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教育:正确看待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教育:正确看待批评 人生道路漫长而曲折,除了坦途与成功,还会有另一 种点缀坎坷与挫折,它可能是小时候父母的指责呵斥,可 能是求学时老师的点拨鞭策,也可能是入职后领导的批评 教诲,还可能是犯错后组织的问责处理。这些都是成长道 路上的治病“良药”、 经历财富。当前,随着正风肃纪、 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对各级党员履职尽责、遵规守纪的要 求越来越严,有的同志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受到组 织批评处理.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是我们必须直面并解决好 的现实问题。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 行”。作为新时代党员,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自觉将 批评处理作为强身治病的“良药”,医思想之“疾”、治 行为之“疴”、除方法之“弊”,不断校正人生航向,在 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不迷航、不偏向。 一、“药物过敏”须提防,警惕受到批评处理的不良 反应 批评处理是对错误言行的训诫警示和纠偏正向,更是 组织对我们的关心爱护.面对批评处理,绝大多数同志都能 够正确对待、检视己过、痛改前非,但也有少数党员 像“庙里的泥菩萨—一经不起风雨”,讳疾忌医、怨天尤 人、一蹶不振,走不出挫折的阴影,最终深陷其中无法自 拔,既耽误了单位建设,也毁了个人前程。从调查了解情 况看,有以下几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 一是内心迷茫、进退失措。有的担心“过去成绩被埋 没”认为一旦受到批评处理,以往的工作成绩就会全 部“归零”,感到“辛辛苦苦好多年,一夜回到解放 前”,从而丢了心神、失了干劲;有的担心“成长进步受 影响”,把组织的批评处理视作“否定放弃”,认为以前 干得再好也没有用,成长进步“到此为止”,从而萎靡不 振、情绪低沉;有的担心“身后退路被制约”,认为“处 分表”进了档案袋,“污点”就会伴随自己一辈子,到哪 都会受到影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迷茫无助。同志 们,当我们担心“进步无门、后退无路”的时候,不妨想 一想人们常说的“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相抵”的道 理,决不能因为一时一事的批评处理而妄自菲薄、心灰意 冷、进退失据;而是要相信组织会全面、发展、客观、辩 证地看待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决不会因为一时一事的过错 而全盘否定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工作实绩,自觉走出迷 茫、主动纠错、重整行装、砥砺前行。 二是自卑自责、难以自拔。有的感到“低人一 等”,认为自己成了“单位名人”“他人笑柄”“反面典 型”,在同事面前说不起话、抬不起头;有的感到“愧责 难当”,认为自己的过错“连累”了同事、“抹黑”了单 位,怀有深深的“负罪感”,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怪 圈”中;有的感到“一无是处”,对自身错误难以释 怀,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也干不好”,消沉了斗 志,丧失了信心。当我们深陷“自卑自责”难以自拔的时 候,不妨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前行动力,正如A总书记讲 的那样:“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 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受到批评处理并不 可怕,可怕的是意志消沉、否定自我。我们要尝试与自 己“和解”,在“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中走出 情绪“阴霾”,重拾奋进信心 三是推责开脱、抵赖“甩锅”。有的“怪运气”,把 受批评处理归结为个人运气不好,认为别人犯了同样的错 误没被发现,自己却被处理了,横攀竖比、心态失衡;有 的“找借口”,有了错误不是从主观上查问题、找原 因,而是找出种种客观理由,为自己开脱辩解,认为“不 是自己不努力,而是环境不给力”;有的“推责任”,不 敢担当,不能扛事,有了功劳都是自己的,出了问题都是 别人的,把错误过失推给上级、甩给下级、丢给同事。敢 于承认错误,体现的是担当精神,反映的是胸怀格局。不 管什么原因受到批评处理,都是组织的帮助挽救,都有助 于个人的健康成长。 我们要坚决摒弃承认错误“丢面 子”“失威信”的模糊认识,勇于接受批评处理,敢于正 视自身问题。 四是心怀不满、“吐槽”抱怨。有的感到“很冤 枉”,一些因为部属和身边人犯错误而承担领导责任、连 带责任的党员干部,“吐槽”自己总是在“背锅”,“平 常该提醒的都提醒到了,有的人不听劝出了问题,自己还 要受牵连”,感到很无奈;有的感到“不值当”,认为自 己平时工作很努力,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既不贪也不 占,就是因为程序不规范、工作不到位而受到批评处 理,“一心为公还要受到处理”,感到很不值;有的感 到“被针对”,认为组织是在刁难自己,借题发挥,目的 是“杀鸡做猴”,塑造反面典型,将自己定义为“受害 者”“牺牲品”;有的甚至“泄私愤”,认为组织对自己 处理不公,产生报复心理,越级反映问题,匿名乱告 状,传播“负能量”,给单位添乱,给同事抹黑。当我们 感慨“正风肃纪的标尺更严了、干事出错的机率更高 了”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 标准要求是否跟上了正风肃纪和从严治党的步伐?组织的严 格监督和批评处理,不是故意和谁过不去,而是整肃党 纪、整顿作风的客观要求。 五是佛系躺平、破罐破摔。有的“不愿干事”,认为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为了不犯错,宁愿不干 事,从此自甘躺平,进入“省电模式”;有的“得过且 过”,认为受到批评处理后,干得再多再好也没有太大意 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单位不关心、对职责不尽 心、对工作不上心;有的“自暴自弃”,对待批评处理满 不在乎,认为“反正鞋已经湿了,不如放飞自我”,自甘 落后、不求上进。当我们面对批评处理选择“躺平”的时 候,不妨看一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如何在逆境 中“奋起”的:毛泽东同志在遵义会议前受过20次处 分,其中多次是撤职和降职处分,甚至一度被误传“开除 党籍”,但他始终信念执着,潜心研究中国革命,最终在 一次次生死攸关的考验中带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邓小平 同志一生多次受到批判,但他始终坚守革命初心,在党和 人民需要的时候毅然担当、忘我工作,最终实现“三落三 起”。这启示我们,无论受到什么批评处理,只要顶住压 力、激发动力、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迎难而上、收获成 功。 二、“良药利病”须清醒,端正看待批评处理的思想 认识 A总书记指出:“批评是清除灰尘和微生物的有力武 器。”批评处理是正风肃纪的重要方式,根本目的是“惩 前毖后、治病救人”,及时帮助同志修枝剪叶、纠偏正 向,以利更好前行。 这是治病救人的“好药方”。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 的作风》中指出:“我们揭发错误、批判错误的目的,就 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 死。”中医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而批评处理就如同针灸,针灸之痛为的是促进经络畅 通,而批评处理之痛则是为了促进思想畅通。开国上将许 世友在延安“抗大”学习期间,因对党中央批判处理张国 焘的决定不理解,准备伙同数十名来自红四方面军的学 员“离家出走”回四川打游击,被及时制止后仍然发牢骚 表达不满,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后在毛泽东等中央领 导同志的帮助教导下,认识到了自身错误,向组织作出了 深刻检讨。正是这次及时的批评处理,让许将军在关键时 刻坚定了立场,最终成长为我军“难得的优秀军事指挥 员”。《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经常开展批评 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 态”,目的就是从组织关怀的角度出发,在大家出现违纪 苗头的时候及时纠偏紧弦,而不致“小洞不补、大洞吃 苦”。这启示我们,批评处理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苦口良 药,是一种活泼的党内政治生活方式,展现的是帮助同志 的深切关怀,目的是为了挽救人,防止从一般问题滑向违 法乱纪的深渊。面对批评处理,我们要勇于承认“有 病”,敢于主动“喝药”,方能“除病祛邪”、 健康成 长。 这是成长进步的“磨刀石”。古人讲:“玉不琢,不 成器。” 意思是说,刚开采出来的玉石,只有经过精心的 雕琢,才会成为巧夺天工的玉器。批评处理,就如同一把 锋利的刻刀,使我们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 己。鲁迅小时候,有一次为了给患病的父亲抓药而耽误了 上学时间,赶到学堂后,受到了老师严肃批评。但他并没 有为自己解释,也没有觉得委屈,反而默默在自己书桌刻 上“早”字,以此提醒自己以后要事事早、时时早,最终 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享誉世界的一代文豪。这启示我 们,在干事创业过程中犯了错误不可怕,只要及时校正思 想偏差、整改行为陋习、补齐方法短板,举一反三地总结 经验教训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开创新局面、 取得新成绩。 这是纯正风气的“除锈剂”。陈毅元帅在一首诗中写 道:“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开展批评是我们党民 主作风的显著标志,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 法,更是长期形成和坚持的优良传统.延安整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