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编办关于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委编办关于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进展情况汇报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场深刻变 革,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市按照省、市 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安排部署,主动担当、借势而为,围绕 重构重塑、优化布局、协同高效,扎实高效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 改革,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一、做到“三个坚持”,把准改革方向 (一)坚持高位推动,做好顶层设计。市委主要领导坚持重 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市委 书记专题听取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工作汇报10余次,多次就改革 工作做出指示批示;先后召开2次编委会、1次事业单位重塑性改 革工作推进会,协调推进改革任务,了解改革推进情况。通过统 筹协调,有序完成了改革方案制定、机构编制优化整合、领导班 子调整组建、机构挂牌运行、“三定”规定印发、涉改人员转 隶、固定资产划转等任务。改革后,全市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更加 科学、功能定位更加精准、职能配置更加优化,改革预期效果得 以充分发挥。 (二)坚持提前谋划,摸清改革底数。市委编办坚持调查在 前,谋划在前,深入涉改单位,对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职责运 行、编制、实有人员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 制情况基础台账,全面摸清改革“底数”。同时多次到兄弟市委 编办交流学习,借鉴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做法,进一步拓宽思路、 取长补短。在充分掌握部门职责任务和履职情况的基础上,模拟 测算改革后的机构编制规模,经反复与部门商谈、沟通,达成共 识,初步形成全市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实施方案。 (三)坚持压实责任,推动落地落实。明确各部门党委(党 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编办及时回应改革中的问题和诉 求,做好政策解答等相关工作;组织部深入研究涉改单位党组织 和科级领导干部的调整工作,确保队伍不乱、人心不散、工作不 间断;人社局做好人员转隶、岗位设置等工作,确保涉改人员工 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待遇不降低;财政局做好财政支持保障,同 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做好涉改单位资产划转、移交和登记工 作,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编办、组织部、人社局、财政局及 各专项改革牵头部门、涉改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 合,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当中的问题,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二、做到“四个突出”,确保改革时效 (一)突出协同高效,布局结构整体优化。按照“一类事项 原则上由一个单位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单位负责”的原 则,统筹推进行业领域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改革。为进一步提升 检验检测能力,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做优做强,将全市农产 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整合划入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形成党 史和地方史志资料收集、编纂、研究工作合力,整合组建市党史 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聚焦部门主责主业,对规模较小、功能萎 缩、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进行撤并,重新对事业单位进行优化布 局。为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全面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 平,整合市农委所属的农技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农业经济管 理指导站、农广校、植保植检站,组建市农业服务中心。通过理 顺职责关系,实现“化学反应”,使资源配置更优化、权责关系 更协同、保障服务更高效。 (二)突出重塑重构,功能定位精准清晰。牢牢把握公益服 务这一基本属性,重塑重构全市事业单位职能体系,充分体现不 同服务对象事业单位的差异化功能定位。改革中,我市把优化职 能放在首位,对事业单位公益类别重新明确,将保留的127个涉 改事业单位经费供给形式全部调整为财政全额拨款。对事业单位 名称进一步规范,使其名称与承担的职责任务相一致,不再使 用“管理”“监督”等行政化字样和“局、委、办”等称谓,统 一规范为“中心、站、所、馆”等,基本建立定位清晰、分类科 学、功能明确的市直事业单位职能体系。按照专业性、技术性、 研究性定位,划分公益类别,厘清政事关系、事企关系、管办关 系,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在文化文物领域,整合北宋皇陵管理 处、康百万庄园管理处、石窟寺保护所、杜甫故里管理所、博物 馆等文物保护单位,组建市文博事业中心,作为全市文物保护的 统领机构;为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立文旅集团专门负 责旅游开发运营,让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