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我市聚焦“全面建设幸福**”目标,加快构建“党建+社会 救助”新格局,推进社会救助力量融合、资源整合、功能聚 合。 一、变“被动”为“主动”,让党员干部动起来。发挥各级 党组织统筹作用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动作用,为保障困难群众基 本生活提供有力保证。一是党委统筹,高位推动。各级党委、 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将党委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纳入成员 单位,为社会救助改革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和舆论宣传保障。各 级党委、政府出台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将 社会救助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并将社会救助政策落实 情况纳入党委、政府高质量发展考核(综合考核),层层压实 责任。二是网格管理,结对互动。加强党组织领导下的城乡社 会救助网格化帮扶体系建设,健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 制度。在城市社区以居民小区、在农村以1-3个村民小组为基本 单元设立网格,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部“入 网”,每名党员联系15-30户困难群众,点对点负责政策宣讲、 信息收集、救助帮扶等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 米”。三是主动发现,上下联动。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将走 访、发现、转介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列入村(社区)党组织重 要工作内容。组织、动员挂点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以及基层民 政干部、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等常态化开展摸底排查工作,持 移动终端定期入户走访、摸排,现场采集困难群众信息,上报 民政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排查致困风险,综合评估救助需求。 二、变“分散”为“聚合”,让部门资源统起来。建立党委 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 制,统筹整合部门资源,打造社会救助资源库。一是链条式统 筹政策。民政、人社、医保、教育、住建等民生保障部门联合 出台对象认定、救助措施衔接、信用体系建设等系列政策文 件,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 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对符合条 件的困难群众,按照实际需求给予基本生活救助以及相应的医 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或急难社会救助。通过 政府购买服务、培育专业社工等方式,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 助。二是多维度统筹数据。按照“省级为主,市级补充”的原 则,建立多跨协同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