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从业38年机关老笔杆:为啥年度总结要有几何思维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从业38年机关老笔杆:为 啥年度总结要有几何思维 不论年中还是年末,很多单位无一例外要写年度总结,如同鸟之梳理羽毛、牛之 反刍吐草,对一地一域、一岁一秋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深度整理,分析过去的成败 得失、弄清经验教训,以固底板、补短板、扬长板、追样板,促进工作螺旋式上升。 面对总结这一周期性、规范性很强的事务公文,面对纷繁复杂的各项事务,一些 写作者感慨“写出来易写出彩难”。笔者在写作实践中感悟到,写好年度总结,要有“点 线面体”几何思维。 01抓住事件本质,围绕主题定基“点” 所谓“点”,就是事件的聚焦点。要以时间为横轴,以事件为纵轴,用比较的方 法,以俯视的眼光,对年度纷繁复杂的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梳理出事件的重点、亮 点和特点。    盯牢重点。年度总结要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的全貌,做到职能全覆盖、事件 全扫描,既不能顾此失彼、遗珠弃璧,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装到篮里就是菜。 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把重点拎出来,要“泼墨如云”;把次重点摆一下,要“惜墨 如金”;把非重点淘汰掉,要“一墨不着”。但在写年度总结的实践中,常常不患道理不 明,而患方法不通。 判断重点,可运用“三看两所在”。 “三看”:看定位,是否属于落实上级重大战略部署,是否属于年初重点安排,是 否属于本单位主责主业;看操作,是否统筹相关单位齐抓共管,是否动员本单位一切 资源持续奋战,是否实施重大改革创新;看影响,是否对全局工作中产生重要作 用,是否推动本单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否对本单位当年甚至未来一个时期的工 作带来奠基性、引领性价值。 “两所在”:制约工作推进的瓶颈所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比如,某市委深改委下设14个工作推进小组,工作点多面广,2022年年度总结 从打好“一体融合”改革“组合拳”、跑出便民惠企服务“加速度”、构筑公共 资源交易“新平台”、汇聚实干争先赶考“向心力”四个方面展开,提纲挈领,要 言不烦,区区3000字就形成了一份“简约而不简单”的总结。 聚焦亮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作为全局中的个体,既要忠实履行自身的法定职 责,又要在服务全局中发挥协同作用,工作千头万绪,效果也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年 度总结要把最有光彩且引人注目的亮点事件总结出来。 要把亮点找出来,可运用以下四种方法: 横向比较法,就是与同区域、同领域的单位进行比较,是否属于“人无我有、人有 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转”的工作。 考核评估法,是否属于在中央和地方、区域和领域年度考核中,分数居高、排位 靠前的工作。 体制夸赞法,是否属于上级批示肯定、点名表扬、大会表彰、评比获奖的工作。 媒体亮相法,是否在内部简报、主流媒体进行正面宣传报道的工作。 比如,某市文旅局2022年总结的第一条,就是“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中 篇弹词《红色摇篮》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大型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 颂》获文旅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舞剧 《运·河》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可谓亮点纷呈,煜煜生 辉。 当然,有些亮点还需要作者用敏锐的眼光去审视,用深思的大脑去挖掘,用别致 的角度去提炼,也能产生“看似平常最奇崛”的效果。 突出特点。特点类似于沸点和临界点,可联想成撬动地球的支点,那么不落平 庸、不同凡响。写年度总结,应当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工作中有独创性的东西,写 出“这一个”的特色,说好“地方话”;而对于那些年年可套、家家可用、处处可放的“普 通话”,就要慎入总结之中。 要抓住工作特色,也可运用“对比分析法”,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 析:将今年与去年的工作进行纵比、自己与别人的工作进行横比,在目标定位、重点 选择、措施运用、力度把握等方面有何不同?所取得的效果又有何不同?这种“不 同”就是特色。 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工作,不可能每年就是那么“三板斧”功夫,总会根据形势 变化、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等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即使是同一项工作,不同阶段也 会有不同的举措,会不断出现“新鲜点”。如果总是拿“老眼光”去看待现实中产生的“新 鲜点”,就必然循环往复唱“四季歌”,特点表现不出来。 比如,近几年来,产业链“链长制”在全国多地实行,“至今已觉不新鲜”,但某市发 改委在年度总结中阐述,“构建由链长挂帅、产业专班主抓、区市(功能区)主战、链 主企业主建的推进体系,实行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齐动相结合,推动产业链链 长制走深走实”,这就敏锐抓住了“新鲜点”,实现推陈出新,令人耳目一新。 02遵循工作逻辑,梳理脉络勾主“线” 所谓“线”,就是“点”的集合群。要遵循工作的内在逻辑,以成绩、问题并行 为“纲”,以重点、亮点、特点杂糅为“目”,举纲带目,以目立纲,把握工作的本质规 律,形成事件的成绩线、问题线和体会线。    精绘成绩线。一般情况下,年度总结的使命,主要是展现成绩,这尽管有评功摆 好的成分,但突出讲成绩,有助于提振士气、鼓舞斗志、再接再厉,因此也成为时代 的主流意识。 讲成绩要有系统观,既要讲显绩,也要讲潜绩。所谓显绩,就是单位在贯彻执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法定职责、实现预期目标的实践中,科学利用客观资源,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取得的实际效果。这种效果可感受、可评估、可考核,能用数 据来衡量、实体来佐证。 如某副省级城市发改委年度总结“内需拉动持续加力”,引用了一组数据: 投资方面,“目前380个实施类项目全部开工、全部纳统,已完成投资2541亿 元,占年度计划的13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 业投资分别增长12.6%和19.3%。”消费方面,“培育发展楼宇经济,新增2个省 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全省促进服务性消费正向激励评价中名列第一。” 这份“成绩单”的数据掷地有声,论证有力,令人信服,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殊为 难得。 所谓潜绩,是指单位在履职过程中所创造的一些不易为人所知晓或暂时效果还不 明显,属于“打基础、利长远”的成绩,属于明确了思路、找对了方法、凝聚了合力、 破除了瓶颈、振奋了精神等方面的成绩,也值得总结。 深挖问题线。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一个单位的工作必定是既有成绩也 有问题的,不可能尽善尽美。而问题是最好的老师,聆听了教训就明白了方向;问题 是最好的机遇,克服了问题就取得了进步。何况,成绩与问题并没有绝对静止的界 限,会相互转化,发现问题就是能力,解决问题就是成绩,掩盖问题可能毁掉成绩。 应当摈弃“说问题会惹问题”的顾虑,在正确的“问题观”指导下写年度总结,体现“有实 事求是之意,无文过饰非之心”。 而当前写年度总结的实践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谈起成绩“千言万 语”,说到问题“三言两语”甚至“不言不语”。 比如,某市发改委在肯定成绩洋洋洒洒、尽展风采后,笔锋一转,触及问题:“一 年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广大市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多重超预期因 素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项目投资后劲存在不足,重点领域改革有待深 化,民生服务保障仍需加强。”到此戛然而止。这样笼统、含糊揭示问题,如同隔靴搔 痒,对明辨得失、趋利避害、拾遗补缺,并无益处。 因此,应当有直面现实、正视问题的勇气和睿智,既说共性问题,也说个性问 题;既说表层问题,也说深层问题;既说政策问题,也说操作问题;既说问题表 现,也说问题成因;既抽象概括,也适度展开,把问题点准、点明、点深。当然,也 应当突出重点,不能失之琐碎。 智画体会线。总结总结,要有“总”有“结”。展示成绩、分析问题是“总”,得出经 验、揭示规律是“结”。“总”属于“术”的层次,而“结”属于“道”的层次。古人云:“有道无 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道”指的是规律、道理、本源,“术”指的是具 体的方法。从“术”上升到“道”的层次,就可把握事物的基本规律,进而指导“术”提升到 更高的水平,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不吃糊涂亏,不占糊涂便 宜。”(李瑞环) 具体到写年度总结的体会而言,就是工作居上的经验在哪里,如何坚持和发 展;工作居中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改进和提升;工作居下的教训在哪里,如何纠正和 克服,把最根本、最核心、最关键,又最精准、最实在、最管用 的经验总结出来,成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思想。 但实践中,一些所谓弥足珍贵的经验,虽顶天而难立地,有共性而缺个性,寥寥 数语,空泛无物。如某市总结政府工作的经验:牢记嘱托是根本遵循,危中抢机是制 胜密码,民生幸福是不懈追求。这样的所谓经验,与周围环境、具体情 景相脱节,缺乏实质性的、独到性的价值。 在表现方式上,相对于成绩线、问题线而言,体会线可以是明线,在概述成绩、 分析问题之后,专门列一部分谈体会;也可以是暗线,每一层次的情况和体会做到夹 叙夹议,水乳交融。    03坚持高标控制,运用材料铺平“面” 所谓“面”,就是“线”的铺陈物。要把握总结的质的规定性,将感性认识的“总”和理 性认识的“结”,进行高标准加工、严控制取舍,填充到线上,展示总结材料的真实 面、准确面和典型面。 坚守真实面。年度总结要对一年内地区、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自我检视,主要目 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