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110用典汇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1145.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例文】“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一个人要想成才,关键是要 敢于直面困难,在磨砺中战胜自我、强大内心。“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 ,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 ,香得愈浓烈。”实践证明,只有多经历风吹雨打的洗礼,人生才会更有沉淀 ,才能更快成长。(解放军报《立鸿鹄志,做栋梁才》) 【典故】出自战国《韩非子·喻老》,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 ,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癯。今先王之义胜,故 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释义】意思是,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赏析】“自胜之谓强”是老子的观点,所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 是说,战胜别人叫作有力,战胜自己才算刚强,但和老子略有不同的是,韩非 子把“志”作为了实现“自胜”的根本,并且在“志”和“自胜”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证明 性质的建立式逻辑关系。明朝大儒王阳明说的“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 ”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立“志”,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志不立,天 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曾国藩也把“志”作为了成功的第一要素,“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 ,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对每个人来说,只有勇于面对所处的环 境,敢于负重前行,并确立战胜自我之“志”,才能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 自己的生活。 【用法】主要适用于年轻干部座谈类讲话,侧重强调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 性,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以崇高的理 想信念、远大的志向目标,引领自己攻坚克难、奋发进取。 1146.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 【例文】“忧先于事者,不及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一个民族最 可怕的是贪图安逸,最可贵的是忧患长存。“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 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因为深知“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所以坚持“我们的 国防是全民国防”。(中国国防报《保持“当那天真的来临”的忧患意识》) 【典故】出自明代徐祯稷《耻言》,夫忧先于事者,不入于忧;事至而忧 者,无及于事。故顺而不慆,泰而能常。 【释义】意思是,事先忧虑就不会陷入忧虑而被动,事故发生才忧虑,补 救都来不及。比喻做事要未雨绸缪、防范在先。 【赏析】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越是在成就辉煌的时候,越要保 持清醒的头脑;越是在享受胜利的时候,越要牢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惨 痛教训。看不见危险是最大的危险。知险才能避险,有备才能无患。1945年毛 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结论报告,在讲“准备吃亏”时一口气列了17条可能出 现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 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 出明确要求。“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最坏的可能性上 建立我们的政策”“把工作放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防范化解风险,要强化底 线思维,善于运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 好的结果,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大会讲话,侧重强调防范和化解风险,教育 引导党员干部牢固立底线思想,增强忧患意识,注重从小事着眼、大处入手 ,及时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弱项,防止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小管涌演变为大塌 方。 1147.唯厚德者能受多福 【例文】“唯厚德者能受多福”。孔子说:“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 而任重,鲜不及矣。”诚哉斯言!综观近年来反腐情况,从“大老虎”到“小苍蝇 ”,有的人当上了“官”,考虑的不是德行相称与否、该如何修身进德,而是耿耿 职位还不够高、权力还不够大,一门心思投机钻营往上爬。(中国纪检监察报 《以德润心 修身为本》) 【典故】出自有战国左丘明《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 ,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称晋之德,诸侯皆叛,国可以少安。唯有诸侯 ,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讵非圣人,不 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 【释义】意思是,只有德行深厚的人才能够承受更多的福气。与成语“厚德 载物”相同。 【赏析】《易传·坤卦》中讲“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人要崇尚和 修炼深厚的道德品行,以支撑实现社会价值的目的。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 格,集孝、悌、忠、义、礼、信、诚等诸多道德于一身,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道 德的化身。做人首先要强调厚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增加了内涵 ,具备了崇高的道德和博大精深的学识,践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 ,才能成为君子,才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证明,凡是有作为、 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 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选人用人的原则和标准,首要的、根本的也 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既看干部的才,更重干部的德,以德为先决条件 ,突出德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党课报告、廉政党课等,侧重于强调廉政建 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道德养成,保持崇尚的人生追求,发挥示范带 头作用,维护好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1148.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例文】“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坚持在干中学 、学中干,实现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促进、循环往复,既能有效推动工作,又能 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在被断定为“筑路禁区”的地方修筑铁路,成昆铁路工程 师们勘测坚持“上山到顶,下沟到底”,攀在峭壁上、悬在半空中,一步一步 摸清筑路沿线底细;为了在极寒、干旱、高海拔的环境下植树造林、筑起生态 屏障,塞罕坝林场人几十年如一日伏冰卧雪、摸索创新,攻克高寒地区引种、 育苗、造林等一项项技术难关,让人工林不断向沙海延伸。(人民日报《坚持 在干中学、学中干》) 【典故】出自明代刘基《拟连珠》,盖闻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 ,履之者知。是以宴安日久诘戎兵,而听者忽忽;老成人丧语典形,而闻者嗤 嗤。 【释义】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尝试过才会知道;天下道 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 【赏析】中国自古就有注重实践的传统。孔子曾说:“始吾于人也,听其 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荀 子也曾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清代颜元在《习斋记余》中指出:“读得书来,口会 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这些古代思想家之所以 重视实践,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实践方能建立功业。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 己,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修养功夫,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政治理想 。在干中学,学习才有实践根基、才能开拓未知边界;在学中干,实干才有理 论指导、才能得到专业支撑。正所谓“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在重 大任务中历练、在火热实践中锤炼,党员干部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坚持干什么 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才能努力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 【用法】一是适用于领导干部大会讲话,侧重强调实践实干的重要性,教 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实践的观念,干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二是适用 于年轻干部类讲话,侧重强调提升能力素质,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在学中干、在 干中学,在实践中提素强能、增长本领。 1149.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例文】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是明德的具体展现,他认为,“无恻 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王阳明提出的良知也是明德,因为良知本存于人心,不假外求 ,正如“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尽管明德 在不同社会、年代的具体内容、要求与表述存在一定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 ,其作为天道赋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的本质不会变,正所谓“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中国纪检监察报《明德向善 躬身笃行》) 【典故】出自《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释义】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本性,顺着本性去做事叫做道 ,人们培养并遵守道叫做教化。 【赏析】“天命”一直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在儒家看来,人自降生之 日起,就必须听从“天命”,在“天命”中完成自己,成就每个人异于禽兽的 本性,完成“天命”的赋予。“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可以 说是“天人合一”理论产生的一个源头,这三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是它的含义 却极为深奥。儒家认为,明德乃根于天命之性,为人天生本就具有,只因受后 天环境、个人私欲等因素的影响而被蒙蔽和遮盖。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 也见品德。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严起,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 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不仅是每一位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必修的为政课题,而 且是我们党成功应对长期执政考验,化解各种困难挑战的重要法宝。进入新时 代,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 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精神。 【用法】一是适用于领导干部廉政党课报告,侧重强调严于律己,教育引 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注重慎独慎微。二是适用于年轻干部座谈、培训开 班讲话,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要注重小节细节,严格遵规守纪,走好从政之路。 1150.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例文】“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毛泽东同志指出:“共 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翻开《中国共 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一条便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开国 大将罗瑞卿,“文化大革命”后一出来工作,便不顾身患疾病、年老体弱,一 心为老干部“平反”,过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自己的“冤假错案”还没解决。 公权公用,大公无私,去私行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人民群众心中矗立 起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解放军报《不以私事害公义》) 【典故】出自老一辈革命家陶铸《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 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 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释义】意思是,往事如过眼云烟都已忘记了,心底无么才能感觉到天地 宽广。 【赏析】人生的旅途上,会时常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诱惑越大,越要保 持冷静清醒,多想想为什么、凭什么,少点私心、少点杂念、少点非分之想 ,才能迎来“天地宽”。纵览中国历史,有很多仁人志士始终以国家兴亡为己 任,不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不论官职大小、身居何地,始终心忧百姓,不 以外界环境的好坏而改变自己的志向。清末名臣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遭诬 陷,被革职发配新疆伊犁。在流放的三年多时间,他带病兴修水利、开垦屯田 ,修建“林公渠”“林公井”造福百姓,身体力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 福避趋之”。新时代共产党人,要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做到严以修 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保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 政治本色。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讲党课,侧重于强调初心使命的重要性,教 育引导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始终做到公私分明,在实践中锤炼 党性。 1151.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例文】集成改革是一种结果指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集中 体现为一种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所谓“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没有大 局意识、全局观念,就不可能下好集成改革这步“先手棋”。(新华日报《下好 集成改革“先手棋”》) 【典故】出自近代象棋特级大师杨官疄《弈林新编》,善弈者谋势,不善 弈者谋子。 【释义】意思是,善于下棋的人谋划整盘棋的局势,不善于下棋的人谋划 每一颗棋子。 【赏析】所谓“弈者”,就是下棋的人;所谓“势”就是指客观形势的变化、 战略战术的运用、敌我力量的布局和事物发展的趋向。所谓“善弈者谋势,不善 弈者谋子”,主要强调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 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看全局就是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去观察、分析 问题,去研究和把握事物运行之“形”、发展之“势”。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 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井冈山时期,有一次他站在黄洋 界上问战士,从这里你能看多远,战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能看到江西,还可以 看到湖南,毛泽东接着大家的话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 、全世界。”作为党员干部,“谋势”讲的就是统筹、驾驭全局,“谋子”则是忙于 具体事务,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统筹全局上,做到胸中有大局,善于从全局出发 观察形势、分析解决问题,以一域出彩为全局增光。 【用法】主要适用于干部大会讲话,侧重强调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 部要胸怀大局,强化全局观念,自觉把工作放在全局中去谋划和推动,增强工 作的实效性。 1152.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 【例文】“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 耳。”我们党历来重视在重大政治任务中锻炼干部,在火热社会实践中培养干 部,很多优秀干部都是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上经历磨炼,在经年累月的繁重 工作中摸爬滚打,逐渐成长起来。从焦裕禄、谷文昌到杨善洲、周永开,都是 扑下身子到基层岗位层层历练,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在 攻坚克难的实践中锻造钢筋铁骨,最终成为能担重任的国家栋梁。(中国纪检 监察报《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典故】出自清代曾国藩《挺经》,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 ,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 :“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进。”《中庸》所谓“人一己百 ,人十己千”,即勉励功夫也。 【释义】意思是,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 ,人才大多都是由于努力磨炼出来的。 【赏析】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将每个人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达 到人尽其才的目的。正是凭借这种本领,曾国藩成为“一代名臣”,晚清最为 优秀的领导者。曾国藩认为,“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 ,人才以陶冶而成”,就是在告诉我们人才是由培养和陶冶而成的。古话说 ,“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我党我军老一辈革命家和著名战将,大 多不是军校科班出身,而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成就的 辉煌。多经历一些大事要事、急事难事,多点“热锅上蚂蚁”的经历,才能在 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老练。进入新时代,任务艰巨而繁重,风险挑战无 处不在,每名干部都要认识到,成长无近道可抄,只有在千锤万凿中“曾益其 所不能”,方能在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 ,干出一番事业。 【用法】主要适用于年轻干部座谈、培训讲话,侧重于强调实践实干的重 要性,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在生动的实践中增长才干、砥 砺本领。 115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例文】认清个人素质与机遇的关系。良好的个人素质是立身之本、为官 之基。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现实是,比职位更紧缺更重要的是人 的素质。因此,我们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本领,把发展进步的渴求转化为干事 创业的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切实具备担负重任的能力 。(解放军报《树立正确的职位观》) 【典故】出自《论语·里仁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 知,求为可知也。”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 。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赏析】职位观,简单来说就是对职位和权力的根本态度,折射着一个人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位观,说到底,是一个怎样做人、 怎样为官、怎样用权的问题。孔子告诫我们,不要担心没职位、没地位,应该 担心自己是否有担当这个职位的德行和能力。“有为才有位”,这一鲜明的价值 理念,映照出选人用人的朴素逻辑。对于干部来说,其成长的关键路径,就是 实干与作为。谢觉哉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时,已年逾七旬。医生和身边人说 :“您年岁大了,法院的工作挂个名就行了,干吗还费那么大力气啊?”谢老严 肃回答,“挂名怎么行啊”,依然满腔热情、不知疲倦地辛勤工作。现实中,比 职位更紧缺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党员干部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本领,把发展 进步的渴求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切 实具备担负重任的能力。 【用法】主要适用于干部任职谈话、年轻干部座谈讲话等,侧重于强调树 立正确的职位观、进步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立志做大事,以真本领赢得地位 、赢得职位,在实干中提升自己。 1154.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例文】学而不已,阖棺而止。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要持之以恒,永 远保持进行时。要有不学习就会落后的危机意识,永葆好奇心与探索欲,及时 学习吸收新理论、新政策、新技术、新方法。同时要善于“清零”,不以过时 的知识妄断现在和未来,而用发展的眼光和新思维看待问题,不断调整自己与 新时代的呼唤与要求相适应。(中国组织人事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典故】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一个人应该是到了棺材的 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学习。 【赏析】大千世界,茫茫宇宙,认识无止境,知识无止境。即使用尽毕生 的时间来学习,也只能精通有限的知识.学到盖棺之时,才不得不停止。《礼 记》云:“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不论是一代伟人,还是科技 贤才,其学识并非天生而成,皆是付出百倍学习,不断积累的结果。学习没有 止境,诚如郭沫若所言,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高度重视学习、 善于进行学习,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 途径。特别是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只有认认 真真地学习、与时俱进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 流,才能担当起领导重任,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 过程。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校开班讲话、领导干部党课报告,侧重强调学习的 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强化学习意识,保持本领恐慌、能力恐慌,做到 活到老、学到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155.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例文】历史和现实警示我们,无德不立,少德不兴,必须要有自知之明 ,经常扪心自问:“何德以堪之?”不论处于什么样的职位,都要把德突出出来 ,时时处处注重以德润身,就像儒家经典《大学》里讲的那样,“自天子以至于 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而不断厚植“堪之”的道德根基。职位越高,越要 重视品德涵养,“吾日三省吾身”,贯注日常之中,不遗点滴之力,多积尺寸之 功,努力成为一个德行高尚、操守纯洁的人。(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德润心 修 身为本》) 【典故】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 。 【释义】意思是,从天子至庶民百姓,人人都应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赏析】《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古人修齐治平的方法论总纲,被称 为儒家思想的“入德之门”。古人以修身为本,把提升德行当做人生中最重要的 事情去力行。从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到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等,都是修身养性的最好诠释。修身养性是成就自我的人生之道,也 是延续民族血脉、促进民族振兴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 相传,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有激发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强大文化基因,而 修身养性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中的核心内容,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 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等等,已深深融入民族血脉之中,形成了高度的思想自觉和文化自觉。对党员 干部来说,修身做人重要的是先立起党性这个大德。只有牢固树立坚强的党性 原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用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才能练成“金刚不坏之 身”。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讲党课、机关干部大会讲话,侧重于强调党 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 铁一般担当的品格意志,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根本、保得住操守、抵得住风浪 ,维护好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1156.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覆 【例文】“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覆。”战争没有及格与 优秀,只有胜利和失败。纵观人类战争史,无论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发生怎样 的变化,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练兵的要求从未改变,这也是古今中外军事 训练的铁律。(解放军报《“登高履危”练真功》) 【典故】出自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刃不素持 ,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覆。若弓马不素习而欲攻战,未有不败者,故 使汝等练之。 【释义】血指,手指出血,比喻不善其事。意思是,平时不操练刀法,战 时必然会生疏;平时不练习行船,战时必然会沉没。 【赏析】古人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支军队要有战斗力,必须 练就精兵强将,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要有大作为,必须练就过 硬本领,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纵观战争史,不难发现,凡是能打胜仗的军队 ,从来都是不骛于虚声、不图于空名,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凡是能胜战的军人,从来都把忠诚刻在打赢的标尺上,敢于在思想深处动刀 子,破除名和利的羁绊,破除按部就班的套路,从内心深处提升对实战化训练 的认同感,用心用力去谋划打赢。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责任,要坚持把 练就过硬本领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既要德配其位、更要才胜其岗。只有练就过 硬本领,才能干出经得起时代和实践检验的成绩,才能不愧于组织、不愧于人 民。 【用法】主要适用于年轻干部座谈培训讲话、机关干部讲话,侧重强调提 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学习,争做行家里手,提高 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157.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例文】“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一个人要想成才,关键是要 敢于直面困难,在磨砺中战胜自我、强大内心。“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 ,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 ,香得愈浓烈。”实践证明,只有多经历风吹雨打的洗礼,人生才会更有沉淀 ,才能更快成长。(解放军报《立鸿鹄志,做栋梁才》) 【典故】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喻老》,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 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释义】意思是,因此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所以《老子》说:“能够战胜自我,就叫做强。” 【赏析】“自胜之谓强”本是老子的观点,所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就是说,战胜别人叫作有力,战胜自己才算刚强,但和老子略有不同的是,韩 非子把“志”作为了实现“自胜”的根本,并且在“志”和“自胜”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证 明性质的建立式逻辑关系。明朝大儒王阳明说的“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 ”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立“志”,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志不立,天 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曾国藩也把“志”作为了成功的第一要素,“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 ,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志不立,天下无可 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有志者事竟成,无论个人、社会还是 国家,都不能没有志气。 【用法】主要适用于年轻干部座谈培训、开班讲话,侧重强调志气志向的 重要性,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要树立远大志向,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向目标迈进 。 1158.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例文】“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人之名节不会因财 多而增加,也不会因官高而提升。崇尚名节,当不忘平生之言,常养浩然正气 ;砥砺名节,应怀天下之志,不为一身之谋。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到耿耿丹心、精忠报国的岳飞;从坚韧不屈、秉持汉节的苏武,到不附权贵 、铁面无私的包拯,一个个都是在风斜雨急时持镇定之操守、忘名利之诱惑 ,尽显名节之美。(解放军报《常令名节不堕地》) 【典故】出自清代魏裔介《琼琚佩语》,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 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 节难保。 【释义】意思是,名誉和节操对于人来说,虽然不是金银财帛但却是一种 富足,虽然不是高官厚禄但也很显贵。 一个人丧失了名誉和节操, 就象女子 失去了贞操, 即使还有别的优点, 也不足以抵换。 所以先辈人说高官厚禄容 易获得, 名誉节操却难以保全。 【赏析】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注重名节、珍惜名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 质基因,是清官廉吏始终秉持的内心约束和道德追求。欧阳修在《朋党论》中 称,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道出了珍惜名节对于做人做 官的意义。珍惜名节,就能敢于负责、敢于碰硬,在纷繁俗务之中养浩然正气 ,坚守自我而不偏向、坚持大道而不迷航。珍惜名节,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党性 修养、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党员干部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强化 宗旨意识,恪守为民情怀,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付诸改革建设的伟大实 践,才能在乱云飞渡中从容不迫,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砥柱之材。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廉政党课或讲话,侧重于强调名誉声誉,教 育引导党员干部洁身自好,注重维护自己的形象,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1159.守之以谦,行之以实 【例文】激扬雄心壮志,就要“守之以谦,行之以实”。齐白石晚年感慨 ,声望高了,自己也被赞誉弄得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于是 88岁高龄的他依旧每天认真研习画作。“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守谦,就会少些飘飘然,避免“胜利时犯骄傲的错误”;就会于顺境中看到不 足,永不停滞、永不懈怠。方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 ,我们更须守谦行实。(人民日报《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 【典故】出自先秦荀子《荀子·宥坐》,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 挹而损之之道也。” 【释义】意思是,孔子说:“聪明睿智,就要用笨拙来保持它;功劳遍布 天下,就要用谦让来保持它;勇敢盖世,就要用怯懦来保持它;富有天下,用 谦虚来保持它。这就是所谓的保持盈满的方法啊。” 【赏析】古人讲,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群行群止看识见。自古就讲究,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 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谦逊之人往往能认识到自身不足,乐于 接受新思想新知识。骄矜之人则妄自尊大,或因自我感觉良好而睥睨一切,或 因取得微小成绩而沾沾自喜。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 渺小。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无论取得何种的成绩,倘若能始终守之以让、守 之以法、守之以谦,一个人才能为自己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成就更有价 值、更有境界的人生。 【用法】主要适用于领导干部讲党课、党校开班讲话,侧重强调谦虚谨慎 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传统,低调 做人、高调做事,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1160.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 【例文】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不一样的人格映射不一样的天地。名 节好比易碎孤品,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林中甘泉,少不得积聚蕴蓄。一旦受损 ,真宰渐无。长此以往,或是非不明,或荣辱颠倒,或利令智昏。一定意义上 讲,能否常令名节不堕地,就是区分高尚庸俗之人的分水岭,就是衡量德高品 劣之官的试金石。(解放军报《常令名节不堕地》) 【典故】出自魏晋傅玄《秋胡行》,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清浊必异 源,凫凤不并翔。引身赴长流,果哉洁妇肠。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 【释义】意思是,水各有清浊,因其源头不同。野鸭和凤不会一同飞翔。 比喻志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