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坚定文化自信,矢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坚定文化自信,矢 志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 信。”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习近平指 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 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 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 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 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提出的文化自信是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有着 深厚的文化土壤和丰富的实践源泉,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这 个科学指南与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这一最强底气,有着无可比拟 的思想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下面,我 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自信根基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 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璀璨的中华文化,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坚实根基。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落其实者 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 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坚 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土壤。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孕育于中华民族 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未断流,一直以其博大 精深、兼容并包的精神生生不息。儒家、道家(道教)和佛家的 深邃思想构成其最为核心的部分和最基本的价值准则,法家墨家 兵家等百家争鸣,诗词歌赋书画小说百花齐放,所体现的价值精 髓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文化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标 识。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血 脉。跨越千年到新时代,大到国家治理理念,小到个人思维习 惯,无不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独特的魅力 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尚书·五子之歌》中“民惟邦本,本 固邦宁”的重民思想成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根 基;《礼记·礼运》中“天下大同”的价值理念成为习近平增进 人类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源与流;《论语》中的人性 论、修养论、德治思想和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日常生活 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修养准则;孔子的“无所苟而已”、老子 的“正言若反”、邓析的“两可之说”和庄子的“辩无胜”等思 维方法对我们今天考察和批判事物具有积极的现代启示和借鉴意 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瀚而宽广、博大而精深、历久而弥 新,其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更是历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成 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血脉。正如习 近平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 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 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 泉。习近平所提出的文化自信,不仅囊括了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 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还有对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的丰富革命文化和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 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和“先国后家、舍生取 义、朝闻夕死、精忠报国”思想,为饱含红色基因、不怕牺牲、 信念坚定的革命文化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多姿多 彩、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了本源因 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 泉。因此,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 正创新。他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 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 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不仅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 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是精神命脉,而且指出,世界文化激流涌 荡,碰撞交融,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保持自信、站稳 脚跟的基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 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同时,他又结合时代现实,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路径、方法和任务,即:新时代传承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 任务”。坚持创造性转化,不断激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创 新性发展,不断补充丰富、拓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 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相融相通,共同完成文 化育人的时代任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 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 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 的理念和思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运用达到了一个 新境界。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守住文化自信方向 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守住文化自 信方向。“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 义指导地位,才能使文化自信源远流长,永葆生机和活力。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 基础。习近平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 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 起。”这个既彻底又完备的科学体系,既与时俱进又开放包容的 理论,自在中国传播以来,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 中,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 泛传播后,就具有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特色。因此,中国化了的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内在灵魂,是中国文化永 葆活力的科学指南。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运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 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培根铸魂”。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成功引领 中国文化前进方向,更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 理论基础。 其次,文化自信是源于对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赓续创新。一方 面,习近平强调:“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 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马克思主 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 武器和精神力量。马克思认为,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 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习近平也一再强调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为根本持久的力量,这正是习近平对 历史唯物史观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深层领 悟。此外,马克思还指出:“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 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 学。”他预判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民族文化的开放性也 不可逆转。而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文化交流互促互鉴的现 实,也正是对马克思文化开放思想的继承。另一方面,习近平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引,紧贴文化发展所处历史阶 段,不断对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实践推陈出新;习近平坚 持联系发展的观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 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对历史文 化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坚持重点论,指出坚定文化自 信关键就是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正是在深刻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义中找到了打造文化自信的方法,而马克思 主义也必然成为习近平文化自信的科学指南。 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 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 帜”,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起来。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就没有中国特色。离开了马克思主 义的指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是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 思潮杂乱交织,各种文化交融碰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 在这种激流险滩中站稳立足,靠的就是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 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 文化就会迷失前行的方向,丧失前进的动力,我们就谈不上对文 化的自信、自强,更不可能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而“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马克思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