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十四五”规划专题党课:适应新形势 把握新情况 推动新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十四五”规划专题党课:适应新形势 把 握新情况 推动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 发展,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 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制 度的一大优势。 20 世纪 20 年代,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 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 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 1928—1932 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的诞生。 按照这个发展模式,从 1927 年到 1937 年苏联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斯大林逝世后,政敌英国首相丘吉尔非常感慨地评价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 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斯大林是令对手不得不佩服的人 。足见其杰出和伟大。《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明确了二战后的体制机制。 斯大林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集大成者,其标志是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建成了强大的 社会主义苏联,并以此为基础打败了法西斯德国,这就是斯大林的两大历史功绩 ,永远抹灭不了。由此可以充分肯定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在此我们对其 不作全面的功过评价。此后,中国、越南、古巴、朝鲜(七年计划)等国家纷纷效 仿,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之一。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 非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或正在用五年计划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但对于处于西方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制定五年以上的长期规划并加以落实几 乎不可能。《福布斯》有一篇文章曾写道:“我们目前的体制不能实施类似五年规 划的方案,因为我们无法让政客承担责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恩格尔 曾说:“在中国为下一代制定五年规划之时,美国人只在为下一届选举规划”。虽 然任何政党在竞争选举中,都会提出所谓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但选民很清楚,一 旦选不上,这些规划都是空的,即使选上,四年后如果该政党下台了,这个规划也 就可能终止了,或根本都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这个长远的规划将被新的政见和规划 替代。这是西方制度的一个重大弊端。 相反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有制定规划并落实的制度优势。我们正在为之奋 斗的“两个百年”目标,是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制定的长期规划。从新中国成 立到今天,我国共制定了 13 个国民经济规划(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 段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与“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所谓“两 步走”,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 是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毛泽东则指出:“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 ,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第二阶段是邓小平同志 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温饱、小康、现代化。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九大提 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安排。这三个 阶段,目标接续、从未间断。从三个阶段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民经济从增长到发 展、从计划到市场、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变迁。五年规划作为探寻中国经济发 展规律、总结经济发展教训的重要工具,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成长、停滞、壮 大。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五代中央领导人领航掌舵,紧紧围绕国民 经济规划明确的任务,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实践和实 现规划目标。 从 1953 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民经济规划(计 划),对我国创造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从“一五”计划 到“十三五”规划,每个五年计划的主题为: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增 速、超英赶美。二五计划(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三五计划 (1966—1970):三线建设、备战备荒。四五计划(1971—1975):严重失控 、调整战略。五五计划(1976—1980):新跃进、大转折。六五计划(1981 —1985):走向改革开放。七五计划(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 五 计 划 ( 1 9 9 1 — 1 9 9 5 ) : 小 平 南 巡 、 改 革 潮 涌 。 九 五 计 划 (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计划(2001—2005):指令计 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规划(2006— 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十 二 五 规 划 ( 2 0 1 1— 2 0 1 5) 科 学 发 展 、 转 变 方 式 。 十 三 五 规 划 (2016—2020)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从“一五”到“十三五”规划,每个“五 年规划”都有鲜明的主题、清晰的思路、丰富的内容,涵盖方方面面,承载上上下 下,对应大大小小,兼顾左左右右。 近七十年的发展,以“五年规划”这种发展模式作出了巨大的成就。这期 间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五 年规划”发展模式就是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深刻反思苏联僵化模式,邓小平勇敢 抛弃苏联僵化模式,习近平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成就了今 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五年规划”的发展模式实践探 索具有“五个鲜明特征”和“五个有利于”。“五个鲜明特征”即:一是计划性 ,特征是按比例发展;二是长期性,特征是按宏观目标发展;三是连续性,特征是 一张蓝图发展;四是人民性,特征是按需求发展;五是项目性,特征是编制具体的 项目促进发展。“五个有利于”即:一是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国 家战略实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 势,推进重大中长期战略实施;三是有利于有步骤地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解 决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四是有利于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五是有利于正确引导社 会舆论和市场预期,动员全党和全社会为中长期规划实现而奋斗。国民经济规划对 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引领经济社会 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 势。宏观与微观、远期与近期、上级与下级、政党与民众、项目与目标、内部与外 部、国家与个人等等都是“五年规划”发展要处理好、协调好、统一好、结合好的 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具体的问题,更多则是宏观问题,要有理性的分析,才能明方 向、知大局、走远方。普遍性与特殊性怎么结合?内因和外因怎么结合?主要矛盾 和次要矛盾怎么解决?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怎么解决?都要体现其间。特 别是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好、解决好一直贯穿在整个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过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六四风波都是明证,全球流行新冠肺炎疫情 也是明证。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处于“两个百年”交汇点、处于“两个大局 ”之下的特殊背景,决定了“十四五”规划关乎国家发展的走向、关乎社会的长期 稳定、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全会指出:“将‘十四五 ’规划与 2035 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 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 分重大的意义。”中央的基调已经明确,XX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 神,关键在于三句话,即:适应新形势,认识新市情,推进新发展,这就是我们这 次中心组学习的主题。 一、适应新形势 1962 “”50 “”“”“”“”“”“”“”“”“”“”“”“”“……”XXXX (一)准确理解把握新发展阶段,切实找准XX发展新定位。“”“”“”“”“”“”“”“”“”“ ”“”“”“”XX……XXXX“”“”XX“XX”“XX”“XX”“XX”XX (二)准确理解把握新发展理念,积极谋划XX发展新蓝图。“”“”“”“”“”“”XX“”“ ”“”XX“”XX“”“” (三)准确理解把握新发展格局,研究制定XX发展新举措。“”“”“”XX“”“”XX XXXXXXXXXX“”XX 二、把握新情况 毛泽东同志把调查研究、通晓国情作为改造中国的起点,他指出:“认清 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始终从战略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是他的一贯思想,也是他考虑和谋划事业的一 大特点,而他的战略基点和特色,就在于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看到苏联由于忽视 农业、轻工业,导致各产业发展不平衡而产生严重失衡问题,毛泽东提出“还要适 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的主张。 从而扭转了因重工业投入过大造成的经济不平衡问题。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主张的 正确性。正是由于他对国情、对形势的详细了解、深刻分析、准确把握,才能够做 出充分的论证、论断。我们党的一系列主张,也正是基于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并付之 于行动,才取得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成就。历史和实践表明:重大战 略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重大战略决策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而战略决策的成 功往往取决于对实际情况的认识和把握。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我们对市情了 解得越多,决策失误就越少;对发展规律把握得越好,造成失误或挫折的几率和风 险就越小。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方向、定决策、做规划当中,一定要坚持从市情中把 握发展规律,认识资源配置的逻辑。长期以来,XX的干部群众习惯把“边疆、山区 、民族”的市情,作为制约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观上产生小农意识过浓、工业意识 过淡、金融意识过简的思想认识问题。如果思想不解放,停留于过去的认识中,新 理念从哪里来?新动能从哪里来?新发展从哪里来?所以,在这次市情新内涵大讨 论活动中,XX上下进行了一次政治理论的大学习、深入实际的大调研、市情新内涵 的大讨论。在深入学习、深度调研、深化认识、深层研讨中,大家不断廓清思想迷 雾、思维迷雾、观念迷雾、认识迷雾。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撰写理论文章、调研 文章、体会文章 900 多篇,围绕“XX市情怎么看、‘十四五’发展怎么办、高质 量跨越发展怎么干”,提出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市情新内涵怎么看?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但总的有一条,就是在新的形势背景下,既不能盲人摸象,更不能 刻舟求剑。“边疆性、民族性、山区性、美丽性”既是XX省情的准确概括,也是 XX市情的准确概括。这一准确的省情、市情概括内在贯通着开放发展、协调发展、 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也内在地包含着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认识省情、 市情的必修课,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认识XX市情,要 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摒弃长期以来的“以农为本论”“地理决定论 ”“条件制约论”,看到XX“边疆性、山区性、民族性、美丽性”中所蕴含的前沿 开放优势、人文环境优势、振兴潜力优势、核心竞争优势。 (一)XX的边疆性有突出的前沿开放优势。地理特征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 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术界,长期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潮——地理决定 论和地理虚无主义。前者把位置、空间和界限作为支配自然地理对人类分布与迁移 的三组地理因素,而后者则完全否定自然地理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说过,封建社会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 ,“并非自然的恩赐”。毫无疑问,“主宰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是其固有的内在规 律;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而不能上升为主导的或决定性的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虽然地理环境有不可移动性,但其优势是可以转化的、可以 塑造的。试想,如果没有经济特区政策,深圳即使不是那个小渔村,但会发展那么 快吗?再比如,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政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 略,这些都不同程度塑造着经济地理。当然,国家之所以从战略层面优先考虑对这 些区域的战略支持,关键因素也是出于地理因素方面的考量,但真正改变其经济地 理的是国家的战略选择。同样,XX也因国家战略布局的调整,面临经济地理优势塑 造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正是由边疆性这一市情带来的新优势。2015 年习 近平总书记考察XX时指出:“随着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XX将从边缘地区和末稍 变为开放前沿和辐射中心,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这次考察XX又再次指出 :“XX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随着“一 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周边互联互通不断深入,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构建,XX区 位优势不断释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优势正在逐步增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 略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 堡,是充满生机、活力迸发、蒸蒸日上的开放高地”。XX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和 环印度洋地区开放大通道、桥头堡中处于前沿位置。与XX其他州市对比,XX既有边 疆前沿优势,又有跨境贸易基础、双向通道条件、产业发展实力。中央对XX的开放 政策,不仅是全省的重大机遇,更是XX的重大机遇。可以说,省委、省政府对XX提 出建设“XX辐射中心”“XX工业重镇”的发展定位,是对XX开放性、示范性的优 势认同和深切厚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看XX,必须认识到今天的XX已经不再是边缘 地区和开放末稍,而是开放前沿;今天的边疆,也不再是偏远、封闭、贫穷、落后 的代名词,而是开放前沿和发展热土。“十四五”时期,XX上下要以全球视野、战 略眼光、开放思维、前沿理念,坚定不移推进XX辐射中心建设,把XX建设成为更好 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支点、支撑XX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助推XX一体化发展的新典范 。 (二)XX的民族性有独特的人文环境优势。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 关系与国家的发展稳定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论 述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时,特别指出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做出过贡献,强调:“我 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对于如何帮助少数 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他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树林、地下的宝藏,都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 利用。怎样帮助,从根本上就要平衡产业布局。平衡,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族 问题,是政治制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中殷切嘱托:“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 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传承好民族团 结精神,巩固好、发展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格局。”从 XX来看,尽管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仅占总人口的 11%,但却是XX厚重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怎样认识XX的民族性?我认为其优势主要体 现在人文精神和文化特点。一方面,人是环境的产物,地理环境对人文精神具有间 接的影响和潜在的塑造作用。比如,沿海的开放精神、江浙的“四千”精神等等 ,无不是地理环境潜移默化而成的文化性格。外界普遍认为XX人野心小、“家乡宝 ”,缺乏富于机变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这种判断也是基于山高路阻、信息封闭 的地域标签。XX作为XX的一个板块,有着自身独特的人文精神。明代的大规模“移 民屯垦”,使XX成为中原地区的一块“飞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 到儒家思想的浸淫、移民屯垦的激荡、XX抗战的洗礼,使XX人不仅普遍有诚信敦厚 、温文尔雅、不露锋芒、不事张扬、无偏执激狂的人文特征,更具有吃苦耐劳、不 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基因。另一方面,从文化特点看,XX少数民族人口虽然数 量不多,但种类丰富、文化多彩。历史上的数次大规模屯垦移民、工程移民、扶贫 移民、灾害移民等诸多因素,使得少数民族不断分散、重组,形成了今天大杂居、 小聚居的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