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讲“好故事” 讲好“故事”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一点体会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讲“好故事” 讲好“故事” ——领导讲话 稿写作的一点体会 最近,我牵头起草了好几篇大稿,稿子都是领导讲话讲课用的,都用到了 讲故事这个重要方法。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讲故事这种方法,在领导讲话、培训授课中用得 很多,是一种非常高明的传播方式——对讲授者来说,这是一种不教而教的“传 ”,传的是道,却不论道,把所传的道蕴含在生动的故事和讲述之中;对倾听者来 说,这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播”,沐浴“春风”,我自“化雨”,所收获的东西 不是别人讲出来、灌进去的,而是我自己领会到、悟出来的。 然而,在组织起草这几篇稿子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年轻同事包括有一定 “写龄”的写手,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讲故事之道。在讨论和修改稿子的过程中,我 对领导讲话中怎样讲好故事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这里,我按照打一仗总结一次的 习惯,对体悟到的东西作个系统梳理,对自己是提升,对读者是分享。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所体悟的讲故事之道,可能更多地适用于领导讲话 ,虽然与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中的讲故事有相通之处,但区别也非常明显 ——小说“说”的就是故事,或者说,小说本身就是故事;而领导讲话可以讲故事 ,也可以不讲故事,故事不是必讲内容,也不宜成为主要内容。换句话来说,在领 导讲话中,故事只是菜肴,就算色香味俱全,也不能取代主食。主食是什么?是部 署任务、指导工作,讲故事只是一种吸引听众、传播思想的辅助手段。 那么,领导讲话到底该如何讲故事呢?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讲“好故事 ”,讲好“故事”——首先故事要好,这是强调标准、强调内容;其次要善于讲 ,这是强调方法。这两方面应当深度融合、融为一体。具体来说,要运用好这么6条 “故事法则”。 法则1:短小精悍 前面说过,在领导讲话中,讲故事不宜成为主要内容,否则领导讲话就不 像领导讲话,而像是演讲比赛,甚至是故事大王比拼了。出于这样的特点,领导讲 话中所讲的故事,不仅篇幅要短,还要尽可能选择小事件。每个故事最好是单一事 件,而不是大件套小件。当然,如果有相对充裕的讲话时间,或者说讲话稿如果有 足够的篇幅,可以多讲几个故事,但每个故事都应当短小精悍。如果把小说中的讲 故事比喻成“工笔画”,那么,领导讲话中的讲故事就是“大写意”。 领导讲话的时候讲故事,或者代拟领导讲话稿的时候写故事,从故事的选 择来看,应当努力做到: 讲小不讲大。要以小见大,小题大做,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这 个“小”,不仅指篇幅短小,更是指切入角度的小。切口越小,思想认识的聚焦度 就越高,就越容易深入进去,见到“干货”。 讲新不讲旧。故事的内容越新,吸引力就越强。所谓“新”,可以是新近 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有年头但多数人没有听过的事情。对别人讲过的故事进行语 言上的“翻新”、思想上的“刷新”,讲出新话乃至新意,也是一种“新”。 讲近不讲远。“新旧”主要是针对故事发生的时间来说的,“远近”针对 的则是空间。讲故事,要善于“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样 才可信、可学。“高大上”的故事不是不能讲,但如果故事的主人公离受众太远 ,特别是心理距离太远,效果就会打折扣。 美国著名公共演讲人、培训师安妮特·西蒙斯指出:“人们更重视他们自 己得到的结论,他们只会相信真实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人们一旦将你的故事 当成他们自己的故事,那你就挖掘出了信任的强大力量。”这说的是同样的道理。 法则2:形神兼备 所谓“形”,就是故事结构;所谓“神”,就是中心思想。一个故事,应 当有人物、时间、地点,有场景、情节、对话,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把这些要素串起 来,形成立体结构。但光有这些,还不能成为好故事,好故事必须有思想、见精神 ,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领导讲话的时候,或者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时候,在具体“讲法”上,可以 先抛出一个观点,再用故事去证明它;也可以先讲故事,在结尾部分自然而然地得 出结论,把故事的中心思想揭示出来。比如下面这两个例子,就分别属于这两种情 形—— 例1:练就本领靠实训,成就事业靠实干。离开了这个“实”字,练出来 就是花拳绣腿,干出来的就是虚活伪事。前不久,某地一张“菜摊前拉直线”的照 片火了。在照片中,农贸市场的一个菜摊上,西蓝花、莴笋、黄瓜等蔬菜码得整整 齐齐,一名穿着制服的市场监管人员半蹲在菜摊前,手上拉着一条直线,用这样的 方法来检查蔬菜是否摆放得“整齐划一”。为什么要这样做?据说,市场监管人员 是在落实当地“用绣花功夫进行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的要求”。8月11日,《中国纪 检监察报》刊发评论《精细化不能沦为形式化》,文章指出,“菜是要卖的,不是 要看的。身为管理人员,贵在搞好服务,而不是用形式主义来干扰卖菜。这样的做 法,不是在进行精细化管理,而是在‘用绣花功夫搞形式主义’。” 例2:我听说过一个“白袍点墨”的故事,发生在明代,地点也在GX。当 时,有一个叫山云的将军,被朝廷委派到GX做总兵,他听说当地有送礼受贿的风气 ,就问一个叫郑牢的老吏自己该不该入乡随俗。郑牢说,你到GX做官犹如“一袭白 袍”,千万不能入乡随俗,要不然“白袍点墨”,永远洗不干净。山云又问,如果 不收礼,当地的人不高兴怎么办?郑牢说,朝廷严惩贪官,要杀头你不怕,反倒怕 这些人不高兴?山云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坚持自守自律,在GX做了十年清官,廉 洁操守始终没变。在座的同志,有的已经是厅级干部、处级干部,就是科级干部那 也是一个乡镇的“父母官”。无论什么级别、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坚持公正用权、 廉洁用权,坚持清廉自守、洁身自好,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绷紧廉洁自律这 根弦,始终保持一袭白袍、一尘不染。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例子和故事是有区别的。故事可以作为例子 ,但例子不一定是故事。一个事例能否成为故事,关键看有没有故事性,而故事性 的核心在于情节。 什么是情节?简单地说,就是不仅要有情况,更要有过程、有变化、有角 色冲突。当然,小故事的情节不宜太复杂,适当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法则3:有我有你 这一原则,指的是讲述者和倾听者都应成为故事里的主人公。讲故事与听 故事的人都有参与感,都能得到满足,才是一个好故事。 比如,我们起草的一篇干部培训讲稿,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一贯高度重视。早在地方工作 时,就对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干在 前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等著作中,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论述。《之江新语 》谈到干部教育培训的就有36篇,其中《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等篇目依然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领导审稿的时候,看到这部分,说了一句:“你们要把我放进去。”我们 这位领导,是写材料出身的,对怎样讲好故事很有经验。他说的这句话,让我有醍 醐灌顶之感。 确实,上面那段文字,讲述者和倾听者都是旁观者,与故事没有丝毫联系 。要让事例成为故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讲述者和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