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青年价值观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青年价值观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1.问题分析: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着当前社会的发 展,也决定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由于青年正处于人 生中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困 惑,如果缺少正确引导,容易迷失甚至误入歧途。因此,让青 年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建设、引导社会思想文化、凝聚强大正能量的重要工 程,也是解决网络信息时代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部分个体信仰 不坚定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对策:一是要筑牢学校教育主阵地,在大、中、小学思政 一体化教育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给青少年播撒 优选的“种子”。学校教育是传播与践行主流价值观最直接的 途径,我们要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 保障、研究宣传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 全过程;要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专业课程中;要结合当代青少年的年龄特 点、心理特点、思维特点、认知习惯,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 法,帮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是要用好新媒体阵地,给青年提供良好的社会“土 壤”。媒体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当前新媒体已 成为青年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新媒体具有即时 性、多元性、互动性、发散性、虚拟性等特点,吸引着容易接 受新生事物且有表达诉求的青年群体,并以其特定的传播机制 改变着青年群体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乃至行为习惯。因 此,我们要根据新媒体的特点不断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 传的形式,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要将服务青 年需求的实用功能嵌入新媒体中,为青年提供便利服 务,让“好看”的内容变得“好用”;要组建青年宣传队 伍,运用青年话语体系,让“青年引领青年”。 三是要发挥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 源,给青年补充“营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不少内容 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而来的。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着 该区域长期以来人们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基因。因此,我们要组 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优秀地方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的研究,挖掘和提炼当地历史人物、传统节日、地方民俗、非 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文化精髓,并依托传统历史文化景点与新潮 文化“网红打卡点”,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点或主 题公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能深入影响青年群体。(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2. 问题分析:青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是价值观塑造 的关键阶段。伟大建党精神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蕴 含着民族复兴的奋斗使命、彰显着不畏牺牲的英雄本色、赓续 着爱党爱民的红色血脉,从理想信仰、目标指向、实践品格、 政治立场等多维层面对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塑造提供了道德滋 养。 对策:以伟大建党精神塑造青年价值信仰要坚持真理、坚 守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必然要求。 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 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真理与理想本 身是相对宏观与抽象的概念,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便有了 确定内容。青年人的理想信仰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伟 大建党精神塑造青年价值信仰,既要充分阐释好伟大建党精神 的科学内涵,也要挖掘好中国革命征程的鲜活史料,更要讲述 好革命先辈的生动故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增强共产党人崇 高理想的丰富性与说服力,提高其传播的力量感,引导青年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感悟真理力量,在共产主义理想中凝聚思想 共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强化情感认同。青年要在伟 大建党精神的滋养下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求真学问、 练真本领,用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理想之帆摆渡青春之 舟,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成就出彩人生。 以伟大建党精神塑造青年价值目标要践行初心、担当使 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国 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与牺牲,归结起来 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既是追梦人、 又是圆梦人,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 成长为民族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必须从 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养分。青年要厚植爱国情怀,以百年前为 救国救民投身革命的优秀共产党人为指引,以在社会主义建设 和改革中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青年为榜样,将爱国情感牢记于 心、落实于行,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心系祖国中践行为人 民谋幸福的初心;青年要强化使命担当,通过勤奋钻研掌握科 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磨砺能力本领,勇于拼搏、敢于担 当,在担当中历练、在责任中成长,在绵延不绝中久久为 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坚毅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将爱国情、强国 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中,用不懈奋斗追寻 美好生活、争取幸福人生、实现社会价值。 以伟大建党精神塑造青年价值品质要不怕牺牲、英勇斗 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的必然要求。越是 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苦斗争。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一切成就无 不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凭铮铮铁骨打拼出来的。新时代的中 国青年要树立积极向上敢于斗争的精神面貌,通过接受全面的 党史学习教育来获取滋养,从百年来党应对危局与困境的伟大 实践中感悟共产党人矢志不渝、无私无畏的政治勇气与革命斗 志,在革命先辈引领下潜移默化地塑造坚韧品质。新时代的中 国青年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与不惧困难的心理素质,面对 当下潜藏的风险挑战、繁杂的思想交锋以及激烈的社会竞 争,青年要不惧风险挑战、保持昂扬斗志,做好在新环境、新 矛盾中开展新斗争的准备,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难题,在 奋勇争先、无畏斗争中释放青春激情、实现青春抱负。 以伟大建党精神塑造青年价值立场要对党忠诚、不负人 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的必然要求。中国 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根本宗旨。对党忠诚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伟 大建党精神中崇高的政治品格为塑造青年价值立场提供了精神 动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践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必须 站稳政治立场,热爱和拥护党的领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 的理念、始终捍卫人民利益,把爱党爱民作为其修身储能的风 向标,把家国利益作为其价值塑造的压舱石,把锻炼过硬政治 定力作为其行为规范的指示灯,将成长成才的根深深扎在人民 群众当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听党话、感党 恩、跟党走,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 奉献祖国,以青春之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实 干笃行书写不负党的重托、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时代使命的人 生华章。(建党精神) 3.问题分析: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意 识形态较量的主阵地,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当代 青年大都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网络空间成为其重 要活动空间。 对策:青年在哪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 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善于做好网上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精神空虚之 所。应不断创新网络宣传方式方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虚拟社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整个网络空间清朗起 来,使广大青年在网络空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 养。(网络) 4.问题分析:相比于其他人群,青年人创新创造的欲望更 为强烈,更易于学习接受新生事物。因此,青年时期往往是一 个人出思想、搞创造的最佳时期。而青年的创新创造活动又会 直接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 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广大青年发挥聪 明才智、不断创新创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青年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广大青年的创新创造紧密结合起来,动员广大青年牢牢把握 时代赋予的机遇,时刻保持青年特有的创造活力和创业干 劲,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成就一番事业。 广大青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动力,敢闯敢试、敢 想敢干,当先锋、涉险滩,在党和人民需要时决不当看客,以 少年心气、青春锐气把想法变成做法、把理想变成现实、把理 论变成实践,在创新创造中贡献自己独特的青春力量。(创新 创造) 5.问题分析: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养成科学思维方法、 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当代青年大多接受过良好教育,科学文化 知识储备较为丰厚,这为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 下了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一些青年的社会实践还比较缺 乏,不利于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践,深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 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只有深入社会实践,才能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刻的感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既要让广大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让广大 青年深入社会实践,从社会实践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丰富内涵、重大意义、重要作用。要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实际、 深入群众,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拜人民为师,多读“无字 书”,在社会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情感认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社会实践) 6.问题分析: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 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 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 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 要扣好。 对策: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 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 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 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 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 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 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 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 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 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 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 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 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 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 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 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 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 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 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 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 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 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 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 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 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 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 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 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 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 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 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 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 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 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 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 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 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 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 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问题分析: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 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 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 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 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 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一代代成长 的青少年去开创。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教育引 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少年儿童成 长得更好。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 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开花,是我们 今天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对策:第一,把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 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积极贯彻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优势,提高教师德育能 力和水平,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加强队伍建设 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例如 请公安、司法、交警部门的专家到学校举办“法律法规”讲 座,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守法公民。很多学校开 展“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文明 人,收效很好,我们还可以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进行旗下演 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还可以开展唱红歌活 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在耳 里,唱在口中,落实在行动上。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又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把课堂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课 堂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年龄特征,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 主渠道作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利用典型的案例、视 频,生动直观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举 办以“爱国、诚信、守法、文明……”等为专题的手抄小报竞 赛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通过辩论会的形 式,对学校社会发生的典型事件开展辩论,增强学生的是非 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还可通过时政演讲、时 政知识竞赛的形式,增强学生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心的时代精神。要利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特点,加强对学生 社会主义价值教育,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文 化遗产,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开展学生重读经典活动,让学生 充分认识和汲取民族文化瑰宝,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 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强烈的民族情感,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 语文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答辩、讲演、猜谜等活动,让学 生在活动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自学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他学科教育都应该结合实际,融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各位老师更要以身作则,要做核心价值 观教育的传播者和示范者。 第三,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切 合。去年十二月初,省领导对我区教育均衡进行了检查验 收,就提出了“学校硬件建设很好,但文化氛围不足”的意 见。所以,我区更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 熏陶作用,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校风、师风、学风为核心,注重学生 成长特点、规律。开展适时的教育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又 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建设学校文化 墙,外墙让校长说话,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 学校的办校理念;内墙让学生说话,说说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体会。同时,开展“我爱我校”、“和谐校 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系列活动。班级要在班主任 的指导下开展制订班规,民主选举班干部,开展学生自治,组 织关爱贫困生和留守儿童活动,这样既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又培养了学生实际能力。 第四,把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组 合。把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合紧密,努 力以实践活动为桥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学校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广泛深入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 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例 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凭吊烈士,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组织学生为大病的学生捐款活动,对学生进行友善教 育,组织学生为孤寡老人送礼品、打扫卫生、表演节目,培养 学生尊敬老人、关心社会的道德风尚。 第五,校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联合。学校 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 联合,充分利用校外的一切力量,形成学校、家长、社会三方 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事半功 倍效果,例如召开家长会,家长与老师相互沟通,汇报在教育 过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还可针对性请教育专家到学校 作专题报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成立家长学 校,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指导他们如何在家中培养孩子的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家庭、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和全社会共同努 力。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 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青少年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 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 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同学们都得 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 们心中生根发芽。(学校) 8.问题分析:移动互联技术的加速发展,为新时代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新的资源,也带来新的挑战。 一方面,网络文化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拓展了价 值创造空间,深化了价值体验;另一方面,信息茧房易导致价 值认知极化,多元思潮侵蚀易引发价值判断弱化,感官享乐沉 溺易造成价值体验肤浅化。针对网络文化的利与弊,青少年价 值观教育需要协同整合“大思政”价值场域,精准提升价值判 断力,助推价值体验升华为价值行动。 对策:(一)理念革新:协同整合“大思政”价值场域 基于“大思政”理念的价值观教育要着力解决三方面问 题:一是协同各类社会大课堂资源,二是整合多学科的教学和 知识,三是激活学生的主体经验。例如关于“双碳”战略目标 的教学,要形成系统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的项目式教 学设计。前期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了解碳排放相关知 识,研究检测碳排放数值的标准,并在教师指导下选取合适的 指标观察城市碳排放情况。中期让学生分小组实践,有的小组 通过统计局、大数据中心等官方网站获取所在城市系统科学的 节能减排数据,并观察记录该城市碳排放量的变化,对不同类 型碳排放的原因和降低碳排放的方式进行讨论分析,列出降低 碳排放的城市和个人清单;有的小组利用网络多途径多方式宣 传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有的小组探索城市 智能化减排的途径,例如智能红绿灯、智能驾驶、共享单车 等。后期所有小组协作制作成果板报或撰写研究报告,对整个 项目的收获进行总结、提升和分享,并将学习资源和成果上传 到网络平台,或制作成短视频在B站等知识类平台进行分享传 播。这是一个从价值认知到价值实践、从价值实践再上升到价 值理性的螺旋上升过程。这样的项目教学不仅还原了真实世界 的本来面貌,更通过与网络世界虚实互补开阔了学生眼界,提 升了学生格局,培养了学生深切的社会关怀,为学生打开了面 向世界和未来的价值场域。 (二)教学设计:破解情绪化叙事强化价值判断力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对网络传播的各种思潮进行澄清,精准提升青少年的价值判断 力,能够破解网络文化情绪化叙事的风险。比如,从国内大局 来看,我国经济正在实现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 段,价值教育要引导青少年将视野放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网络传播过程 中,要结合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优秀青少年志愿者 深入前线的案例,以真实故事塑造具有沉浸感的价值观教学场 景,引导青少年将价值体验上升为价值理性,懂得中国共产党 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明白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的百年历史,在回应和关切现实问题中解构学生情绪化、不合 理的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价值判断力的 提升奠定理性基础。 (三)实践锤炼:助推价值体验升华为价值行动 新时代青少年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日益增 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他们的社会参与意愿有了实现载体,新 媒体与青少年文化相碰撞,青少年创作的一些流行文化产品表 现出特定的社会参与功能。换言之,网络参与成为青少年表达 社会关怀和公共价值的特有形式,是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渠 道。新时代青少年通过各种短视频作品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 问题表达持续关注和积极发声,最终可能影响和改变对这些社 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处置方式。在一些新兴知识类平台上,青 少年发布的计算机智能设计课程,介绍光电芯片和基因剪辑技 术等前沿科技的虚拟仿真讲解视频,制作的“虚拟形象”讲解 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的互动视频都获得了极高点击量。 青少年对新技术、新平台的充分使用,为网络文化注入了新的 正能量,同时展示了轻松自由、非结构化的价值观践行的时代 化方式,使价值观教育走向时代化、生活化、大众化。(网 络) 9.问题分析:审美是被人追求精神享受的欲望而驱动的活 动,因此,审美活动的开展只受人自身愉悦感的影响,并不与 现实中的任何利益关系挂钩。随着泛娱乐化的影响愈发深 入,受众群体正在追求以享受为驱动力的感官体验,在审美方 面不再寻求精神理想和价值观念的深度,其审美能力日趋平 庸,并在泛娱乐化的影响中日趋衰落。大众媒体的发展提供了 娱乐的更多形式,这种娱乐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尽管使处在压 力下的人们得到了慰藉,但随着恶搞、“土味文化”等网络文 化的出现,微博、快手、抖音等各类平台上一批网络红人进入 人们的视野。与思维能力成熟、价值观念稳定的成年人相 比,青年学生更乐于接受这些现象,甚至于有更强的意愿成为 其中的一部分。泛娱乐化一方面使得青年学生乐于接受新的信 息,对多元化审美也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对这种 直接刺激的过度依赖使得青年学生对真正的艺术弃如敝履,正 是这种对直观感受的过分注重,将青年学生的审美标准引向感 性化的范畴。 对策:加强对青年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升其本 身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还能促进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的积极发展。为了进行审美教育,学校应完善艺术课程体 系,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走近美、欣赏美、体验美,满足学生 追求身心愉悦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增强其精神力 量。这类艺术课程应侧重于展示媒体内容中对生活美以及社会 美的描绘,从而能更有效地抵制泛娱乐化的负面影响。辅导员 也可以在党团和班级建设过程中,通过主题活动、团体辅导等 形式,鼓励学生“谈美”“论美”,在情感分享和观点辨析中 深化对美的认识。 同时,面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低端文化产品,高校不仅要 注意抵御,更重要的是借势而为,变被动为主动,提升高校自 身健康高雅的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进而提升青年学生审美教 育的实效。一是提升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高校必须加强对 文化产品的认识和创造,如创建文化产品开发团队,创建独家 文化品牌,从而遏制泛娱乐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通过创 新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以提高青年学生的接受程 度。特别是能直接获取到学生一手信息的辅导员,可以发挥自 身的独特优势,将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偏好纳入考虑范 围,针对青年学生的性格特点,为文化产品的主题设计和宣传 方式建言献策,切实提升对于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三是充分利 用现有资源,挖掘已有文化产品的内涵。可以选取现有各类媒 体生产出的文化产品,将其背后具有教育意义的内涵加以剖 析,借助青年学生对现有文化产品娱乐功能的悦纳心理,减少 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力,真正激发青年学生的共鸣。(审 美能力) 10.问题分析:具有强烈感性化特征的泛娱乐化叙事,消除 了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分界线,掩盖了事实本身应有的重要 性,从而否认了真相、理性这些能达成共同认知和价值观共识 的基本条件。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吸引人们的关 注,媒体往往会倾向于使用博眼球的标题和有冲击力的图像来 呈现内容,哪怕这样的标题和配图并不适合所报道的内容。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使青年学生在无需耗费过多心力的情况下 就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久而久之,青年学生在阅读上往往追 求的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消遣的满足,“碎片化”阅读即是 一个例证,“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 实,如果事实是零碎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 儿戏,甚至连儿戏也不如”。此外,过多的视觉内容会使青年 学生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懒惰惯性——可以通过视觉接收信 息,他们就不会尝试通过思考而获得认识。同时,对世界的深 刻理解是需要通过辩证的、批判性的思考过程来达成的,过分 依赖直观信息也会导致思维以一种更简单、更平面的方式呈 现,使其认知能力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进而影响思维能力的 持续深度发展。 对策:1. 提升青年学生媒介素养。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 中,充斥着大量纷乱复杂的信息,对于一个不能理性地利用媒 体获取自己所需要信息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容易就会被良莠不 齐的信息所迷惑,因此加强青年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刻不容 缓。高校要设置针对媒介素养的教育计划,开设有关媒介素养 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机会和科学的引导来获取媒体信息 知识,从而使青年学生对媒体形成正确的认识。高校应积极举 办以提升学生媒介素养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学校及各级学院可 以为青年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能亲自参与媒体内容的制作和 发布,高校辅导员在指导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及各类学生社团运 作时,也应积极推动宣传通道的建设,促进青年学生从一个文 化产品的消费者向生产者、传播者转变,使其能对媒体有更为 直接和深刻的认识,筑起他们抵御泛娱乐化影响的一道壁垒。 2. 培养积极有为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指的是在社交 网络中有着一定地位、有能力向社交圈中其他人提供意见或建 议、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已经使 信息的传播从个人对个人转变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群体的模 式,因此以一人之力影响多数人的情况是完全可能实现的。高 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在校内培养“意见领 袖”,寻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发言人”,以引导校园内 的舆论走向。这些“意见领袖”可从教师和优秀学生干部等群 体中进行挑选,组成一个自身素质和理论影响力都相对较高的 群体。其中,尤其要注重对辅导员“发声”能力的培养,明确 何时“发声”、如何“发声”,利用辅导员围绕学生开展工作 的职业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导员的个人及群体影响力。通 过“意见领袖”这一出口,对泛娱乐化的本质和其宣扬的理 念、价值观等进行揭示和批判,引导青年学生透过泛娱乐化华 丽的外衣看穿其粗浅的本质,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能够理性辨 别,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能量对抗负能量,从而自发 地降低泛娱乐化造成的消极影响。(理性精神) 11. 问题分析:道德是判断善与恶的重要标准,受经济利 益驱动,缺乏正确价值内核和规范的娱乐文化作品的生产,必 定会在受众中形成误导。低俗和虚无的内容在泛娱乐化的羽翼 下大量传播,对于明星八卦的过度关注和社会道德热点问题的 片面报道,以及违反原则的虚假新闻的制造,破坏了社会道德 生活的正常秩序,造成了青年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误解,使得青 年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结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倡导存在偏差。个人对道德价值观的浅薄意识,导致其在现 实生活中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道德良知,造成了现实生活中的 道德冷漠以及大众间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对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塑造青年学生的价值 秩序,激发青年学生的正面价值观念。一些青年学生盲目地寻 求感官刺激和直接的精神体验,造成的是身体上的疲劳、内心 精神世界的空虚和价值观的混乱与迷惘。面对青年学生的娱乐 需求与实现自身价值之间的心理冲突和矛盾,高校思政课教 师、辅导员以及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积极引 导、循循善诱,注重精神上和实践中的感染,激发青年学生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实现 自身价值的更好发展。此外,还需要重塑青年学生的道德规 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统一,是合理、 科学、崇高的整合体,能塑造和维护青年学生的价值秩序。因 此,为有效应对泛娱乐化带来的挑战,有必要深入挖掘和阐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来消除青年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迷 惘,引导青年学生形成独立稳定的人格,坚持道德操守、坚定 理想信念。(道德观念) 12. 问题分析:对英雄人物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高尚道德的信仰,是青年学生构建精神 世界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泛娱乐化为受众创造了一个虚假的 世界,历史发生了变化,它变成了一个“剧院”式的存在,在 这里人们不再尊重英雄,英雄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 被嘲笑、被否定,成为被戏谑的对象,伦理道德遭到泛娱乐化 的践踏,政治秩序也被肆意破坏,所有领域似乎都变成娱乐的 附属品。在这种虚无精神世界的影响下,青年学生变得孤 独,生活和信仰的意义也趋于崩塌。一个具有强烈商业特征的 世俗世界被泛娱乐化创造出来,并呈现在公众面前。在这个世 界中,人们崇拜的是对物质的拥有和获取,强调的是感官刺 激,随处可见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痕迹。“低俗不是通 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欲望 掩盖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青年学生陷入了泛娱乐化的世俗 泥潭中,他们本应具有的奋进拼搏意愿被削弱,对崇高理想的 热情在消退。 对策:1. 强化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用马 克思主义引领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泛娱乐化席卷的当今社 会,对泛娱乐化的过度恐惧和抵制只会引起青年学生的厌恶和 反抗。对于泛娱乐化所反映出的复杂现状,必须要有意识地引 导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获得对泛 娱乐化本质的认识,并分析其消极影响,“以透彻的学理分析 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 导学生”。帮助青年学生识别娱乐与泛娱乐之间的区别,引导 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休闲娱乐观念。 2. 培养青年学生对崇高信仰的敬畏之心。科学崇高的信仰 是一剂良药,必须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崇高信仰,以克服泛娱乐 化导致的道德冷漠、信仰缺失和精神世界浅陋等问题。要激发 青年学生对崇高信仰的需求,生命力旺盛的崇高信仰可以引导 青年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在精神世界中寻求满足感,并引 导他们寻求价值和意义。必须培养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 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对道德、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 对政治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以抵抗泛娱乐 化的庸俗性。要教导青年学生认识到真理是不可侵犯的、善与 恶的规则不能被规避,道义需要被尊重、道德需要被坚守,用 坚不可摧的意志和信仰筑起抵御和消除泛娱乐化消极影响的牢 固长城。(理想) 13.问题分析: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是时 代新人在坚定信仰的基础上以积极热情的态度、自觉主动的精 神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 启智润心的思想和精神交往活动,传播者的价值追求与精神气 质至关重要。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 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 者,就是焕发时代新人刚健有为、热情昂扬的精神风貌,就是 发扬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朝气与豪气,就是展现信仰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知和真诚,从而真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根铸魂、引领社会。 对策:首先,应精选传播内容,透彻展现核心价值观之真 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抽象的思想观念,更非空洞的词 汇罗列,它的真义和意义需要具体翔实的内容来呈现。传播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新时代最具真理性的价值共识,必须选 取最能体现其价值内核和真髓的具体素材,才能更透彻展现出 其内在吸引力。习近平明确要求广大青年“要向英雄学习、向 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先进榜样是人格化的核心价值 观,他们身上凝聚着时代精神、价值理想、道德光辉,具有强 大的人格魅力和价值吸引力。一心想着人民的县委书记焦裕 禄,就是影响习近平一生的无形力量。对于青年而言,什么是 真正的榜样、树立什么样的榜样、怎样见贤思齐,是重要的成 长成才课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应优先宣 传先进榜样,传播先进榜样的先进事迹、伟大精神、崇高人 格,用榜样力量激发青年奋发成才。 善用巧力传播,巧妙把握价值观传播之策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传播要想取得感染力和实效性,需要注重方法策 略。一方面,准确把握价值观的特点和价值观传播的特点。价 值观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观念或社会思潮,它对人的影响像空气 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须臾不可或缺;价值观传播则是 碰撞灵魂和触动灵魂的活动,不能照本宣科、生硬植入,而是 要使价值观像“盐”一样不动声色地融入最广大群众的人伦日 用之中,达到润物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良好效果。另 一方面,善用多元融合的传播载体。移动互联的线上生活已成 为当今时代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元宇宙也即将成为价值观传 播不可不关注的新技术,面对传播介质多元且互相融合渗透的 环境,价值观传播者必须精通不同媒介的属性、掌握不同的技 术手段、熟悉不同平台的特点、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再次,应胸怀国际视野,广泛传播中国价值和中国声 音。在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的当今,中国日益成为推动世界前进和发展的关键力 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仅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也 有着世界意义,其世界意义在于传递出真正的中国价值和中国 声音。时代新人是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先进成果、充分体验中国 融入世界之进程的一代人,他们大都有着良好的国际视野,有 较多的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机遇,因此应该拓宽自己的价值 传播视野,通过域外留学、文化交流、志愿服务、国际活动等 多种渠道将自身信仰的价值观传播至全球各地,突出展现新时 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本 质,传达中国价值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传播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问题分析: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时 说:“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 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 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 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 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 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 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习近平总 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今 天,党和人民同样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党中央殷切希 望共青团能够培养出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这是党的殷切期 待,也是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待!”新时代青年“要做理想远 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 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向广大青年发出了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 行者的号召。 对策: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勤于求知问 学、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努力成长为具有过硬本领的栋梁之 才。工作活动是个体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得以发挥和实现的主 要场域。青年作为推动各行各业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就要做到 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在所从事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 成就。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应该把勤于求知问学作为当前的 主要任务和成长重心,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 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从中汲取博大精深的思想观念;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夯实 基础、打牢功底,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专业能力与素 养;不仅要专攻,而且要博览,丰富知识储备、开阔眼界视 野。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而言,应该发挥“螺丝钉精 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工作意 义上,不只是将其视为谋求生计的工具,而且对其充满崇高的 责任感、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工作目标上,不只是 完成即可,更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完成得卓越出彩;在工 作方式上,不只是按部就班,更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 突破陈规、改革创新。青年要经由实践磨练不断积累经验教 训、增长技能才干,掌握具有过硬本领的“金刚钻”,成为行 家里手,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涵养道德品格、规范 言行举止的行动,努力成长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 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青年要明大德、守公 德、严私德,将抽象层面的价值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中的道德 责任感和约束力,既要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大德,又要 做好小事、管好小节,严格要求自己,在一言一行、举手投足 之间展现品格修养的魅力。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认真遵 守各行各业规章制度,遵守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 行为准则,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宽容谦逊、 勤劳节俭、克己慎独等,并且重视礼节礼仪,积极参加升国旗 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 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红色教育基地、我国发展重要成就展览等。此外,青年也 要增强价值判断力,善于甄别和明辨纷繁复杂的道德荣辱是 非,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并勇于同假恶丑的不良现象作坚 决斗争,引领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 再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积极奉献社会、无私 服务人民的行动,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 人。青年要广泛参加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 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扶弱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 动、环境保护等方面挺身而出,主动地帮助人民解决困难、分 担忧愁、增添力量。在择业就业时,青年要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追求与国家的事业发展、人民的热切期盼紧密结合,不怕苦、 不怕累,祖国和人民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并运用自己的 真才实学默默地耕耘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时代 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 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 新人。”青年展现着时代的风貌、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寄托着 民族的希望、承载着人民的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先锋力量。生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壮美盛世,广大青 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 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坚实有力的臂膀自觉担负 起历史赋予的民族复兴重任,在顺境之中永不懈怠,危难之中 冲锋在前,机遇面前奋发有为,挑战面前果敢亮剑,问题面前 改革创新,挫折面前久久为功,以青春之小我、筑强盛之大 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 问题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广大青年要做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培育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表明,对于需成长为时代新 人、堪负大国伟业的新时代青年来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认同,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认同,而是真正上升到理想信 念层次的高度认同。 对策:首先,坚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 信念。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 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广大青年要 保持理想远大和信念坚定,就要坚持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相 统一,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统一,将理想信念和实践奋斗 相统一。 其次,永葆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品格。这是由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所决定的。党的领导,不仅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政治保证,更是方向保证。广大青年要树牢“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永远 听党话、跟党走。“听党话、跟党走”体现的是感念党恩、坚 决拥护的政治觉悟,诠释的是一心向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 格,蕴含的是高度认同、自觉追随的政治信仰。广大青年要弄 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只有深刻领悟为 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才能坚守政治 立场、抵御政治渗透、防范政治风险,知史爱党,在大变局中 恪守正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再次,铭记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这是由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立场所决定的。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底色,也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制胜法 宝。“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 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广大青年要不辱时代使 命、不负人民重托,就要坚持人民本色,站稳人民立场,厚植 人民情怀,尊重人民、贴近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深入 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新时代青年“只有把自己的小我 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 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 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 地。” 最后,满怀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豪情壮志。这是由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所决定的。广大青年作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重要的践行主体,要将爱党、爱国家、爱人民统一 于实践之中,把个人理想和青春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习近 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 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 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 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 时,肩负重任,要有理想、有态度、有担当、有情怀,要胸怀 天下、志存高远、勤学苦练、不畏艰难、笃信笃行、堪当大 任,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转化为复兴梦和强国 梦的不懈追求,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抗疫斗 争第一线、国际交流大舞台,唱响“复兴栋梁、强国先 锋”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坚定信仰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16.问题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 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立足于“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 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远考虑,指导青年成长发展 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对策: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的价值选择提供 了价值标准。对于个体而言,价值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 近平深刻地指出,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 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 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 择。”就根本属性来说,核心价值观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 态,在社会结构中具有较高层次,在一个人的素质结构中也是 精神乃至信仰层面的元素。应当说,在当今中国,特别是在青 年群体中,物质化、功利化、现实化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具 有很大影响力,部分青年信仰的危机、精神的痛苦、意义的失 落、价值的迷茫、灵魂的虚无客观存在,亟待倡导和确立一种 主导主流的价值观来教育和引导青年一代。而对青年而言,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一个判断是非、正