人一搬走,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有了空间。挪了穷窝才能拔了穷根,发展产 业与易地搬迁并不矛盾”这一结论。 看得出来,记者的采访不是只看表面、只想一层,而是沿着逻辑链条往深处挖 、往旁处想,挖得深了一些、想得深了一层,报道给人的感觉就深入、全面了许多 ,而更加真实、可信。这既是“脚力”的体现,也是逻辑力量的体现。 梳理近期分社记者稿件,发现不少稿件都饱含这种“逻辑的力量”。结合分社 以往的优秀稿件粗略分析一下,我感觉报道中“逻辑的力量”,大致体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结构的逻辑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结构逻辑缜密、清晰紧凑,报道就会显得主题鲜明、文脉 顺畅。 北京分社记者施芳的《“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2019年7月8日6版)一 文,写的是投身天文七十载的“科学启明星”王绶琯。施芳写这篇文章时,将一根 红线穿到底,层层递进、脉络清晰。正如报道的栏目名叫《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那样,这篇报道只写一件事,并写透了一件事,并且写出了“命运感”——虽然 王绶琯院士“一辈子都在为科学理想奔走”,但人生不同阶段的目的、追求、境界 不尽相同,施芳分三个部分巧妙地写出了其中的不同:青少年时期,投身天文,以 期“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抵御外侮”;中年时攻坚克难,为了科技强国,“虽然 人生总会遇到烦恼,但做起事来,就都忘掉了”;老年时倾情校园,意在培育新人 ,“为保住这些‘可能的科学苗子’,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力”。 无独有偶。几年前,马跃峰写“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共产党员”邢孔丰也有异曲 同工之妙。报道题目是《“拆窝燕子”邢孔丰》(2014年1月23日8版),三个 小标题清楚表达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建高铁,先拆自家的楼”“修水渠,先 砍自家的树”“台风来,先顾拆迁困难户”。三个部分,三个故事,紧紧围绕一 个“先”字,清晰聚焦,彰显了这位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率先垂范的情操。 像这样主题鲜明、遵循逻辑链条“修枝剪叶”的报道,比那些讲故事缺少逻辑 红线、写人物偏重“高大全”,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又每一处都力道不足的报道 ,效果显然更佳。 情节的逻辑 情节是文章的肌肉。情节逻辑缜密、无懈可击,报道才显得真实可信、说服力 强。反之,情节上存在漏洞,让人心生疑问,这样的报道就不可能打动人。 无论是写故事还是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其“外在表象”,更要立体揭示“其 所以然”,这样,情节才显得真实可信。 在这方面,《申纪兰的根与本》(2007年3月3日1版)一文就做得不错。申纪 兰1973年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1983年辞职,许多报道都没有讲出真实的原因 ,只是简单地赞扬她“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